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维多利亚的秘密 >

第467章

维多利亚的秘密-第467章

小说: 维多利亚的秘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错,这就是李弦太正在通过saber投影的虚拟键盘跟saber交流,策划一场逃跑。警车上有自动驾驶系统,不过,警用设备的安全级别很高,saber也一时破解不了。

于是,李弦太就想了另一个办法,破解附近的民用车辆,曲线救国,在合适的地点,前方驾驶而来的汽车就会“失控”,与囚禁李弦太的警车对撞,以李弦太早有防备的状态和他的体能,可以躲过车祸,但负责押运他的几个警察,包括袁晞在内,可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

唯一可虑的事情就是警察们不仅有一辆车,后面还跟着一辆,万一出事,李弦太还是有可能第一时间被后面的警察击毙,那就冤枉了一回。

第539章无言以对



最后,李弦太把对撞计划改成追尾,在悉尼一座著名的桥上进行,那座老桥护栏不给力,只要高速撞上,很有可能会掉落河中。桥梁距离河面有几十米的恐怖距离,除了李弦太这种体能之外,其余的人也是九死一生。

本来,李弦太被锁在后面,更是必死无疑,所以他要进入冬眠状态,一切交给saber来打理,直到有人来打捞时,他才忽然像丧尸一样醒过来,希望那时能把周围的人吓死,免得浪费他的手脚。

saber是一个电子生命体,她的存在的意义并不是为了保护人类或者自己,对人命关天的大事她从不关心,为了提高执行的成功率,她现炒现卖地控制了十几辆汽车来做实验。

这比**实验更残酷,鬼子与纳粹的什么生化实验跟saber的**撞车实验来比简直算是大善人了。

于是,袁晞和她的同事们就惊悚发现他们一路上不断看到车祸。当袁晞看到第三起的时候,终于hold不住了,对司机叫停:“不对劲!快把车停到边上。”

司机:“不好吧,这里发生了车祸,可能会堵车,等下我们就动不了了。”

袁晞观察李弦太的神色,发现他闭目养神,对外界不断传来的撞车动静完全充耳不闻,更加强了她的怀疑。

这个时候李弦太也惊呆了,看来人类对于人工智能的恐惧并非没有原因,像这样出人意料的“实验”,saber并没有经过他的同意,只是说要提高成功率,细思恐极。

不过,李弦太也并非无辜,不是他要求saber执行这个有可能造成几个警员伤亡的计划吗?saber就认为不惜一切代价了。

不管怎么样,现在已经打草惊蛇,李弦太取消了撞车计划。袁晞等警员下车远远地观察车祸现场,却并没有再发生更多意外。

有一位受害者还一脸是血,却没有性命之忧,袁晞掏出警官证件向他询问事情发生的经过,受害者说:“我也不清楚,不知道为什么我的车就不失控制了,自动向前面的车撞过去,哦,我的车有自动驾驶功能,会不会是电脑出错了?太可怕了!我要索赔!”

袁晞又问了另一个发生车祸的现场,那个司机已经当场殒命,她只能通过汽车的型号来确定这辆果然又是一辆拥有自动驾驶功能的,现在,她已经能够确定有黑客捣鬼。

以前就有安全专家提醒过自动驾驶技术的隐患,事实上也有不少的案例证实了安全专家们的怀疑。

但是这一次才有可能是最严重的一次,以前都是在自动驾驶模式的时候发生灾难,而这一次,经过那位幸存者的证词,刚才他是在手动模式被电脑强行控制了汽车,这种技术在恐怖主义横行的航空业都没有被航空公司采用。

显然这一次的黑客入侵是史无前例的。鉴于发生车祸的路线,袁晞有理由怀疑李弦太还有至少一个同伙。

这个推测有一定的道理,saber的本体虽然在李弦太的大脑中,却也能算是一个同伙,袁晞唯一想象不到的是这个同伙不是人类罢了。

袁晞更像想不到这个同伙是在拿几个车主来做实验,并不是她所认为的制造混乱扰乱他们把李弦太捉拿归案。

正因为她的怀疑,所以几个警察加强了保护押送车,因为这是联合国安理会的重要犯人,甚至连特种部队的直升机都出动来保驾护航。本来袁晞对李弦太心存的一点点怜悯,这个时候也抛在脑后了。

经历了一系列的恐怖事件之后,袁晞终于如愿以偿地把李弦太投进了全澳洲最严密的监狱之一,首都领地的古尔本惩教中心,距离悉尼约有两百公里远。

这里被称为supermax,意为安全级别“超级最大”,所有的几十名囚犯每天23个小时都被关押在3。5*2米的狭窄空间里,为了防止囚犯疯掉,还是留了一个小时放风时间。

这里的管理规则不受外界的监督与质疑,就算是发生了虐囚事件,外界也是不能过问的,这是为了保证管理方有足够的权力来保证这个极端地方的秩序。一个少年犯被关押在这种地方是极为罕见的。

就连国际人权观察组织的人都注意到了这一事件,派出代表来跟国际刑警组织谈判。不过,鉴于那几起严重的交通事故,甚至连舆论也不支持轻易饶了弦太郎·李。

自动驾驶技术被攻破的消息传遍了全世界,提供技术的厂商几乎在一夜之间就破产,再也没有任何一家汽车厂敢用他们的方案。

有些敏感的国家甚至在考虑针对信息技术犯罪的时候,警察出勤的时候不能使用拥有自动驾驶技术的汽车。

人权组织唯一为李弦太争取到的一项福利就是不让他出镜,全世界闹得沸沸扬扬,却没有人知道他长得啥样,他真要感谢人权组织的帮助,否则以后出去得整容了,虽然这对他来说并不算什么。

