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凤绘江山之浴血嫡女 >

第326章

凤绘江山之浴血嫡女-第326章

小说: 凤绘江山之浴血嫡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今天起价最高的货物。
  九方梦看见会场中的很多还没有竞拍过的客人都纷纷皱起眉头,显然他们跟她一样是冲着龙髓来的。
  可是最后一样拍卖物如果是这所谓的朝廷高官所行不义之事的证据的话,那么龙髓去哪了?
  会场另一边的王申已经迫不及待地第一个喊价,“二十万两!”
  一加就是十万两!
  众人都向他看过去,看见和他坐在一起的是本省总督侯景之后,都纷纷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那中年男人说这账册事关一位朝廷高官,而侯景是正一品的封疆大吏,难道说的就是他?
  “蠢货!”侯景的脸色难看起来,王申这么迫不及待地喊价,这在场的都是人精,谁会猜不到那盒子里的东西跟他有关。
  王申有些委屈,“部堂,若是被别人抢了先,我们可就完了啊!”
  他十年寒窗,好不容易攀上侯景从一个小县令爬到如今的地位,怎么可以就这样一败涂地。
  侯景抿着嘴不说话,既然已经暴露了,也就由着王申去了。
  加价一开始,会场中不少听到风声的侯景的对头,或者其他别有用心的客人已经开始一个接一个地喊价了。至于其他人都是安静地坐着看热闹的,他们当中大多都是富商,所谓民不与官斗,哪里有这胆量去搅这趟浑水。
  一转眼,这小小一样东西的价格已经喊到了两百五十万两。台上的中年男人的一张嘴都快笑到耳根了,显然对这个价格非常满意。
  听着会场里那一次比一次价格高的叫价,侯景的脸色越来越沉,他为官二十五载,自然是结下了不少政敌,如今那些人都在等着这一次的机会置他于死地呢!
  想到这里,他不禁对程玉楼恨得咬牙切齿,若不是程玉楼贪财,将那些东西卖给了金蟾会,哪里来的这一场风波!
  这几天,他已经几次派人欲杀了程玉楼,但是都被莫煜派去保护他的人挡下来了。想想也是,程玉楼虽然把那些证据给卖了,但他必然是亲眼见过,又是吴御史托付之人,到底算是一个人证,莫煜怎么可能会放任不管!
  价格又被抬到了两百七十万两,台上的中年文士笑眯眯地高声问着,“还有没有高过两百七十万两的?”
  许多在竞价的人都在议论纷纷,思考着花如此大的价钱到底划不划算,毕竟谁也没亲眼见过那所谓的证据,若是不足以一次置侯景于死地,反让侯景东山再起同他们秋后算账,那可就亏大了。
  侯景闭了闭眼,冷笑了一下,然后高喊道,“三百万两!”
  【作者题外话】:为嘛一写到拍卖会,我就想到《斗破苍穹》。。。。。。。今天木有了,如果有也是在半夜了,大家早点休息,明天再看。。。。。

  ☆、第六百零六章 江城诡局(三十二)

