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天劫炼仙录 >

第175章

天劫炼仙录-第175章

小说: 天劫炼仙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欧野明根本做不出反应就被她拉着飞跑起来,感觉就象在云端上飞行一般,而在围观百姓的眼中,两人用快不不可思议的速度奔出店门眨眼就没了踪影。

※※※※※※

陶勋坐在轿里满意地收到袁道宗、欧野明传过来的顺利抓捕目标的消息。

从早上到现在,在青鸟供述名单上的乌衣门本地骨干总共十人陆续成擒,还有五六个被临时调过来参与行动的别组成员也一同被抓住,乌衣门的刺杀计划可说基本上被粉碎,除非他们临时另调派人手过来。

唯一让陶勋感到意外的是玲珑的突然出现,当欧野明通过通灵玉坠悄悄汇报这个消息的时候,他相当吃惊,自从数天前在竟陵分手后玲珑就一直没有消息,令他以为她贪玩忘记了正事。

既然玲珑已经回来,陶勋的心思马上活动起来,丁柔坚决要同他在一起,而衙门亦可能是邪道修仙高手重点进攻的地点,王远江一个人的实力明显偏弱些,等于是将其置于险地。所以陶勋当机立断改变计划,吩咐欧野明将玲珑带回衙署坐镇,换出王远江随行前往云闲庄。

通灵玉坠传来丁柔的声音:“相公,事情已经办妥,我同王师弟一块儿过来啦。”接着又问他:“你有没有想我?”

陶勋回应道:“柔柔,我每时每刻都在想你,小心些,别被人看破。”

最近丁柔不知道为什么有点怪怪的,不但特别爱跟他胡搅蛮缠,而且特别爱问这类问题,不管他给出同样的答案多少遍,仍然乐此不疲。

离云闲山庄还有一段路,陶勋重新闭上眼睛倚在座靠的软枕上,想起昨夜和秦佻一起行动的情景……

昨天是十四,十四的晚上月亮已经很圆,升起得也早,清辉照遍秋垣县每一个角落,虽然月光不象阳光那样明亮,但是对于老百姓来说乘着皎洁的月光做一些手工活计,不但节省了灯油钱,还可以多做几件小玩艺儿拿到市集上出售。

陶勋和丁柔戍时悄悄唤上秦佻,一同潜出县衙官署飞往樊安乡。

住在樊安乡的邹奄卓是县内知名的士绅之一,他祖上做过高官,承祖上荫德在秋垣县也算一方豪强,是县内排名前列的大地主之一。朝廷的恩荫只准两代,到他父亲手上结束,数十年的时间足够他家通过联姻等手段编织起一张复杂的关系网。邓宏景就是他家的亲戚之一,邹奄卓本人与邓宏景年纪相若,两人同时入私塾、入官学,同时中秀才,只不过他的文运在那以后戛然而止,眼睁睁地看着昔日同窗好友中举人、中进士当大官光宗耀祖,而他最后只能捐个贡生的身份。

邹奄卓非常善于钻营,他利用祖上的关系同官府长官处得十分密切,舍得往官长的后院花银子,所以常常能通过某些方式先于别人得到重大消息,或者对官长的决定施加自己的影响力,尤其是前者,每每利用先一步得到的内部消息大胆投资经营,事后重金酬谢,因此几十年间家产在他的手上增长了一倍。

陶勋从太平门仓促间搜集到的材料中得知,在邓宏景致仕回乡之前,邹奄卓赫然是县内最有声望的士绅之一,和其他五个人一起被称为秋垣五公;邓宏景回乡之后,他主动收敛风头,利用同窗的关系迅速跟他建立起了密切的关系,但凡有事必定为邓宏景摇旗呐喊,甘为马前卒。

对于这种人,也许掌握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也许仅仅被别人当作一颗棋子,但不管怎样从他肯定能得到有价值的消息,所以陶勋很自然地将他列为了第一个要拜访的目标。

