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维多利亚的秘密 >

第84章

维多利亚的秘密-第84章

小说: 维多利亚的秘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政府要不要应付经济危机呢?唐宁的观点是,需要。不是彻底防止经济危机的发生,而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让失业工人不至于绝望。然后是建立再就业培训体系。上帝关上一扇门,总会再打开一扇窗,机会总是有的。政府还可以扶持新兴产业和新兴殖民地。具体的措施有金融政策的倾斜,国家出钱把多余的工人送到急需劳力的殖民地,这个时候,失业的工人已经没有能力做长途迁徙了,所以国家应该出手,这才是政府该干的事。

当然了,像唐宁这样的大工业家也可以干一干本应该美国政府该干的事,他以身作则,提前展开巴拿马运河工程,工程机械还没完善,先人肉挖起来,因为需要大量人力,正好解美国经济危机的燃眉之急,这时巴拿马是弱小的国家哥伦比亚的一个省,不敢反对大资本家的挖运河意向,这个时候巴拿马运河更是增加美国就业的一大途径,美国人巴不得早日开工,哥伦比亚要是不让建造运河,美国都有可能揍它一顿。

因为巴拿马运河的战略意义,美国政府希望占有足够的权益以有借口驻军于此。唐宁本来就没打算独占这么重要的运河,好说,你来吧,不过,由于巴拿马运河的开掘十分复杂,地势艰难,两头水位不一般,可能要动用巨型船闸,在热带雨林大兴土木,工程会受到三天两头大暴雨的影响,还要受到疟疾、霍乱、黄热病等可怕的传染病的干扰,所以,初步预算2000万英镑,兄弟来不来?

所有的投资人都被这个数字吓跑了,美国政府根本找不到民间投资人,而此时正在闹金融危机啊,这个时候的美金是与黄金、白银挂钩的,想印美钞也不可能,收益不知几何的运河是不太可能成为议员们同意的项目,因为金融的寒冬将至,美国已经露出了货币危机的苗头,各大银行都把钱袋子捂得死死的,不然自己真的会死。

最后,美国政府从国会弄来了200万英镑许诺,就这点投资还想有驻军权?梦去吧。美方的工程师对工程量进行了评估,确认这2000万英镑是真心的,只好羞愧地退却,还有战略专家不看好这个项目,让大资本家来干好了,真的干成了美帝大军再来捞油水不迟,难道卢森堡大公这个欧洲内陆小国还能把美利坚身边的小小运河堵死?不可能,这样近的战略位置,大英帝国都不可能与美国为敌,补给绝对跟不上。

这一次,全世界真的震惊了,大土豪比美国政府有钱?不管怎么样,这一次的大工程没有投资者看好,金融危机也使得有钱人大肆收购大幅贬值的美国资产,无心顾及运河这种要搞几十年的大工程,所以,这一次真的是唐宁一个人上,所有的投资自己掏,还同时进行着苏伊士运河,同时支持着日本买阿拉斯加、江户重建,温莎大公到底是多有钱啊?

要唐宁一次性拿出2000万英镑来那是够呛,不过这个可以分十年左右,这就压力小多了,而且,他现在至少已经粗步掌握了工业炸药的施工方法,工程机械还没上,却已经省了一大半力气,比外界估计的要乐观很多。

对于巴拿巴运河来说,最要命的还是热带雨林的传染病,所以,工程未动,医疗先行,温莎医院早早地开始了疟疾、黄热病疫苗的研发,并配以大量地灭蚊活动。

关于灭蚊,有些发明家曾经想到过利用蚊子交配时依靠扇动翅膀发出的声波来吸引异性的原理,用音叉模仿声波的频率,把蚊子大量地吸引集中以扑灭,可惜这种方式有趣而无用,因为只有雄蚊会被声波吸引过来,而灭雄蚊的效果是很差的,雄蚊只需要少许幸存者就能大量与雌蚊交配,产下的后代并没有少多少。还是老老实实地用农药杀死雌蚊产在水中的卵,卵都是比较脆弱的存在,高明的战略家总是利用敌人的弱点。

