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六十年代娱乐圈 >

第1章

六十年代娱乐圈-第1章

小说: 六十年代娱乐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 ⌒         
︱田︱田田| ╰……  
     ╬╬╬╬╬╬╬╬╬╬╬╬╬╬╬版 权 归 原 作 者
                 
。。  】整理。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六十年代娱乐圈》作者:囧囧婶

    文案
    1962年,香港。
    陆蔓君重生了。
    她发现自己变回了十二岁,肩不能扛手不能抬,还拖个小屁孩。
    愁也没用,努力赚钱养家吧!
    代看英文信,卖钵仔糕,考入著名影业公司,拍黑白粤语电影……
    还好,她带了空间。
    注:平行空间,历史架空,不涉及敏感题材。

    内容标签: 重生

    搜索关键字:主角:陆蔓君 ┃ 配角: ┃ 其它:六十年代香港

    金牌编辑评价:
    陆蔓君重生了,回到一九六二年香港。父母双亡的她拖着一个十二岁的身体,还跟着一个小屁孩,寄居在姨妈家。
    为了赚钱养家,她代看英文信,卖起了鱼蛋,拍黑白粤语电影……
    这一年,他们遭遇百年一遇的温黛台风,熬过全港缺水。蝼蚁小民在风雨中飘摇。
    她与亲人、朋友们并不感到绝望。大家互相扶持,同舟共济,日子过得很幸福。香港崛起,日渐繁荣。
    在香港娱乐圈的黄金年代,她终于抓住了完成梦想的机会,称霸娱乐圈,随后建立影视帝国,成为人生赢家。
    本文文笔流畅,情节有趣,基调轻松欢乐。人物塑造成熟,各有特点,不面谱。
    作者用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六十年代香港的风情画。
    通过这篇小说,能领略到香港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繁荣兴盛的。最难能可贵的是,文中体现出的人性光辉,情感真挚动人。

    
    第1章 一九六二,香港。
    
    一九六二,香港。
    陆蔓君睁开眼睛前,感觉皮肤一寸寸冒着寒意。一丝灯光窜了过来,刺得她闭了下眼。耳边狂风呼啸,像是树梢唰唰响。再睁开眼时,望见无数人在眼前跑来跑去。
    她背靠着一块合抱大岩石,耳边阵阵轰鸣。过了不知道多久,才渐渐能听清楚声音。各种粤语、上海话、普通话一丝不漏地钻进耳朵里。她听不明白上海话,也没心思去听。
    抬眼去看,周围尽是穿麻布蓝衣的干瘦男人,浑身湿透,不少人干脆脱下来拧水。
    这些人看起来像上世纪的人,男的大多蓄着二八分的齐耳短发,外面罩着的灰布衣上,全是一块块补丁,打得看不出原来的颜色。女的则扎两根麻花辫,或者短发,薄刘海乱飞,胸口上搭着一个竹编大雨笠。
    几乎所有人脸色都泛着一股营养不良的暗黄,人瘦得都像一根木棍撑着大灯笼似的脑袋,肚子胀得像怀孕一样。离她最近的一个男人,他头歪斜着,正在打瞌睡。瘦得整张脸颊一点肉都没有,深陷下去,嘴唇缺乏血色。
    她怀疑自己还没睡醒。
    寒风吹来,陆蔓君忍不住打了个冷战。她低下头看,发现自己外面罩着一件鼓囊囊的花布衣,脏得看不出颜色。腿上穿的是宽松灰裤子,小黑布鞋上沾了不少泥。她看了看自己的手脚,整个人缩水了似的,不像是成年人,反倒像是小孩子。
    一时间,还以为在做梦,浑浑噩噩地想站起来。
    有人扯扯她的衣角,软糯的童音传来:“姐姐……妈妈去哪里了?”
    这么一扯,她总算有点脚踏实地的感觉。转头去看,见一个瘦骨嶙峋的小屁孩,大概三四岁,眼巴巴地看着她:“我饿……”
    这么一提,她感觉胃部一阵阵翻腾,涌动着什么。她“哇”一张口,吐出来了。等她吐了个干净,扶着边上的大石头喘气。霎时间,她从身体深处生出了强烈的饥饿感。
    她终于确认,这不是在做梦。
    她重生了。
    她眼光转向小屁孩,见他一脸懵懂地看着自己,便朝他勾勾手指:“来,姐姐问你。”
    小屁孩口齿不清,她连蒙带猜,总算弄明白了自己的处境。
    一旦明白过来,她顿时觉得自己命太苦了。
    重生前,她早早被爹妈抛弃,成了孤儿。一路辛辛苦苦攒钱,好不容易考到奖学金,去了国外半工读,拿了个硕士文凭。回国后努力奋斗成了中层管理。虽然单身,但是过得很棒。
    而现在她得重来,还是在六十年代,前途未卜,人生地不熟,手里还拖了一个小屁孩。
    她摸摸口袋,空的。再转头看边上的小屁孩,饿得两眼发直。
    