陶勋的计划十分简单,自从那天亲自见识到鬼仙秦佻施展的“十八层地狱”仙术之后,他大受鼓舞,法术营造出来的地狱情景简直就是传说的现实再现,在法术里面秦佻就是绝对的主宰,利用古老的地狱的传说直接对人魂魄进行恫吓,而且法术充分利用了芥子须弥世界的特性,可以对魂魄进行各种极端惨烈的酷刑而无魂魄消散之虞,各种方法交替使用之下,受术之人必定不由自主并毫无保留地交待自己犯过的一切罪行。

陶勋相信任何一个凡人在此情形下都不可能不招供,而他早就想对县里的土豪劣绅下手。他很清楚他们在秋垣经营了数代乃至十数代,家产不断地膨胀,这其中谁不曾明里、暗里犯过些王法、禁令,归允文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但同时,他们又与各种势力有着盘根错节的关系,想要狠狠地打击和削弱这批豪强,就必须不动声色地掌握他们的大量切实、可靠的罪证,然后施行雷霆一击,否则便会落个打虎不成被被虎伤的下场,所以针对他们采取的所有行动必须隐秘密开展,并且要做得不留丝毫痕迹。

基于这些考虑,他最初想到的是将孙思正无意中掌握的太平寨力量改造成一个秘密情报机构,只不过那是一个长期的投资,从功利的角度来看,借用秦佻的鬼仙法术绝对是速胜的不二法门。

总的来讲,秦佻的法术有一个缺陷,就是鬼仙不能对一个血气正盛的人下手拘其魂魄,很显然陶勋不可能将那些目标一个个打得半死以后再交给他。问题的解决之道便着落在从天界被拘到凡界一直不能回去的神将伯沓身上,神仙可以任意拘人魂魄,只不要亲手伤害被拘的魂魄就不会引起天罚,有了这两个人的优势互补,办起事来自然顺畅得许多。

陶勋和丁柔找到邹奄卓的深宅大院外面,从里面传出说笑声音,邹家的人还没有休息,穷苦百姓家一入夜基本上就蒙头大睡了,因为这可以省下不少灯油钱。一直等到亥时,宅院里的声音终于平静下去,他们俩悄悄地穿墙进去,他们手上有一张邹府的草图,邹奄卓的可能出现的房间上面被标记了圆圈。

第十二章 审魂取供(下)

两人按图索骥一间间摸过去,邹奄卓没在前两间里面,找到第三间的时候,只听得从里面传来呻吟之声,极其*冶荡,并伴随着一个年轻少女不断告饶的低泣声音。

丁柔羞红了脸低声骂道:“老淫棍,都七十多了还糟蹋人。”

陶勋将灵识放过去,里面的场景并不那么香艳,一个老头精赤条条地拿着蜡烛、皮鞭、细铁链等物肆意地折磨着床上一名同样不着寸缕、被捆得结结实实的二八少女。

可怜那少女赤裸的身体上面布满了伤痕,在老头花样百出的招数下不停地、无助地扭曲着、颤抖着,到现在几乎连告饶的力气也没有了。

陶勋在心中痛骂邹奄卓这条老淫虫,不好现身出手制止他,伸指画出一道催眠的灵符,将符中灵力隔空弹到他脸上。

不消半刻,邹奄卓开始哈欠连天,意兴阑珊地收起那些玩意儿,吹灭灯躺到床上搂着奄奄一息的少女进入梦乡。

陶勋唤出伯沓,遣他进去拘邹奄卓的魂魄出来,恨恨地对秦佻道:“秦公,让他尝尝苦头,这老匹夫太不是东西。”

秦佻亦摇头叹道:“怎么才几百上千年的时光,世道就变成这样,七十多岁的老家伙如此折磨可做自己曾孙女的花季少女,换作在我的那个年代,非剐他三千刀不可。你放心吧,今晚有他好受的。”

秦佻是一个说到做到的人,在接下来的审讯的时间里,他将重点放在对邹奄卓的魂魄用刑上面,什么跪铁砂、屎泥浸身、磨摧流血、钳嘴锉牙、割肾鼠咬、棘网蝗钻、碓捣肉浆、裂皮暨擂、衔火闭喉、桑火灸烘、牛雕马躁、绯窍、裂头脱壳、、腰斩、剥皮揎草等等酷刑统统拿出来招呼,生生地让其尝个遍,每一道酷刑都将邹奄卓的魂魄折磨得散架,但法术的力量马上将它恢复如初,然后立即进入下一道酷刑的考验。

