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师傅哪里逃 >

第7章

师傅哪里逃-第7章

小说: 师傅哪里逃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能持续写下去的动力。所以流年在此希望各位亲们能多给我留言,票票啊,55555~~~~~~~】



第十二章  师徒解误会



三天了,整整三天了!凌筱沫站在窗前,望着西厢那边。整整三天了,颜华总是有意无意地躲着自己。凌筱沫突然有一种无力感。自从那晚知道自己的心意之后,凌筱沫觉得虽然自己现在是个男子,但是却更该珍惜这样的幸福。毕竟,上天能安排自己在颜华身边,已经是很厚待自己了。可是自从那天喝醉之后开始,颜华突然对自己很冷淡,甚至自己都能感觉到那种似有似无的疏远。自己到底做了什么十恶不赦的事,才会让颜华如此对待自己。难道是自己。。。。。。不可能啊!自己喝了酒之后,很少说话的。也不会乱发酒疯啊!到底是怎么回事?



“主子,怎么这么早就起来啦?”叮当一推门,便看见凌筱沫站在窗边,望着西厢发呆。



“哦。只是睡不着了。”凌筱沫无精打采地回答道。顿了顿,又转身问道:



“叮当,我那晚,真的没有做什么很过分的话?或者做什么不好的事吗?”



“哎呀,我说主子,你这都是第一百三十八遍问这句话了!那晚,你喝多了,颜先生送你回来。你却因为喝多了,死死拉住颜先生的袖摆,后来还是我费了很大的劲儿,才将你的手松开的。其他的,真的什么都没有了。”叮当一边回忆着,一边回答着凌筱沫。



“你确定?”凌筱沫始终不肯相信。



“我说主子,你到底是怎么了?我还能骗你不成?”叮当说着,语气有点不高兴了。



“你别生气啊,我没那意思,只是那晚喝多了,着实记不起来了,才会这样嘛。那你说,既然只是这样,那师傅为什么不理我了呢?”



“额。。。。。。主子,我怎么会知道呢?主子你啊,也别在乱想了。都过去三天了,就算颜先生真生你气了,也该消了,一会啊,我去做点桂花糕,颜先生最爱吃那个。你给颜先生端点去,再说说好话,他便也不会生你气了。”



“真的?”



“真的!主子,你还是先来吃早餐吧。我啊,这就去做桂花糕去。”叮当说着,就要出去。



“唉~~~等等我,我要亲自做,这样更能显示出我的诚意。”凌筱沫随便往嘴里扒了几口饭,就跟着叮当往厨房走去。



厨房



“哎呀,主子,水多了,加点面粉。”



“哎呀,不对不对,面粉多了,再加点水”



“我说主子,你快放糖啊。”



“哎呀,那个是盐,这个才是糖呢!”



“啊!主子,你的手没事吧。”



“没事没事,我们继续。”



一个时辰之后,凌筱沫亲手做的桂花糕终于出炉了。看着那样子十分奇怪的糕点,凌筱沫突然觉得有点害怕了,这个,应该不能吃死人吧。想了想,凌筱沫端着盘子就往西厢走,完全忽视掉叮当在后面的喊声。



“主子,主子,你别走那么快啊,你脸上。。。。。。”



“脸上沾了面粉没有擦干净啊。。。。。。”叮当低低地说完自己想说的话。突然,叮当觉得很好笑。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也变的这般。。。。。。不过和主子在一起之后,却是变了许多。可是为什么现在的少爷,与那颜先生,越来越亲密,竟然像。。。。。。像。。。。。。像一对亲密的男女一样。男女?叮当突然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明明是两个如此俊美的男子,自己怎么会觉得像男女呢?看来,自己真的是想多了。不过,看见少爷对颜先生那么好,自己突然觉得心理面酸酸的,虽然他们是师徒,可是他们这样,未免也太亲密了吧。