估计利用超声波的伎俩早就被大自然试验过了,因为声波这种东西是很容易模仿的,蚊虫的天敌可以使用这种方法来进食,结果就导致了只有雄蚊会被吸引,这样不容易被一举歼灭,大自然是最聪明的。

百分百消灭蚊子是不现实的,所以还配合以蚊帐等物理方法,最后还得有靠谱的药物,这三管齐下,热带雨林就不再是工程团队的畏途。

温莎大公虽然有钱,可是这么折腾“没有效益”的项目会不会太过了?再土豪也经不住这么败家啊。全世界的人都为他捍一把汗,大公的恩泽现在已经是遍及全世界了,欧洲、亚洲、北美,都有他做慈善的影子,就连教会都不得不服气,在慈善这上面,唐宁的投入已经让人感觉他太理想主义了,现实往往是残忍的,神级工业家和科学家能不能是一个例外呢?

对于反对无神论怕上不了天堂的基督教徒来说,失业实在让他们纠结,温莎大公招工了,去不去?不去嘛,明天就要上天堂,似乎人间还有什么可以留恋的地方呢,万一……万一上帝真的不存在,那不是亏大了?一些不怎么虔诚的教徒开始变节了,祈祷:“仁慈的主啊,我郑重向您发誓,明天再找不到工作,我就要到温莎大公那里混碗饭吃了,所以,请祝福我!”结果,大部分祈祷都没灵验,变节者含恨在温莎大公的入职申请上填上了“无神论者”的单词,因为据说无神论者被录用的可能性更大,唉,堕落了,身不由己啊,世道艰难……

大公给的待遇很好,工作也不是太辛苦,先干着,将来还有工程机械出炉,所以不着急,各种肤色的工人之间相处得也不错,因为除了无神论之外,非种族主义者还优先,大家都懂得和平共处,即使有点种族主义也得藏着掖着,被大公发现了可不妙。

唐宁明显不是冲着挖好运河就闪人的路子去的,开工之前总是把殖民点规划好,将来这些个殖民点是可以大规模居住的好地方,基础设施的标准还挺高的,工人们的工作环境就相当理想了,那工地乍一看过去,是正在建造的漂亮整齐的小区,建筑风格前所未有,乃是巴拿马运河公司根据当地的资源、气候专门设计的木建筑,由价格不菲的大型木工机械大量加工而成,规整而高性价比,低调而宜居,只要新来的工人远远地看一眼那些工人小区,就不会后悔跟错了魔鬼大使徒。

风电站、自来水、排污管道、厕所、垃圾箱、纱窗、蚊帐、淋浴室,全都是标配,美国工人发现可能这里的生活条件比他们在老家还强。不少的工人不由得问:“我可以带媳妇儿来吗?”

美国的媒体对唐宁没有立场,所以很客观地报道了在巴拿马发生的一切,美好是美好,但是这样的生活对于工人来说是不是太奢侈了?甚至美国媒体如纽约时报之类的替唐宁担心这种豪华的工人生活对一个资本家来说可持续吗?其实,一旦大规模地使用某种商品成本都会降下来的,别的资本家只是没有那个心思去讨好工人罢了,他们也没有能力那么高效地利用资本。这里的定居点一旦地产价值上升,对于唐宁来说可就赚大发了,而工人们越是珍视这里的工作机会,就会越卖力干活,事半功倍,势态越来越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唐宁可是从来不做赔本儿生意的,俄国人在阿拉斯加举步维艰不代表冰天雪地能难得住他,为了让探矿队可以自由地穿梭在广袤的大地,他的团队正在瑞士的阿尔卑斯雪山上试验履带式雪地摩托车,那是一种“前脚掌”像雪橇,后腿为履带的载具。有了它,阿拉斯加矿业公司的步伐将迅速遍及所有可能藏有宝藏的地点。

为了保障雪地摩托车在地球上任何低温地区能够正常运作,燃料电池引擎设计里有一个绝技——包裹了一层空调系统,当摩托车长时间停止时,一个小型风车立起来,在暴风雪中都可以提供足够空调运作的能量,就算是在零下五六十度的地方搁置了一夜,摩托车里照样保持着相当温和的气候,无论是对车还是对驾驶员都是巨大的生活质量提升。

等这个宝贝面世的时候,日本就会感到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跟着温莎大公混,靠谱!

