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将血 >

第706章

将血-第706章

小说: 将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政的心理,加之几人皆是城府深沉之辈,讲究是便是喜怒不形于色,所以没有人失态。

    说完两句之后,赵石也闭口不言,留给几个人消化的时间。

    半晌过后,却是李博文摸着光洁的短须叹息了一声,“大人说的没错,朝廷一旦用兵,这安逸日子可不就到头了怎的?只是不知,朝廷要用兵于何处?几时用兵?也好让我等帮大人参详一二。”

    陈常寿的声音适时响起,只是有些虚弱,“应该不是金国,就是后周了,前些时便听闻南唐使者到来,只是一直不知所为何事,现看来,却定与兵戈之事有关,大人,惜身猜的可对?”

    几个人目光又转了过来,并无一人觉得赵石是说笑,可见这些年下来,却是默契的很了。

    赵石点头道:“不错,据陛下说,后周摄政王赵琐正欲挥兵江上,与南唐重开战端,南唐使者来秦,是请我大秦出兵,自侧后制之,朝中已经就此事廷议数次,但并无定论。。。。。。。。不过此次入宫,瞅圣上的意思,是要用兵的,一旦战事到来。。。。。。所以请几位先生过来,便是要议议将来该何去何从,我意是力请领兵出征,几位以为如何?”

    这回几个人都没有太过惊讶的意思,他们都知道,这位东翁仿佛天生就是为了战阵而生,自从军以来,十余年间,已是身经百战,不管是随军东征,还是领兵平蜀,甚或是长安创办国武监,编练猛虎武胜军,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征战沙场,反而是于朝堂政争不太上心,而这次一旦得了机会,上请领兵出征,就好像是水到渠成,不值得大惊小怪。

    南十八直了直身子,目光灼灼,老天保佑,终是让他等到了这一天,万幸后周赵氏也能绵延至今,不曾子孙断绝。。。。。。。想到这里,眼底深处,不由掠过一丝刻骨的恨意,这许多年下来,仇恨已经他心里扎下了根,只有仇敌的鲜血才能将这根刺彻底的拔出来。

    暗自琢磨着,勉强压住心里的翻腾,还露出了些许笑容,接着话茬便道:“大人乃军中重将,正应如此。。。。。。。这些年,猛虎武胜军驻于京师要地,兵力又为京军之冠,也确是该调往他处了,这又是大人心血所,旁人领兵,恐怕难以让人安心。。。。。。怕是不用大人请命,也自有人说话的。。。。。。。”

    其他几人都是点头,南十八话里的意思他们岂会不明白?猛虎武胜军现约有两万众,就算去岁羽林左卫闹出了哗变,被撤下番号,朝廷下旨,由猛虎武胜军补之,但这样的兵力,是照着镇军规制编练的,说句大不敬的话,一旦京师有事,什么羽林左右卫,什么雄武军,左右屯卫,猛虎武胜军面前,加起来也有些不够看了。

    所以,近两年兵部那边屡屡有人上请将猛虎武胜军调离京师,并非只因为赵石和李承乾不睦,也确实是有自己的道理的,能拖到现,不过是因为赵石这里硬顶着,理由也只有一个,军编练尚未妥当,但这个由头又能拖到什么时候?

    其实结果已经很清楚,现也许就是一个刚刚好的时机。

    “但职位上,却还是要争一争的。。。。。。。。。”陈常寿插嘴道了一句。

    南十八轻松的摆手,续道:“这个不急,即便陛下有出兵的意思,但等朝廷议决,再到下旨,大军成行之前,还有诸多事情要做,何时出兵还真说不准,而以陛下对大人的宠信,于职位上,也不必太过忧心。。。。。”

    这时孙文通皱着眉头插话道:“只还是猜测罢了,帝王心事,谁又能猜得准?朝令夕改。。。。。。。。。毕竟是军国重事,若朝臣一力阻之,如之奈何?”

