叉叉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综清穿之媳妇难当 >

第39章

综清穿之媳妇难当-第39章

小说: 综清穿之媳妇难当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打的步兵衙门和顺天府的人叹息,能不叹息嘛,基本上这二位爷放出来了之后,天天都有这么一出,他们都麻木了好吧!老八也无奈,他现在完全被大阿哥拖住了手脚,什么事儿都办不成了。再加上旁边还有个他的养母惠太妃坐阵,每次大阿哥出事都要他前去领人。既然去了,那么肯定要顺便把曾经的太子爷给领出来不是。于是,八阿哥每次都极其憋屈的领出两个醉汉来。是的,醉汉,这两个关进去之后按着惯例要了酒,两个冤家就开始对坐喝起来,边喝边骂对方,边骂边给对方倒酒,配合默契,心有灵犀。
八阿哥心中无奈,他每次领人都会被胤礽从头到脚的给讽刺一番,旁边的大阿哥又会因此跟二阿哥再吵起来,吵得直让他头大。
老九老十现在完全就是站在一边看热闹,大阿哥二阿哥两个人都是他们不愿沾染的麻烦。毕竟,他们可也是被康熙结结实实关了一年多的。这关和大阿哥两人的圈禁还不是同样的待遇,人家是合家都圈了起来,但还能在府祉之中自由活动。他们可是单个人被关在了养蜂夹道的小黑屋里,不给人伺候不给衣服换,连洗澡都是没有的!
一年之后两人被放出来的时候,见了外边的天日,那真是有了痛哭流涕的感觉!所以,这一年多八阿哥暗地里给胤禛找麻烦的时候两个人都没有参与。不过,没有参与是一回事儿,两个人都是乐于见胤禛被找点儿麻烦的。
如今大阿哥二阿哥出来了,这两人一出来就立刻表明了各自的立场。曾经的太子爷现在的理亲王站在胤禛这边,直亲王大阿哥却是摆出了一副两不相帮的样子。老十看的清楚,他比老九这个还暗地里给老八钱的更明白今后的大势。
就凭着胤禛将大阿哥二阿哥这两个刺儿头放出来,就表明自己这位四哥是绝对有能力能收拾得了他们的。至于放出这两人的意思嘛……老十想了好几个晚上都没想明白,不过他深深的明白一点,那就是一定要老老实实的夹紧了尾巴,他四哥现在一定是在打着什么坏主意呢!
老十这样想真是冤枉了老四了。
胤禛其实没什么坏主意,他只是不缀而已,他只是想多找几个能舀来奴役的人而已。当然,在奴役前期还是要好好的考查一番的。
想想吧,这两个人关在王府里边什么都不干,每天就剩跟一窝妾侍们生孩子了!下了一窝的崽子,那都是需要钱来养活的啊!朕白吃白喝的养着你们,你们什么都不干不说,还一个劲儿的生孩子,你们又没钱,到时候还不都是朕照顾你们的孩子?
女儿不说了,到时候备了嫁妆嫁出去就是,不过,就你们那女儿数量,估计能把朕的私库给掏空了。你们那一窝的儿子更是个麻烦!爵位俸禄什么的肯定是要给的,还要一代代的给下去。
胤禛在晓薇的提点之下算了这笔账之后真是有些目瞪口呆。
不行!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觉得产出回报和投入不成正比的胤禛有些头疼起来,在慎重思考又找了心腹商议之后,雍正爷大笔一挥将两个人给放了出来。
