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洪荒之祖龙 >

第67章

洪荒之祖龙-第67章

小说: 洪荒之祖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第二更,依然求收藏)
  黄帝轩辕在“逐鹿之战”中得众仙之助,一举斩杀了蚩尤,赢得了这场战斗,天下休兵,万民和乐,安居乐业,天下太平。
  三个大巫中,风伯、雨师被俘,只走了九凤,九凤兵败之后不甘心,不肯回轮回,留在人间作乱,在帝尧时期被他收服成为他的妻子,两人的团结促进了人巫两族的交好,这是后话。
  轩辕为天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开启了民智慧,从此人类真正进入了大兴时期。
  轩辕一边治世一边学道,数百年后,他取首山(即泰山,它是盘天之首所化,故称为“首山”)之铜炼成一个大鼎,鼎成炼丹。
  丹成之后,轩辕服下,竟然达到了准圣,明却前世今生,上天降下无量功德于他,一举成为混元大罗散仙,他所得的功德之在,犹在神农之上,比这伏羲也不差,所以在实力上,他是唯一一个可以和伏羲比臂的帝皇。
  轩辕成圣,伏羲派出应天接他,轩辕携四妃十嫔登龙而去,有一大批臣民也要登上神龙,然而神龙龙身一抖,他们都掉了下来,一个小弓把应天的龙须拔下一根。
  龙须掉落。化为一把神弓,名为“镇天弓”也就是后来李靖用来作“陈唐关”镇关之宝的那把,被哪吒用来射死了石矶娘娘的童子,惹下了杀身之祸。
  轩辕守土有功,有土德,以土德称皇,土为黄色,因此称为“黄帝”,他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与炎帝并立,后来中国人都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伏羲出宫来接,对轩辕道:“恭喜二弟功德完满,证得混元散仙道果。”
  轩辕谦虚地道:“还得多谢大哥的扶持,要不是大哥,轩辕岂有今日,请受小弟一拜。”
  伏羲连忙扶住他道:“你我亲如手足,还客气什么。”
  两人哈哈大笑,携手并肩回火云洞不提。
  轩辕登天之后,传位于孙子颛顼,帝颛顼又称为高阳氏,颛顼也是一个贤明的帝皇,他自幼就十分聪明,十岁的时候就帮忙叔父治理部落了,成年之后就成了一个部落的首领。
  他在位期间,九黎部落的人还没有完全归顺,依然信仰巫教,颛顼强令禁绝巫教,要他们服从黄帝的教化。
  颛顼承袭黄帝之功,促进了民族的团结,使百姓安居乐业,在位期间兢兢业业,有大功德于天下,后来他也成了圣,化龙而去,原来他就是盘天的弟子敖烛的一点真灵所化。
  然而他只是以大功德证道,及不上三皇,他虽然是一个贤明的圣皇,但却不是一个好父亲。
  他的几个儿子都不是什么好人,其长子叫虐鬼,专门在凡间传播疾病;次子叫魍魉,有点像蝙蝠的样子,专门在夜间袭击人类;三子叫小鬼,专门躲在人家里,等大人离开便残害其小孩;四子叫穷鬼,不用说,就是那个到谁家谁家就穷的人物;五子叫梼杌,也称傲狠,他倒不似前面四子那样没出息,因为他最残暴,后来成为了中国的四凶之一。
  颛顼化龙之后,帝喾继位,帝喾生而神明,能够自言其名,聪明而有远见,能够明察秋毫,天下之人咸服。
  他在位期间也是兢兢业业,治下百姓也安居乐业,天下太平,圣德威加海内,仁而有威信,也是一个千古名传的帝皇,他是盘天弟子敖天真灵转世。
  他有四个妃子,各生了一个儿子,元妃“姜原”为是炎帝的后代,所生之子名为弃,即是后稷,后稷是周朝的始祖;次妃简狄生了契,契是商朝的始祖,由此看来商周之争实为骨肉相残;次妃庆都生了尧,尧是谁中国人都知道,外国人也有不少知道的吧;次妃常仪生了挚,挚继承了帝喾的位子但无建树,九年后传给了尧,进山修道去了。
  帝尧是帝喾的儿子,他的母亲是庆都,颛顼时期女娲游历天下,来到一座山,后世称之为丹陵,女娲在丹陵收一先天灵宝,被灵宝出世之气所伤,滴下一点圣血,落在一块石头上,顿座山都染红了,化为枫林。
