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维多利亚的秘密 >

第132章

维多利亚的秘密-第132章

小说: 维多利亚的秘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位艺术家深深地爱上了那天唐宁拿来说事儿的鹦鹉螺,还给这精美绝伦的造物主的杰作找到了一个作为印度人民象征的理由——鹦鹉螺是生成在印度洋的生物!用鹦鹉螺来当印度的吉祥物不是很贴切吗?

还有一个入伦敦公爵法眼的设计,蝙蝠魅影,这是遍布印度全境的印度狐蝠的剪影,一种个头相当巨大的蝙蝠各类,又叫大狐蝠。吸血蝙蝠的故事在西方广为流传,不知道这位艺术家是什么个意思。看着这个妖魅的图案,唐宁感觉自己真的像是一只吸血的蝙蝠,尽管明明知道印度狐蝠的食物其实是水果。

可能是由于蝙蝠能够在夜间自由穿行的诡异属性和它们与昆虫、鸟类明显不同的身形,使人类对它们敬而远之,于是有了种种邪恶的传闻。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唐宁就特别喜欢蝙蝠。它们是会飞的哺乳动物,这一点相当特殊。蝙蝠用超声波来自由穿行于夜空这一点更是另他这样的科学家着迷不已,从小就特别喜欢蝙蝠。

毫无疑问,还有以泰姬陵为主题的设计,美则美矣,但体现不出唐宁的个人喜好。有孔雀开屏的设计,这也是印度的特色生物,但太娘炮。还有印度孔雀王朝鼎盛的阿育王时代佛教圣地石柱柱头的狮首图案之一:****。它虽然代表着印度古老的文明,但文明经常也是这里人民的古老负担,它的宗教色彩显然不符合唐宁的个人喜好。

最后,唐宁选定了鹦鹉螺方案给苏黎世银行卡,而印度狐蝠魅影给了东印度公司那庞大的员工集团作身份卡。反正东印度公司在很多人眼中就是人见人怕的黑社会,也许越让人害怕越好办事。

敲定了设计的事宜,唐宁带着一颗悠闲的心和好奇的心独自来到塞纳河左岸徜徉,安全委员会为他安排的警卫远远地跟在他身后,尽量不打扰他的思索。

他在思索一个问题:为什么启动机械计算机数字卡项目会让自己感到害怕?刚开始想到这个前所未有的发明时感到的是兴奋,但很快,他真的害怕了。这些年来,他一统江湖的步子似乎迈得太快了一点,从1850年来到这个世界,仅仅过了9年时间,他就从一穷二白的少年变成了权倾星球的怪物,以至于迥异于这个时代宗教与神学的态度这么鲜明都没有人敢招惹他。死硬天主教的法国皇帝都不得不殷勤接待,这还是在法国在亚平宁半岛行动被他破坏的情况下。

权力越大责任就越大,唐宁感到了各种压力从四面八方纷纷施加过来,而在这样的不安中,更有一丝危险的感觉隐隐透着寒意。光纤项目在搞,数字卡在搞,这两种东西,很快就能改变人类的一切,拉开盛大的数字时代的序幕,然而,似乎他还未准备好进入数字时代,唉,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我不愿回到数字时代去?心中的不安是从哪里来的?

“你是……”

当唐宁漫不经心地走进一家跟他此刻一样低调的小咖啡馆时,一个少女似乎发现了什么,然后过来试探,敢于向全球最有权势的人之一,也许没有之一搭话的,只有顶尖自信的少女。

唐宁:“我什么也不是。”

少女扑哧一笑,干脆在他面前坐了下来:“我可以坐吗?”

唐宁:“坐呗。”

少女欣喜不已,过了一会儿,她又说:“你一定是!”

唐宁失笑,这巴黎妹子太执著了,自己不愿意承认,她还偏要他承认。

少女:“不愧是先觉者联盟的领袖,你知道一切!在卢浮宫的演讲太精彩了,我仿佛找到了美的真谛!十分感谢!”

唐宁看着这冰雪聪明、冰雪美丽的法国少女,讶道:“你真听懂了?”

