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牛男 作者:报纸糊墙 >

第219章

牛男 作者:报纸糊墙-第219章

小说: 牛男 作者:报纸糊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仅田埂要加高,地也得深翻。”
“我知道,你爸跟咱村里几个要种藕的都说过了。”
“那成,那你忙啊,我先上山去了。”
“哎。”

签完合同之后,杨存波本来是该回去了的,不过这货貌似是有点乐不思蜀了,成天在牛王庄上和侯胖子厮混,整点这个吃的那个喝的,美其名曰深入观察,发掘牛王庄更大潜力,为他们会所供应更多美食。
这天下午罗蒙刚进四合院,就闻到一股陌生的香味,牛王庄上什么东西老周没吃过啊?胖子在他这里也干了好长时间了,他的那点手艺罗蒙基本上都吃了个遍,这回这个味道,他之前就从来没闻过。

“啪吧。”猴娃子见他骑着三轮车进院子,端着一小碗黑色小螺蛳就过去了,这小子不知道是把他当爸爸还是把他当山大王,反正有点好吃的就都往他跟前拿。
“嗯嘛!真乖!”不管猴娃子是不是把他当山大王,罗蒙还是感到很欣慰的。

“咋吃起石螺来了?小溪里捡的啊?”罗蒙问胖子他们。这种小黑螺他小时候没少吃,那会儿不仅小溪里有,连他们村里几条大大小小的水沟里都有,因为这种螺总是吸附在小溪的石壁上,本地人又管它们叫石螺,从前很常见,这些年已经比较少见了,什么时候又有了,他倒是没留意。
“老杨发现的,就在你们家上去一点的溪谷里,本来我是带他去瞧石蛙的,没想到竟然发现这个。”胖子抱着一个小盆,吃得特别欢实。

“这山坑螺可是好东西啊,你们家这个还是长在深山的溪谷里,那就更难得了,这玩意儿看着不起眼,其实可补了我跟你们说!”杨存波说着,见缝插针又吸了一枚山坑螺:“啧啧,你们家这个螺真是没得说,不知道是不是真像他们说的,这地儿风水特别好。”

“这玩意儿能卖钱吗?”老周问他说。
“能啊,咋不能卖钱?不过要卖到我们那儿,那就困难点了。”这种小螺蛳,毕竟难登大雅之堂啊,他们会所里的会员都是社会精英,要么就是精英家属,平时个个风度翩翩贵气十足的,能在公共场合摞起袖子吸螺蛳吗?
“不要拉倒。”要不是想卖到他们那里去,罗蒙还用得着问他吗?

“来儿子,会吃石螺吗?”罗蒙说着就从小碗里抓起一个山坑螺递给猴娃子,侯胖子炒的这个山坑螺不错,没加太多配料,就放了点姜丝,大概还撒了些料酒,原滋原味,最大程度上保留了这些野生螺的营养。
“吸。”猴娃子一口就把螺壳里的螺肉给吸出来了,吃到嘴里嚼了嚼,又把眼睛往罗蒙手里那只小碗看去。

“就给我儿子这点啊?还有没有了?”罗蒙问侯胖子说。
“他那么小的人,能吃多少?”总共也没多少啊,侯胖子自己还不够吃的呢。
“你丫就是这么对待少东家的?”
“真没有了。”胖子苦着脸。

“大宝。”罗蒙一声令下。
“啊呜啊呜……”一直在旁边垂涎欲滴的大宝一听,立马就领着老周往厨房去了,丫丫这货也叼着饭碗跟在后面,刚刚它们都在院子里等了好久了,平时挺好说话的胖师傅这回竟然抠门得一颗螺肉都不给,只给壳。

“汪汪!”丫丫大宝很快就在厨房里一个放调料的柜子前面停了下来,对着左侧的那个柜门吠了两声。
“原来在这儿啊?”罗蒙一拉开柜门,就看到里边一个银灰色的保温壶了,这玩意儿本来是用来装水装饮料的,这会儿胖子用来装螺蛳,一般人还真想不到。罗蒙打开盖子一看,满满一壶清炒山坑螺。

“啊呜啊呜……”丫丫摇着尾巴讨食儿,找到这些山坑螺,它们父子有功劳啊。
“行了,有你们的份。”罗蒙说着就拿起保温壶,晃了两下,往它那个不锈钢碗里摇了一些山坑螺下去,然后又给猴娃子的那只小碗里也加满了,拍拍他的后脑勺说:“找东南西北玩去。”