  一时间,整个会场静默无声,九方梦向着侯景看过去,只见侯景正用一双冰冷的眼睛扫视着那些同他竞价的客人,显然是要记住这些人的长相,事后好找他们算账。不过显然这些人都只是代替他们身后的人出头罢了,毕竟谁也不想在没有完全把握的情况下就强出头得罪在朝中根植多年的侯景。
  “有没有出价高过三百万两的!”台上的中年男子高声笑问道,看他那春风满面的样子,显然这一样东西拍出的价格是让他们金蟾会大大挣了一笔。
  宾客们都互看一眼,全都静默无声,侯景向着九方梦他们这里看过来,从这檀木盒子被拿出来后,九方梦这四个人就没有出过价,这反而让侯景觉得不安。
  “若是没有人出价高于侯大人,那么这样东西就属于侯大人了。”中年男子高举起手中的檀木盒就要结束拍卖。
  侯景放在膝上的手握紧,他的双眼紧盯着那中年男子手中的檀木盒,咬紧了牙关,却听见有人用洪亮的声音高喊道,“慢着!”
  他转过头去,就看见莫瑜站了起来,侯景心头顿时涌起一股怒气,他知道莫煜他们是不会这么轻易让他拍下那样东西,但没有想到站出来阻挠的人会是莫瑜。
  真是搞不清楚状况的毛头小子!
  莫瑜右手托着一个方形的不到巴掌大的锦盒,他对着台上的中年男子笑道,“银子我是没有那么多,不过我有更好的东西,不知道可不可以用来出价呢?”
  九方梦看了莫瑜一眼,她之前看莫瑜带着这个锦盒也没有太在意,如今倒是有些好奇这锦盒里是什么东西。
  “不知道阁下说的是什么东西?”中年男子笑问道。
  “十九颗鲛人泪!”莫瑜笑道,他打开锦盒,只见那盒子里有十九颗眼泪大小的透明珠子,颗颗晶莹剔透,在会场中幽暗光线下发出淡蓝的光。
  全场安静片刻之后,瞬间如炸开了锅一般都是议论声,不少人向着莫瑜手中的锦盒看过来,眼中露出贪婪之声。
  《搜神记》有载: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
  鲛人泪对于很多人来说根本就是传说之中的东西,只闻其名,难见其身,却不想莫瑜一拿出来就是十九颗。
  “这不是皇上赏给你的东西么?”离轩皱起了眉头,一副不太赞同的样子。
  “皇上既然赏给我了,那就自然该由我做主如何处置这十九颗鲛人泪了。”莫瑜笑了笑,丝毫不把这点身外之物放在眼中,他向着那中年男子道,“如何?我这十九颗鲛人泪可不可以做为价码?”
  中年男人楞了片刻才回过神来,“自然可以,这是这价格该如何估算呢?”
  “你们金蟾会遍览天下至宝,这价格该如何估算,你应该比我清楚。”莫瑜淡笑道。
  鲛人泪可软铜香玉,佩戴在身上可延年益寿,若是入药可以续命,据说若是人死之时,口中含上一颗鲛人泪,则死后可飞升成仙。这样的好东西,就是用价值连城都没办法形容。
  一时间,中年男人的额头上冒出了细汗,眼神不由自主地看向一个方向。
  九方梦顺着他的眼神看过去,就见那阴暗的角落里坐着一个人,虽然看不清面貌,但是她看见那人冲那中年男人做了一个手饰。
  中年男人会意,对着莫瑜高声道,“这十九颗鲛人泪的价格实难估算,想必在场也无人出价能够再高过阁下,这檀木盒里的东西就归阁下所有了!”
  竟是一语定音,结束拍卖。
  侯景怒气冲冲地站起身走过来,向着莫瑜问道,“你知不知道你自己在做什么!”
  “我说过了,我说话做事一向只凭真心。”莫瑜冷冷道。
  “好好好!”侯景怒极反笑,“你将来莫要后悔!”
  说罢,他随手离去,竟是直接出了会馆,王申也赶紧跟上去,两人一同走了。
  “此次拍卖到此为止,不过诸位也别急着走。”中年男子站在台上笑道,“已是未时末了,想必诸位都饿了,金蟾会备下了珍馐佳肴招待诸位,我们还请来了江城名旦程玉楼来唱堂会,就请诸位边听曲边品尝美食吧。”
  从前参加过金蟾会拍卖会的客人,都对金蟾会厨子的手艺赞不绝口,其他第一次参加的人,也对这备受赞誉的厨子的手艺有些好奇,大部分人都留了下来,只有一些赶时间的客人走了。
  中年男人正要走下台,让畅音班的戏子们上台唱戏,席位上却有一位客人问出了九方梦想问的事情,“我听说金蟾会近日得到了一样宝物,名曰‘龙髓’,本是要在这一次拍卖会上拍卖,为何今日却不见此物?”
  九方梦看了那人一眼,眼生的很,也不知道他背后的人是谁,居然敢打这有着“得之者得天下”之名的龙髓的主意。
  她发现,会场中好几个从未出过价的客人全都竖起耳朵等着听那中年男人的回答。
  中年男人笑了笑,“的确是有此物,可是却是被我们老板的一位故交提前买走了。”
  “那人是谁!”又有人急急追问。
  “龙髓这等宝物留在手里未必是福,所以他是谁我自然是不能说。”中年男人轻笑了一声,“不过他告诉我,此样宝物,他是要买来送人的。”
  “送给谁!”最开始问话的那人追问。
  “他说是要送给江城知府,王申王大人,到底送没送,我就不知道了。”
  说罢,中年男人就摇着他手中那把折扇,悠悠然地走下了台,立刻就有畅音班的人上台去布置。而会场中已经因为中年男人放出的消息再次热闹起来,诸人不停地交头接耳,讨论着这个消息的真实性。
  九方梦和莫瑜互看一眼,这个中年男人故意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放出此消息是什么意思?要知道王申一介从三品的知府,却身怀龙髓这样引得无数人肖想的至宝,那绝对是祸不是福。
  【作者题外话】:后天就考试了,好怕怕。。。。。

