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红警之索马里 >

第474章

红警之索马里-第474章

小说: 红警之索马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向坏的方向发展,就一定会向最坏的方向发展。

墨菲定律,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把该定律运用在国家上也是如此,人们已经看到埃塞俄比亚局面向最坏的方向发展,事实也确实是如此。

随着索马里海军游弋在厄立特里亚的领海内,新的战争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境地。北约支援的武器装备并没有彻底就绪,雇佣兵也没有集结完毕,战争就开始,这是无法避免的结果。

索马里是不可能让敌人准备完毕,只要自己一方准备得差不多了就行。北约此刻是骑虎难下,对埃塞政府的援助传开后,他们就已经料到索马里会提前发动新的军事打击,他们已经尽可能的把支援武器的效率不断的提前,可是结果还是慢了一拍。

红警兵团已经展开了新的军事行动,并且这一次红警兵团也不再是孤军奋战,在南北两个方向,北边有厄立特里亚四个军区集中起来的近十万部队,南部有穆拉图召集的十来万部队,中间进攻方向,则是红警兵团五个旅的部队,其中还有三个是装甲旅。

且这三个方向,都有大量的空军进行协同。而吉尔马政府,唯一能够立即做出反击的是,紧急“购买”进来的f…16战斗机,和雇佣的北约飞行员。

埃塞中部平原的气氛,变得越来越让人不安。压抑的气氛在每个人的心中蔓延。微风吹拂带来的是死亡的气息,还有战前的灼热。

准确来说。战火不是红警兵团率先发起的,而是现在已经和吉尔马政府彻底扛上的奥罗莫族。由于临战气氛的进一步增大。双方在前线爆发的冲突也越来越频繁,大范围战争的爆发,也就开始顺理成章起来。

点燃战火的区域在埃塞俄比亚南部奥莫河两岸,位于亚的斯亚贝巴南面两百公里处。这条河流是以奥罗莫族一个伟大的祖先而命名,也是记载奥罗莫族祖辈生活地域的证明。对于这条河流,奥罗莫族一直都有着很神圣的尊敬,在他们看来,是这条河流哺育了奥罗莫族。

从分裂之后,奥罗莫族对于阿姆哈拉族占据着河西岸。就有很大的不满。这些天来,双方经常出现隔河对射的局面。阿姆哈拉族的人为了报复和刺激,对面的奥罗莫族士兵,多次在河边小便,并且把垃圾倾倒到河内。

对于这种**裸的侮辱,这就更让奥罗莫族的士兵怒火中烧。这种怒火也很快用实际行动来回应,而对面那些阿姆哈拉族的士兵,也开始尝到了为此付出的代价,那就是生命。

没有任何的征兆。宁静的夜晚,以奥罗莫族士兵组成的第二卫戍兵团麾下的炮兵师,悄然在河对岸集结。

自从他们加入到索马里阵营后,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天。这段时间中,他们除了接受了全新的军装和军饷后,接收最多的武器。并不是步枪,而是一款基于小型六轮驱动装甲车为底盘的膛线后坐力迫击炮系统。

有点类似法国的2r2m型120毫米膛线迫击炮系统。这款在基地火炮大类中被标注为“投石机膛线后坐力迫击炮系统”。也是卫戍兵团步兵师装备最多的火力支援单位。口径是125毫米,可以使用共计七种炮弹。在使用增程弹的时候,能够打到二十公里远的目标。普通的杀伤炮弹,也可以打7…10公里。

第二卫戍兵团炮兵师全部都是由这款武器系统组成,低矮的六轮驱动无顶棚装甲车为地盘,速度能够达到每小时**十公里,在山地和平原上都十分的好用,一个驾驶员,外加三个操作迫击炮的士兵,组成了这款武器最基本的作战单位。而且还有很主要的一点,为了提高生存几率和尽快部署、火力密集的条件,这款武器系统,是自动填装式,和世界同类武器完全一样。