“香香。”猴娃子出了院子,一叫香香的名字,这条听话的母犬就从院子一角走了出来,乖巧地跟在猴娃子身后,对随后而来的丫丫父子俩摆出一副警戒的姿态。

“东家,再给我留点呗。”侯胖子哭丧着脸,辛辛苦苦藏起来的一份山坑螺竟然这么容易就被发现了,放在保温壶里,从外面也能闻得着味儿吗?还是说他从一开始就被那两只吃货给监视了?
“你丫不想干了是吧?连东家的这一份都不留?”他这一份不留也就算了,竟然连肖树林那一份都不留,不知道他们家肖树林其实也是很喜欢吃的吗?

罗蒙当场就把这个保温壶给没收了,一边往四合院外边走,一边掏出手机给肖树林打了个电话。
“你在哪儿啊?”
“蟹田?就剩下那点螃蟹了,还用得着天天看着?”
“我过去找你,刚刚从侯胖子那里弄来一点吃的。”
“就是从咱家上面的溪沟里抓的,据说是叫山坑螺,咱这边都管它叫石螺。”
“对,就是那种小黑螺,味儿还不错。”

一边说着,罗蒙就上了山,最近他们家山头上的稻子都已经收割了,原本挺大一片蟹田,又在里面另外围出来一片小一点的区域,把剩下的种蟹都养到里面去集中管理。
肖树林这天下午就是上山检查蟹田四周的围墙来了,顺便再给这些螃蟹喂一次食儿,观察一下它们这两天的变化。

罗蒙拿着一保温壶的山坑螺过去,两人坐在田埂上就吃了起来,你一个我一个的,吃得那叫一个有滋有味。
“这螺吃着还成哈?”罗蒙问肖树林说。
“嗯,不错。”
“那咱明天再上山去摸点,让胖子炒了,叫咱爸妈也都跟着尝尝。”
“这东西能养吗?”
“应该能。”
“那明年咱也养点吧,比田螺好吃。”
“我也这么想,明年咱村里养泥鳅田螺的人指定就多了,到时候咱就养这个螺,不跟他们搞竞争。”
“……”

山脚下,老二那边,猴娃子坐在狗窝边的石块上,抱着一个小碗,自己吃一个,给香香递了一个,又往老二和金子的饭盆里各放一个。
“咔咔……”老二把脑袋伸到金子的饭盆里,咔咔两下就把它的那一枚小黑螺咬碎了,然后又把螺壳螺肉吐出来,依旧放在碗里。侯胖子他们这回捡回来的山坑螺,大的都好几年了,那壳绝对是很坚硬的。

“啊呜啊呜……”丫丫也伸长了脖子讨食,这货如今也已经知道了,跟猴娃子小周来硬的那是绝对不行的,来软的还能有点机会。
“叮。”猴娃子果然往它碗里放了一个小黑螺
“咔咔……”丫丫两口就把这颗小黑螺咬碎了,挑了螺肉出来吃掉。

“啊呜啊呜……”大宝也跟着讨食。
“叮。”猴娃子也往它碗里放了一颗。
“咔咔……”大宝两口就把这颗小黑螺咬碎了,连壳吃掉。




201

201、最新更新 。。。 
 
 
第二天罗蒙就跟肖树林猴娃子又上了一趟山;香香随行;丫丫大宝也跟着;相比自家镇守四方的东南西北;这俩二货简直太幸福了。
一行人捉了不少山坑螺回去,罗蒙只舍得让侯胖子炒了约莫两斤;剩下的就养在这两天刚刚捉了溪石斑鱼的水坑里,虽然不知道溪石斑鱼会不会给这种山坑螺带来威胁;但暂时还是分开养殖更放心一些,尤其是等到明年春季繁殖期的时候,分开养殖更有利于对小苗的保护。

仅仅只是自家这些山坑螺显然还是不够的;第二天罗蒙他们到镇上去卖菜的时候,顺便就在门口又挂了一个牌子:“收购本地野生山坑螺,三十元一斤。”
下面还放了个小脸盆,里面装了水,放了几枚山坑螺做样品。他们家收购本地柿子的牌子刚摘,这会儿又开始收山坑螺了,再次引来不少人围观。