从子时到丑时,足足折磨了一个半时辰,秦佻这才开始问口供。

邹奄卓早被酷刑折磨得欲死不能,恨不能早一点魂消魄散摆脱无尽的苦痛,无论问什么都彻底交待,连少年时与父妾私通、老时扒灰的乱伦事也没有遗漏,最后当他在供状上签字画供的时候,法术中的签字画供都被陶勋转到纸张上变成了白纸黑字、实实在在的供状。

在将魂魄送回去之前,陶勋用催眠术原理对邹奄卓进行了一番洗脑,令他忘掉当晚的惨痛经历,换上另一个可怕的恶梦。

邹奄卓的供述果然不出陶勋意料,他的罪行绝大多数与邓宏景无关,凭他供述的罪状足够判他抄家灭门、家产充公,但是他的多数致命罪状又并非独自一家所为,而是与当地士绅、官吏甚至省、府一级的官吏相勾结,牵涉的面相当广,真要追究起来阻力绝对大得难以想象。

这份供状有些事情能够跟归允文的供词对照,譬如在周介真贪没朝廷赈款、私征赋税的过程中与全县九成的士绅、大户相勾结,纵容他们借机放高利贷骗取农民田产,邓宏景也参与其中并对周介真有莫大的影响力。

俗话说拔出萝卜带出泥,有归、邹两份供状,陶勋对全县土豪劣绅们的罪行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心中确定了下一个审问的目标。

昨晚的收获,陶勋白天一直在运神当中,思忖着怎样对付其余的士绅,从哪里寻找突破口,怎样运用拿到的证据,怎样才能尽可能从这些罪证里得到最大的好处、实惠。

远处三匹马疾驰而来,很快赶上知县的仪仗,王远江和袁道宗一起赶过来,另外还有一个清秀的书僮随行。

陶勋掀开轿帘先向扮作书僮跟在后面的丁柔看去一眼,然后明知故问地王远江:“远江兄,事情办妥了吧?”

王远江递上请柬:“老爷放心,事情全办妥了,万无一失。”

陶勋接过请柬道声辛苦后坐回座位,此时通灵玉坠传来欧野明的声音,向他报告已经押着人犯回到了县衙,玲珑也已经答应帮忙镇守县衙。得到消息后他心中大定,有玲珑坐镇衙署他的心就有一大半放进肚子,对于这个贪玩的狐仙的实力他是有信心的,能够得到她的帮助绝对是一大助力。

玲珑的身上很多地方透出神秘,比如她的仙力波动跟太元仙力有一两分相似,她声称自己是狐狸可从没人看见过她的本相。她到底是什么来历?陶勋相信自己总有一天能得到答案。

大队人马走了近一个时辰,云闲庄在青山翠树间显露出来。

陶勋收起心神,先将神识放出去,以他现在的道行已经可以用神识搜索方圆十里的范围,事物不分巨细都逃不过他的审视、观察。

神识与灵识不同,前者可以察觉仙力波动和一切动静,在神识范围之内的所有事物都同时被感知到就象一面镜子不加分别地将照见的一切统统反映出来;后者在探知能力上要差很多,而且它只能集中于某一个地方,就象人的眼睛总是集中在某一个地方,而视野里的其他地方的信息往往就被忽略过去。

他细心地梳理过神识侦测的每一个信息,没有发现异常的杀气或仙道人物的仙力波动,这令他反而觉得不安起来,邪道的人和乌衣门的余孽会不会取消了这次行动呢?还是他们改变了目标?

官轿离山脚还有一里路程的时候,王远江拿陶勋的名刺快马驰往山庄报信。

山庄门前聚集着很多武林人士,山庄的人忙于登记来宾的姓名以及礼品,十几个人根本忙不过来。

王远江找到一个年纪稍长的穿庄丁服装的人,递上名刺道:“请贵管家速进去禀报,本县正堂陶大人亲来贺寿,官轿即刻就到达大门前。”

那个家丁明显没有准备,以为自己听错了:“您说什么?我没听清楚。”

“秋垣县正堂陶大人亲来贺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