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群英三国 >

第77章

群英三国-第77章

小说: 群英三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的存在,地公将军和人公将军身边也只有二千人,却没想到波才一个地方渠帅,居然可以得到三千名黄巾力士。但如此一来,天公将军身边,就只剩下一千黄巾力士了。

波才自然是知道这点的,到时候若还不懂得感恩,那简直枉为人子。

另外一方面,洛阳袁阀的府邸之中。

平舆的马场受袭的消息刚传过来不到一天多的时间,却没想到又有新的消息加急而来,却是方云在定颖举办了一次所谓的‘诉苦’大会。

看完了探子汇报上来的消息,袁逢只觉得这黄巾军中郎将方云,似乎没那么简单。若是真的按照他这样下去,想要在汝南郡抹黑黄巾军,只怕就难上加难了。最重要的是那贱民最没有脑子,也最受不得煽动,如此一来说不得汝南人心会尽享向黄巾军,对于朝廷尤其是对于他们这些门阀,更可以说对于实际统治汝南郡的袁阀来说,打击是致命的。

“不能让他们继续搞下去了,必须要尽快消灭这支部队!”袁逢在房内左右踱步了半响,这才定下了结论。

“我们目前可以调集多少人手?”想通了这点,袁逢立刻询问管家。

“洛阳这边,我们可以调动三千人左右;汝南郡若是需要,也可以调动十数万人的队伍,甚至在颍川也可以调集一两万人左右。”管事似乎早已有了心理准备,据实回答到。

“在颍川郡抽调一万人出来,另外在汝南军抽调三万人,必须是精锐!不能让他继续活下去了,就让他死在颍川郡吧!”袁逢根据情报回想着方云等人所在的位置和行军路线,最后给出了结论。

“喏!”管事不会劝谏什么,实际上他更清楚此刻的家主根本听不进去任何劝谏。

这次方云真的做得太过分了,直接把马场给灭掉了。虽然甄氏那边表示买下了两万匹马送了回来,但也只是杯水车薪,最多可以想办法糊弄过去,免于罪责罢了。至于损失的部分,到底还是损失太多,不补充回来的话,对袁阀的财政还是打击颇大的。

黄巾军是世家捧出来的,从组建开始就暗中关照,帮助他们壮大,甚至朝堂之上也是百般隐瞒其真正目的。偏偏这种世家门阀养出来的狗,不知道主人是谁,打算反噬了,如此恶犬,如何还有留下来的必要?

不多时,两封加急的信件,开始朝着颍川郡和汝南郡寄了出去。

而这一切,方云他们自然不得而知。

此刻,一行人走在官道上,按照斥候的汇报,只需要再走二十里左右,就会进入郾县,也就相当于进入了颍川郡境内。其实若是按照一路北上的路线,下一站应该是召陵,但方云打算去一趟人才辈出的颍川书院看看,所以从西北方向,直接就进入了颍川境内。

他却没有想到,就在自己的前方,袁阀已经设下了圈套,等着他钻进去。同时更没想到的是,有那么两个闲的蛋。疼的家伙,会加入到这次圈套之中。

也绝对不会预料到,这是他从军之后,第一次真正面对的血战……

p。s:第二更,顺便求点票票!

第117章郭嘉的提议

袁阀在颍川调动人马,但在这里可不是他们的主场。

盘踞在这里的大家族们,自然会受到这个信息,然后去分析袁阀那么准备做什么。当他们了解到,对方的目标只是一支两万人的黄巾军部队时,不由得笑翻了。

黄巾军是什么军队大家都知道,说难听点就是大家培养起来的狗,给大家打先锋的。

如今这条狗还有作用,袁阀就要开始对付它这算什么意思?再说了,劳师动众,居然还准备了两千骑兵就为了对付一只狗,袁阀是不是开始衰退了?!

