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迴梦西蜀 >

第5章

迴梦西蜀-第5章

小说: 迴梦西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能诸葛乔从来没见女生这么“彪悍”,诧异之色立刻显露出来,看我气鼓鼓地盯着他毫不退让,过了一会儿终于服软,“好了好了,怕了你了,带你去就是了,但是到时候一定要跟紧我,别走丢了。”
  “一定一定,乔哥哥最好了!”我高兴地差点跳起来,就差没比个“Yeah”的手势了。
  我蹦蹦跳跳地走出书房,正得意于自己的精湛演技。可是想着想着,我突然发现有些不对,我停下脚步仔细回想刚才的事,一幕一幕印上心头。不对,刚才我根本没有演戏的感觉,从头到尾,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似乎都顺理成章,毫无造作之感。
  渐渐地,一股莫名的恐惧升上心头。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已经不是时刻在扮演诸葛灵兮,而已然变成了这个女子,待人接物,言辞语气,还有平时的生活方式,每一样都和我之前的生活大相径庭,但是每一样我都已经习以为常。
  我刚到这里的时候,也曾让下人去厨房里找硬一点的木炭,用布绑了做“铅笔”,还让人找来几只肥大的白鹅,只为了拿它们尾巴上的几根粗硬羽毛,削了头做羽毛笔。连我娘看到我的“发明”都说我“颇有巧思”。
  可是同时,我开始练书法,开始看没有标点符号全都是繁体甚至古体字的四书五经,开始让我娘教我七弦琴,开始……努力地成为诸葛灵兮。
  曾经听人说,一个人扮演别人扮演得久了,就真的成为那个人了。当初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只是觉得那是描写现代社会中,很多人都需要带上一个假面具待人,所代表的是一些人的无奈。
  可是我从来没有想到,今日此时,秒秒分分,我正在一个一个字地实行着这句话。
  我一夜没有睡好,我知道这样下去,我会越来越接近诸葛灵兮,而越来越远离葛异敏,我不知道该保持自我,还是该顺势而就。
  其实我并没有选择,不是吗。
  最后,我终于想明白,只要不选择死亡,我就没有另外的选择,这是诸葛灵兮所存在的年代,而葛异敏,只属于一千七百多年后。
  但是我骨子里的倔强不让我完全抛弃曾经的所有,辗转反侧之后,我翻身起床,拿出羽毛笔和白锦,开始用英语来写随笔。
  我的英语并不算很好,不过反正也没人来纠正我的语法错误,只要我自己看得懂就行。之所以不用简体字,因为那毕竟还是有许多字和繁体相同相似,要是有谁看到了也能猜出个大概,我不能冒这个险。用英语写随笔,是我唯一能够保存一点属于葛异敏的方法。
  如同纪念,如同朝圣。

