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牛男 作者:报纸糊墙 >

第142章

牛男 作者:报纸糊墙-第142章

小说: 牛男 作者:报纸糊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味道还不错,我也是好多年都没见过这个鱼了,前些年附近的水田用农药,把小溪里的鱼都给药死了。”现在村子里的人化肥有时候还用点,农药基本上都已经不用了,山沟里的鱼儿沿着小溪游到水库里,倒也不奇怪。

“怎么抓啊?”肖树林是长在县城里的孩子,对这事没经验。
“我上去拿两个箩筐。”罗蒙说着就从旁边的小路爬了上去,从车后斗拿了两个空箩筐下来,挽起裤腿,就在水边的浅滩上用箩筐捞起了起来,先是把箩筐放到水底,然后无声无息地向那些水里的小鱼靠近……

……又一次叫一条小鱼逃走,罗蒙有些气馁地直起腰来:“好些年没抓,手艺生疏了。”
“箩筐不好用。”肖树林那边进行得也不顺利。
“对,最好是用簸箕。”罗蒙点点头,箩筐太高,这些小鱼又喜欢在浅滩活动,抓起来确实麻烦。
“我上李海梁他们家借两个去。”李海梁夫妻俩养鸽子的,那些玉米花生什么的经常要晒晒,他们家就有不少簸箕。

这一天中午,罗蒙和肖树林抓鱼抓得连吃饭都不回去,从李海梁他们那儿借了两个簸箕过来以后,他俩就在水库附近捞上了,用来装鱼的就是刚刚那两只箩筐,把箩筐半泡在水里,筐口露在水面上,用来装鱼简直太合适了。
“你那儿几条了?”罗蒙拖着簸箕箩筐向小树那边走去。
“有二十多条了。”肖树林直起腰,把刚刚捞起来的一条小鱼倒进箩筐里。
“我这儿也有十来条,够一盘了。”罗蒙肚子饿了。
“那回去吧。”肖树林肚子也饿了。

等他们回到四合院,胖子侯俊见他俩带回来几十条小溪石斑鱼,顿时高兴坏了,乐颠颠给他俩开了个小灶。
侯俊之前在陈家老菜馆也见过这种小鱼,他师傅陈福汉最好这口,不过因为这种鱼的生长条件十分苛刻,得是在那种有泉水流过的溪流之中,喜欢在石缝间活动,人工养殖很难实现,基本上都是抓的野生的,这些年好些地方都被抓得快绝种了,很少见。

这些小鱼被侯俊收拾干净,又过油煎到焦黄,然后和牛王庄上腌的老咸菜一起煮了一大盘,咸鲜可口,十分下饭。胖子虽然已经吃过午饭了,但它还是给自己添了一碗白米饭,和罗蒙他们坐一块儿,打算再吃一顿。
“怎么样?”罗蒙见肖树林夹了一条小鱼吃,便巴巴等着他的评价。
“好吃。”肖树林点头赞道。
“那你多吃点。”罗蒙左手拿勺右手拿筷,使劲往肖树林的大碗里装了小半盘的小鱼煮咸菜,一旁的胖子见了,更卖力地挥舞起了筷子。

“啥玩意儿啊这是?”这时候,狗爹和他们老板也进食堂了。
“大中午的,你俩不睡午觉干啥呢?”罗蒙问他们。
“睡不着,这个是啥?闻着怪香的。”齐思月说着就从旁边碗柜上拿了自己和杨达龙的两双筷子,也在饭桌边坐了下来。
“小溪石斑鱼,怎么样?好吃吧?”胖子还挺有集体荣誉感,说起牛王庄的好东西,他都挺骄傲的。

“好吃啊,听说卖得可贵了这玩意儿。”杨达龙含着一条鱼说道。
“还不一定卖得着呢。”齐思月补充说。
“可不是,我师父费了老鼻子劲,也就买到过那么几回。”胖子说。
“咱以后再养点这个鱼。”肖树林吃着鱼肉,心思也飘远了,水库上游刚好就有一片浅滩,用来养这个鱼倒是合适,还有从牛王庄经过的这段小溪,到时候也能开发利用上。