于是在颍川郡这里,袁阀成为了各大世家的笑柄,除了荀氏。

颍川荀氏乃是春秋战国荀子的后裔,在东汉,第十一世孙荀淑开始发迹,奈何遭遇党锢,其十二世孙荀爽等人不得不回到颍川避世,期间荀爽担任过颍川书院祭酒。

如今荀氏之中,三人正在迅速成长,分别是:荀彧、荀攸和荀谌。

前几年,年长的荀攸已经被大汉征辟,成为了黄门侍郎。而年纪小的荀彧和荀谌则依然在长辈的监督下进学,不过此刻荀彧却不小心交了一个损友。

“打听到了,这个方云不简单,在定颖举行了一场诉苦大会,尽得百姓人心。大会期间所有言论,我已经派人整理出来,奉孝你和志才两人看看也罢!”荀彧坐在一个亭子里面,把下人誉抄的情报放在了两个同窗面前。

“哈哈,这诉苦大会当真有趣,不过那方云是不是太大胆了,这样岂非把自己逼到了天下世家的对立面?”表字志才的男子看了纸上的情报,顿时笑了起来。

“正因为早已是世家的对立面,索性公开站在百姓这边,他不是蠢,而是聪明。”表字奉孝的男子却是看出了其他的东西。

按说,这两人之中,奉孝还好,来自颍川郭氏的庶支,好歹也算是名门世家之后。但志才此人,却是实打实的寒门士子,其实也就是一个富农而已,祖上无人出仕过。

荀彧的身份和这两人差了十万八千里,此刻完全是屈尊相交,只因为他佩服这两人的学识。而他的父亲也一直告诫他:“莫要小看天下学子!”

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

荀彧于此二人,不仅仅是至交好友,更重要的是,他需要在这两人身上,弥补自己不足的地方,同时吸收一些自己需要的知识。

“这是要脱离主人控制了啊?这方云什么来头?!”志才甚是疑惑。

“传闻是六安乡的一个百姓,应该没有进学过……但从情报看来,此人不简单!”荀彧也是大惑不解,一个文盲都能够有这样的成就,那他们还学习什么?

“若非如此,袁阀也不会急着消灭它,这家伙的存在,会破坏他们的计划!”郭嘉侧身靠在亭柱上,拿起矮几上的酒杯就是一口灌了下去。

“到头来不过是狗咬狗,与我们何干……”志才也是无所谓的拿起酒杯喝了起来。

“志才,那你说,袁阀这次派了四万人攻打这支黄巾军,胜率多少?”郭嘉笑道。

“不足三成,临时成军,又无大将指挥,想赢难度不是一般的大!”戏志才回到。

“那,若是我们加入到这支军队里面,他们有多大的胜算?”郭嘉再问。

“喂喂,奉孝你不会是打算凑那个热闹吧?我们的学业可还没有完成呢!”戏志才闻言,不由得吐槽道,其实也是担心郭嘉太冲动。

“我们只是居中调度,不实际参与战争之中,应该无碍。而且,放任这支军队进入颍川郡,心里终究是不怎么放心啊!”郭嘉带着几分玩笑的语气说到。

“有什么不放心的?他们虽站在百姓这边,但根据情报也不会对世家抄家灭族什么的。你我不过是学子,需要的是好好学习知识,这种事情最好还是少掺和一些!”荀彧也不希望郭嘉去参与这件事情。

“学以致用方是正道,否则就算文化再多,不过一腐儒而已,迟早读成书呆子。你我三人在颍川书院求学久矣,却迟迟没有外出游学,增长见识。眼看天下若是按照那些世家的安排走下去,我等日后岂能免于战乱?迟一天见识,莫若早一天见识更好!”郭嘉放浪形骸,但他却比任何人看得都透彻。