其实,之前胤禛对圈着大阿哥和太子爷是没有什么意见的,只不过这几日因为八阿哥和十四阿哥的事儿,胤禛跟晓薇吐槽吐得多了,晓薇自然而然的说了几句,不知怎么的就绕到了大阿哥和二阿哥身上。
晓薇跟胤禛先是回忆了一下以前然后感叹了一下,接着晓薇就止住了话头,说起了养在宫中的公主到时候的嫁妆,其中就说道有二阿哥的一个女儿。说着话题就又转到了了爵位俸禄上。反正说的是漫无边际,说的联想帝和脑补帝胤禛是若有所思。
晓薇见胤禛一副朕在思考的模样回了养心殿,就在心中对自己竖起了两根指头。接着又对自己说,慢慢来,不急,潜移默化,咱要让四爷自己想通想明白!
接着剩下的时间里,晓薇就旁敲侧击的开始了自己的劝说。刚开始先回忆一下康熙爷,说到动情之处眼泪直打转,跟胤禛对着哭了一会儿之后,晓薇作一副突然想到什么的样子,说起了康熙爷兄弟的一件小事儿来,然后就将话题引到了额娘身上,转换之自然完全没让胤禛觉得刻意。
接下来,等胤禛再来的时候,晓薇就一副担心胤禛身体的样子(也是真担心),开始关心起来。她也不多说,只提了两句两人就开始逗孩子。
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每次胤禛来的时候,晓薇就从关心十三的身子到说起天气不好农事可能有碍再到内务府银钱到宗室的管理到过年过节的开销。
大事儿小事儿都说,漫无边际的说,不过,里边总是掺杂着‘多让几个人来分担吧’的意思。胤禛没觉得什么,只是认为自家皇后称职又体贴。
晓薇这话就跟春雨一样,润物细无声,在不知不觉之间将胤禛的思路带到了歪路上。直到十三有一次因为连续熬了一旬,身子实在是挨不住了,一场大病卧床不起,连旧疾都被引了出来,这让胤禛真是后悔莫及,直恨若是自己身边的兄弟们都能帮着自己就好了。
最起码也能帮着十三弟不再让他这么辛苦!
想想那一帮子兄弟们,从大阿哥到十阿哥(三阿哥被胤禛无视了),朕白养着他们,他们一点事儿不做不说,有的还净给自己找茬儿,这真是太不可饶恕了!
被十三大病激到的胤禛顿时无师自通了周扒皮的本事,瞧着他现在几个不干活的兄弟们是怎么看怎么不顺眼,浪费粮食不说,还一个劲儿的生娃,你们这是嫌朕钱多是不是?!心中有了主意的胤禛当断即断,他的手段可是比半夜鸡叫的高多了,先将两个有本事有前科一家子都在他手上捏着的哥哥们放出来,看看其他兄弟们的反应在说。
反应合格的,就按着他的能力扔进朝廷去,用折子和事儿压死他!反应不合格的,就让这两个哥哥继续给朕磨!一定要把他们都磨到心甘情愿给朕办事儿的地步!
夜晚,灯光下胤禛合上有关上奏直亲王和理亲王的折子,嘴角挂起一抹微笑来。他看了看身边堆了一个半书桌的折子堆,唇边的笑容更加的明显了。
旁边的苏培盛见了胤禛的笑,当即打了个寒颤。
唔,绝对是有人要倒霉了!
以皇上折腾人的手段……祈祷这位不知明者能够少受点折腾吧!
远在宫外的几个年长的阿哥们不约而同的打个喷嚏。
怎么回事儿?怎么突然感觉身上一阵发冷?难不成是衣服穿少了?胤禛的兄弟们默默的想。