98。第98章白鲸

ibm鸟笼式计算机的面市自然也强烈地吸引了企业家们的目光,有现代化目光的企业主们纷纷到各大城市的销售中心去体验自动化计算的新鲜劲儿。最有眼光的人甚至已经想到要定制自己的计算程序,比如这位来自皮博迪摩根银行的小伙子约翰?皮尔庞特?摩根,还不到20岁,特机灵,说服了家族银行速度使用新设备。

摩根?还是开银行的?可是“那位摩根”不是美国人吗?回到伦敦之后,唐宁好奇地会晤这位小伙子。他问小摩根:“你去过美国吗?”

小摩根面见全球最牛大工业家和资本家,不由得小鹿乱撞,又腼腆又要表现一下自己的萌表情:“当然,我才从美国回来没几年,我在波士顿上的高中,这是一所以数学为主的高中,为商科生准备的。回到欧洲之后我去过瑞士学法语,最后是在哥廷根大学得到艺术史学位。所以,我跟您一样,会法、德两门外语。”

唐宁:“对不起,您全名是什么来着?”

“约翰?皮尔庞特?摩根。”

哎,还真有可能是j。p。摩根,捡到宝了。唐宁跟摩根小弟聊起银行会计的事情,这位天才银行家果然是头头是道,当然了,稍微嫩了点,唐宁问他有没有兴趣到苏黎世银行实习,以便全面了解电汇系统等苏黎世银行独有的一套,苏黎世银行正好要进行大规模自动化改革,摩根可以参与进来,以业务专家的身份给计算程序提提意见什么的。

这对小摩根来说也是一个天大的好机会,当然要去见识一下,他是家族银行的继承人,根本就不缺钱,缺的就是商机,与全球第一大资本家的银行合作,进可以成为经营巨大资本的合伙人,退可以积累先进的电汇系统运营经验,为自己将来更好的经营家族银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有电信化、电算化为先进武器,还可能有摩根这样的绝世天才助力,唐宁的金融王朝指日可待。取得意大利梅第奇金融王朝的地位不在话下,欧洲罗斯柴尔德金融王朝也将成为明日黄花。

收音机的体积跟留声机大小差不多,走的是廉价简单路线,上市一个月以来,在欧洲大受欢迎,但凡有点闲钱的人都想尝尝鲜,才一英镑,真是厚道的价格。初期有英、法、德三种语言广播,拿破仑三世手下的主管报纸的官员提醒皇帝,这个东西对舆论的操控似乎威力巨大啊,因为连不识字的人也可以听广播,意味着大量的平民的新闻来源掌握在了曾经与法兰西帝国有敌意的人的手中。

拿破仑三世对这个问题相当纠结,一方面他不敢造次封杀唐宁旗下的产品,一方面又不甘心就这和被广播控制舆论,他犹豫着无法决断,收音机在他的迟疑中渐渐在法国普及。还好,目前为止,bbc仍然跟电讯报的新闻风格一致,不怎么谈论意识形态,除了大老板唐宁自己的无神论人尽皆知之外,后来的节目也并没有过多的渲染无神论主张,令三世和教会都歇了一口气。

这是唐宁的渐进策略,只要他已经表明了主张,随着他旗下企业的影响力慢慢扩张,无神论的影响力将越来越大,不需要抢天呼地般呐喊,这叫制敌于无形。

bbc的广告也是一样,量非常少,质非常优,一般来讲,能上bbc的产品都是精品,且以有创意对人们生活有很大的帮助的产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