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大地主 作者:尹琊 >

第79章

大地主 作者:尹琊-第79章

小说: 大地主 作者:尹琊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百二十一章 阿齐家 

徐伟业早料到他们会提及这个问题,他已经想好借口。


借口就同他当初答复管夙的理由一样,而且他也没有说错,阿里乡多余的土地并不多,因为绝大多数土地都被他命令阿里乡的乡民种植上各种农作物,只不过大部分农作物是一个半月前种下的。


管夙和邵飞在六角亭接触他们的时候,路上已经跟安子然说过这件事。


徐伟业是故意的。


他知道管夙是傅无天的手下,也知道他们不会善罢甘休,所以故意在傅无天和安子然还没过来的时候让乡民们这样做,目的就是想先下手为强,这样一来,就算安子然和傅无天赶过来,他们也不能命令乡民们挖掉田里的农作物。


一般而言,确实是这样,但是在过来的路上,安子然看过阿里乡种植的农作物,发现绝大多数竟然是以水稻为主。


阿里乡的土壤也有适合种植水稻的,但是不是所有的土壤都合适,因地形的缘故,水稻的面积很小,用红州对比的话,阿里乡适合种植水稻的面积应该不到红州的二十分之一。


阿里乡地处干旱和半干旱地带,灌溉全靠地下,区域的河流水和雪山融水等等,所以阿里乡主要的农作物应该是以小麦和玉米为主。


安子然研究过阿里乡的地形和气候,所以知道这些,但是结果却和他想象的有很大的出入,阿里乡几十年竟然一直都是以水稻为主,难怪阿里乡的乡民几十年都无法富裕起来,用错了方法,想富裕就难了。


“傅王爷,傅王妃,不是我不想,而是实在没有多余的土地,你们过来的时候应该也看到了,乡民们已经将稻苗种下去了,如果你们想让乡民们把稻苗挖出来,那我也无话可说。”


徐伟业一副遗憾的表情,眼中却早已盛满幸灾乐祸,敢让他不痛快,他也不会让他们痛快,他现在真庆幸自己有先见之明,提前做了预防。


安子然沉吟的道:“徐乡长,你可知道阿里乡有很多地方并不适合种植水稻?”


“哦?愿闻其详。”


徐伟业对他的话并不以为意,他担任乡长已经十年,可从来不知道这种论调,他以为安子然是故意这么说的。


“水稻性喜温润,需要在阳光充足和温度适宜的地方种植,而阿里乡却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带,水资源并不丰盛,因此并不适合大面积的种植水稻。”


听着安子然缓缓道来,徐伟业却在心中冷笑。


心想‘你就胡诌吧,我倒想看看你有什么办法可以阻止’。


“傅王妃以为阿里乡适合种植什么,该不会是你们准备种的那种奇怪的农作物?”徐伟业面露嘲讽。


安子然深深的看了他一眼,“枲麻只是其中一种而已,阿里乡的气候更适合种植小麦和玉米这种耐旱的作物,徐乡长若不信,可以找人试试。”


徐伟业皮笑肉不笑的说道:“傅王妃在跟我开玩笑吧,田里的农作物已经种下去,就算我肯,乡民也未必肯。”


“不试试又怎么知道?”


徐伟业虚伪一笑,“既然傅王妃有自信,大可以去试一试,如果乡民们都同意,我也无话可说。”


安子然等的就是他这句话。


“如此,就这么说定了。”


徐伟业不后悔,他有自信乡民们绝对不会同意,因为没有哪一个人愿意摔掉自己的饭碗,要是没了田里的水稻,来年就没有收获,他们明年要怎么吃饭,这种事情不是说试一试就能行的,关键还是要让他们吃得饱饭。


