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奋斗在初唐 >

第1317章

奋斗在初唐-第1317章

小说: 奋斗在初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你说朕什么时候该乾纲独断,什么时候该从谏如流呢?”

“这……”张亮额头上冷汗涔涔,最后只得道:“微臣愚钝,委实不知。”

“哼,知道自己蠢笨,就不要胡言乱语!难道朕还需要你教为君之道?”

“多谢陛下教诲!”

训斥了张亮一翻,李二陛下心中的一股邪火也发散了不少。

然后,他对众人道:“到底为什么朕就不能御驾亲征高句丽,单单反对可不行,必须说出个子丑寅某来。魏爱卿,你先说。”

魏征道:“高句丽近年来非常恭顺,年年进贡,岁岁称臣。请问陛下,您为何一定要征伐高句丽呢?”

“原来高句丽的国主姓高,现在的高句丽国主姓渊。篡国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魏征听了这话,颇为不以为然。

他说道:“想当初渊盖苏文杀死婴阳王,自立为大莫离支的时候,您没有发兵。荣留法王高建武泣血哀求复国的时候,您没有发兵。渊男建杀死宝藏王的消息传来,您还是没有发兵。”

他冷笑一声,继续道:“怎么到了现在,渊男建都登基两年了,国内人心安定,您倒是想起来要发兵了?陛下,您这个理由,恐怕难令天下人心服口服。”

“就算是第一个理由不充分,朕还有第二个理由。高句丽对我大唐早有不臣之心,修建千里长城,其志非小!”

“陛下,您这话就更不讲理了,千里长城,那是婴阳王在位的时候修的。渊男建继位以来,所谓的千里长城可没有扩展过一寸。难道渊男建要代婴阳王受过?”

“那……渊男建倒行逆施,弄得国内天怒人怨。高句丽子民亦是朕的子民,朕吊民伐罪不可以吗?”

“倒行逆施?天怒人怨?陛下,这是谁告诉您的?可有证据?微臣可是听说,渊男建这两年,一直是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绝无横征暴敛之事。”

李二陛下这话就是随口一说,哪有什么证据给他?顿时被他噎得说不出话来。

最后,他怒道:“高句丽本是汉四郡所在,朕既为天子,自当恢复汉时故地。又何须什么理由?”

“您这么说也不是不行,不过其中的后果,陛下想清楚没有?”说话的不是魏征,却是尚书右仆射房玄龄。

“后果?有什么后果?”

“陛下如果能把高句丽灭了,纳入我大唐版图之内,的确算是一件好事。不过……若是失败了呢?想当初隋炀帝百万大军征伐高句丽不成,才有了李氏天下。前车之鉴在前,陛下不可不慎呀!”

“隋炀帝乃是亡国之君,怎么能与朕相提并论?”

房玄龄寸步不让地说道:“原来初征高句丽的时候,杨广可是被称为‘圣人可汗’,名望未必在您之下!说句不好听的,焉知陛下不会步隋炀帝的后尘?”

“你……哼,朕不跟你一般见识!”

两名大臣都坚决反对,提出的理由都是不可辩驳,李二陛下也是一阵气馁,道:“段尚书,你怎么看?”

段志玄道:“微臣执掌户部,请从户部的角度,为陛下分析一翻。”

“你讲!”

“如今户部钱财充足,不用加税,也足以供应大军出征。所以说,你若出兵高句丽,绝对不会像隋炀帝那样,弄得民生凋敝,百姓不得不反。”

“你是赞同朕出兵?”

“那倒也不是。事实上,微臣坚决反对陛下出征高句丽!”

“哦?那是为何?”

段志玄微微一笑,道:“因为不划算!”

“不划算?”

“以陛下如今陛下的功业,比之秦皇汉武也差不多了多少,就算再多了灭高句丽这一条,也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但是您一旦失败,就是一辈子的污点。风险高,好处小,岂不是不划算?”

