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死亡后遗症至 >

第8章

死亡后遗症至-第8章

小说: 死亡后遗症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娃娃学点东西最稀罕的是有人夸奖,回到家肯定要向自己家父母显摆。有知识的和没知识的一比较,出来了,虽然那些有“知识”的,也就略懂皮毛,可是学上俩仨月的皮毛知识效果还是显著地。

毕竟这会儿人简单,事也简单,字,会认就成。数,能把加减乘除掌握就可以横著走了。易不凡这一待就混了俩月,但是没一个人知道,他其实不会写繁体字。他晚上的时候备课,把第二天要讲的东西先写下来,写不出来的查书。好在繁体字虽然不会写,但是却能大概认出来,他比著葫芦画瓢就成。

两个月,易不凡的书法很有长进,毛笔字别看麻烦,搁不住用心。钢笔字写得好,毛笔字也不会太难看,前提是,勤加练习。易不凡小时候多少有点毛笔字的基础,要不,这会儿连笔都不会拿,太丢人了。

易不凡整天忙著带孩子,他倒是不亦乐不,可遥远的京城某人可始终在牙咬切齿的“思念”他!易不凡在皇宫一自尽,他逃了,又复活了,但是可给那位添了不少麻烦。不管怎麽样,丞相家的千金刚进宫没多久竟然当著皇上的面自杀?是为什麽??

项丞相跑去找那位哭丧,其实老头儿心下怀疑是自己女儿闹脾气,故意寻死觅活。但是他不能明著说呀,他还得找那位的茬儿,谁让人是在那位面前死的。那位火大呀,可他又不能对项丞相说,其实你家女儿早死了,你给我个冒牌货,然後冒牌货当著我的面自杀了。理由是,人家就喜欢在他面前死……



8

那位有没有烦恼,易不凡是不会为他操心的。易不凡在村子里过的很是滋润,这副身体本来瘦的一摸一把骨头,可自从换成易不凡後,眼见著身子都鼓起来了。胖了?易不凡不担心,他再胖能胖的过猪吗?他就算比猪胖也不会有人把他杀了卖肉地。

转眼,易不凡在村子里待了快俩月了,他的心思都在培育下一代上,始终没有离开过村子。村中的人见他比以往要开朗,慢慢的也有人约他没事去镇上逛逛,眼看要过冬了,他好歹得买些吃的用的等等。易不凡俩眼一翻,他有钱吗?俩月也没见给过他一文钱,平常的必须品还都是吴老头派人送给他的,到别人家混饭就更不用说了,连他家的那两头猪和几只鸡还都是隔壁邻居帮他喂的。

其实易不凡想买的东西很多,可是他不好意思张口问这些人要钱,也不认为自己帮人教孩子就理所应当的得到报酬,本来混吃混喝就已经够厚脸皮的了。

“宋先生。”吴老头家的翠儿提著一个篮子走进来,这个翠儿虽然在吴老头家里端茶倒水什麽的,可并不完全是个下人。人长得清秀可人不说,也是个知书达礼懂事的女孩子,幼年家境据说不错,还读过书。这也是为什麽吴老头很爽快就答应易不凡的要求让女娃子们到学堂的理由之一。有文化和没文化,这是有明显的差异的,比如说,吴老头家的婶子就没文化……

“翠儿呀,有什麽事?”易不凡挺纳闷的,这大清早跑过来,给他送饭?易不凡的眼睛不由自主的朝翠儿手中的篮子上扫,偏偏上面盖著布,什麽都看不到。翠儿宛然一笑,对易不凡说:“这里是两块布,吴伯让我带你到镇上做两件天冷时穿的衣服。”

啊,要给他做衣服?他现在身上穿的全是宋展睿以前留下的,他是不介意穿死人穿过的衣服,毕竟,他也算死人一个。不过有机会添新衣服,易不凡还是挺开心的,凑到翠儿身旁眼睛一直朝篮子瞅。翠儿干脆把布取出来给易不凡看,说:“其实我帮先生做了几件平常穿的衣服,但是,怕先生看不上,又怕委屈先生,所以才拿了两块布来。”