知道苏联人对弦太郎那么重视之后,澳大利亚利用自己主场的优势,坚决不放人。其实澳大利亚人没有几个认为世界上真的存在那种逆天的能源技术,却不肯让苏联人有一丝的机会。

澳大利亚人对弦太郎进行了很长时间的审问,不过,弦太郎什么也没说,疲劳审讯什么的对他这样一个可以关闭情感细胞的人来说毫无作用,他就像一个高僧入定一般,对之前无往不利的审讯高手的手段完全免疫。

自从入狱以来,不管是法律援助律师、人权代表还是检诉方,弦太郎一律无言以对,包括袁晞欧捏桑在内。

出奇的,没有科学家对李弦太的大脑进行检查,只知道他的四肢被人造纤维所强化,谁也不知道他的大脑里含有超级芯片,更不知道他其实在监狱里也可以通过lte信号跟外界通讯。

每天不是有一小时放风吗?这一小时对别的犯人很重要,但对李弦太却一般般,他的思绪可以通过无线电波随时随地飘荡到别的地方去,上网都是随时随地的事情。

他的同学们甚至都不知道他已经入狱了,因为他可以让saber模仿自己的声音,随时给他们打电话发语音短信。

他还给自己找个了个很好的借口——说是他对黎妲创想的用一个线控和光纤来将智能手机投影到眼镜上的平台很感兴趣,正在独自开发自己的软件,因为太专注,所以连上学都懒得去了。

至于校长那里,李弦太又让那个在煽动群众攻击莲花帮的时候立下大功的专业话剧演员出马,扮演自己的叔叔,校长找他的监护人谈话也能糊弄过去。

他的话半真半假,真的部分是他在狱中真的给黎妲的软件开发贡献了不少的代码,当然,99%是saber贡献的。硬件部分基本上要靠黎妲自己一个人出力了。就这样,黎妲的创意在全球最大社交网站的黑客马拉松大赛上获得了一个小奖。

金奖拥有一百万美金的奖金,而黎妲获得的小奖只有一万美金。不过,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这已经相当了不起了,巴纳德中学天天在媒体上吹嘘自己的学生获奖呢。

其实,黎妲的想法很简单,现在的眼镜上就只能把智能手机上的东西投影上去而已,线控用来进行简单的操控,想要有触控屏上那么给力,那是不可能的了。

除非……再给线控的终端加上一个摄像头,不,最好加两个,左眼一个,右眼一个,这样可以仿造双眼的生物功能,能够对距离进行感知,这就给互动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李弦太忽然想到,如果自己想让眼睛更自由地看到地球上的万种风情,何不搭建起廉价的增强现实平台?如果这种成本只需要不到100块钱的东西可以很给力,一定会流行起来的。

但为了不让自己太高调,李弦太又弄了一个虚拟的身份,就由saber来担任这个角色的主角,隐秘地藏在互联网的深处,开发一个给力的增强现实平台。

这个平台其实李弦太早就享受到了,他不是在大咖香啡馆的时候让saber把在场那些很讨厌的人给从视网膜上抹除吗?

那就是使用了即时渲染功能,如今的智能手机8核、16核都开始流行,屏幕也已经达到了视网膜的级别。

为了驱动大屏视网膜屏,显卡很强大,已经拥有了强大的即时渲染能力,能够把眼睛看到的内容在用户的眼球感知不到违和的情况下将增强过的场景呈现给用户。

用这样的眼镜来看路牌,程序可以把路牌上的字做一个翻译再呈现给用户,本来路牌上写的是英文,可以变成中文,saber的技术可以做到让用户感觉不到这是重新渲染过的场景。

想象你到首尔去旅行,结果发现路牌上全是韩文,瞎了吧?不怕,只要你戴上增强现实的眼镜,你所看到的就像是自己的母语。

第540章安营扎寨



光是能当翻译,对普通人来讲意义还不大,所以李弦太要想出一个很正点的人人都可能需要的功能,随时随地看视频。

只要用声控命令程序,说一声“我想看新闻/电影/电视剧/。”,你身前的墙壁上就会凭空出现一台虚拟的电视机,还是50寸超大屏的呢。

这个技术的特点就在于花了100块钱买了一台随时戴在身上的大屏电视机,这场景,想想还真是让无数人激动不已。

至于电视机的操控方式,又是另一个革命性的地方,程序会让手指能够发出激光以充当遥控器。只需要用手对准电视机,就会在电视机的旁边出现一个巨大的菜单,你的手指再粗也不会误触。

因为菜单巨大,手指可以用虚拟的激光在菜单上圈一下,代表点击,这个过程本身就非常地让人愉悦。也可以让“光标”在菜单上停留得稍微久一点,也代表代选中了某个菜单。

如此一来,手指就基本上代表了鼠标,比普通电视机的遥控器可方便了不知道多少倍。

黎妲发明之所以没有引起轰动,是因为她只是利用了墨镜的反射能力,能够投影的光线在经过普通眼镜时基本损失掉了,永远是半透明状态的,用来看看文字信息还可以,多媒体的话就勉强了。

而李弦太所概念是利用某种液晶面板,可以选择性地让光透射或者反射,所以这种才能为全息投影提供可能。

这样的东西已经很复杂,除了在设计阶段能够用虚拟世界建模之外,还得有可靠的执行者才能完成最终的产品。李弦太迫切需要一个“代行者”,因为他身在supermax监狱呢。

周俊是很好的代行者,他虽然不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却也是大清国一家三流的专科学校的毕业生,好歹也是跟电子相关的专业,可惜的是周俊现在生死未卜,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有他的消息。

好吧,暂时只能让天才少女黎妲来充当发明全息增强现实眼镜的代行者,最好是不断地断醒她,让她自己蹦出念头来,以为是她自己发明的设备,那就更完美地符合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