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还珠同人)八爷,你认了吧 作者:四月一日忧 >

第48章

(还珠同人)八爷,你认了吧 作者:四月一日忧-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令妃强忍着怒气回到宫中,旁边宫女早有眼色地端了茶来给她润喉,令妃喝了两口,喉咙是清凉了,心头的火嗖嗖嗖冒了上来,脸色一阵青白,忍了又忍终究没忍住,一甩手把茶盏砸了个粉碎,哪管残茶溅了一地。
——老不死的!
令妃死死攥着紫檀佛珠,不让自己一时冲动骂出口来,虽然无论从理智还是感情上来看她都觉得太后老佛爷还是早早升天比较好——一想到今天自己的狼狈样子估计早传遍了后宫,她直恨不能亲自送太后一程。
一干宫女太监早吓得哆哆嗦嗦土豆一样跪在地上抖成一团,他们都是知道令妃脾气的,哪里敢劝,任凭碎瓷片溅到身上连动都不敢动。
不过令妃到底不是心事都写在脸上的人,她只是死死盯着碎杯子深深吸了两口气,自己就慢慢平和了脸色。她疲惫的褪下紫檀佛珠,看着自己最心爱的杯子碎片叹了口气,示意宫女打扫就要去看十四阿哥。
为了做戏做得真,她一大早就跑去小佛堂念经了,十四岁时她的眼珠子、命根子,这么大半天不在眼前,她还真有点担心。太后千为难、万为难,有一句却是说的对的,十四的前程就是她的前程,照顾好了十四比什么都强,太后自己不就是个最成功地例子?
——自己还是急躁了……
想想乾隆登基前太后的境况,令妃心气慢慢平了,暗暗反省了下自己的眼光还是不够长远。又不是不知道太后不喜欢她,难道几年好日子一过,竟忘了水磨功夫才是最见效果也最熬人的?太后年岁已高,自己就算磨不透她的心,也能磨过她的年纪。
这么想着,令妃嘴角不由自主地就微微勾起,然而还没等她好好高兴上一下,膈应人的事情又来了。
容嬷嬷昂首挺胸地示意小宫女把一套上好的文房四宝递上去:
“传皇后娘娘口谕,令妃娘娘为皇上念经祈福其心甚是可嘉,然怜惜十四阿哥年幼,还需令妃在身边照顾,特赐文房四宝一副,免去每日请安,令妃娘娘安心于延禧宫中抄写心经百卷即可。”
“……”
“令妃娘娘?”
容嬷嬷矜持地笑着,每条皱纹都透着得意,令妃再恨不得拿砚台砸她个满脸桃花开,不过皇后明摆着是要借机报复她又能如何?终究要忍气吞声认栽:
“臣妾领旨,谢皇后娘娘恩典。”
容嬷嬷得意地一笑:
“令妃娘娘不必多礼,皇后娘娘说了,令妃娘娘抄写经文是替宫里的所有姐妹为皇上祈福,照顾些是应该的,笔墨不够了说一声就是,坤宁宫里多的是。”
令妃嘴角一抿,恭恭敬敬欠了身:
“谢皇后娘娘关心,臣妾一定用心抄写经文,为皇上祈福。”

看着容嬷嬷意气风发的背影,令妃神情依旧温婉,手中的帕子早已被攥得乱七八糟,腊梅小心翼翼地走近她:
“娘娘……”
“我记得你是针线上出身,手艺很不错。”
出乎腊梅的意料,令妃脸上并没有怒色,反而带着一丝绝对不该出现在此时的志气高昂。不敢多想什么,腊梅连忙应了一声,她若不是靠着上好的女红手艺,延禧宫里这么多伶牙俐齿的宫女中她怎么会得令妃的另眼相看?不但她,令妃身边任何一个得宠的宫女都是有手绝活的。
令妃满意地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太后在给新养的吉祥狗做衣服,要求很是细致,显然是心爱极了。从今个起你不用做别的事,先去找你以前造办处的姐妹把样式尺寸套出来,然后用你全部本事去做一套更好、更舒适的,就是有个线头硌到了吉祥狗也不行!”
作者有话要说:本来想着八爷还是包子无所谓,但看到有不少TX纠结CP,在此说明一下,八爷的CP确定就是兄弟了,至于到底哪个数字……得看哪个最先顺理成章擦出火花 = = 至少我主观是想要个两情相悦、干柴烈火的结局的。
这些数字彼此太纠结,作者我硬掰无能啊望天。
PS:八爷现在还是个包子啊,心有余力不足什么的……掩面




