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穿越之四时好 >

第62章

穿越之四时好-第62章

小说: 穿越之四时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强占了平头百姓的良田房宅?定是鱼肉乡里了,参!
  乡野的别宅扩建逾制了?这个更要参!
  一时间,自永泰帝召见定国侯府诸人后,御史台的参本如雪白般往上递。可偏偏每一本都参到了实处,叫汤六浑身是嘴也说不清好歹。永泰帝也似乎是看多了参本后直接动了怒,硬是罚了他一年的俸禄。府中各房在朝中任职的,也都因此抬不起头来。
  等到拖得不能再拖,连韩非都出宫敲打的时候,定国侯府终于把原本就该给汤九爷的那些亡妻嫁妆清点了出来。
  具体少了什么定国侯府已经无人能知晓。汤六因为御史台的那些参本早已呕血病倒,府里其他人只能想尽办法往嫁妆里塞上好东西。
  等到嫁妆都还了,定国侯府已经入秋风落叶般狼狈不堪。
  “九爷,这些真要给我做嫁妆?”
  看着汤九爷递来的清单,梁玉琢心头暖融融的。尽管得了汤九爷的点头,她仍旧将单子推了回去。
  “其实不必给我。您自个儿留着,您说过不想浪费了做灯笼的手艺,等以后收了徒弟,觉得他好,再把这些东西拆了送他。至于我嘛,”梁玉琢笑,“您要是实在想添妆,就给我那几亩田地就够了。我最大的志气就是挣钱养家,别的给我,我也瞧不出花来。”
  汤九爷很想说你不认得你男人认得,可转念一想,梁玉琢日后要嫁的那人是锦衣卫,武夫一个,说不定更不懂他媳妇这些嫁妆的好来。
  “行吧,就把田给你。等你生了闺女,我再一样一样送给小丫头。”汤九爷说着,重新誊抄了份嫁妆单子,口中随意道,“钟家那小子几时回来?”
  “开春前必然能够回来的。”
  “开春前?”汤九爷深吸了口气,有些恨铁不成钢地瞪了眼梁玉琢,“你个糊涂的。他开春前回来,穿个喜袍就能跟你拜堂成亲了,两手一摊什么事都不用做。你倒是得在这之前东奔西跑地忙碌起婚事来。你说说,你现下可有时间坐下来好好绣一绣你的嫁衣?”
  这儿的风俗是姑娘出嫁前要自己给自己绣一套嫁衣,给未来的夫君做上鞋袜里衣。汤九爷早就领教过这丫头的女红,一想到成亲当天,她得穿一身绣得丑兮兮的嫁衣拜堂就觉得眼睛疼。
  还真是没那个时间。梁玉琢摸摸鼻子,心里道。
  成亲的事早有钟赣嘱咐他府里人张罗,就是在她这里,也有梁秦氏和许姑姑盘算着。她如今忙活的是收成的事情。
  钟赣临走前曾提及过赤奴的情况,她虽然没那么敏锐的政治触感,可也知道,一个不安分的国家早晚有一天会伸出侵略的爪牙。她眼下忙着收成的事,也是做着调粮的准备。
  可也许是梁玉琢想太多了。
  一直到入冬,大雍边境诸国都没有什么动静。她松了口气,终于愿意坐下来,在梁秦氏的督促下给自己的嫁衣绣上几针。
  可屁股不过坐了一盏茶的时间,梁玉琢就有些受不住了,正好鸦青送来一份帖子。
  她翻开一看,竟是钟翰送来的。
  