  ☆、大军远征

  诸葛乔办事极其负责,第二天他就给我弄来一套近侍的男装,让我穿上看看合不合身。我试了以后竟然刚刚好,惊讶于诸葛乔的眼光狠准,他看着我穿男装的样子,托着下巴若有所思,最后挤出来一句:“兮儿穿上男装真是翩翩公子啊。”
  “有穿下人衣服的翩翩公子么?”我眼睛一转,勾上他的手臂,“乔哥哥,给我找一套公子的衣服吧?”
  他对我的奇怪要求显然已经司空见惯,稍稍想了想,说:“真拿你没办法,好吧,过几天给你弄一套。”
  三天后他就把衣服给我拿来了,比之前我让小兰给我弄的那套当然要好很多,我高高兴兴地收下了。我需要一些储备,因为之后我就要把自己的活动范围扩大到丞相府之外,甚至是成都之外,不多做些准备可不行。
  大军出征前一晚我兴奋地一晚没睡,第二天早上四更天不亮就爬起来,偷偷摸摸地换上男装去找诸葛乔。他可能不太做坏事,看上去很焦虑的样子,不过好在以他的身世背景,焦虑是正常的,所以应该不会有人怀疑。
  据说大军会在巳时初刻从东城门外出征,辰时三刻刘备会率领百官从皇都承运门出,至东华门出城,本来我和诸葛乔准备到承运门附近观摩的,谁知道那里早已人山人海。想想也是,一千七百多年后,□□看个升旗仪式都天天人满为患,不要说是如今看皇帝出征了。鉴于我不会爬树,所以最后我们只好退到今东华门的地方。
  离辰时三刻还有一些时间,诸葛乔的焦虑开始褪去,但是却渐渐笼上一层忧郁的气息,我知道他在担心自己身在东吴的亲生父母兄弟,那样子看了让我觉得心里有些泛堵。
  “没事的。”我拍了拍他的肩,“伯父大人不会有事的。”
  他勉强地笑了一下说,“但愿吧。”
  我看他口不应心的神态,犹豫了一下,压低声音说:“你放心,陛下这次讨伐东吴,必定大败而归。”
  诸葛乔听我这话,吓得一下子捂住我的嘴,担心地看了看周围,“你瞎说什么,不知道要丢脑袋啊?”
  刚才我故意说得很轻,没人注意到我的话,倒是诸葛乔的举动让周围几个人看了看他,不过也没多说。
  我拉下他的手,继续用那只有他听的见的音量说:“我说的是真的。赵子龙将军为什么极力反对,爹虽然默不作声,却也不支持,我知道朝中为这事早就闹翻了。以无道伐有道,为私怨举兵讨伐,本来就师出无名,更何况劳师远征,一开始可能势如破竹,但军士渐乏,难以久支。”
  我自顾自地说得起劲,没注意到诸葛乔看我的目光中越来越不可思议的神色。“再说,”我继续说了下去,“东吴才俊辈出,虽然吕蒙已经故去,但当初设计让关将军麻痹大意而失去荆州的陆逊陆伯言也精通兵法战策,绝对是一代将相之才,东吴有这样的人才,陛下绝难成事。”
  我本来还想说刘备深入吴地,对地形环境不熟悉,要是扎错营寨,被人一把大火,难逃覆灭之运,但觉得这话说得好像太过了,于是及时刹车。
  这番话对于近一千八百年后的我来说,是知道的事件的结果后的反推,实在没什么太多技术含量,但对于诸葛乔来说,我说的话绝对是惊世之言。我抬头一看,发现他正以一种打量怪物的眼光看着我,满脸都是惊诧。
  我心里咯噔一下,发现自己好像已经说得太多了,刚想说些什么来打个哈哈弥补一下,还没开口,就听见诸葛乔说:“兮儿你……你是在太让人出乎意料了,朝中为官之人都不一定有你这样的远见卓识。”
  我心里有些紧张,但脸上还是假作得意地笑:“这是我偷听爹办公事的结果,学舌而已,学舌罢了。”
  “那也很了不起了!”诸葛乔的声音顿时升高了不少。
  “了不起什么啊?”旁边传来个声音,我们俩不约而同回头,只见赵统正从人群中慢慢靠过来。他穿了一件深灰色滚黑边的宽袖深衣,外套黑色中袍,依旧笑意清浅。
  “哦,我们在说……”诸葛乔刚想说,就被我打断道,“我们在说陛下领军七十万御驾亲征,太了不起了。”
  我话出口,诸葛乔大概也意识到,我们刚才的话不能说给赵统听。虽然我们政见相同,但刚才那话要是让人知道了,绝对是可以用“祸乱军心”的罪名杀头的,赵统这样的外人,绝对不能知道。
