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六十年代娱乐圈 >

第103章

六十年代娱乐圈-第103章

小说: 六十年代娱乐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能在一起,多好啊。我把梁超美也挖过来,给你配个好的团队。新联那边是标配三个吗,化妆发型宣传各一个嘛,肯定的。我给你配一整个宣传团队,不少于五个人,化妆师和发型师还是两个,再给你配四个助理,你看怎么样。”
    陆蔓君知道,邵氏最不缺的就是人,因为工资少。“杨伟,邵氏肯定给不了多少钱,不会比电懋多。”
    一听这话,杨伟脸色就有点难看,她知道这是说中了,但杨伟也没接话,只等着她继续说。
    陆蔓君说:“我不看重这些,我看的是前途。”
    杨伟一脸喜色地握住她的手:“蔓君你真是长大了,知道眼光要放长远一点!”
    陆蔓君说:“市场方向我也不懂,我想听听你的规划。”
    杨伟脸色凝重起来。他看出来了,陆蔓君是想在这娱乐圈扎根的,长长久久地站下去。他一直就觉得陆蔓君这孩子,看那脸是小,可那心思太深沉了。在娱乐圈里,混得久的孩子,大多是这样。但陆蔓君算是最成熟的一个,过分成熟了。平时也不像个十来岁的孩子,很是沉得住气。看那眼神直勾勾盯着自己,他心里也发虚。
    规划啊……
    杨伟两手交握,思索了一会。
    陆蔓君有了影后这个头衔,就不好随便接戏了。时间久了,等于自毁前程,自降身价。为了维护这个头衔,还得继续拍经典。但像她这样,只能拍玉女角色,戏路窄,往后肯定是有价没市,想拍经典难。这是一定要靠公司资源捧的。
    他想了又想,才开口:“你要走得稳,要花时间去磨。第一个,是演技,第二个,是戏路。演《南北》这种新类型也能处理得过来,没什么问题。而戏路问题也不难解决。我现在负责制片那一块,只要你肯过来,我捧你。”
    他琢磨着,拿以前那点伎俩来忽悠,不一定能行得通。他在这圈子里混久了,悟明白一个道理。对聪明人,要说实话。
    “我坦白跟你说吧,公司能给的价格,跟新联是差不多的。至于分成,还是二八分。新联估计要给你三七,或者四六,但是邵氏不行。像罗薇现在这么红,她也只能拿二八分。公司就是这么抠门,没办法。”
    罗薇也在边上说:“是啊,除非是没有签公司的,像琳达那种签部头约的,才可以谈到好价格。”
    显然,陆蔓君现在还不到这个地步。
    见陆蔓君点头,杨伟继续往下说:“我现在的处境是很危险。今年,六叔下了死命令,至少要拍一百二十部电影,还要保证质量。拍不完我就要滚蛋。一年一百二十部啊,怎么拍啊!没几个演技好的人撑着,怎么做得到?这还是其一,其二,电懋有游敏,我们只有七公主和罗薇。她们的人气是虚的,加一起,还没游敏和李丽华撑得住场面。陈宝心和胡芳芳往后可能还好些,其他的不用说了。你要是不帮我,我真是要死了。”