  二十年后,石头裂开,生出一个白白胖胖的女娃来,她就是庆都,也就是帝尧之母,她可以说是女娲的女儿。
  帝尧姓尹祁,号放勋。因封于唐,故称“唐尧”,他姓尹祁是有来历的,因为生他母亲的那座山“丹陵”原名“尹祁山”,所以他以山为姓。
  尧在唐牧羊,认识了一个“鹿仙女”,与她结为夫妻,夫妻二人一起学道法,打败了在黑风洞作乱的九凤,尧以大仁心把她感化了,在鹿仙女的撮合之下,结为夫妇,促进了巫人两族的团结。
  帝尧初封于唐,后封于陶,陶是当年炎帝制陶的地方,故后人又称他为“陶唐氏”。
  唐尧即位后,顺应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为政勤慎俭朴,定历法,施德政,抗天灾,建国制,选贤能,政绩卓著。
  不得不提的是,帝尧有子丹朱顽劣不堪,帝尧认为他不能继位,他曾有言:“丹朱即位则天下比苦,终不以一人之乐而使天下苦”,可见其贤明。
  四岳为他举荐了舜,舜父名瞽叟,是一个盲人,生性顽劣,是一个耳根很软的人,什么事都听从后妻。
  瞽叟的后妻是一个十分恶毒的女人,他时常想害死舜,把家产占为己有;她生了一个儿子名“象”,也如她一般的性格。
  尧把他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交代她们观察他的一举一动,看舜是否有成为帝皇的资格。
  有一次,瞽叟让舜到羊圈的草棚顶上修筑,舜上去之后,他又让象大下面点火,想把舜烧死大上面。
  暗中保护舜的龙族可急了,两条火龙化为一对翅膀,舜肋生双翼,飞了下来,两龙又复化为一对斗蓬,象在火光中看不明白,以为他是用两个斗蓬作翼飞下来的。
  他们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又叫舜去穿井,舜下去之后,他们竟然从上面抛泥下来,想把舜活埋在井底,其心可比天下最恶的妖魔。
  井龙王看到舜有危急,那可不得了,他可是龙族龙祖转世之体他,他连忙把舜从别外一个井中送了出去,交代他不要把这件事说出去。
  因为舜已成凡人之体了,神仙是不允许介入凡人中间的否则就是犯了天条,要受天庭处罚的,舜当然不会连累恩人了。
  他回到空中,瞽叟和象两个无耻的家伙已经把他的财产分得一干二净了,象是主谋得了舜的琴和两个妻子,古时妻子也是丈夫的财产。
  而舜的房子、牛羊等东西都给了瞽叟和象母,象正要对娥皇、女英不利的时候,舜进屋了,象大吃一惊如见鬼魅。
  不过恶人毕竟是恶人,他看到舜之后虽然吃了一惊,但他喃喃地道:“我思舜正郁陶!”可见其无耻程度比之西方教的准提还要来得猛,准提来了恐怕会大为惊喜对他大喝一声:“施方与我西方有缘。”
  (准提:“我原来竟然是井底之蛙,东方竟然有此人物,我不如也,后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诚不欺我也,不行,我要拜他为师。”)
  舜的仁德,虽然家人如此待他,他依然对他们恭敬、孝顺,古人最重德行,舜之仁德千古流传,连后世的孟子也赞叹不已。
  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所处之地一年而所居聚即村落,二年成邑城,三年成都城,天下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
  舜大雨中方向不迷,尧异之,以为他有神明相护,其实舜就是龙,盘天弟子敖玄转世之体,龙要是被大雨所迷不笑掉人家的大牙吗。
  尧使女儿观察了他二十年,二十年后,尧就让他摄政,舜摄政八年,尧认为他可以治天下,就传位于他,化龙成圣而去。
  舜不肯接位,想让丹朱就位,但天下之民有诉讼之事不去找丹朱评理而去找舜,有妖兽来攻不到丹朱处求救而来求舜。
  舜让避丹朱三年,万民依然服他而不服丹朱,舜长叹道:“难道这就是天命吗?”于是就位,国号为“有虞”。
  话说帝尧之时,共工逃脱,北海之水倒灌,天下洪水滔滔,百姓不宁,被大水淹死的人不知多少。
  尧大忧,召来四岳商量道:“天下洪水滔滔,淹没大地,百姓无法安居,你们知道谁能帮我治理这洪水吗?”