    这一下其他几个人都笑了,孙文通虽已大秦任职有些年了,但却少与大秦朝臣交往过,对于大秦朝堂上的事情所知有限,如此便拿前蜀国君臣来与大秦朝堂上的大人们相提并论了,这里都是聪明绝顶之人,闻一而知十,只一听他的话音,就明白他的想什么,却皆是忍俊不禁。

    快的李博文立即笑道:“孙兄不必担忧,朝廷政令,非为儿戏,一旦旨意下来,定然不会再作改。。。。。而且。。。。。。。陛下英明神武,也断不会轻作诳语,来戏弄一位军中大将,不然的话,岂非亡国无日了?”

    孙文通呲了呲牙,瞪了李博文一眼,作为蜀国旧臣,这疮疤可没少被李博文揭开,对于这位的刻薄言语,实是听不顺耳。

    “皇帝陛下说不定口出无心。。。。。。。。”

    “好了。。。。。。”陈常寿开口阻住两人的口舌之争,顺便解释了两句,“一年多来,朝堂之上颇有动荡,若是出兵,朝堂之争便能瞬即平息,又逢有良机,以陛下之英明,哪里会放过?”

    南十八点头赞同道:“惜身所言不差,十八这里先恭喜大人了。”

    赵石笑笑摇头,战事的起因他不想多说,他专注的则是战事本身,而借助这几位的地方其实还于,一旦他领兵出征,长安这里的事情却需要作出一些安排,比如国武监,比如猛虎武胜军一旦离京,兵员补充,粮草诸事等等等等,其中涉及的绝对不会只简单的行军征战,因为猛虎武胜军和国武监几乎可以说是两位一体,没有国武监,也就没有什么猛虎武胜军,反过来亦然。

    而偏偏猛虎武胜军和其他京军,禁军,镇军都有些不同,若是离开京师,这根基要留哪里?

    这些才是他真正担心的地方,要说其他嘛,比起这个来,就没那么重要了。

    话题转回来,几个人厅中商议了足足一个多时辰,这才大略定下来,若是领兵出征,南十八,孙文通随行,留下陈常寿,李博文京中看家,至于其他的,还得容几个人好好想想。

    而当务之急,其实便是整军备战,孙文通那里这会是毫不含糊,回去之后,便列出了长长的单子,从粮草到军械,再到驮马车辆,还有缺额之战马等等等等,看的赵石都有些眼晕,有些头疼该怎么跟户部打交道了。

    南十八那边总管人事抽调,又按照赵石的吩咐,欲从国武监抽出数百生员来,以为备军,其实赵石已经想好了的,要将这些人带着随军而行,组建成军官团,历练一番,一些人可能会补入猛虎武胜军,一些人则编成教导团,负练兵之责。

    这是很有必要的,如果大战一起,虽说南十八等人于其他诸事上意见不一,但却都一致以为,战事若起,则必定战事连绵,非是一时半会能够结束的了的,所以一旦战事拖延,兵员备补便是重中之重,而东军之中,折家势大,赵石又非领兵大帅,所以这后手一定是要留的,事实上,也证明赵石这个决定确实英明无比,但那也是后话了,这里不须多说。。。。。。。

    后,各人正欲散去,赵石才省起还有事得办,又将众人留了一会,说起靖佳长公主欲认自家儿子为义子的事情。

    几个人听了,略一琢磨,除了孙文通之外,其他几个人便都面色古怪了起来,李博文吧嗒着嘴,率先来了一句,“大人好福气。。。。。。。。”

    南十八和陈常寿对视了一眼,想他们这种聪明人,立马就知道,对方所想恐怕与自己差不多少,南十八转开目光,仰首望天,闭紧了嘴巴,陈常寿有些想笑,却又觉着嘴里有些发苦,瞥眼瞅了瞅明显没当多大事情的赵石,心里暗自叹了口气,这位大人啊,有些事上真的是粗疏的紧,到不愧是一介武夫。。。。。。。。