    第2章 空间
    
    陆蔓君脑子里一激灵,重生了,那空间还在吗?她转头看周围的人都在忙前忙后,顾不上看这边。她偷偷躲到岩石后,试着用调出空间里的糖果。
    一颗糖果出现在手心。
    她没来由地激动。
    看来空间还在!
    ?
    重生前,她在孤儿院时,偶然发现自己有一个空间。空间可以储存东西,因为空间是静止的,所以食物不会变质。她小时候用来囤过食物,藏过东西。不过后来生活过得太好,不愁吃喝。慢慢地,这空间成了鸡肋,一直被她当银行保管箱用,放点钱和金条。这空间还有教程功能。靠着这强大的空间,她才能成为学霸,拿到奖学金到国外留学。
    回到六十年代,就显出储藏食物的好处来了。她打起精神来,迅速清点了一下。有泡面,有薯片饼干,还有巧克力。分量大概够她吃一个月。这一个月的食物,还是在她小时候藏下的。方便面还是小浣熊包装的。实在有点少。
    而钱币不一样,她空间里存的钱立刻成了废纸。比较有用的是金条,但是不能拿出来用,或者换钱。
    眼下也没别的路可走,只能先弄清楚形势。听弟弟一直喊妈妈,她有点头疼。谁知道他妈妈去哪里了?再问他,为什么我们在这里,他又答不出来了,只喊着饿。
    她悄悄把糖塞到小屁孩嘴里,顺势捂住他的嘴巴,警告他别吭声。看他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线,像是很高兴,她忍不住想笑。
    她也拿了一颗巧克力吃了,吃下后感觉好多了,没那么饿了。其他零食吃起来声音大。只有巧克力体积小,不显眼,最安全。
    过了不知道多久,开始有更多衣着体面的人朝这边走来,把钱给了几个手里拿花名册的男人,领着那些一身补丁的人们,又哭又笑地走了。
    她看了看眼前站着的一个女人,年纪大概三十多,脸色红润。穿着一套复古的粉色格子布连衣裤,宽裤脚露出一截脚踝。脚上穿着一双黑布鞋。黑头发蓬松烫得高高的,六十年代流行的包包头,像被一朵大圆云包住了头。
    ?
    看见这种充满历史感的打扮,她真是肃然起敬。
    陆蔓君正在拧衣服上的水,听见弟弟冒出一句:“姐姐,姨妈什么时候来接我们呀?”
    姨妈,他们还有亲人!陆蔓君连忙问:“姨妈叫什么名字?你还记得吗?”弟弟坚持说姨妈叫烧鸡,而亲妈叫烧猪。
    看来问不出什么,只好等吧。
    这时候,岸上的人走掉了大半。大晚上,阴风吹得她脖子缩了一缩。陆蔓君伸长脖子张望,等得腿酸。难道这个姨妈不来了?
    小屁孩又在叫妈妈,借着水银灯光,看见他眼眶都红了。陆蔓君有点于心不忍,只好说:“你妈妈去了很远的地方,很快会来找我们了。”
    看他似懂非懂,陆蔓君伸手摸摸他的头:“乖,还有姐姐呢!不会让你饿肚子的。”
    ?
    男人看她迟迟没人来接,骂了句粤语脏话,又去打电话。等到天蒙蒙亮,她才看见有人从浓雾中奔过来。三十多岁的女人,身形微胖,脸上圆得像个脸盆。穿着一套绿色套装,脚上穿着低跟的黑色皮鞋。她一瞬间想到了沈殿霞。
    ?
    “等一下等一下!萧淑芳的来了!”胖女人手里握着个黑色小钱包,一路小跑过来。
    ?
    胖女人看了半天,眼光落在陆蔓君和陆远身上。愣了片刻,像是突然明白了什么,眼眶红了,咬着唇问:“你妈妈呢。”没等他们回答,她一下子坐在地上,“哇”地放声痛哭,哭得鼻涕眼泪一起掉。
    胖女人哭得太伤心,简直像是要从肺里哭出来似的。肩膀一抽一抽的,几乎喘不上气了。
    陆蔓君看她的反应,猜到这妈妈可能是失踪了?或者是凶多吉少。
    胖女人走过来,一手拖一个,抽噎着说:“都别哭!还有姨妈在呢!我们过好日子去!”
    
