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穿越之四时好 >

第18章

穿越之四时好-第18章

小说: 穿越之四时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玉琢停下话,眼帘微垂,视线看着自己的鞋面,被溅开的茶水弄湿的鞋面上,洇出难看的茶渍。
  “这事不能了,你又该如何了?不过是个落第秀才教出来的小丫头,没规没矩,还想如何?”
  “老爷息怒,就像梁赵氏说的,到底是商户出身的娘教养出来的,没什么规矩,对着长辈都可以大呼小叫。”
  薛允的话就像是在梁玉琢呼之欲出的怒火上,对着头浇了一勺油,而薛允媳妇说的话更是让她的火又往上冒了三丈。
  “梁赵氏?”梁玉琢抬眼,双手握成拳,藏于袖中,抬腿迈过面前碎裂的茶盏。她报出一个名字,唇角微勾,“伯母说的梁赵氏,可是这个人?”
  见薛允媳妇脸上的神情,梁玉琢就只自己刚才说对了。
  这个梁赵氏不是别人,正是先前那位想着过继自家小儿子的梁赵氏。
  “赵婶说的规矩,可是撺掇小儿子把二郎丢下水,趁着人不注意把二郎丢到谁也不会经过的废园子,打着二郎一死阿爹断后然后好过继小儿子侵占我家五亩良田?”
  下川村和县城毕竟有一定的路程,自从出事后,薛大户搬到县城便极少叫人回村。加上这段时间停了给梁玉琢家的银钱,更是没让家中下人返乡过,又怎么可能听说村里头近来发生的那些事情。
  而薛允媳妇会碰上梁赵氏,还是因了一次在成衣店偶遇,这才说了两句。梁赵氏本就盯了梁玉琢家的地很久,自从那次丢了脸面后,心里恼怒地不行,在城中遇见薛家人便添油加醋说了一番。
  梁玉琢不知梁赵氏说了些什么,可左右不会是什么好话。
  “伯母说的规矩,如果是这种。我还真就不懂这个规矩了。”
  “胡说八道!你家二郎自己调皮捣蛋往河边跑,差点溺水死了,你竟然还将这事栽赃到别人头上!你阿爹好歹也是个先生,难不成就没教过自己闺女怎么说话吗?”
  薛允媳妇开了腔,薛家的男人就都不说话了。
  梁玉琢见她一脸恼怒,冷笑道:“二郎当时才多大,两岁多。两岁多的小娃娃,没人带着他,他能跑多远?我阿娘恨不得把二郎拴在裤腰上,怎么可能放任他一个人乱跑!便是不说落水的事,梁同上回骗二郎去废园,我们满村的找,可他却心安理得跑到别处去玩,将二郎一个人丢在废园。若不是废园如今住进了位老师傅,只怕二郎饿死在废园也没人会找到!”
  下川村的废园薛家人都是知道的。如今闻言,都有些吃惊。
  “小丫头片子,黑的白的张口既来。”薛允媳妇啐了一口。
  梁玉琢瞧着一屋子的薛家人,心底发寒。她本就不是真为了那点钱来的。秦氏念着那些银钱,是因为心底还记着男人的死是为了救薛瀛。梁玉琢过去一直觉得,薛家肯出这笔钱,该说是出于人道主义层面给予梁家的补偿,多少都是个意思。可如今,听薛允的那一番话,只觉得心冷。
  “我阿爹若是泉下有知,知道自己当时救了白眼狼,不知会不会懊悔。早知会落得今日的田地,想来我阿爹也不会冲上去救人,不过是打死个小辈,薛家这么多人估摸着多一个人少一个人是毫不在意的。”
  梁玉琢这话其实已经发了狠了。薛家的冷血,在她看来,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可当初两家不过是口头上的一个约定,梁家也拿不出什么实质性的证据要求薛家给钱,一切只能凭着对方良心。
  既然有人良心被狗啃了,那就算了。
  梁玉琢把话丢下,也不再去看薛家人的表情,直接转身走人。正厅外头的下人这会儿瞧见她出来,一个两个不敢轻视,低着头在前头引路,实在忍不住了才回头看了她一眼。
  梁玉琢没去在意,满脑子只想着,契书这种东西真是太有必要了。以后但凡和人做什么约定,能写则写,免得日后出了像这类似的岔子,到时候哪怕一张嘴再能说,也只是唾沫星子的事了。
  她前脚迈出薛家大门,后脚薛瀛就挣脱爹娘的禁锢追了上来。
  “梁家妹妹!”薛瀛摸遍了身上,终于摸着一个小巧的荷包,“这点钱,你先拿着,回头我再把欠着的银钱给你送去。”
  压根没去数荷包里有多少银钱,梁玉琢抓在手心里颠了颠,转身走的时候却顺手又抛进了薛瀛的怀里。
  “我如今能凭本事赚钱了,用不着再像薛家拿着笔银钱。我阿爹日后要是托梦怪罪,我这当女儿的自会说明,左右不过是薛家的叔伯们欺负我孤儿寡母罢了。与你有什么干系。”
  话虽如此,薛瀛的脸上还是臊得通红,赶紧追上几步:“可是先生是因我而……”
  梁玉琢突然停下脚步,回头道:“薛四郎,你说,我阿爹是不是好人?”
  “先生大善。”
  “嗯。你能念我阿爹一句好就够了。方才我说阿爹救了白眼狼是故意气他们的,你别恼。”
  “我……”
  “阿爹如今是彻底绝了入仕的梦,你是阿爹曾教授过的学生,待你日后参加科举,可莫要辜负了我阿爹救你的这一命。”
  她将话说完,迈开步子往前走的时候,顺带着举起手摆了摆。
  薛瀛显然不懂这动作的意思,心底却隐隐觉得,先生的这个女儿当真和从前不一样了。