在这里,李岚直接派遣动员兵加入,在由奥罗莫族士兵组成的第二卫戍兵团中组建了一支炮兵师,全师有超过两百辆这样的车载迫击炮,全师一分钟的齐射,就是两千发炮弹,杀伤力十分的强悍。而且还是那种打了就跑的炮兵师,这种对手,是最令人头疼的。

这也是因为这款武器不是珍贵的武器,分基地生产的话,两百辆也不需要半个月就可以完成了。炮弹的生产,也不贵,比起坦克杀手那种自行榴弹炮炮弹来说,简直就是白菜价。

在奥莫河西岸,是原埃塞俄比亚国防军第七师步兵师,是吉尔马现在少有的整建制精锐部队之一,并且还得到了大量武装人员的加强,兵力一口气达到了三万人,而在周围整条防线上,对了对抗第二卫戍师的十万大军,更是调集了超过十五万的军队。

然而这十五万的军队,除了一人一枪和一些子弹外,什么都没有。更称不上是近现代部队,或许到二战时期,这样的军队还能够依靠自动步枪的火力,发挥下。而按照他们的说法,奥罗莫族现在跟了一个好爹,装备都是大变样,相比较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集结好的卫戍炮兵师,两百门膛线迫击炮,全部换装杀伤爆破弹,在隐秘的草丛中,就是一阵密集的炮击,前面五分钟全部都是速射,后面开始转为正常速度。

只是五分钟的时间,整整一万发爆破杀伤弹,立即让第七师这支卫戍部队的王牌部队,彻底陷入了混乱之中。

战争打响,红警兵团的远程火炮部队,也自然进行了协助,非但如此,抵达埃塞俄比亚境内没有几天的重装师第三装甲旅这时候派出了部队进行直接的协助。

成群的装甲车碾过草原,在大量雌鹿攻击直升机的掩护下,蜂拥而来的时候,整个吉尔马政府摆出的防线,居然不知所措的一筹莫展。

红警兵团空军一次次的飞抵战区上空,为了立即挽回颓势,吉尔马政府不惜派出了六架f…16前来援助,结果很显然,在绝对的数量下,尽管这些飞行员都是北约空军中的精英,但是也无法挽回一面倒的地面战争。而且这些都是快退役的战机,也根本不是入侵者战机的对手,本身机载电子设备就差了一大截,更别说入侵者战机还占据着预警机的便利和数量优势。

六架f…16战机,其中有四架变成了红警飞行员的功勋,而红警空军付出的只有一架战机受伤的代价。这场短暂的空战,也在f…16和入侵者的对抗记录中,载入了全新的一笔。

这种一面倒的战争,并没有让世界惊讶,就连通用电力公司也说,这种结果他们不感到意外,实在是战场形式太不乐观了。

地面战争也是如此,二十架夜鹰直升机,将超过两百人的特种兵运送到埃塞政府军防御的后方,这更是让整个防线如炸开的锅一样,所有的军队马上如同马蜂窝一般,混乱不堪,崩溃已经成为的定局。

第二卫戍兵团的两个步兵师越过河滩,如利刃般的再一次插入,攻击敌人防线南线的埃塞政府军第七师,成为了压倒整个防线的那根稻草。

在炮火、战机、装甲车的共同打击下,本来就毫无军纪的埃塞政府军,彻底的丧失了所有的斗志,一团乱糟糟向西溃退。

而重装师的第三装甲旅,则是从北线押下来,彻底溃败已经无法避免的出现,整个防线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向西倾倒。

在战争名词中,有两个词最容易被人混淆,但其根本的定义却是压根不同的。战败与溃败。所谓战败,即战斗遭到失败,虽败而不乱,称为战败。而后者则就是因为失败而溃散,甚至无法形成作战建制。战败的损失再大,也是有限的,而溃败则是不同。一旦军队发生溃败,那么即便是军官再怎么弹压,也是无济于事的。