    第3章 繁华大都市
    
    六十年代的香港,从新界到上环的中型巴士长得又小又窄,车身刷着红白两色。
    因为等车的人太多,陆续来了两辆车,他们三个人愣是挤不上去。她本来以为人们素质很高,肯定会乖乖排队,也就站着等。结果车来了,她才发现上车全靠挤。
    陆蔓君闲得没事,就开始注意他们的穿着,比刚才那些浑身补丁的人要富态得多。大部分女人还是穿花花绿绿的格子布,一色蓬松的包包头,有人的手腕上会戴绿镯子。男人则是衬衫扎在腰里,戴着个老式黑框眼镜,头发看起来纹丝不乱,油光华亮。
    而姨妈手里还戴了一只金表,估计日子过得不错。
    终于从后门挤上了车后,车子摇摇晃晃开往市区。
    姨妈从口袋里掏出一大包糖递给两姐弟。想想他们一小袋炒米饼吃一个星期,还得分成三人份。现在一大包糖果塞到怀里,能不激动吗?
    她拿到手上来看,发现是一包拆了包的白兔糖。看见这蓝白色的包装纸,顿时觉得亲切又熟悉。
    弟弟扯扯她的袖子,指着自己的嘴巴:“啊——”
    姨妈本来还哭个不停,一看他的表情就笑了,伸手掐他的脸:“瞧你馋的!”从袋子里抓了一大把,塞到他手上,还帮他剥了一个丢嘴里。
    陆蔓君揉着他的头:“还不跟姨妈说谢谢。”
    他笑得可甜,露出两个酒窝来:“嘻嘻。”
    陆蔓君有点羡慕他这种没心没肺的快乐。她最不习惯别人对她无缘无故地好。心里总是不自在,亏欠了别人似的,得想方设法百倍还回去。
    她现在身无分文,无以为报,报恩的事暂时只能想想。
    沿途的风景跟她以前认识的香港截然不同,从围村大牌坊过去后,又是高楼大厦,又是横街窄巷。各种风格融合在一处,居然也不显突兀。
    一路上,她还看见了墨绿色电车,车头位置贴了广告,淡黄底写着四个红字“雀巢咖啡”,旁边是一罐咖啡。她看着新奇,不由得多看了几眼。原来六十年代的香港已经有雀巢咖啡了!
    小屁孩一直激动地趴着窗户,指着外头哇哇直叫。
    三个人在上环的小巴站下车,陆蔓君被姨妈拽着手,跌跌撞撞地往前走。她对住在亲戚家完全没概念,重生前她是个四面不着地的孤儿,更没有依赖人的经验。她稍微考虑了一下人情债的问题,注意力已经被拉走了。
    六十年代的香港出人意料地繁荣。她左右张望着,他们走的这条老街很窄,行人却非常多,几乎把马路占去大半。他们三个穿过人潮往前走,什么人种都有,洋人最多。偶尔有提菜篮子的女人,看着车流,瞅准了空隙,立刻匆匆拽着孩子过马路。
    大街上,按喇叭声、人声喧嚣,吵吵闹闹的。一时间,她耳朵里塞满了各种英文、上海话、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