“别说得大汉就要崩殂一样啊……至少还有几年寿命不是?”戏志才吐槽道。

“唉,大汉四百多年,何以如此。”荀彧却是有点同情,却又是那么的无奈。

“文若,不若你借助荀氏嫡长子的身份,给我们两个在袁阀军队里面安排一个职位,我们三人一起会会这黄巾军方云如何?”郭嘉突然提议道。

“我们?我可没有答应你什么!”戏志才却是不愿意。

“我们不是好朋友吗?自然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要游学自然一起去!”郭嘉笑道。

“唉,误交损友!”戏志才无语问青天。

“我得回去问问父亲……”荀彧其实有点心动,但他相对比较谨慎一些。尤其,这次行动要借助颍川荀氏的名号,自然得和家主说明一下。

不知不觉,三人这次游学的事情就商定,最后没说几句话,荀彧就回去了。

“你的真实目的是什么?”见荀彧离开,戏志才这才问道。

“我只是想见识见识,这个胆大妄为的家伙,到底打算在大汉闹出怎么样的动静!若是有趣的话……”郭嘉说了一半,没有继续说下去。

不需要多言,戏志才知道他要说什么,无非是‘主择臣而臣亦择主’,方云的诉苦大会,让郭嘉有了些想法,但是否要付诸,还要看看方云的实力如何才行。这是人生最大的赌注,必然要看准了才能够下注!

“明明对他有好感,何苦难为他?”戏志才叹了口气。

“好感归好感,他是乱贼将领我的大汉子民这点不会改变,身为大汉子民攻打乱贼有何不可?而且只有受尽折磨,才能够把本性彻底暴露出来。小人我不怕,就怕伪君子!”郭嘉笑了笑,道出了事情。

“他真倒霉……”戏志才苦笑,顺便给方云默哀了一息时间。

p。s:很快就要涉及到一场旷世大战,还望各位尽快围观!然后顺便多赏点票票什么的!

第118章真假夜袭战(上)

初生牛犊不怕虎,郭嘉三人尚未知道战争的残酷,只想着好好试试方云的气量。

至于方云,更是不可能知道,在百里外的阳翟颍川书院里面,居然有三个人在算计着自己。此刻他们只是正常的行军,眼看就要到达郾县城外。

斥候已经派了过去,黄巾军大部队那么明显,再加上如今双方又是在战争期间,对方没理由不知道那么一支部队已经朝着郾县杀来。最重要的是,就算对方踞城而守,方云也不会害怕,毕竟工程营的投石机和冲车可不是摆设。

“报,郾县已经打开城门投诚。郾城县令表示只要我们不伤害城内百姓,可以满足我们一切要求。”斥候打马来报,语气中多少带着点不屑。

说来也是,上蔡有甄逸,好歹闭门守了一下;定颖有文稷,不仅死守而且还试图杀出来,虽然都以失败而告终,但总比郾县还没有开始打就投降要强。

“不管对方是否投降,给我打起十二分的警惕。如今是战时,不管是否需要打仗,都必须要保持必要的警惕,否则谁也说不准会在什么时候吃亏!”方云见状,立刻斥责到。

“喏!”斥候猛地直起腰板,诚惶诚恐的回答到。

别说斥候,周围那些也开始松懈下来的军官和士卒们,也是立刻打起了精神。显然,之前两场战斗,让他们有点自信心膨胀过度了。

之前的诉苦,显然已经坚定了他们反抗的立场,实现了思想上的统一。但却没办法让他们从连续获胜的乐观之中走出来,这是非常危险的。

本来,若是政委已经可以投入使用的话,或许可以通过思想辅导来解决这个问题。但很显然,如今那些政委候补正在学习期间,他们也在接受着方云费尽心思的辅导,更别说去辅导别人了。

不过按照如今的进度,只需要三四天的时间,他们就能够开始最后的考核,然后正式担任士兵委员会的委员,帮助自己处理士卒思想上面的问题了。

只是一码归一码,政委没办法指望,那就通过别的方法来调动他们的警惕性!

就在方云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一座城池已经在地平线上出现,郾城已经到达。和之前鲖阳的情况一样,县令和校尉两人纷纷带着城内的文武系统的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