  ☆、第七十章

  有了定国侯跟广文侯两府做比较,开国侯府这边看起来相对正常了不少。
  起码开国侯和马氏再怎么不喜欢钟赣,都没能拿他怎样,也没能把钟翰培养成和同父异母的手足兄弟相残的性格。
  光看这一点,梁玉琢就觉得,日后和钟赣成了亲,只要能跟定国侯府两不相干,各过各的日子,倒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也因了这,钟翰送来的帖子,梁玉琢收了,也准备按时去赴这个约。
  钟翰派来送帖子的人是自个儿身边最亲近的仆从,因着有几分聪明劲,往日里没少劝着主子多跟钟赣学学。得了机会往未来的指挥使夫人面前凑,更是殷勤的很。
  “你家公子怎么忽然想到要请我吃茶?”
  钟翰在帖子上提到赴约的地方,是座盛京里大贵贵人们常来常往的茶楼。里头的茶很好,仅次于年年进贡的贡茶。哪怕是像梁玉琢这样的外来客,在盛京里待了段日子,也对这家茶楼里的茶有所耳闻。
  一壶茶能卖十两银子的茶楼,也是没有第二家了。
  “回梁姑娘的话,近日天寒地冻,论理茶楼的生意该冷清些才是,毕竟家中暖和,好过吹一路风到茶楼喝口茶水。不过这茶楼倒是有趣,到了冬日,为聚人气,不光好茶好果子伺候着,还请了戏班子登台唱戏。”
  古人为了赚钱,也是时常做些小手段,拉拉人气。这并没什么奇怪的,梁玉琢也只当是茶楼请来的戏班子能唱好戏,才让钟翰递这帖子。
  可那小仆朝四周打量了一眼,凑前一步,低声道:“姑娘若是不想去便不必去,指挥使说了,姑娘不必顾念定国侯府。若是应约,还请姑娘身边务必跟着人。”
  锦衣卫除了平日里台面上那些穿着飞鱼服的人,多得是隐在人群中的暗探。梁玉琢知道钟赣手底下能人多,也知道永泰帝必然命他在朝臣家中都安插了锦衣卫,可没想到,就连钟翰身边最得力的仆从,竟也会藏着这么一重身份。
  “请姑娘喝茶的事,并非这位小公子的主意。”
  梁玉琢挑眉。
  “给他出主意的,是定国侯世子。小公子虽纨绔了些,但没什么坏心,只怕是汤世子藏了什么心思。”
  有汤九爷的事情在前头,梁玉琢对汤殊以及定国侯府一大家子人的态度,就是保持路人关系最好。汤九爷没想过日后要回侯府,她更没想过将来要以钟赣妻子的身份,去跟定国侯这一大家子人有什么往来。
  “若是我不答应赴约,开国侯府的那位小公子会如何?”
  “大抵会觉得难过。”小仆笑,“这开国侯府虽然同指挥使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关系也向来不亲近,可小公子自小就钦佩兄长,盼望着能借姑娘同兄长亲近起来。”
  小仆的话说得并没错。梁玉琢把玩着手里的帖子,思量了会儿,到底还是觉得赴这个约。
  左右还有鸦青在。而且光天化日的,在钟翰的跟前,想来汤殊也不敢做什么手脚。
  到了约定那日,梁玉琢才刚出门,正与站在门口的二郎说话,便听见马蹄和车轱辘的声音。回头一看,见是钟翰骑着马,领着辆马车过来了,她忍不住笑道:“你这是做什么?”
  钟翰笑笑,摸了摸脑袋,直请梁玉琢上车。低头瞧见站在台阶上,瞪着眼看自己的二郎,钟翰忍不住伸手要去捏他圆嘟嘟的脸:“二郎是吧,要不要一道去看戏?”
  平日里,梁玉琢并不拘着二郎。可今日情况特殊,她带着鸦青赴约无妨,但是捎带上二郎,如果汤殊真有什么动作,怕是容易伤着小弟。
  二郎如今学得多了,也跟着先生学了不少规矩,虽然惋惜不能跟着阿姐一道去看戏,可仍旧恭恭敬敬地在门口目送马车离去。
  直到从车窗看去,梁府门前的小人已经只能看到影子,梁玉琢这才放下帘子,长长舒了口气。她扭头,看向同样坐在马车内,却全身紧绷,面无表情的鸦青,忍不住噗嗤笑倒在鸦青的肩头。
  “姑娘……”鸦青无奈地叹了口气。