    琢磨了一下,知道这事南十八是不会搀和了,而李博文?别指望这个家伙,只要此人一开口,好事都能变成坏事,别提这事实有些匪夷所思。。。。。。连他自己都不确定,皇帝陛下的心意是不是就是这般。。。。。。

    “好事啊。。。。。。嗯,长公主殿下那里却是孤单冷清了些,大人不用费心,此事交由惜身来办便是。。。。。。。。只是。。。。。。。虽说陛下有意如此,但长公主殿下那里也不知答应不答应,所以。。。。。。。。大人还是亲自走上一趟为好,问明白了,也好将此事办的完满,呵呵,大人以为如何?”

    赵石有些奇怪的瞅了一眼陈常寿,这结结巴巴的,可是少见的很,给高兴的?自家弟子攀上公主,老子这里还没怎么呢,你就先高兴了?真真是让人无语。。。。。。。

    不过跟迫眉睫的战事相比,这事他心里可真算不得什么,也没深想,便直接应下了。。。。。。。。。。。。

    最新章节txt,本站地址:



第七百一十四章无题

    第八卷繁华处是吾乡第七百一十四章无题

    阳光爬上窗棂,越过屋檐,越加炽烈的散发着自己的热情。

    赵石坐于书案之后,聚精会神的看着手上的文书,不时提起笔来,勾勾画画,这里是得胜伯府的书房,布置的简简单单,既没有宽大的书架,也没有饱满的藏书,墙壁上除了几张主人完全不会注意的画作之外,却还挂着几柄战刀,笔墨纸砚散发出来的芬芳,丝毫不能掩饰它们所带来的杀气。

    长相俏丽的丫鬟拘谨的磨着墨,只因得胜伯府的书房,迎来其主人的机会实少的可怜,打理这里的人到也清闲,既不用每日擦拭精美易碎的瓷器,也不用整理书卷,只进行日常洒扫便是。

    不过这里也算是内宅重地,所以才配了两个伶俐的丫鬟,和几个手脚勤快的仆人,不然的话,照顾这么一间屋子,两个粗使下人也就足够了,根本用不到那么多的人手。

    其实,这间书房里面,贵重的五品就那么几件,却皆乃御赐之物,那才是重中之重,不容有失的物什。。。。。。。。。。

    现赵石手上拿着的是一张长长的名录,不用说了,正是国武监今年招收的生员的名单,与往年大抵相当,却也有不同之处。

    其实不同的地方并不多,只于比起往年来,这份名录显得加的详完善了,前面数百人,皆为这一期正式生员,出身来历注解的分外详实,几如各部告身,虽说查祖孙三代不可能,但也不会相差太多就是了。

    后面数百人,则是今期国武监招收的童生,多数皆为长安左近良家子,这个其实不用多瞧,下面的人办的妥当的很,已不须督学大人亲历其为。

    不过说起这个来,这几年却也总有些波折里面,其实也不是旁的什么,非有人故意从中作梗,还是当世的观念问题,不是有那么句俗话吗,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国家开科取士,明面上看似无分贵贱,但事实上相对应的人群也只是那么一小撮罢了,不用说旁的地方,就拿大秦京师长安来说,千年古都,汉家繁盛之地,但你若街头巷尾捉几个人问,十个里却还是有***个是一个大字不识的,长安尚且如此,就不用说其他各处了。

    朝堂上的大人们没觉着不对,士子们没觉着不对,便是升斗小民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只要吃穿不愁,不会觉出有什么不对来的,反正几千年已降,都是这么过来的,谁又能说出个子午卯酉来?

    而这两年,国武监开始大肆招收童子入监就读,从开始的几十人,到后来的几百人,很快就会超过千人,工部那里经过前几年的忙碌之后,这两年的精力却是几乎被国武监占去了一小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