第六十九章 经文百卷(改错)

抱了“卧薪尝胆”、趁着乾隆还有几天就回来的好时机树立孝顺贤良招牌的决心,令妃对太后那是非同一般的殷勤。虽然被皇后阴了一把禁足延禧宫,但多年的人脉到底还在,今天进点心,明个进佛经,闹腾得不亦悦乎,人不在眼前,那名字却从没从太后耳边断过。
太后娘娘冷眼看着身边人看似随口地把令妃的名号提来提去,面上不动声色,心中一个个都记下了——令妃在宫中经营多年,又是个出手大方、会来事的,在慈宁宫里有人为她说好话并不奇怪,比较让太后意外的是晴儿为令妃好话说尽,只不知道这个丫头是想着那个“雪夜谈心”的福尔康还是真被令妃蒙蔽了。
私相授受和识人不明哪个更糟?
作为上辈子斗倒了无数兄弟的皇帝、这辈子斗倒了无数嫔妃的太后,四爷表示不管是哪个都够膈应的,不是膈应,是非常膈应。
当然,他或许不应该这么膈应,毕竟他爱新觉罗·胤禛出了名的爹不疼、娘不爱、兄弟反目、儿子悖逆、臣子不忠、世人不解……唯一还算让他不白活一世的好兄弟偏偏也英年早逝……此时再说伤心难过,实在可笑,怪只怪晴儿手腕不够圆滑,那些旁敲侧击的求情话说出来,连惹他笑一笑都不能。
或许,自己真是八字太硬?
四爷坐在紫檀圈椅上悠然地想着那些个前尘旧事、冤家债主,看着殿外微笑着捧着果盒走进来的晴儿,心中只觉如一片空明没有半点感触。
既然注定一生嶙峋,再被个小丫头背叛一回似乎也理所当然。

紫薇是被偷偷带进宫面见皇后、太后的,出了慈宁宫立刻偷偷进了坤宁宫,连东西都大半用的兰馨旧物,除了两边口风紧的得用人之外半点风声都没露。
令妃本来是能知道的,但一是皇后雷霆手段轮番使来压得她不得不暂且低头,二是令仙子近来心思都放在和吉祥狗较劲上、完全没心思在意那点风吹草动——说来也奇怪,那吉祥狗奄奄一息的时候被太后从路边捡来、天生有几分怯懦,就是在宫里混熟后也习惯做低服小讨人喜欢,偏偏就对着令妃炸毛,见了就叫、见了就叫。
为了讨好这个太后的心尖子,令妃手段使尽,又是换香粉又是藏点心,吉祥狗愣是不买账,一次比一次叫得猛,见走得近了还想扑。这么折腾了两三次,不但其他嫔妃不敢和令妃一同面见太后,令妃自己也骇得半死,最后连太后自己也烦了,说吉祥狗叫得可怜,直接免了令妃请安,让她好生照看十四就好。
“老佛爷……”
令仙子无语凝噎,跪在地上,一双秋水似的眼睛无限恳求地望着老佛爷。
太后厌烦地看她一眼,心疼地摸摸狂叫叫坏了嗓子的吉祥狗:
“别说了,就算你不喜欢吉祥,远着就是,又何必吓唬它?亏皇上还日日说你心地纯善、品性温和,竟连这么个小东西也容不下?”
太后叹了口气:
“罢了,真合不来也罢了,听说皇后托了你为皇上抄经祈福,你就在延禧宫里专心写经吧,哀家身边有人陪,经文写的好才是你真孝心。”
太后轻飘飘一句话差点没把令妃委屈得哭出来,然而她也只能含恨瞪了眼还在嗷唔嗷唔叫着的吉祥狗,低眉顺眼的谢恩退下,听着身后众嫔妃争先恐后地对吉祥狗竭力赞美讨好恨得差点一口血吐在眼前。
——明明,是她第一个看上的吉祥狗啊!