  “我知道你担心。”梁玉琢笑,“可苗子既然掐不掉了,就得趁没茁壮之前,连根带叶的先拔掉一回。我信你不会让他有机会伤到我,我也信马车外的那小子不会轻易叫人欺负我这个未来大嫂。”
  鸦青实在不知该不该感激梁玉琢的信任。马车这会儿摇摇晃晃过了半个城,慢慢地就在路边停了下来。
  “前头的路堵住了。”
  车把式在外喊了声。钟翰的声音紧随其后:“要不绕个路吧。从这儿到茶楼还有段路得走。”
  “不必了,就走走吧。”
  掀了车帘,梁玉琢从车内探出身来。
  马车被堵在了路上。往前看,能瞧见长长的车龙,多是些富贵人家的马车,还有明显女眷出行用的车驾也在其中。要想等路恢复通畅,只怕要费不少功夫,若是绕路,就又得绕上一大圈,倒不如下了车走两步,还能适当地运动运动。
  钟翰向来随意,见梁玉琢并不反感步行,当即也下了马背,说什么都要陪着一道走。
  许是因为茶楼请来的戏班子果真不错的关系。梁玉琢这一路步行,听见不少从堵着的马车里传来的声音在说戏班子的事。大多都是些女子的声音,细细柔柔的,偶尔才能听到几声男人的说话。
  正走着,忽然就听见经过的一辆马车内传来招呼声。钟翰停下脚步:“柳姑娘?”
  车帘子掀开,先前见过面的汤殊未过门的妻子柳家姑娘,从马车里钻了出来。身边伺候的丫鬟赶紧扶着人下车。
  “钟二公子好,梁姑娘好。”柳家姑娘大家闺秀,一颦一笑都瞧着分外好看,“两位也是去前面的茶楼看戏吗?”
  钟翰点头:“你也去?那不如一道走过去,等这些马车动起来,怕是戏班子早唱完戏了。”
  柳家姑娘笑着答应了声,转身叫丫鬟戴上帷帽,这才跟上钟翰和梁玉琢的脚步。
  “那戏班子这么好?”身边多了个姑娘家,梁玉琢的话题自然而然偏向了能一块聊的内容。
  她其实不太爱看戏。她出生的时候,电视机已经是很多家庭都有的家用电器了。比起有些吵闹的戏曲,电视机里的内容更吸引她的注意。哪怕长大了,她也依然对戏曲提不起多大的兴趣。
  后来到村里工作,村民们的业余爱好就是吹拉弹唱自娱自乐唱段戏。她跟着听了一些,倒是不讨厌。
  等到了穿越,没有电视手机,人的娱乐活动就变得有些单调贫乏。哪里请来了戏班子,哪里往往就能成为最热闹的地方。如果这班子唱得好,就能吸引来各处的看客,除了酬金外,得到的赏钱也不少。
  柳家娘子笑盈盈地说了句“真的好”,然后细细地说起从前听过的几个戏班子唱的曲目。梁玉琢虽有些不大明白,却也听得仔细。这时候的钟翰便做足了郎君该有的风度,一直走在她俩的身侧,帮着挡开来往的人流。
  直到茶楼就在跟前了,鸦青忽的叫了一声“姑娘”。
  梁玉琢停下脚步回头:“怎么了?”
  鸦青摇头,眉头微微蹙起。
  因之前钟翰身边小仆的报信,梁玉琢早早就做了准备。身边虽然只带了鸦青一个,可自有钟赣留下的人藏在暗处帮忙盯着。见鸦青这个神情,梁玉琢皱了皱眉,倏忽间又重新舒展开。
  “柳姑娘,二公子。”她开口道,“我阿娘的果脯店就开在这附近,不如一道去买点果脯,等会儿戏开锣了,也好一边看戏一边吃点零嘴。”
  钟翰有些被说动了。他倒不是贪嘴,就是纯粹想照顾下生意。可柳家姑娘身边的丫鬟这时却有些不乐意了。
  “梁姑娘,我家姑娘是大家闺秀,这一路过来已经不妥了,就不必再去别处。茶楼里也是有果脯的,姑娘若是不舍得,想来二公子也是乐意请上一盘的。”
  那丫鬟是个牙尖嘴利的。尽管戴着帷帽,可瞧见柳家姑娘慌张的动作,梁玉琢也知这话不过是小丫鬟自个儿的意思。她并不在意这些,只是鸦青的举动分明是发现了茶楼这边有什么问题,她是想借机把柳家姑娘带远一些,可如今看来,却是得把人牵扯进去了。
  梁玉琢叹了口气。
  本来么,光是她,仗着有钟翰在,汤殊也不敢动什么手脚。可多了个柳家姑娘……这跟当初如果带着二郎过来又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