    杨伟说的每一点都说到她的心上。
    她不会留在新联,今年能赚几十万也没用,明年就赚不到了。因为新联只想着赚快钱,看梁音就是个前车之鉴。
    值得考虑的只有电懋和邵氏。出于个人感情,她是很想帮杨伟的。邵氏钱少,但是培养方向也是对的。
    可是,照现在来看,电懋势头比邵氏猛。它的眼光放得挺长远,也舍得砸钱在艺人身上。看艺人的培训规划,看游敏他们,都是从歌舞艺全方位培养。从导演编剧之类的人才来说,电懋培养得比邵氏更好。唯一的缺点大概是明星配人少,团队配备没邵氏好。
    游敏之前跟她聊过,那签约金估计能比邵氏、新联多50%,而且分成是三七。按目前的情况来看,培养得好,钱多,也有人罩。她最应该去的是电懋。
    陆蔓君想了又想,到了二十一世纪,电懋这名字都没听说过。估计电懋后面肯定遭遇了一点什么事情,所以才倒闭的。还是因为这是平行空间,所以不一样?万一这回倒闭的是邵氏?
    陆蔓君感觉现在有点像在赌运气,再想想,杨伟之前帮了她这么多,现在杨伟有麻烦,不帮忙,她心里也过意不去。还有罗薇,在邵氏被陈宝心和胡芳芳夹攻着,肯定希望她过去。
    杨伟看她一直皱着眉头想,自己心里也七上八下的,冲罗薇使了个眼色,示意她说两句。
    罗薇肯定希望陆蔓君过来,多一个同一战线的朋友,在邵氏肯定好过很多。但是她也知道电懋的行情,确实比较吸引。作为朋友来说,肯定是希望她能有个好前途。
    “蔓君你自己好好想,不要被我们干扰了。”一句话气得杨伟差点没背过气去。之前说好了一起说服陆蔓君,怎么这阵子还站到电懋那边去了!
    陆蔓君心里一软,朝杨伟伸出手去:“我的合约呢?”看杨伟一脸懵的样子,她忍不住就想笑:“不是要我签嘛,合约呀。”
    杨伟手忙脚乱从身后皮包里拿合约,没想到这么容易,笑得合不拢嘴:“哎哟,蔓君,我没看错人,我就知道你不是那种只看钱的人!”
    陆蔓君和罗薇相视而笑,终于又聚到一起了。
    陆蔓君想劝梁音一起过来,杨伟说:“我早就劝过了,她不肯来。新联给她那么多钱,来邵氏钱少不说,也当不了一姐了,肯定不会来。”
    签完了邵氏后,杨伟说:“你以后住公司宿舍这边来吧。罗薇隔壁不是有个空房吗,正好住她边上。你们好朋友住一起。”
    罗薇立刻欢呼一声。
    陆蔓君不太愿意:“我想住家里,我还要上课,公司太远了。”
    杨伟说:“现在还没记者。过两天吧,影后的消息传出来,《孤女》重映,你楼下肯定全是记者和粉丝。到时候你别想上学了,我没吓唬你。”
    罗薇在边上劝:“真的,你一定要搬的。我现在也是,现在的记者和粉丝太恐怖了。”
    陆蔓君觉得他们说得有点夸张。
    罗薇最近确实很红,《梁祝》翻译成好几个版本,整个亚洲到处飞,要宣传。到台湾时,万人空巷。罗薇粉丝多,记者多,被围一点也不奇怪。
    而她的《孤女》的热度早就下去了,像游敏拿了影后,也没被围堵啊。
    “放心啦,不会被围堵的。”
    
