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葬明 >

第241章

葬明-第241章

小说: 葬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里没有人比他更清楚,通过后世太祖留给他的经验,唯有扎根于民获得老百姓的人心,他刑天军才能发展壮大,而像眼下高迎祥、李自成等义军那样四处流窜,除了闹得风风火火的名气很大之外,永远也只能是一片无根的飘萍,成就不了什么大业的。

另外一队虽然有罪但是却罪不至死的喽啰们当听到刑天军宣布了对他们的处理决定之后,一个个身体都软了下来,总算是长长的松了一口气,暗自庆幸他们这条命总算是保住了,虽然现在注定他们要被送去在刑天军的监押之下,做一两年的苦工,好歹比起刚才被拖出去砍了脑袋的那些人要强吧!另外虽然做苦工不是件让人舒心的事情,好歹这段时间之内,他们倒也不用在刀口上讨生活了,这吃饭估计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倒是也能过几天安生日子,于是没人敢表示一点不满,反倒是连连对刑天军称谢不已。

至于那些被当场宣布释放的喽啰们,很快便被刑天军从树上解了下来,告诉他们,可以离开了之后,这帮人一个个也都感恩戴德的跪在了地上,对肖天健连连磕头称谢。

已经走下高台的肖天健缓步走在这些人面前,不断的点头对他们说道:“你们本非恶人,只不过是被人胁迫为贼,此事怪不得你们,都回家去吧!以后好好做人,好好种地养家!莫要再为贼了!”

而这批被释放的喽啰们则连连点头答应,本来他们就是被赵肖二人强行裹胁入伙,上山当了喽啰,做贼本来就不是他们自愿,现如今他们得到了刑天军宽大处理,自然只想着赶紧回家,以后再也不干这种事情了。

而这些人的家人,此时也纷纷围了上来,在这群被释放的喽啰之间各自找到了自己的家人,随即便一起抱头痛哭了起来,然后对刑天军一边道谢,一边朝着登记处走去。

就在莲花山脚下,付德明带着一帮手下的书吏们就地摆出了一溜的桌子,开始对前来登记户籍的当地百姓们登录他们的身份信息。

而来的人实在太多,挤挤扛扛的涌到了这些桌子旁边,都想赶紧登记身份,好早一些领到划分给他们的田地,以至于使得场面显得有些混乱,几张桌子甚至都被挤翻,不得已之下,肖天健只好派人出面维持秩序,令这些前来登记身份排成队伍,如此一来,才使得局面被控制住,开始有序的对当地人员进行登记了起来。

对于这种事,肖天健当然不可能再去亲力亲为了,有付德明在,他相信这种小事在付德明的带领下,还是可以做好的,他也放心将这件事交给付德明去办理。

而付德明也取了个巧,毕竟这种登录身份的事情很是繁琐,单凭肖天健眼下交给他的这十几个书吏,根本人手就不太够用,于是他一边给前来登记的人造册,一边吩咐手下这帮书吏们在登记造册期间,顺便也问一下这些人之中有没有识字的人。

还真就别说,这一下他们便很快找到了几十个识字之人,于是当即他便请示肖天健,出钱雇请了这些读过书的人在他手下帮忙,肖天健也欣然同意了下来,如此一来,使得这件事的进展顿时加快了数倍之多。

远近各处的百姓们在听闻了这件事之后,出于对土地的极度渴望,也纷纷拖家带口的赶了过来,开始聚在了莲花山脚下,报名登记他们的户籍,等候刑天军划给他们田地,甚至连数十里之外阳城县北部和县城周边的一些无地的百姓,在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也开始纷纷拖家带口的逃入了刑天军实际控制区之内,想要趁机也分得一块属于他们自己的土地,原本通往各地的小道上,开始出现络绎不绝的人群,不过这一次这些人群却掉了个方向,不是再逃离这里,而是开始涌入到了刑天军的控制区之内。