、44

雍正三年的朝中;依然是暗流汹涌。
所有人都不消停,更有人很嚣张。
胤禛是再也忍受不了年羹尧了。虽然西北战事未平,西南也有些不安定,但岳忠麒等新任的武将已经基本上被历练出来了,大军不愁没人统领。而年羹尧的恃宠而骄实在让胤禛心中膈应的受不了了。
什么给跟他平级的官员发“令谕”;逼着蒙古来的额驸下跪;把御前侍卫当奴仆;在雍正下旨的时候竟然不跪;在皇帝面前毫无恭敬之意;举止失宜等等;胤禛看在年羹尧劳苦功高的份上,也就忍了,只不断下谕旨敲打年羹尧。但是;年羹尧越做越过分,现在竟将手伸进了吏部兵部,插手文武官员任免,把自己的心腹一一升任成为官员,这中间甚至有年家未出籍的奴才们。
雍正再也坐不住了,这官场上竟然已经有了“年选”的说法,这与康熙时期云南三省名义上隶属大清,却自行任免官员,已知有“吴选”之说,是多么的相似!这结党营私的派头,也太大了点。再加上胤禛已经确实查清了,年羹尧贪赃受贿、侵蚀钱粮,累计达数百万两之多,基本抵得上雍正元年时的一半国库了!
欺君,跋扈。结党,贪污,这四种胤禛最讨厌官员的作为,年羹尧都占齐全了。不收拾了他,不收拾了年家,胤禛觉得眼睛里跟揉进去了粒沙子似的,不舒服到了极点。
雍正爷收拾人,向来是一步一步逐渐紧逼,慢慢斩断对方退路,最后一举掐掉的。从雍正三年正月开始,雍正就开始明显表示出对年羹尧的不满,更换四川和陕西的官员,剪除年羹尧的心腹等等。
前朝的这些事儿,后宫也略有耳闻。就算是年氏这样对这些俗物从不关心的,也得了家里的信件,求贵妃想法子在皇帝面前美言一二。
年氏接了信,眼泪就下来了。她能怎么办呢?外人见她是宫中独一无二的贵妃,以为她多么受宠,可年氏跟了胤禛快十年了,她实在清楚胤禛骨子里是什么样的人。
年氏哭完了,执笔写了一封信送了出去,直言自己身为后宫嫔妃,在政事上说不上话。年家若想度此难关,须小心谨慎,改过以前飞扬跋扈的行径,主动上表陈情,自认错误,并交出军权,请求还家。如此方能留年家平安。
年氏虽然读书读傻了,看着有些二,实际上是个通透人。她看的很清楚,原本的隆科多可不就是跟哥哥一样的性子一样的想法?都觉得皇帝登基自己是出了大力的,有些自持功劳,恃宠生娇,无所顾忌,认定皇帝怎么着也不会动自己的。隆科多是被太上皇逼退的早,不然还不早就被剁了!
现在,哥哥自认是雍正朝功劳最高的臣子,完全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连派去监管军队的果郡王都干怠慢,这不是自己找死吗?
年氏一封信发出去,心中哀叹了一声,哥哥若是肯听她的,肯放弃已经到手的荣华富贵功名利禄,年家二十年以后还可以东山再起。若哥哥一意孤行……
年氏咬紧了嘴唇,眼泪划破脸颊。
年羹尧果然没听年氏的,反而上书埋怨雍正爷,为何听信小人之言,把对朝廷忠心耿耿的官员免职。胤禛看着冷笑一声,觉得时间也该差不过了,便直接以“犯上”为由,免了年羹尧陕西总督的职权,改任杭州将军。
年氏听闻,再也坐不住了。她是知道胤禛的手段的,这一动手,定是不把年家打落到尘埃中不停手的。年氏在自己的翊坤宫中反复转了几圈,终于下定决心,让侍女帮她换了一件月白色的长袍,拆了两把头,抱着福惠准备去乾清宫后面求情。
年氏的大宫女云浮眼泪都快下来了,她一边给年氏换衣服一边问道:“娘娘这又是何苦,明明知道皇上最厌这一套的,您还偏偏要去!”
“本宫必须去。”年氏看着镜子中的容颜,脸上没有了惯常的二的灿烂的表情。她苦笑了一下,神态分外沉重:“本宫……若是不去,皇上想起来时,对景的就成了我的错处。冷酷无情不念亲人什么的,可比脑袋笨没眼色这罪名重多了。唉,清远,再给本宫扑一点粉,脸色要很白很白——注意要哭得时候不会冲开的!”
年氏刚进府的时候,确实有几分真二的。年家是武将世家,可年氏她爹的目标是,培养出一个能把正经书香门第出身的姑娘们全比下去的闺女。但是,那个时候年家从没接触过什么大家闺秀的,于是只能按他们的想象来教导。年氏从小就学诗做对,她家人还特意为她请了个秀才作老师,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都要学过来。又听说大家闺秀都要有教养嬷嬷,便花重金请了一个。
然后,年氏就被教歪了。她的秀才老师是个读书傻了的,书上说的什么事儿都认为是对的。这一点,年氏学到了。她的教养嬷嬷认为人的气度是需要通过各种高雅的活动来培养的,这一点,年氏也学到了。
然后,年氏就成了一位行为艺术爱好者。
幸好,这时候年羹尧的嫡妻进门了,这一位是纳兰容若的闺女,正正经经的书香门第大家闺秀。在年氏二嫂的教导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