“哎呀,这个不是石壁螺嘛。”
“啥石壁螺啊,石螺。”
“我们那儿就管它叫石壁螺,小时候还吃过呢。”
“现在山上好少了吧?要抓够一斤也挺不容易啊。”
“三十块钱,价钱倒是还行。”

“要不咱上山找找去?”
“行!刚好这两天天气也好,不冷不热的,就当出去走走呗,星期六星期天再把家里的丫头小子们都带上。”
“这两年山上人少,说不定还真有。”
“不编篮子了?”
“编啥玩意儿篮子,那玩意儿我是学不会,编了这根忘那根,忙活一个下午也挣不到十块钱。”

“汪汪汪!”
“吱吱吱吱……”
“得,猴子跟狗又打起来了。”
“昨天刚打完,今天又打。”
“昨天谁赢了?”
“昨天啊?三毛带着几条狗把猴子们给撵山上去了。”
“三毛厉害啊!”
“然后没一会儿,咱镇西边老饼子家的铺子就被猴子们给抢了。”
“嘿!”
“老饼子拄着扫把骂了半天,说是也要去弄条退役军犬回来养着。”
“真要多来几条像三毛那样的,猴子们就没戏了。”
“可不是说。”
“到时候那些猴子吃啥呢你说?”
“谁知道,唉。”

“你们走不走啊?”
“上哪儿啊?”
“我老家前面那条溪,看着不宽,石螺不少,好多年没留意了,这会儿回去瞧瞧。”
“带上我带上我!”

上午罗蒙他们正派手工呢,就有动作快的人提着石螺过来了,称一称,总共收了八斤多,全都拿回去撒到自家山上的水沟里,再撒上一些灵泉水,那一条条的水沟,要么养螺要么养溪石斑鱼,分得清清楚楚。
为了不让溪石斑鱼窜入养螺的水沟,罗蒙和肖树林还在水沟的头尾两个出入口安上了细纱网,等以后山坑螺的数量多了,罗蒙他们说不定也会试着混养,但至少还是要留下几条水沟作为繁殖区。

下午还会不断有人过来卖螺,肖老大让罗蒙和肖树林不用管,他自己过去就行了。
最近因为天气转凉,牛王庄的酸野摊也不摆了,下午店面那边一般都关着,肖老大开着三轮车和阿芸婶一起去镇上,打开店门,从屋里搬了几张板凳到门外,跟附近几个开店的一起晒晒太阳聊聊天,顺便收山坑螺。

“老肖啊,听说你儿子他们最近赚大了,一斤泥鳅卖二百啊。”这些人聊着聊着,话题就转到罗蒙和肖树林身上去了。
“咋了,眼红啊?”肖老大嘿笑道。
“咱眼红啥嘛?咱又养不出那么好的泥鳅来。”
“那你问啥嘛?”
“问问还不行了,你这人。”

“那你还想问啥?”
“他们俩这事业越干越大啊,咋样?每个月有没有拿一点票子孝敬你嘛?”
“嘿,我还用得着他们孝敬?”
“行,你有钱。”
“这还真不是有钱没钱的事我跟你们说,做人那还得靠自己啊,靠父母,靠子女,那都不成。不过真要说起来,他们每个月往我们那拿的那些个肉啊菜啊小公鸡啊这些,算起来也得有不少。”

“你们家吃的都是牛王庄的大米啊?”周围几个人一听,牛王庄的大米一斤可要十多块钱啊,还没地儿买,那哪里是吃米啊,根本就是吃钱嘛。
“他俩反正是叫我们尽量吃,吃多少给送多少,我的意思也是说想吃就吃,她硬是不舍得。”肖老大笑着指了指阿芸婶。
“人家年轻人自己都不舍得吃,你吃得下啊,偶然煮个粥就差不多了。”阿芸婶也是笑盈盈的。

“这两口子还真挺省你们说,自家种的大米,那都不舍得吃。”有人叹道。
“那咋叫不舍得啊,没听说都是要给娃娃们留的?这回香港来的那个杨经理也是看上这个大米了,你们想啊,泥鳅一斤都二百了,这个大米这么好,能便宜得了,他们硬是不卖。”肖老大这就给罗蒙和自己儿子正名了。

“对了!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