李二陛下闻听此言,还真是心中一动,几乎要被他说服了,道:“其他人又怎么看?”

孔颖达道:“老子有云,佳兵者不祥之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如今天下太平,四海无事,高句丽又一直侍奉恭谨。微臣想不出有什么用兵的必要。”

李道宗道:“兵凶战危,谁能敢言必胜?依微臣看,还是不打了吧。”

“韦爱卿你看呢?”

“微臣身处嫌疑之地,当然只能劝陛下放弃此次出征了。”

“嫌疑之地?”李二陛下一听就明白了,自己御驾亲征,那老家也得有人守呀。除了留下重臣以外,还得皇子监国。

现在他成年的儿子就是李佑一个人了。韦挺作为李佑的老丈人,要是劝他出征的话,那还真说不清楚了。

李二陛下点了点头,又对李靖道:“卫国公,你身为大唐军神,攻必取,战必胜。对于出征高句丽,有何看法?”

李靖道:“若是战场厮杀,别说一个高句丽了,就是高句丽、新罗还有百济捆一块,臣也不惧。不过怕只怕,人家高句丽坚壁清野,避而不战。渊男建若是当起了缩头乌龟,微臣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李二陛下沉吟道:“这么说来,卫国公也不赞成朕出征高句丽?”

“启禀陛下,高句丽人善于守城,天下皆知。若是攻城,就得硬碰硬,毫无花巧。说实话,对于能否取胜,微臣并无把握。”

“鄂国公,刚才你并未下跪,这么说,你是赞同朕出征了?”

大老黑连连摆手,道:“陛下,您可别误会。我这两下子,您还不知道吗?斩将夺旗,那是不在话下。但要说出谋划策,您就别指望俺了。对于要不要打高句丽,俺毫无意见,惟陛下的马首是瞻。”

这跟没说一样呀,李二陛下的鼻子都差点气歪了,怀着最后一丝希望,他看向了秦国公郭业。

此人一向不会令自己失望,这一次是否依然如此?

“秦国公,你的看法呢!”

“微臣以为,陛下的决断非常正确。高句丽非打不可!”

第1827章舌战群儒

“郭业,我看错了你!你这个佞幸的小人!”

“秦国公,你可知,你这话一出,会有多少将士战死沙场,又会留下多少孤儿寡母?你就不怕死后下十八层地狱吗?”

“疾风知劲草,板荡见忠臣。郭业,你的狐狸尾巴忠于露出来了!大唐第一奸臣,非你莫属”

“乱我大唐者,必郭业也!我与你誓不两立!”

“臣请陛下斩郭业,以谢天下”

……

郭业的话音刚落,望北阁内顿时如同开了锅一样。谩骂他的声音不绝于耳。

唯有李二陛下笑眯眯得看着他,投来了赞赏的目光。

等人们的情绪发泄的差不多了,李二陛才双手下压,清咳一声,道:“别吵吵了!征伐高句丽的主意,是朕想出来的,秦国公只是赞同罢了。你们如此出言不逊,到底是在骂秦国公还是在朕?”

“臣等不敢!”群臣呼啦啦跪了一地。

“哼,不敢?把朕比隋炀帝的事都干得出来,你们还有什么不敢的?朕看是往日里对你们太过优容了,弄得你们一个个都忘记上下尊卑!待会传朕的旨意,刚才出言不逊之人,每人罚铜二十斤!”

然后,他又笑咪咪地对郭业道:“秦国公,刚才所有人都反对朕的计划,唯有你一个人赞同,说说你的理由。”

郭业道:“微臣的理由是——天无二日,国无二君!”

“一派胡言!”魏征道:“渊男建又没有称帝,谈什么天无二日,国无二君?”

“魏大人还请稍安勿躁。听我把话说完。我这所谓的天无二日,指的可不是渊男建称帝的事情。”

“那是什么?”