翠儿说完,眼睛扫了易不凡一眼,正确的说,是扫了易不凡身上穿的衣物。易不凡平常穿的衣物,旧归旧,却都是精工细作,上好的料子裁制而成。翠儿再怎麽说,曾经也见过世面,知道那些都是好东西,怕易不凡用惯了,受不了平常的料子和手工。

“你帮我做了?那可真感谢你了,翠儿你不仅长得漂亮手也巧,心地更是善良。”易不凡眉开眼笑的夸奖翠儿,完全忽视了人家根本就没把衣物给他的事实。他这一夸,翠儿脸红了。羞涩的对易不凡说:“今天难得先生休息,不如我们到镇上逛逛,棉衣我不太会做,还是烦劳镇上的师傅吧。”

翠儿这哪是为给易不凡做衣物,明显是想要跟易不凡独处,这姑娘怕是看上易不凡了。可惜易不凡是个木头疙瘩,没明白人家姑娘的心思,一听能到镇上逛挺开心的,不过,他更愁得的是,他没钱!似乎看出他所想,翠儿从怀里摸出一个绣花荷包递给易不凡,说:“吴伯说,您在村里帮了不少忙,这点银子就当是您的报酬,想买什麽尽管买去,不够的话回来再跟他说。”

这个吴老头真是太善解人意了,易不凡抓著荷包,感动的快蹦起来了。他倒没一点不好意思,当下拉著翠儿直接出屋。这个,往镇上的路是哪条?易不凡瞅著门口的大路,不知道该朝哪个方向走。翠儿忙说:“先去李叔家,他今天要去镇上卖菜,我们趁好搭他的车去,回来的时候只要不太晚,他会等我们的。”

这个翠儿真贴心,什麽都考虑周到了,易不凡又拉著翠儿的手,一路小跑到李叔家。李叔以卖菜为生,家里还有辆驴拉的平板车,天天到镇上买菜。有时候还帮村里的人捎些东西回来,毕竟靠两条腿到镇上太远,怎麽都要走一个时辰。

这个镇挺大的,因为是南北商路必经之地,所以很是繁华,有不少的商家,有摆摊叫卖的,也有开店铺的。易不凡是头一次在这个时代逛街,自然要好好满足满足眼睛,买不起可以看嘛。翠儿显然也是久未出门,再加上有心上人陪同,一直没断过笑容。

男的俊女的俏,自然招惹了不少人的瞩目。易不凡根本不在意,他拉著翠儿跑到书摊上淘书,他想多教那些孩子们点知识,可是他对这个世界完全不了解,只能从书上探索了。他挑书,翠儿便乖巧的在一旁等候他,没有一丝怨言,还时不常的给易不凡点建议。

易不凡是越来越喜欢这个翠儿了,真是难得的好姑娘。虽然翠儿是难得的好姑娘,不过易不凡也仅仅把她当做一个可来往的朋友,并非将来的老婆。易不凡认为自己只是这里的过客,说不定什麽时候就不在了,不会考虑长远犬B》景滫满C

书摊上的书是五花八门,大部分都是些闲书,还有些医书,佛书等等。易不凡一看没自己想要的书,便问老板说:“你这里就没点有用的书吗?怎麽都是乱七八糟的。”

书摊老板一看易不凡一身书生打扮便没好气的说:“你想要买考学问的书来我这里干嘛,唔,那儿,朝北走两条街,有个书斋,你去那儿看去!”

书斋?书摊,哦,不是一个档次呀,易不凡恍然大悟,带著翠儿朝老板说的方向走去。这条街上人并不多,比起易不凡刚才翻书的地方来说,人实在太少,那里是人山人海,吆喝叫卖的,挑东西砍价的,多了去了。这里却稀稀落落的出入各个店铺,而这些店铺明显有档次,这里虽然不兴什麽装修,可从门面上能看出其价值。

易不凡路过几座店铺的时候朝里望去,发现有卖珠宝首饰的,有卖古玩字画的,还有些稀罕的小玩意等等。而那个书斋独立其中,易不凡还没到门口就被人叫住了。困惑的扭头一看,从珠宝店出来一个妇人,正趾高气昂的瞪著他。

说是妇人年岁倒是不大,也不过三十出头,可那身打扮却是老气横秋,在配上满头的珠翠,真是俗不可耐!偏生本人还没感觉,自以为多高贵的,站在易不凡面前面带嘲讽的说:“你还真没皮脸,明明都把你赶出溪桥镇,你还死皮赖脸的回来!”