冯天成坐在他山寨的聚义厅之中,听着一个手下对他汇报着刚刚打听来的有关刑天军的消息,眉头紧紧的拧在了一起。

到现在他总算是得知了这支来历不明的杆子的身份,原来果真是从陕西一带流窜到他们这里的杆子,这让他心里面颇为不爽。

前些日子他受到肖长山的恳请,率部出寨前往莲花山给肖长山帮忙,但是在路上,他还是留了一个心眼,在快要接近莲花山肖屠户的寨子的时候,下令停止了前进,先是派出了手下的细作前往莲花山打探消息,先观察一下他们即将要去对付的对手的实力,然后再决定是否率众杀奔过去。

也正是他耍了这么一个心眼,才救了他一命,而那个比他离莲花山远的赵大同却愣头愣脑的一下便跑到了他前面,一头撞入到了刑天军给他们设下的埋伏圈之中,被刑天军打了个全军覆没。

当冯天成得知赵大同全军覆没的消息之后,当即便惊出了一身冷汗,他这才意识到这一次窜入他们阳城地界的这路杆子,绝对不是好惹的主,于是马上便打消了去给肖屠户助战的念头。

第三卷 蛟龙入海 第三十二章 暗箭1

冯天成虽然大字不识,但是可能祖上可能因为是个破落商人的缘故,基因中让他天生有一种生意人特有的奸诈,他把占山为王当作了一种生意来做,赔本的买卖他说什么都不会去做的。

明知这一次来的对手远比他想象的强悍,他自然不会再去触他们刑天军的霉头了,于是二话不说便率部打道回府,刚刚走出不远,他便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发财的机会。

赵大同在阳城地界上的名气要比他大,而且因为赵大同起事早,占据了东冶镇一带,实力远比他和肖屠户都要雄厚,这么几年下来,赵大同简直就快成了东冶镇的王一般,所有人都要听他的,东冶镇当地有煤有铁,也使得赵大同财源滚滚,加上他时不时的率众还出去抢一把,这些年来积累下了巨额的财富,也养活了远比冯天成和肖屠户多的手下,一直压得离东冶镇比较近的冯天成抬不起头。

这两年来,时不时的双方会发生一些龌龊,手下火并那基本上都是常事,而正因为赵大同手下人多势众装备也好,冯天成在这样的冲突中总是落在下风,最终总是不得不服软低头,这让冯天成对赵大同早就含恨在心了。

而这一次赵大同突然之间便被人给灭了,以冯天成的了解,那支外来户虽然灭了赵大同,但是因为他们还正在对付莲花山的信号屠户,眼下无暇分身去东冶镇抄赵大同的老巢,这便让他得到了一个天大的良机。

他想到这一点之后,立即带着手下转道赶往了东冶镇赵大同的山寨,刚好赵大同的手下二当家也得知了赵大同的死讯,慌乱之中不知如何是好,赵大同手下的主力精干手下这一役基本上全军覆没了,赵大同的二当家深知既然对手能灭了赵大同和他们这么多手下,那么其实力绝不容小觑,慌乱之中有病乱投医,想到既然肖屠户能跑来找赵大同帮忙,赵大同现在死了,肖屠户又自身难保,眼下阳城当地只剩下冯天成最有实力了,于是便派人去找冯天成商量对策。

他派出找冯天成的手下正好在路上碰到了冯天成,将情况一说,冯天成当即便拍着胸脯答应会给他们帮忙。

于是冯天成便名正言顺的打着要率部帮着赵大同二当家守寨的旗号,赶到了赵大同的山寨之中。

当看到冯天成率部赶来的时候,起初赵大同的二当家还有些高兴,但是他也不是傻子,忽然间想起了冯天成这个人历来阴狠的作风,于是表面上欢迎冯天成到来给他们帮忙,却并不答应让冯天成带来的所有手下都进入他们的寨子,而是请冯天成在山口一带驻守,只请冯天成带了二十个手下入寨,设宴款待冯天成。