  赵统的脸上掠过一丝犹疑,似乎也并不相信我说的话。他向诸葛乔一揖算是问好,又向我也行了一礼,似乎对我的存在并不感到意外。我哥还了个礼后问:“赵小将军不用入朝么?”
  赵统洒然一笑,“乔兄你是在笑话在下么,在下尚无官职,只是跟着家父出入而已,今日又怎会有资格随驾呢。”
  诸葛乔赶紧赔罪,我看着他们客客气气地攀谈起来,心道你们俩累不累啊,唉,这年代就是这样,礼数太多,尤其是官宦之家。
  两人正谈着,人群突然骚动起来,接着就能听到仄仄马蹄之声传了过来,一朵黄罗伞盖出现在街的尽头。
  是刘备!我心里一阵激动,眼睛眨也不眨地看着人马到来的方向。稍近一些,我终于看见仪仗之后的一匹高头白马上,坐着一位须发皆已花白的男子,他身着黑色镶金龙冕服,镶金丝织锦滚边,虽然年过六十,但依旧腰背直挺,气势威武,目光如锋,眉宇间暗藏杀气。
  “果然是一代枭雄。”我不禁嘀咕了一声。
  赵统似乎是听到我的话,回头看了我一眼,神色有些古怪,不过什么也没说。我也不怎么在意,继续看着面前高头大马气势浩荡的一群人。
  刘备之后不远,我爹也骑在马上跟随,他罕见地穿了黑色镶红边的朝服,头戴官帽,腰束白玉黑锦带,冕带飘扬,虽然身无鹤氅,依旧气质飘逸若仙。他面色稍有苍白,但神态坚毅,威势内蕴。
  我心里道了声,不愧是孔明。但没敢再像之前那样大喇喇地说出声。
  本来只是看刘备,但我却有意外收获,因为我还看到了马超和马良。
  马超位高于赵云,自然在他之前,一开始看到他的时候我还没反应过来,后来赵统说了我才意识到那有些病态的帅哥是马超。都说曹操曾称马超为“锦马超”,果然名不虚传,帅哥一枚啊,但可能因为他病势较重,所以看上去没有他身后赵子龙的英气。想想他那么年轻,一年多的命而已,挺让人唏嘘。
  还有马良。都说“马氏五常,白眉最良”。可能离得比较远,我看不清他眉毛中是不是真有白色毛发,但他也十分年轻,意气风发的样子,谁想得到,他不久之后就会死在夷陵之战当中。
  我转头看东城门外伊稀可见的二十万人马,军容整齐,士气高昂,可是这些人当中,最后能逃过夷陵那场大火,最后逃到永安的又能有几个。一将功成万骨枯,更何况是这样的举国之战。
  我从来没有做过战地记者,但曾听过那些从战火中回来的人说,当你头顶战机呼啸而过,看到身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顷刻之间逝去的时候,心里所受到的冲击,是难以形容的。
  我还没有见到战火纷飞,只是见到眼前一张张年轻甚至尚存稚气的脸,想到他们之后的命运,就已经唏嘘不已。
  “半城烟沙,兵临城下,金戈铁马,替谁争天下,一将成,万骨枯,多少白发送黑发。”我突然想起以前听过的一首许嵩的歌,名叫《半城烟沙》,不禁哼唱了出来。
  赵统又回头看了我一眼,眼中有种难以捉摸的神色,他上上下下地打量了我一圈,最后只是笑了笑,说:“诸葛小姐好兴致啊。”
  我“切”了一声,觉得他的态度太不合时宜,便没去多理他。
  百官随着刘备出城之后,便在城外听着刘备进行“出师动员”。这个不给人观摩,所以身边的人群渐渐离散,我早就觉得人多气浊,让我胸口发闷,便要求我哥一起离开。没想到赵统拉着我哥说要去喝杯酒谈谈心,我哥老好人一个,推辞不过,便答应下来。
  不过决定在看过“演习”之后小酌一杯的似乎也不只有赵统,酒楼几乎家家人满为患,真弄不懂汉朝人是怎么有兴趣一大早起来就开始喝酒的。后来因为考虑到我,所以就只能把赵统请来丞相府,到后花园中的观景亭中小酌。
  本来我想我哥陪同就可以了,我毕竟是女孩子家,要回避也无可厚非。没想到那赵统还真有点厚颜无耻,我说我一身侍从打扮,不太方便,他说换了装束就可以了,还想向我请教。我那傻哥哥也不知道怎么想的,竟然想起他送我的那套公子衣服,让我试穿看看。
  外人面前我不好驳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