  ☆、第二十一章

  梁玉琢给二郎买回了心心念念的糖,又给汤九爷捎上一卷洒金的纸笺,因做工的问题还叫她砍了价便宜了不少。
  出城前,梁玉琢还寻思了一会儿,见真没了要买的东西,这才往城外走。
  她来得早,到县城的时候天亮了没多久,城门也不过是刚开。这会儿却一晃眼日头已经挂在了当空,梁玉琢在城门外的一个简陋棚子里坐下,随口叫了一碗面。
  摊主是个老婆子,伛偻着身子,动作也不甚快。
  炉灶在棚子底下升腾着白烟,灶头上的锅子里热水沸腾。老婆子慢吞吞地拿着一把铁勺在锅子搅拌,拿了案板上已经做好的生面就要往锅里放。
  边上呼啦啦跑来几个小孩,一个不留神撞翻了灶头边上的篓子,里头本就不多的鸡蛋滚了一地,好些还摔碎了,蛋黄被小孩踩着带远,脏兮兮地叫人倒胃口。
  老婆子也没叫嚷,倒是边上卖馄饨的棚子跑出来个妇人,举着铁勺就去追小孩了。
  老婆子弯腰要去捡鸡蛋,梁玉琢忙低头帮忙:“婆婆,你煮面,这里我收拾。”
  她动作利索,不多会儿已经把鸡蛋都收回篓子里,地上也都收拾得差不多了。等直起腰来,梁玉琢才发觉,老婆子正拿着菜刀眯着眼贴近了再切菜。
  边上有常来吃面的大叔见她这副惊疑的表情,随口道:“章婆子家里穷,可怜一把年纪了,还得出来摆摊卖面,虽说眼睛不太好了,可这面做得还是可以入口的。”
  梁玉琢在一旁瞧了一会儿:“老婆婆的子女呢?”
  “儿子前先年被招去当兵了,还没回来呢,也不知是生是死。女儿嫁了人,头胎生孩子的时候就难产死了,生了个闺女出来,夫家不要丢给章婆子照顾。要不然,这把岁数了,章婆子也不必出来吃苦,还不是为了给外孙女攒嫁妆。”
  大叔呼啦呼啦几口吃完大海碗里的面,回头瞧见章婆子颤颤巍巍地端着碗放到梁玉琢面前,忍不住又嚷了一嗓子:“章婆婆,差不多就回家吧。你这一把年纪了,不如歇歇。”
  端上来的面热气腾腾的,上头撒了白菜丝还有葱花。
  梁玉琢一筷子下去,从底下意外翻出颗荷包蛋来,扭头去看,章婆子没生意,这会儿正在慢吞吞擦着灶头。
  “婆婆,吃完这碗面,我帮你做会儿生意吧。”
  章婆子话不多,可这会儿却抬起头来,眯着眼睛,有些迟疑地望向梁玉琢。
  “我没骗你,吃完这碗面,我就帮着你做回儿生意,不收工钱。”
  梁玉琢自问不是什么圣母,可看着这样的老人,心底总是有些记挂。她家老太太也差不多是这个年纪,早些年退休之后就一直在家搓搓麻将、听听越剧,日子过得美滋滋的,哪里像章婆子这样眼睛都看不清楚了还要出门摆摊给外孙女攒嫁妆。
  想到家里的老太太,她越发心疼章婆子,学着方才大叔的动作,呼啦几下吃完面,烫得忍不住吐了吐舌头,忙搁下碗去给章婆子帮忙。
  章婆子拗不过梁玉琢,被按在一边坐好,眯着眼睛往灶头上张望。
  梁玉琢叉腰站在灶头前,将棚子里的食材都看了一遍,确认没有错漏的,洗了把手,开始拿刀干活。