少女:“虽然不是很好懂,但我相信我已经听懂了,从未有过如此地震撼。我原来以为科学与艺术的界限是分明的,就像以为贵族与平民的界限很分明一般,结果我错了,唉,莫非有一天会由一堆科学家来搞艺术?”

唐宁:“你担心得太多了,想一想,一万年前,当我们的祖先还住在山洞里的时候,唯一的艺术手段很可能就是用石头在石壁上划几条线,后来,我们更近的祖先发明了各种各样的笔具,才有了辉煌在艺术。科学跟艺术可不是矛盾的。”

少女大喜,笑道:“还说你不是!你一开口就满满的科学腔调,肯定是了,伦敦公爵大人!”

唐宁正好处在对科学的反思情绪中,竟说:“你错了,我是反科学的呢,科学有什么好?它会破坏传统,传统有一种独特的美,如果用科学派的思维方式来讲,我们的先祖已经习惯了某种生活方式,你要是想去改变他,有很多人会失去,然后整个社会就会失去,这不亚于一种美丽的生物灭绝。”

“是吗……”少女很惊讶,又对自己的眼力怀疑起来。

唐宁还越来越来劲了,继续道:“你想,现在用发电报的方式写信的人越来越多了,全部是冷冰冰的一模一样的字体,多么的没有艺术性,是不是让艺术家们很怀念用笔写信的年代?我都快不会写字儿了。”

少女:“可你刚刚还说科学和艺术不会冲突……”

唐宁:“这个嘛,我现在心情很复杂,就像一个出嫁前的少女,她会担心自己未来的婚姻生活,可能很美好,也可能很狗血,我猜你很快就会体会到的,是不是?”

少女:“……是的,我下个月出嫁。”

唐宁:“你叫什么名字?”

少女:“伊莲。”

唐宁:“好名字。嗯,也许我会参观一下你的婚礼呢,如果你不是老把我看成某个大人的话。”

少女想了想,放弃了说服对方坦白的企图,说:“那你总有一个名字吧?”

唐宁:“图灵·维萨。”

少女:“职业?”

唐宁:“流浪汉。”

144。第144章宾夕法尼亚

在唐宁发明高级的原油提炼、精炼术之前,石油最大的用途就是用来代替昂贵的鲸油,这是当时大众用来照明用的最常用的东西。随着电力的普及,原油的这个用途也将被替代。婆罗洲是自从被唐宁发现有石油以来,成了世界原油产出中心,但它的产量供不应求,所以一旦有新的原油产区被发现,淡马锡资本的人就迅速跟进,这一次,唐宁真的要跟美国人打交道了,因为新的高质量石油产区在宾夕法尼亚。

宾夕法尼亚真是个风水宝地,又有煤矿,又有铁矿,现在还发现了大量的“石头油”,无怪乎成了美国重工业的先驱州。美国人在此地发现石油并不是像唐宁那样特意地勘探,而源于当地人使用了几百年的传统,印地安人部落收集零散的油石块来当药膏,驱虫剂,涂在脸上举行宗教仪式。原住民使用石油的方式很简陋,也没有大规模地开采,但到了商业敏感度相当高的美国人发现之时,一切都不一样了,这里是美国,不是像波罗洲这样的在唐宁强势统一不列颠东印度公司和荷兰东印度公司后才建立起全岛行政机构的不毛之地。

德雷克上校于1859年8月在这个后来被称为“油溪谷”的地方打下了第一口油井,素有冒险精神的美国商人迅速像蝗虫般涌入油溪谷。由于新加坡石油公司的采油机械相当发达,猛然间就接到来自美国的大量订单,使他们立即感到了这次狂潮。这一次的狂潮跟十几年前的加州淘金潮还不太一样,那时人们都涌向加州,可是真正挖到金子的人并不多,这回却是大批大批的人打出了油井,以至于宾夕法尼亚一下子成了全球石油中心。