“听说你们包了个水库啊?”齐思月问道。
“嗯,就我们村子附近那个,你们开车过来没看到啊?”罗蒙又挑了两条鱼放进肖树林碗里,再过一会儿,这盘里估计就只能剩下咸菜了。
“看到了,没多大啊。”杨达龙问道:“你俩打算在里边养点啥?”
“田螺,小河虾,河蚬,再弄点这种小鱼。”罗蒙和他们说着话,肖树林这会儿就只剩下吃了。

“咋专门养些小鱼小虾的啊,你们这儿这么多鸟,不怕被它们给吃了啊?”杨达龙一听,就觉得这事不靠谱,他们老家从前就有人吃过这个亏。
“也是哈。”罗蒙手里的筷子顿了顿,然后他很快有想出办法来了:“不怕,到时候派两只狗过去守着,也就是白天,晚上那些鸟就都歇了。”
“派……”一听说要派狗过去,狗爹顿时就不吱声了。

“派丫丫过去怎么样?”丫丫那个光吃不干的家伙,罗蒙早就想要给它派个活儿了。
“不是要守着牛棚呢吗?”狗爹弱弱抗议道。
“那就是晚上,晚上我打算从鸡棚那边分两只出来,上牛棚睡去,丫丫和他儿子也还在那儿睡,现在山上的牛多了,又是母牛又是小牛的,多放两条狗保险。”自打去年有人想上山偷牛之后,罗蒙就没怎么放松警惕,就算偶尔看到有陌生面孔到山上来干活,他都要暗地里观察一番。

“那边又没住人,上边那条马路车来车往的,万一碰上坏人咋整呢?”狗爹还是不太放心。
“放心吧,附近长眼的都知道丫丫是我这儿的,不然这样,让东南西北也一起过去,有个伴安全点。”反正白天牛王庄也没它们什么事,这些大狗小狗尽是到处撒野,给它们派点活儿也好。
见狗爹还有些不愿意的样子,罗蒙又对他说了:“纳茂成家的榔头你见了没有?你看看人家那狗,多自信,多沉稳,你们家丫丫跟人家比起来是不是差了点?你知道差哪儿吗?没工作啊!它找不到成就感,体现不了自己的在价值,那还能自信沉稳吗?”

“那丫丫都这么大了,还能学得来吗?”狗爹觉得罗蒙说得也有些道理,但是工作犬和宠物犬毕竟是不一样的。
“放心吧,你们家丫丫聪明”罗蒙给他灌了一碗迷汤。
“那倒是。”这话狗爹爱听。
“丫丫!东南西北!”罗蒙扬声喊了一句。
“汪汪!”很快,这几只大狗小狗便冲进了院子,圆滚滚的大宝跟个尾巴似的跟在它们后边

“来,先吃一条小鱼儿。”罗蒙在盘子里挑了挑,刚好最后还剩下五条小鱼,都被他给挑了出来,给东南西北和丫丫各自喂了一条,大宝还小,原本也不敢给它吃带刺的,就喂一口咸菜打发了。
“呜!”几只狗狗吃到了美味的鱼肉,欢快地冲罗蒙摇起了尾巴。
“怎么样?鱼肉好吃吗?”罗蒙问它。
“啊呜啊呜!!!”丫丫率先叫唤起来。
“以后还想吃吗?”
“啊呜啊呜!!!”丫丫哈着舌头使劲摆尾巴

“那行,跟我干活去吧。”反正饭也吃得差不多了,罗蒙干脆放下筷子领着它们往水库去了,东南西北和丫丫大宝欢快地跟在他身后,以为跟着去了就能有鱼吃。
等到了水库边,这几只大狗小狗有点傻眼了,这儿都是水,哪里有鱼吃啊?

“汪!”老大在水坝上走了几个来回,然后不解地冲罗蒙吠了一声。
“鱼都长在水里呢。”罗蒙给这几个土包子解惑。
“呜呜……”大狗小狗们都跑到水边去看究竟,然后那只圆滚滚的白色狗崽一个不小心,就滚到水里去了,罗蒙正打算过去捞,这家伙就自己在水里冒了头,一会儿又钻了下去,然后又钻上来……

“你看它是不是在吃啥?”跟在后面一起过来的齐思月对杨达龙说道。
“你们水库里现在都有啥?”杨达龙问肖树林。
“这小兔崽子在吃虾苗!”罗蒙恨恨道:“大宝你个熊孩子!还不给老子死回来!”
“呜……”那个圆滚滚的白团儿惬意地浮在水面上,时不时低头给自己找点鲜甜鲜甜的零嘴,显然没有要回来的意思。