整个埃塞国防军就是一场巨大的溃败,这些很多都是刚刚扛起枪的普通人,那里承受得到如此猛烈的进攻,连节奏都找不到的战争,结果肯定只有悲剧。

满山遍野都是溃散的士兵,他们乱成一堆,如同无头的苍蝇样,四散奔逃。不断飞过头顶的红警兵团空军战机尖啸着扎落下来,对着地面上那些溃逃的士兵进行狂轰滥炸。

当这些埃塞政府军士兵见识到真正的战争后,唯一的结果就是他们恨不得自己多生两条腿,一路上到处都是丢弃的武器,那些吉尔马政府通过北约购买的步枪,完全被当成逃命的累赘了。

地面上是到处追击的第二卫戍兵团的部队,在他们的队伍中,时不时还可以看到奔驰的悍马和武装越野车,还有一切简易从皮卡改装过来的战斗车辆。所有一切可以追击敌人的办法,逐一在平原上上演。

趁着前面战争的顺利,后面大量的部队,也开始跋涉过河流的浅滩,战线开始全面向西推进。

第550章远程超音速空地战术导弹

第四更

————

南部的战争一开始,北方也无法平静下去。

璀璨的红海,这里是苏联理想中的伤心之地,是国际重要的战略通道。

苏联入侵阿富汗;是它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其目的之一;就是以阿富汗为跳板;南下波斯湾;从而把西起红海和阿拉伯半岛;经过马六甲海峡;直至它在东南亚的军事基地这一弧形地带连接起来;形成迂回包抄西欧、威胁美国和日本的战略态势。以便控制西方生命线的石油运输航道;加强它夺取基地和资源、争霸全球的战略地位。

此刻,一个全新的海洋强国,第一次把自己的海军,在这里向全世界展示了自己的铁拳。

战机的尾焰在夜幕下拉出两抹淡蓝的火光,星空下是那样的安详与宁静。月色淡淡地洒满了波光粼粼的海面,而暗灰色涂装的战斗机也被这皎洁的月光镀上了一层亮银。

“海鸥204,调整你的航线到***,保持现有的高度!”

“海鸥204明白。”担负警戒的嘹望者预警机和舰载地面监控发来了新的命令,王蒙立即将这个命令转达给自己的队员,“海鸥中队,转向航线***。”

王蒙说完后,一拉操纵杆,夜空中轻盈的黄蜂舰载机一个翻飞下滑,脱离了原有的航线,进入了全新的航线。

“我看到他们了!”看着多功能平显上出现的两个脉冲信号,僚机驾驶员说道。

“我也看到了。呼叫维和轰炸机,我们在你们后侧方位西南。角度十五,距离三十公里。执行护航任务。任务编号海鸥204。”王蒙说着改平机身,飞行编队呼啸着飞向前方的维和轰炸机。

“任务编号确认。伙计们,欢迎你们的到来。”维和轰炸机编队中的四架轰炸机也做出了回应。

“开始执行护航任务。”

十二架黄蜂舰载战斗攻击机轻盈地环绕着四架维和轰炸机飞行了一圈,加入到了编队之中。

“很抱歉让你们幸苦了。”机群汇集之后,电台中再一次传来维和轰炸机机组人员的问候声。

“不幸苦,到时候把那么身下的好东西,让我耍一耍就行。!”王蒙打趣着回答了敬意。

“你们也幸苦了。”倒是王昊有些一本正经。

电台中一片吵杂的笑声,枯燥的夜间飞行,这种难得的交流也是打发时间很好的手段。

“今天带了什么礼物?”王蒙通过联络频道和维和轰炸机上的飞行员开玩笑的说道:“你们可是第一次出动,这动静可不能太小!”

“至于什么东西。你们等下看戏就行了。”电台那一头的声音笑意十足。

————

埃厄边境线上,一辆辆警备车闪着红蓝色的警灯,完全封锁了所有的路口,头戴白色钢盔的军事警备纠察挥舞着红色荧光棒,取代了以往交通警察们的工作。一辆辆浅绿迷彩涂装的军车沿着被军警封锁起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