  四岳道:“这洪水是由祖巫共工引起的,当然由他来治了。”
  尧道:“共工乃祖巫,他可是当年与天帝伏羲大战过的人物,怎么会管我们的死话呢,不行,还有别的人选吗?”
  四岳摇了摇头道:“没有了,除非是其他的圣皇,否则天下人无法治这洪水。”
  尧眼睛一亮,喜道:“好主意,我们就去求一下圣皇们,天下人也是圣皇们的百姓,他们应该不会不管吧。”
  于是尧焚香祭天,希望圣皇们能够派人下凡来治理天下之洪水,然而他的话并没有传到圣皇们耳里,去让一个人知道了,不应该说是一条龙。


第三卷 三皇五帝 第二十章 大禹治水铸九鼎 
  (这是第三更,依然求收藏,多多收藏。转载自本书到这里暂时停止一下,因为我很快就要考试了,毕业试,七月份如果找到工作的话,再。虽然有能可惜,不知能不能留住这么多的人气,但希望大家到时再支持我,精彩的还在后头,如果可能的话,明天还有一章)
  这条龙不是别人正是鲧,鲧是一条黄龙,他是瀛洲仙岛的一条龙,但他不想好好修炼,总想寻个投机取巧的方法,让自己的修为突飞猛进。
  然后呼啸雄,无敌于天下,成为圣人,但是这只不过是他的痴心妄想而已,他只不过是一个守天坛的小官。
  天坛是盘天的道场中的一座建筑物,只要用来听取天下人的心声,如果实在是很困难就帮他们一把,也让门下的弟子得一些功德。
  这样助人又助己,何乐而不为呢,门下弟子因此得益不浅,虽然这些功德比起盘天等人的造化大功德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蚊子虽小,腿也是肉啊。
  这一天刚好轮到鲧值班了,他听到了解到尧的祈祷,这下可不得了了,要是能够治好了这场大洪水,那功德比之其他人岂不是大得无法估计?
  人都是有私心的,龙也是一样,鲧为了独占这场大功德,没有把这件事告诉其他人,他想独食。
  然而这洪水应该怎么治才好呢,他也不由眉头大皱,虽然身为龙族,天生就可以控水,但他的法力不足,只能控制小范围的水,超过五十里他就无能为力了。
  天下洪水滔滔,这让他怎么治。听老爷说这功德如果做了就要做得彻底,上天才会降下功德之光的,要是不彻底,反为其害。
  忽然,他想起了一件事:“老爷不是用奇宝‘息壤’造人的吗,这息壤可是一件了不得的宝贝,只要一点点就可以化为一片大地,正是治水的不二宝贝。只要用它来填住天下的洪水不就行了?”
  日防夜防,家贼难防,盘天不过入一个定的功夫,就被算准了他炼功时间的鲧把放在宝库里的“息壤”取走了。
  本来这息壤也没有什么大用,盘天放在宝库里就是让弟子们做为炼器之材的,但一般他们是不会完全取完的。
  只要一点点就可以炼成一把灵宝了,过得几天,失去的息壤也就变回原样了,因为息壤会自动吸收天地间的灵气来增长自身,是一件会长大的宝贝。
  然而,鲧怕一点点息壤不够,就把宝库里的息壤全部取了,从此天下再无息壤了,盘天后来知道之后,大骂败家子,一气之下,把敖黄的元神塞到他的肚里,致使鲧以男儿之身怀了孕,生下了禹,圣人一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