“丫丫快去,把你儿子领回来。”罗蒙拍了拍丫丫的狗头。
“啊呜啊呜……”丫丫一缩脖子,它又没学过游泳。




137

137、最新更新 。。。 
 
 
过了五一;牛王庄上就比从前冷清了不少;天气开始炎热起来;明晃晃的大太阳日复一日炙烤着大地;雨水却半滴也不曾有过。
肖树林承包的那个水库已经蓄上了足够的水,下游也不再断水了;但是因为天气太干燥,从山上流下来的泉水经过沿途的不断消耗;能顺着溪谷流到水牛镇的,已经很少了。

罗蒙和肖树林每天在镇上卖菜,常常听人说水厂过阵子就要开始定时关闸停水什么的;肖老大和阿芸婶果断时间可能会搬回打铁铺去住,毕竟打铁铺那院子里还有一口水井嘛。
菜市场里的蔬菜价格又涨了,罗蒙他们的蔬菜自然也跟着涨价,挣钱是快了,但是每天浇水的工作量也更大了,看着大家脸上的愁容和外头明晃晃的日头,谁的心里也高兴不起来。
李海梁之前提到的那些鸽友倒是还没有消息,毕竟鸽子是极其恋家的动物,尤其对那些散养信鸽的人来说,搬家绝对是一个大工程。

这一天中午罗蒙和肖树林回自家小屋睡了个午觉,出来的时候,见马从戎来了牛王庄,还带了个面生的中年男人过来,和马丁良三人正坐在四合院里说话。
“来了咋不喊我一声啊?”罗蒙笑着招呼他们。

“说你在睡午觉,我们反正也不急,就等等。”马从戎笑了笑问罗蒙说:“那三百斤花蕾什么时候交齐啊?你可还差我一百多斤呢。”
“再说吧,最近天气热,愿意上山晒太阳的人就更少了,今年要实在交不起,我就明年再给你。”反正也没合同,马从戎也不能要他违约金,罗蒙干脆就耍起了赖皮,实在不是他不想办这个事,而是没办法啊,为了这个花蕾的事,陈管事还上镇里去招人了呢,结果一听说要上山晒太阳,也没几个人愿意干。

“唉,花蕾这个事就先放一放吧,我今天找你是为了说别的事。”现在到处都有用工难的问题,这事马从戎倒也不怨罗蒙,没办法,这年代物质生活丰富,随便干点什么工作都能衣食无忧,苦活累活自然就没人愿意干,这也算是时代特色了。
“啥事啊?”罗蒙看了看和他一起来的那个中年男人,很普通的长相,皮肤比较黑,还有点谢顶,鼻梁上还架这一副眼镜,不用说,马从戎今天要说的事肯定和这人有关了。

“这是程教授,在淡水河鲜方面很有研究,前两天听说你们水库里有不少石斑鱼,我就找他问了问,想看看在你这里搞人工养殖,能不能实现。”马从戎把这个中年男人介绍给了罗蒙。
“哦,那辛苦你了程教授。”来者是客,罗蒙虽然有些不满马从戎没跟他打招呼就拉人上他这儿搞研究,但是当着这程教授的面,也没必要多说什么。

“哎,哎,应该的,应该的。”程教授十分客气:“咱说的这种石斑鱼啊,学名叫光唇鱼,是咱们国家的本土品种,专门生活在山泉汇聚的溪涧之中,从前很常见,这些年因为过度捕捞和污染问题,已经很少了,要好好保护啊!”
“那是,那是。”罗蒙等人点头附和。
“我看你这里环境好得很,要养殖这种石斑鱼,成功的机会很大啊。”程教授又说道。

“哎,程教授啊,你也知道这种鱼龟毛难养得很,对环境要求高,密度也不能太大,这玩意儿虽然价钱不错,但是养殖前景嘛,就不太乐观了。”
罗蒙和肖树林已经打定主意,要在从他们屋子旁边的瀑布,到水库上游的浅滩,这一段水域中养殖石斑鱼,而且罗蒙又有灵泉在手,问题应该不大。不过对着程教授和马从戎,他就没必要一开始就把话说得那么满了,先听听看他们怎么说。

“你说的这个问题,也是我们现在发展石斑鱼养殖的最大难题啊,养殖条件苛刻,养殖成本降不下来,目前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