    第99章 韩式部队锅
    
    这个奖带来的连锁反应,如同一只蝴蝶引起的飓风。
    亚洲影展名单公布后,不出两天,如杨伟所料,全港娱乐版头条都是陆蔓君。所谓毁誉参半,就是这么回事。这一届举办国是日本,同期参赛的还有影后游敏、一线女星梁音等等,拿奖的居然是新人陆蔓君。
    陆蔓君路过附近报纸摊,拿起一份报纸来看,头条就是她握着奖杯,哭花了妆的一张大头照片。
    不忍直视啊,就不能选一张漂亮点的?
    “今日新到的报纸……”翘着二郎腿的老板慢悠悠抬头,看了她一眼,一愣,又低头看了看摊子上的报纸。看见明星了!
    “啊!陆蔓君!”
    其他人听见声响,纷纷朝这边看过来,很快有人过来想找她签名。一签名肯定是没完没了的,所以她买完报纸赶紧走了。
    她快跑了几步,看没人再追过来了才停下。她拿出报纸,一边往家里走,一边翻。
    新闻舆论众说纷纭。
    有报道指,评委团观影过程中洒泪,陆蔓君是实力派,实至名归。也有报道称,评委团有猫腻,怀疑因为她与霍荣亨的暧昧关系,所以才拿奖的。也有人说,《孤女》确实拍得好,评委慧眼。还有人说,评委眼光真不怎么样,居然没有选游敏。
    无论人们如何议论,陆蔓君的话题热度还是一路飙升。恰逢《花团锦绣》《后巷》《东方城》《风光无限》全都在上映,近乎霸屏,热度就更降不下来。
    利益相关的几个剧组轮番借势翻炒,能跟“陆蔓君”三字沾边的鸡毛蒜皮事,统统拿来作谈资。借着这个舆论趋势,电影票房和人气急升,狠狠火了一把。
    记者来得比她想象中要快得多。
    第二天,陆蔓君像往常一样背着书包下楼,准备去上课。才走下楼没几步,已经看见一堆记者坐在阶梯上。她嘴里还咬着面包,一看这阵仗,吓得面包差点没掉下来。
    现在才八点多,记者们来这么早!
    “蔓君!”“蔓君!”七八个记者一窝蜂围上来了。楼梯本来就小,这么一挤,她根本没法下楼。
    陆蔓君把面包三下两除二吃完面包,等着她的,还有一大堆尖锐的问题。不过这一方面她还算有点经验,别人问什么,她就笑而不答,免得他们乱写。
    她试图拨开这些人:“我要上学了,麻烦让我下去一下,好吗?”
    他们不停用七八个相机对准她的脸,疯狂拍照,是个人都要生气了。
    “蔓君,你觉得你和游敏谁演技更好?”
    “蔓君,很多人说这次奖项有黑幕,你怎么看?”
    陆蔓君安慰自己,这是红的代价,红的代价。要是没人拍你,那才惨呢。杨伟和罗薇确实很有先见之明,她还是太天真了点。
    好不容易拨开了这些人,她才发现楼下还有一大波人,那是些挤不进来的记者和粉丝。一看见她出现,像苍蝇看见肉似的,眼睛都亮了,抱着相机和背包就奔过来。
    “蔓君!蔓君!”
    “你给我签个名!”
    “你现在去哪里?你跟霍荣亨什么关系啊?”
    “帮我签一个!”
    “我也要!”
    这回签名是躲不过了。
    等陈珂下楼的时候,陆蔓君已经快签得手都软了。陈珂拨开人群,准确麻利地拽住陆蔓君,出了战圈,摆手说:“下次再签,下次签!”
    要是这么容易就放弃,那就不是狗仔队了。一群人还紧跟着她回了学校,幸亏到了门口就被保安拦下来了。
    保安一看这么多人,赶紧摆手说:“走走走!记者不能进!”又呼叫其他人过来一起拦人,这才拦下了。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狗仔队这么紧密跟踪,实在有点恐怖。隔天,记者们人数增加一倍。幸好,杨伟这边来得及时,派了一辆车来接送她上下课。
    陆蔓君上了保姆车后,有不少狗仔队继续跟来学校。上一次被保安拦下后,狗仔队们不知道是塞钱了,还是怎么做的,居然混进来了。不仅这样,还摸来了陆蔓君的教室,拍了她上课的照片。下课就抓住同学采访,同学们不胜其扰。陆蔓君实在不好意思,只好先请假两天。
    第二天各路报纸写,“本报独家披露,陆蔓君清纯上学照。据同班同学沈嘉透露,陆蔓君平时性格孤僻,只爱学习,不爱与人接触。”
    另一张报纸则是:“据同学沈怡表示,陆蔓君从不听课。”
    沈怡表示,她说的是陆蔓君成绩很好而已。这些记者脑洞真是太大。
    姨父姨妈看了很是生气,“狗屁不通的东西!乱写!”
    陆蔓君安抚说:“别看了别看了,看了生气。”
    杨伟也看了报道,气昏了头,把报纸往桌上一砸:“我去找他们主编说,写的什么东西!”
    梁超美说:“我去查一下,看是收了谁的钱在黑我们家蔓君!”
    早上六点钟,陆蔓君拿起背包,戴好墨镜,顺手扶了下帽檐。“弟弟,你帮我去阳台看一眼,看他们走了没有。”没法上学了,趁大清早没人,找个偏僻的公园跑步,应该没事吧。
    弟弟立刻“嗯!”一声,蹬蹬蹬,跑到阳台。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