西厢



鼓起勇气,凌筱沫终于抬起手,敲响了颜华的房门。



“咚咚咚。。。。。。”没人响应。



“咚咚咚。。。。。。”还是没人响应。



“师傅。。。。。。开开门,我是莫言啊!”还是没响应。看来,师傅不在吧。凌筱沫刚转身,门“吱呀”一声打开了。



颜华依旧是穿着那日去喝酒时的那件月色袍子,神情十分憔悴,凌筱沫看着颜华,突然觉得眼眶就湿润了。记忆中的那个谪仙般的男子,怎么会如此憔悴?他不是该很飘逸,很潇洒才吗?是因为自己吗?是自己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惹师傅不开心了?才会把师傅变成这样吗?凌筱沫突然觉得十分自责。



颜华打开门,就看见凌筱沫端着一盘样子很奇怪的东西站在自己的房门口,眼睛红红的,脸上还沾着点面粉,一脸做错事的样子,颜华突然觉得,现在的凌筱沫,就像个做错事的孩子,在等待家长的批评一样,可怜兮兮的。哪怕现在站在自己面前的,是个货真价实的男子,颜华也好想将他拥入怀里,告诉他,其实,没事的。一切都有自己在呢。颜华突然觉得很释怀。自己这么多天了,到底在想些什么呢?看着眼前的凌筱沫,颜华突然觉得,其实那晚的事,也没什么。既然凌筱沫都不记得了。自己又何必如此在意呢?



“进来吧!”颜华侧开身子,让凌筱沫好进来。



“恩”凌筱沫端着盘子,低着头,应了一声,却没有任何想进去的意思。



“怎么着?还怕为师吃了你?”颜华看着凌筱沫的样子,不禁皱眉道。难道自己就真的这么可怕?



“哦!”见颜华有些生气,连忙跨步走了进去。



“师傅,是不是我那晚做了什么不可原谅的事,惹师傅你生气了?师傅才会不理我?”想了想,凌筱沫还是问出了口。



“没有,只是这几日,为师的身体有点不舒服,所以才会在屋子里休息,你想太多了。”边说,边抬手为凌筱沫擦掉脸上的面粉。



“呵呵,没事就好了。我还以为我那晚做了什么十恶不赦的大坏事,惹恼了师傅,所以师傅才会不理我。那师傅,你的身体好点了吗?这是我今天做的桂花糕,师傅吃点吧。”凌筱沫说完,献宝似的将那盘样子很奇怪的桂花糕端到颜华面前。



“呵呵,放着吧。为师先去梳洗下。你且等等,为师一会出来吃。”说完,颜华准备转身,却感觉袖摆被身后的凌筱沫拉住了。



“师傅。。。。。。我。。。。。。我可以为你梳头吗?”



“好!”看着那张满是期待的脸,颜华没有拒绝。



屋内,两人十分安详和睦,都没注意到,屋外的槐树上,那抹红色低声地狠狠说道:



“颜华,你只能是我的!”



第十三章  第一次做饭



将军府外



一绝色红衣女子定定地站在离大门不远的巷子口处,望着将军府的大门发呆。



“颜华,你是我的。既然我找到了你,便不会再让你离开我,哼!”红衣女子说完,便转身隐入闹市之中。



“莫言,如今你已经能将醉逍遥完整的耍出来了。为师相信,只要你肯努力,不久之后,便是为师,怕也比不上你了啊!”颜说口头上虽这样说着,心里面确实十分高兴。没想到自己这个徒弟病好了之后,不但整个人变得聪明可人,连教他的醉逍遥,也练得有模有样的。这着实让人开心啊。



“呵呵呵呵呵。。。。。。这些,还不是师傅的功劳。”凌筱沫听着颜华夸奖自己,顿时有点飘飘然起来。



“今日,便放你一天假。好好休息下,明天,为师再教你一套轻功。”



“是,师傅!”凌筱沫听到颜华药放自己一天假,顿时开心得不得了。一阵秋风吹来,哪怕是有几分内力护身的凌筱沫也感觉到一丝寒冷,突然,凌筱沫觉得这样的天气,吃上一顿火锅,倒是件不错的事。想着便做,虽然自己其他的不怎么会,但是这火锅和一些家常小菜,自己还是做得出来的,转过头看了看身边依旧潇洒飘逸的颜华,凌筱沫突然玩心大起,不觉得幻想了起来,如此飘逸的颜华,不知道到做饭时,是不是也是这般滴飘逸呢?哇吼吼吼~~~~~



“师傅,徒儿有件事想请你帮忙。”凌筱沫开始装可怜了。



“莫言但说无妨。”



“师傅,如今已经入秋了,我们今日便来吃火锅,好不好啊?”