达成协议后,他们便出门了。


安子然准备去看一看管夙已经种下的那些枲麻。


当初他让管夙带着人先行来到阿里乡不是没有计划的。


自从傅无天告诉他阿里乡适合种植枲麻后,案子让那就彻底了解过阿里乡的地理生态和气候,后来他在阿里乡的地图上画出几处适合种植棉花的地区,管夙出发前,他把阿里乡的地图交给他。


可惜的是,他只完成了一小部分任务,他可以圈出来的地方都被徐伟业命令种上其他农作物。


徐伟业在他们出门后也叫来自己的人,让他们放出流言,说有人要收他们的地,具体做什么却没有说,只要让乡民们抵触安子然他们就行了。


前段时间,管夙来这里也发生同样的事情,虽然后来不了了之,但是只要消息再次传出去,阿里乡的乡民肯定会联想到,他的计划就成功了一半。


那厢,安子然一群人已经到达辛河。


辛河位于阿里乡北部,是阿里乡一个小县,正是徐伟业划给他们种植枲麻的地方,不过枲麻的面积却不足百亩。


百亩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所以必须扩大种植面积,只是如何扩大却是个问题。


辛河的生物资源比较丰富,发展家林牧的条件较好。


然而辛河在徐伟业的管理下却偏偏反其道而行。


当初得知管夙想要这边的土地,他在划给管夙近百亩土地后,下一秒又令乡民们在其余土地种上了水稻,所以他们一路走来,看到的全是只有幼苗状的水稻。


“这个徐伟业本事没多少,倒是很会糟蹋阿里乡。”


安子然看到后面,心情越来越差,能让他动怒的人着实不多,但是这个徐伟业却可以算一个。


傅无天凝视着他的侧脸,“王妃可有办法?”


其他人立刻竖起耳朵。


他们也看不惯徐伟业那副志得意满的小人嘴脸,特别是邵飞,所以他们都希望王妃能教训他一下。


其实以傅无天的能耐,完全可以把徐伟业就地正法,这是他的领土,就是崇明帝也不能过问,但是徐伟业父子俩为阿里乡卖命二三十年,早已深入人心,反倒是他们,因为傅王府已经有二十多年没出现,所以很多人已经遗忘他们。


如果他们一来就杀了徐伟业,极有可能会引起乡民们的恐慌,如此便不利于安子然在阿里乡发展。


“办法当然有,你们就看着吧。”


安子然卖了个关子,暂时不打算告诉他们是什么办法。


徐伟业绝对不会想到,安子然选择了最直接与简单的方法,而这种方法恰恰没有任何人可以拒绝得了。


看完辛河的状况,一行人回到徐府,太阳已经快要下山了。


徐伟业早知道他们不会有任何收获,随后过来装模作样的慰问了几句,得到满意的答案才离开。


第二天,徐伟业让人散播的流言便在阿里乡传开了。


出乎徐伟业的意料,安子然他们并没有立刻行动,而且这一天也没有出去,反而待在徐府连房门也没有踏出去一步,倒是傅无天的手下天天往外跑,一回来也是直接前往安子然和傅无天的房间,隐秘得他派人去打听却什么也打听不粗来。


“乡长,你说他们会不会……”


徐伟业的心腹杨龙比了个抹脖子的手势。


虽然他对乡长的计划有自信,但是对方却也不是普通人,那可是傅王府的人,如果那些人想杀他们,他们肯定反抗不了,所以他很担心它们会不会走这条偏激的路。


“不会!”


徐伟业毫不犹豫的否定了。


“乡长如何肯定?”