  “哟,章婆婆,你家外孙女……唉,这不是你家外孙女?”
  方才举着勺子去追小孩的妇人回来了。抬眼瞧见章婆子坐在边上,灶头前低头干活的换了人,还以为是婆子的外孙女,刚开口说了没一句话,瞧见抬头看过来的是个十来岁的小子,妇人还愣了愣。
  “嘿,这谁家小子,模样倒是俊俏,就是瘦了些。章婆婆,你也请了小工?”
  章婆子摇头,将梁玉琢方才的话说了一遍。
  “这世道,也是怪了。”妇人念叨了两声,回到自己摊上,时不时往章婆子这边瞧上两眼,见灶头前的小子果真动作利索,下面上面的速度比章婆子快了不知多少,下刀子的动作也是又快又准,忍不住啧舌。
  正是大中午,不过半个时辰的功夫,章婆子的棚子里来来回回就做了二十来趟生意。最忙的时候,章婆子也坐不住了,帮着在边上揉面。
  “小子,你还真不收工钱啊?你这半个时辰的功夫,可给章婆子赚了好几天的银钱了。”
  等进出城吃东西的人少了,妇人歇了活,揉着发酸的肩膀往章婆子的棚子探头。
  梁玉琢洗了把手,笑了笑:“婶子你那馄饨卖得也挺快的。”
  妇人笑了笑,正摆手想叫梁玉琢也给自己帮着卖些,边上忽然一阵稀里哗啦的动静。
  没等梁玉琢去看,妇人棚子里的小工已经从前头打量完慌里慌张回来了。
  “怎么了?”
  “不知道谁招惹来的,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老板娘,咱们赶紧收拾东西走人,别被砸了摊子!”
  “走什么?”
  没等妇人招呼章婆子收起棚子,带着一路惊呼,三个市井混混模样的男人晃荡着走了过来。
  三个混混裸着上身,肩膀胸前都是纵横交错的疤痕,一看就是闹事的主。领头的那个剃了个光头,眼睑上还有刀伤,看着就不好惹。
  梁玉琢拉着章婆子往后退了两步,就瞧见还摆在灶头上的锅被人掀开盖子。热气冒出来熏了人一脸,那人恼怒,抓过旁边的盐罐子就往锅里砸。
  “啪”一声。热水溅了出来。
  “孩子,手烫着了没?”
  水花溅开的时候,章婆子被护着又退了两步,虽然眼睛看得不太清楚了,可耳朵还是灵着的。梁玉琢的一声闷哼虽然压在喉咙里,但到底还是叫她听见了。
  “哦,烫着了?”
  那人抬眼,瞧见梁玉琢,只当是个细皮嫩肉的小子,唾了一口:“长得跟娘们一样,你带不带把?”
  他这话音一落,边上两人跟着大笑起来。
  城门外的所有摊子一时间都不敢出声,生怕惹上煞神。有认出他们身份的,这会儿都低着头不敢去看。上一任县官还在的时候,这三人就已经在县城里横行霸道了。
  后来县官出事,三人也随即被关进牢里。当时满城百姓大快人心,可这才多久,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