太后一声令下,令妃最后一个能名正言顺出门的机会也没了,这日子过得不是禁足、胜是禁足,不但禁足还带体罚,那经文才抄了小半,她手腕肿了一圈。
好不容易苦苦盼着乾隆就要到京城了,令妃咬牙工工整整地熬了几夜抄完经文百卷,正想着这么好好表表功呢,皇后那边又派人来了,从令妃那儿把经书要了去。
要去干什么呢?烧掉。
为什么烧呢?这是佛祖入梦给的最高指示。
什么?为什么一开始不说清楚?
哦,原来没说过啊,没关系,现在说了也一样,难道你知道了就不肯为皇上抄经祈福了吗?不肯吗?真的不肯吗?不肯没关系啊,但凡你令妃摇头说一声不情愿,今个经文一张纸都不会烧。
呦,怎么又摇头了?有话直说不用客气啊,你情愿吗?你真情愿吗?
哎呀,令妃娘娘,你怎么变来变去的?为万岁爷祈福是多大的荣耀啊,能得到这个差事是太后老佛爷和皇后娘娘对你的信任啊,你要感恩。

令妃感恩了,她当晚就高烧卧床不起去了。

听说令妃真抄了经书百卷、还真交出来让皇后烧,八爷小九立刻跑到坤宁宫看热闹,兴高采烈地凑在令妃抄写的一打经文面前仔细翻阅。虽然不待见令仙子,知道好歹有人和他们一样抄书抄到手断感觉还是不错的,若能挑出那么一个两个三个四个错字什么的,那自然再好不过。
不过令妃本是心思细密之人,自然不会出这种纰漏,两个包子翻了半天,也就是白吃了一肚子点心、喝了一肚子茶。
皇后有点发酸,她的书法也不差,却是不比令妃秀美,虽然这是她难得的胜利证明,但此时看两个包子围着对头抄的书看,她还是有点不舒服。偏偏十二阿哥又搜啊搜啊从一大堆经文里找出一份,笑眯眯放到一边:
“额娘,令妃娘娘几天抄了一百卷也不容易,听说还累病了,好歹也留一卷让皇阿玛看看吧,也让皇阿玛知道她的辛劳。”
那拉皇后正要皱眉,小十二转头指着经文上面一个字对早已笔墨伺候着的小十一笑道:
“十一哥,你看这个字写的怎么样?”
“果然是秀美工整,没有那般温婉性情、十几年的水磨功夫绝写不出来的。”
小九一边摇头晃脑地感叹着,一边手起手落就在那个不起眼的字上行云流水地加了一点,虽然是多出的,偏偏和其他笔画融为一体,若不是尽力看,只怕还看不出来;就是尽力看了,也只会当做令妃一时手错。
八爷吹干了墨迹合上经文,笑眯眯地把经文递给愣住了的容嬷嬷:
“嬷嬷把经文送到佛堂里先供着吧,毕竟是令妃娘娘一番心意、要进给皇阿玛御览的,要是有手脚笨拙的人弄坏了可是不好。”
“……”这是容嬷嬷。
“……”这是皇后。

皇后把这份幸存的经文供到了小佛堂,随即又有人悄然把经文捧到了慈宁宫,太后面无表情的翻了一遍经文,闭目半晌,淡淡地吩咐那人再把经文原样送回去、不要让别人看出来。
那小太监恭恭敬敬地应了,捧着盒子退下。
太后看着他身影消失在视线之外才慢慢叹了口气,按了按额角,眼中露出一丝厌弃,那两个混账东西两世为人真是一点长进没有,那点阴毒心思半点没改,闲着没事干就四处祸害……尽行些小道能成什么事?
然而最可恨的是,就连这么一点小道,他那好儿子也未必能看破。

乾隆确实没有看破。
听到令妃欲言又止,乾隆倒是直接疑心了皇后不仁慈,皇后那经卷一拿来,乾隆还颇有点意外,看得也就分外仔细。
然而乾隆是什么人?康熙上书房出来的,又有四爷那么个阿玛,不说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至少些许造诣还是有的——别说是不起眼处多一个点,就是缝隙里夹了个芝麻粒他也绝对不会看不见。
若是殷勤献出了篓子,那还不如不献。
不过多一个点,殷勤变成了怠慢,忍耐变成了怨怼。乾隆倒也不至于对形容憔悴的令妃怎么样,那表情也不由淡淡的,连令妃的病情都没多问。
这段日子一直被踩着、只一口气憋着等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