“火锅?是何物?”颜华自然不知道火锅是什么东西,便充当起了好奇宝宝。



“嘿嘿,师傅,这火锅呢,是一个叫中国的国家的传统饮食方式,起源于民间,历史悠久。这火锅的容器、制法和调味等,虽然已经历了上千年的演变,但一个共同点未变,就是用火烧锅,以水(汤)导热,煮(涮)食物。这种烹调方法早在商周时期已经出现,可以说它是火锅的雏形。《韩诗外传》中记载,古代祭祀或庆典,要“击钟列鼎”而食,即众人围在鼎的周边,将牛羊肉等食物放入鼎中煮熟分食,这就是火锅的萌芽。历经秦、汉、唐代的演变,直到宋代才真正有了火锅的记载。宋人林洪在其《山家清供》中提到吃火锅之事,即其所称的“拨霞供”,谈到他游五夷山,访师道,在雪地里得一兔子,无厨师烹制。“师云,山间只用薄批,酒、酱、椒料沃之。以风炉安桌上,用水半铫(半吊子),候汤响一杯后(等汤开后),各分以箸,令自夹入汤摆(涮)熟,啖(吃)之,乃随意各以汁供(各人)随意沾食。”。直到明清,火锅才真正兴盛起来。清乾隆四十八年正月初十,乾隆皇帝办了530桌宫廷火锅,其盛况可谓是当时中国火锅之最。清嘉庆皇帝登基时,曾摆“千叟宴”,所用火锅达到1550个,其规模堪称登峰造极,令人惊叹。麻辣火锅发源于重庆。大约是在清道光年间,重庆的筵席上才开始有了毛肚火锅。毛肚火锅的起源和由来,说法不一,它的由来和渊源,值得探讨。据老街坊说:毛肚火锅起源于清末民初,重庆码头和街边下力人吃的廉价实惠的街头大众饮食摊上的“水八块”。水八块全是牛的下杂(毛肚、肝腰和牛血旺),生切成薄片摆在几个菜品不同的碟子里,食摊泥炉上砂锅里煮起麻辣牛油的卤汁,食者自备酒,自选一格,站在摊前,拈起碟里的生片,且烫且吃。吃后按空碟子计价。价格低廉,经济实惠,吃得方便热烙,所以受到码头力夫、贩夫走卒和城市贫民的欢迎。至于纯粹地道的毛肚火锅,据老重庆们回忆,出现于民国十五年前后,发源地不是江北而是下半城南纪门的宰房街(现长江大桥桥坎下)。当年牛贩子多从川黔大路赶运菜牛来渝,在南岸过夜,翌日早过江,将牛赶到宰房街宰杀。有马氏兄弟廉价收购不易售出的牛毛肚和血旺,在下宰房街开了一家以毛肚为主要菜品仿市井“水八块”的制作和吃法的红汤毛肚火锅馆。将毛肚漂白洗净,去梗,外加一碟只是芝麻酱和蒜泥的调和。据说,这就是重庆毛肚火锅的起源和得名。直到抗战时期,较场口街边仍有一马姓老妪开一家专供应毛肚的正宗毛肚火锅,碟中的牛毛肚按匹论价(每匹二分钱)。正宗的麻辣毛肚火锅,毛肚的鲜嫩脆香,味道比其他牛猪的下杂远胜一筹,赢得食客赞扬。”凌筱沫穿来之前,老家本就是重庆的。所以这火锅的来源,自然就说的头头是道的。可是一想到自己可能再也回不去了,不由得觉得心口酸酸的。



“莫言,你是如何得知这些的?还有那个什么中国,还有那个韩诗外传,还有那个什么商周,乾隆,嘉庆什么的,都是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