  ☆、第六百零七章 江城诡局(三十三)

  无论这个消息是真是假,只怕很多人就算是半信半疑,也会去找王申一探究竟的。
  台上,曲笛声响起,唱是的《白罗衫》中的一出《看状》,程玉楼唱的是小生,扮作少年官员的模样倒也是英气勃勃,丝毫没有他唱正旦时的娇媚之态。
  戏开场不久,金蟾会就派了仆人将那檀木盒送到了莫瑜面前,换走了莫瑜手中的鲛人泪。莫瑜打开檀木盒看见里一本黄皮薄册,他皱着眉头拿出来,“这么薄?”
  他原以为王申和侯景如此穷凶极恶地用尽手段想要得到,而金蟾会又愿意花大价钱买下的证据,一定是非常之厚,哪想到会是这么简单的几页纸。
  他翻开一看,却发现这本所谓的证据上写的并不是关于王申和侯景的犯罪之事,而是一个十五年前不为人知的故事。
  这薄薄的小册上写着,十五年前玄国西南曾经发生过一场极其严重的地震,当时朝廷派出了一位皇室宗亲任命为赈灾钦差前往西南各府州县赈灾。当年的灾情极为严重,地震导致大量的人畜死亡,既而引发了瘟疫,据说后来是玄国的盟友熙国当年还未身故的皇太后南珠公主命人送来了治疗瘟疫的药方才控制住了西南一带的疫情。
  而那会皇室宗亲带着朝廷拔下的银粮前往西南赈灾,看见满目疮痍,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甚为同情,他一路上都严明管理各级官员,对贪污侵吞税银之人严加惩办,对百姓极为慷慨,广发粮,多设粥厂,他所过之处的百姓都得到了很好的救助,一时间此人声名雀起,饱受赞誉。
  他甚至还与人在为他举办的赈灾庆宴上作诗一首:颓山倾屋碎琳宫,承乏巡行五月中。黎庶应愁遭惨祸,圣朝軫念下恤封。一时共际斯文雅,千载奇逢此会同。但愿皇家复泰运,小臣焉敢冒天功。
  此诗也是一路为人传颂。
  但是,他没有想到,他这一路因各种美誉加身而飘飘然的心情会因为到了安临府而遭受打击。他原以为之前他所过之处情形如此惨烈,已是受灾最为严的地方了,却没有想到安县才是西南受灾的最严重的地震中心。
  而他之前一路大手大脚毫无计划地散银赈灾,等到他到达了安临府,朝廷所拔的银两早已所剩无几。
  看着整个安县房倒屋塌,尸横遍野,满目疮痍,瘟疫肆行,这位钦差慌了。他知道,这一次朝廷给的赈灾银两是很充足的,若是他之前一路上不图功,有计划地使用赈灾银两,至少到了安临府也不会无银两赈灾,如今若是再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