冯天成表面上答应的漂亮,只带了二十个挑选出的精明手下,跟着他一起进了赵大同的山寨,一场饮宴下来,冯天成把胸脯拍的是当当响,好话说了一大套,声称他这个人最讲义气,绝不会坐视不管,一定会帮着赵大同的二当家收住赵大同留下的这份产业,甚至还当众和这个二当家结拜了弟兄,如此一来打消了这个二当家的顾虑。

可是这个二当家却还是棋差一招,就在他喝的有些醉醺醺的这个晚上,冯天成也装作喝高了,使得他放松了警惕,在后半夜之中,冯天成带着他二十个随行的手下,突然间发难,夺了寨门,打开了寨门之后,将他留在山寨外面的手下都放入了寨中。

当晚冯天成便率领着他的手下,血洗了赵大同的山寨,而他那个刚刚结拜的二当家,则在发现出事之后,带了残余的手下进行了一番抵抗,何乃赵大同把精干手下基本上都带走,又丢在了莲花山外,他山寨中剩下的这二百来个老弱残兵,根本就不是冯天成的对手,结果是他最终被冯天成的手下剁成了肉酱,整个山寨的人除了那些赵大同抢来的有姿色的女人被留下了一些,其余人等无论男女老幼,皆被杀了个干净(当然冯天成也不知道留下了两个兄妹没死),又洗劫了赵大同寨子中所有值钱的东西,回了他的山寨,临走还在这里放了一把大火,烧掉了赵大同的寨子。

本来他以为这件事他做的够绝,外人肯定都会以为这件事是那股外来户做的,如此残忍的手段,肯定会让东冶镇的人对这股外来户又恨又怕,以后他便可以有机会插手此地,接管东冶镇,那么对他来说,以后他的实力便会得到极大的扩张。

于是美滋滋的带人拖着大批值钱的东西回了他的山寨,这一趟下来,他单单是从赵大同的寨子中抢来的金银就不下数千两之多,还有不少的绢帛之物,库存的铁甲兵器,可谓是收获颇丰。

但是他万万没有料到的是在他看来做的这么绝,肯定没留活口,结果偏偏还是有一对兄妹躲过了这一劫。

紧接着他便听闻那支外头来的杆子居然两天时间,便攻下了被肖屠户称作固若金汤莲花寨,肖屠户当场也被格杀在了山寨之中,这个消息让冯天成更是对这支外头来的杆子忌讳了许多。

不待他考虑清楚下一步该如何做,是不是联络阳城县地界乃至泽州抑或是沁水一带的杆子,一起对付这路外来的杆子,东冶镇方面便传出了他血洗赵大同的消息,而且人证物证俱全,虽然他立即散布消息,说这件事不是他干的,但是以他的行事作风,也没几个人再相信他了,可以说他当即便在这一带的名声臭到了极点。

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得冯天成有些麻了爪,本来还想邀请周边的小股杆子同他一起对付这股外来户,现如今他几乎成了过街老鼠,谁提起来谁骂,说他不讲道义,根本不是人,所以也别指望别的小股杆子汇聚于他的旗下,听他的指挥了。

如此一来,冯天成不得不自己面对这路外来户,于是他一边加紧修葺他山寨的寨墙,一边私下平日在本地作出的伪善面孔,在附近的十几个小村子里面,强行裹挟了数百青壮到他的山寨中,充当他的喽啰,利用刚刚从赵大同的老巢中抄来的器甲,武装了自己的手下,堪堪凑足了千余人的喽啰,加强了山寨的防御。

一方面他还立即派出不少的亲信,出去到处散播这支外来杆子的谣言,极尽所能的将这支外来的杆子形容成一支过境流寇,将会在阳城当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以期能让本地人形成同仇敌忾,一起对付这路外头来的杆子,逼得这路陕西来的流民军尽快离开此地,那样的话,即便他的名声再臭,只要这路陕西来的流民军离开此地,那么以后这一带就还是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