石油开采者还从森林伐木工人那里学到了尽量廉价运送油桶的招术,伐木工人把砍下来的原木粗略修剪之后就丢进人工溪流里,任其自行漂移。而石油开采者则把油桶装到小船中,让小船自个儿顺流而漂。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原油在漂流的过程中泄漏,你道为什么这里被称为油溪谷呢?黑乎乎的原油严重污染了当地的生态。

路透社把油溪谷被石油疯狂污染的消息传到了唐宁那里,使他不由得一声叹息。疯狂的资本逐利属性啊。

苍白无力的环保说教无法打动贪婪的美国商人,淘油潮丝毫没有受到电讯报环境保护呼吁在影响,这时唐宁发现自己不喜欢美国人。

既然不喜欢,那就不到美国设厂了,全球第二家使用精炼技术的能源与化工工厂放在英国的港口城市普利茅斯,用以加工从美国进口原油供应欧洲日益增长的需求。名曰:英国石油公司。

只有唐宁的技术能把原油转化成利润丰厚的乙烯、甲醇、化纤等化工与能源原材料,从客观上说,他从这一次的采油潮中获利最多。可惜他的心态已经变了,从以前的获利变成了无人理解的环保主义古怪资本家。

在油溪谷的一些油井里还发现了天然气,这些在后世将是宝贵能源和化工源料的好东西目前没有人会利用它,运也运不走,开采者只好就地烧掉,英国石油公司大量收购带有天然气的油井,并加速研发液态天然气运输船,这可能是商用船只里技术含量最高的船型,巨大吨位的船体只要有少量泄漏就歇菜了,液态天然气会气化,气化就相当于化为乌有。有些天然气中含有百分之一、二的氦,这个对于飞艇来说是相当可观的来源,可比直接从空气中分离出来产量要大得多。

油溪谷大量的采油者现象引起了敏锐的商人的分析,不到20岁的约翰·洛克菲勒和他的小伙伴克拉克认定如此疯狂地开采必定使精炼业成为更加有利可图的产业,所以他们启程前往刚刚成立的英国石油公司学习炼油技术,因为他对美国熟悉,以及对油溪谷的产业相当了解,唐宁很快在中层管理员工中看到了他的名字。看来只要是英才,无论世界被改变成什么样他们也能抓住机会,无论是j。p。摩根还是j。d。洛克菲勒都一样。

跟j。p。摩根一样,唐宁并不确定这个洛克菲勒就是那个洛克菲勒,所以把他叫来聊一聊,很快就确定了这个机灵鬼不是凡人。j。d。想学习炼油,算盘可打错了,唐宁对技术的管制非常严密,办法多多,不过,物尽其用,既然洛克菲勒是一个了解国情的美国人,派他到油溪谷去解决原油供应商混乱的开采问题吧。

首先,英国石油公司的原油供应商要经过环保认证,不允许在开采过程中污染环境,对污染的程度评级,做得好的得到的返点就多。其次,英国石油公司要主持修建一条输油管道,通往阿勒格尼河,再沿河运到匹兹堡等城市的铁路运输干线。

小伙子洛克菲勒建议在匹兹堡建造炼油厂和化工厂,但被唐宁无理地否决了,这事儿嘛,至少要等到美国内战结束以后。

不管怎么样,一个刚刚到英国不久的小伙子能被魔导师般的大资本家看上委以重任,现在的洛克菲勒无论如何都已经心满意足、激动不已了。

洛克菲勒的小伙伴问他今天拜见大老板的收获怎么样?洛克菲勒说:“收获相当大,不过,我刚刚才到英国不久就要回美国了,大老板的商业策略好奇怪,居然要保护好油溪谷的环境,真不可思议。”

克拉克哈哈一笑:“这有什么好奇怪的,有钱人就是不一样,你没听说过吗?伦敦公爵大人赚到第一笔钱就捐赠了一半出来,但愿我们也有这么一天,把150万英镑丢出去眼都不眨一眨。”

洛克菲勒惊叹道:“那看来他保护环境是真心的了,英国人真幸福啊,赶上这么一个大工业家来伦敦帮他们发展,我到伦敦一看,我天,比纽约什么的发达太多了,传说中的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