徐伟业便将自己的猜测告诉他,和安子然他们想的一样,这也是他的依仗之一,不过也正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也很好奇他们到底在计划什么,可惜他们防得太严,他的人根本接近不了。


“不管他们想做什么,我都不会让他们得逞。”


徐伟业眼中露出一丝阴狠的光芒。


辛河,马沟河附近有几十户人家,这些人各有四到五亩田地,他们的田本适合种小麦玉米和棉花等,但是却因为徐伟业被生生的开垦成水稻田,因这里的气候条件并不适合,所以每年的收获并不多。


几十户人家每年仅仅能做到稍微饱腹而已,再多就没有了,所以他们的生活条件其实都不是很好。


其中有一户人家连饱腹都做不到了。


这户人家的男主人名阿齐,他与妻子共育有两子一女,不过妻子是外地人,五年前因为受不了贫穷离开了,独留阿齐一个男人照顾三个小孩。


为了不饿到三个孩子,阿齐经常起早贪黑,可是每年的收成仍然没有增长多少,他隐约知道是什么原因,却从来都不敢去想,就这样,一家子挣扎在贫困线上,到了今年,连吃饭都开始有问题了。


“孩子们,吃饭了。”


从田里回来后,阿齐将昨天吃剩的饭菜端出来热了一下,然后进屋喊他的孩子出来吃饭,没一会,三个小孩从屋里跑出来。


最大的小孩已经有十岁,最小的女孩才五岁,三个小孩瘦骨嶙峋,显然平时没有吃饱过,但是他们的眼睛里却有着令人羡慕的神采。


饭桌上的东西很少,只有半锅八成是水的粥,还有几块咸菜。


阿齐先给最小的女儿盛了一碗粥,粥里的米粒不多,连碗的三分之一都没有,小女儿却露出开心的笑容,“谢谢阿爹。”


阿齐摸了摸她的脑袋,“吃吧。”


大儿子已经懂事,自己给自己盛,又给弟弟盛了一碗,配着咸菜吃得津津有味,看得阿齐很欣慰,却又觉得对不起他们,如果不是他这个阿爹太没用,他们就不用跟着吃苦了。


想着想着,眼眶不禁红了。


阿齐不想在孩子面前哭,连忙站起来。


“阿爹,你不吃吗?”大儿子江立刻问道。


弟弟妹妹立刻放下碗筷看向他们的阿爹,阿爹不吃的话,他们也不吃了。


阿齐背着她们,不让他们看到自己在哭,“阿爹已经吃过了,你们吃吧,阿爹要去田里看看,一会就会俩,江你要照顾好弟弟妹妹,知道吗?”


江毕竟太小,没发现阿爹的异样,立刻向他保证不仅会照顾好弟弟妹妹,还会帮忙打扫做家务。


阿齐哽咽了一声,连忙走出去,直到看不见他的孩子,他才靠着墙无力的滑下去,心中忍不住一阵悲戚,他要怎么办才能让他的三个孩子吃饱穿暖?


今年的稻苗才刚种下去,可他们家已经没有多少米,能不能撑过今年的冬天已经是一个难题,向别人借粮根本不可能,因为别人比他们家也好不到哪里去,阿齐不禁一阵绝望。


就在这时,一双套着黑靴的脚出现在他面前。


“请问这里是阿齐家吗?”




第一百二十二章 算计 

十天后,安子然和傅无天终于走出徐府。


这趟出门,他们的目的地仍然是辛河,停在徐府门口的马车很快就载着他们离开了徐府。


门卫看着他们离开,立刻将这个消息报给徐伟业。


徐伟业当即决定跟去看看他们到底在卖什么关子。


流言传了十天却没有一丝动静,有些乡民发现之前那批外来者这段时间根本没有什么特别的举动,渐渐的就不上心了,反应也没有一开始那么激动,大家还是该干嘛就干嘛。


到了第十一天,安子然他们再次到来并没有引起乡民们的排斥,不过这一次他们却是有备而来。


马沟河附近的乡民是辛河最典型的代表。


因为他们是第一批被徐伟业命令种上水稻的乡民,所以才具有代表性,在其他乡民的心中便有一种把他们当成标榜的感觉。


然而水稻不是说种就能种的,当时他们才刚收割完田里的水稻还不到一个月,稻田里的秧才刚撒播下去二十天,而一般的秧需要秧龄满三十天才能拔起分插,提前的话则会影响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