易不凡愣了,这女人什麽意思?好像记得村里人说过,这身体的主人曾经在镇上某户人家当西席,结果教了三年没给钱,还把人赶走,难道就是这个女人家?易不凡不做声,那女人骂的的更狠了,声音大的恨不得把街上所有的人都招来。

“你以为你哭著求我家相公,他就会再要你吗?你也不看看你是个什麽东西,不过被他圈养了几年,就想和他长久下去,可能吗!你这种不要脸的贱人,是个男人就能跟著上床,哼,你这几个月没少跟男人鬼混吧,要不怎麽能活下去呢!!”那女人越说越上劲,已有不少人站在四周看热闹。

“我,好像是当西席吧?”易不凡歪著脑袋面带疑惑的问那女人,他翻过宋展睿留下的书籍和信件,再加上村人偶尔提起的一些事情,觉得宋展睿这个人并非那女人说的如此不堪。村中的孩童也说过,以前的先生虽然不怎麽爱说话,可是给他们教书的时候却很认真。

宋展睿的字清秀如山川峦起,似迷雾蒙曼,细看下另有一番滋味。什麽样的人才能够写出那样的字,可惜此人却永远消逝,在无机会了解。有时候易不凡都替这个宋展睿惋惜,为什麽会自尽呢?因为易不凡曾在炕头找到一个空碗,里面还留著药物的残渣。易不凡实验过,死了一只鸡,可把他心疼坏了,不过也明白这个宋展睿是想不开自杀的。

“我记得你们还欠我三年的工钱没给呢。”易不凡一脸坦荡,配上他那张俊秀的面容更容易让人信服。周围看热闹的不少是附近商家的夥计,立即七言八语议论起来,还真有人知道那个宋展睿的事情的。

“咦,我说怎麽那麽面熟,他不就是张老爷家的西席吗,听说是被张夫人赶出来的。那时候还纳闷挺好的一个人为什麽会被赶出来,原来是欠钱不给呀。”有个衣著还算考究的人悄悄对旁边的人说,那人回他说:“不对吧,我听说是因为这个宋先生跟张老爷有私情,後来被夫人发现了,就把宋先生给赶走的。”

“张家那麽有钱怎麽可能会缺一个教书先生的银子,肯定是他做了什麽见不得人的事。”另一位也凑过去讨论。最先说话的那位,开口反驳说:“宋先生不是那样的人,他经常到我们店子里买笔墨什麽的,但是都是给小少爷买的。有时候新来的纸墨,他也只是看看不敢买,说是东家的银子不能乱用。”

“你这麽说我到想起来了,宋先生从来都只是帮东家少爷买东西,很少有给自己买的,感情是张家不给他钱呀。”最後插嘴的那位恍然大悟。又一位凑过来说:“这位宋先生面相不错,怕是张家的那位起了什麽坏心吧,最後恼羞成怒把人给赶跑了?”

“哦,这样呀。我听说张家老爷半年多前买了个小倌儿回来,算起来就是那段时间看不到宋先生的,难不成里面真有什麽?”八卦一起,众人议论纷纷,本来只是窃窃私语,可到後来对易不凡都是指指点点。翠儿紧张的拉著易不凡的衣角,担心那些闲言碎语伤害了易不凡。

“哟,这是那家的姑娘?就你这种人这麽还祸害起人家女孩子了。”那位张夫人其实是嫉妒翠儿比她年轻比她貌美,比她气质好。果然,没文化的就是不能比。翠儿抬头瞅那位张夫人一眼,淡定的说:“这位夫人,俗话说,饭可以乱吃,可话不能乱说。”

“您如今当街辱蔑宋先生,先生脾气好,不同你一般见识,可并不代表先生就能随便让你侮辱。翠儿倾慕於先生,在翠儿的眼里,先生是一个温文有礼,又有才华的人。能嫁这样人,是翠儿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