郭业没回答他的话题,而是问道:“魏大人您学问渊博,能不能告诉在下,陛下为何被称为天子?”

“当然是陛下顺天应人,德配天地,所以应该被称为天子。”

“不见得吧,孔圣人道德高深,也顺天应人,怎么没人管他叫天子?”

“呃……陛下受命于天,秉承天意统治天下,所以被称为天子。”

郭业一皱眉,道:“咱们这是商量军国大事,你别整那些虚头巴脑的。你说陛下受命于天,有什么证据?是有任命的文书,还是上天赐予的印信?”

“呃……那当然没有了。”魏征气鼓鼓的说道:“秦国公你说,陛下为何被为天子呢?”

“这个简单,《尚书》有云,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陛下之所以被成为天子,不是来自虚无飘渺天意,而是来自民意!”

略微停顿了一下,郭业继续说道:“咱们大唐的子民最多,国力最强。谁不承认陛下是天子,咱们就领兵揍他丫的,看他敢不承认?这才是陛下为天子的真正原因。”

还能这么解释?

魏征本能的觉得有什么不对,但是一时间又想不出什么反驳之词,只得道:“就算你说的对,那和高句丽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了。魏中书可知高句丽的实力如何?”

“倒要向秦国公请教。”

“高句丽东西两千里,南北一千里,户口过百万,带甲五十万。论起国力来,虽然远不如咱们大唐,可也不是没有一拼之力。”

“那又如何?”

“还如何?现在各个藩国,能和咱们大唐有一拼之力的,就要数高句丽了。花无百日好,人无千日红。有朝一日,咱们大唐败落下去,那能称为天子的,恐怕就不是大唐之君,而得是高句丽之主了。”

见众人眼中还是一阵茫然之色,郭业只得继续解释。

他说道:“其他藩国不修文法,人口稀少,又身处贫瘠之地,长远来看,终将败落。唯有高句丽要人有人,要地有地,此时不除。到了后世,必将为中国大患。陛下此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房玄龄点了点头,道:“秦国公的意思,老夫明白了。如果把咱们大唐比作皇帝的话,那高句丽就是权臣。老皇帝在的时候还没事。如果老皇帝驾崩,新皇登基,那天下就说不定是谁的了。”

李道宗道:“早这么说不就得了吗?扯天子什么的,都把人绕晕了。总而言之一句话,高句丽有能力对咱们大唐构成威胁,咱们就得把他灭喽!不能给后世子孙留下一个巨大的祸患。”

李二陛下道:“正是如此,如今开国的良臣猛将大部分还在,灭高句丽不在话下。等到人才凋零了,到时候还指不定谁欺负谁呢?所以说,现在就算花再大的代价,也要把高句丽灭国。”

在场之人,都有爵位。

如无意外的话,都是子孙后代与国同休。

现在郭业把高句丽的存在与否,和后世子孙能否安享富贵联系起来,他们的态度顿时出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段志玄道:“如此说来,征伐高句丽风险虽大,但是获利同样巨大。微臣以为,这场买卖干得过!”

韦挺道:“为了后世子孙,还请陛下提虎狼之师,为我大唐除此心腹后患。”

李靖道:“微臣不才,愿为前锋!”

就连刚才反对最激烈的魏征,此时也改为了赞同。

唯有吏部尚书孔颖达摇了摇头,道:“话虽如此,微臣还是不赞同出兵。高句丽无罪遭诛,于理不合。”

郭业苦笑着,道:“老先生何必那么迂腐?须知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

“只有永恒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

孔颖达虽为圣人之后,儒门宗师,但也不是食古不化之人。

与后世明清的腐儒不同,他早就知道,儒家所谓的“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到了现在已经非常不合时宜。但是如何改进,却还是毫无头绪。

闻听此言,直如醍醐灌顶,仿佛黑夜中看到了一盏明灯。

他躬身一礼,道:“此言乍听起来粗鄙,但是细想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