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清穿)八阿哥的传奇一生 >

第54章

(清穿)八阿哥的传奇一生-第54章

小说: (清穿)八阿哥的传奇一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朕看了你的折子,想法很好,关键在于能否施行下去。”康熙看着站在底下的胤禩,缓缓开口道。
胤禩抬起头来回视着康熙,“只要皇阿玛肯给儿臣这个机会,儿臣愿为皇阿玛展示出这一切。”
康熙静静地审视着全身仿佛在闪着光的少年,良久,方道:“那就要看你能不能让满朝文武都心服口服了。”
“儿臣愿意一试。”胤禩声音坚定,一双眸子里熠熠生辉。
隔日早朝,康熙便将胤禩的折子丢给满朝文武传阅。看完折子,殿上顿时沸腾了起来。文武官员三三两两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不消片刻,便有人按捺不住站出来道,
“皇上,此事万万不可啊!开农学,讲经济,教手工,让学生学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那么置圣人之言于何地?读书人自该读干干净净的书,做干干净净的学问。若是学了这些个乌七八糟的东西,那么怎么还能称得上是读书人!”礼部侍郎一番义正严辞,顿时惹来不少人附和赞同。
康熙看一眼情绪激动的礼部侍郎,开口道:“这份折子乃是八阿哥所奏,众卿有何疑问,均可与之一辩。”康熙说完,便做出一副听之任之的神色,俨然放手不管了。
而殿上的官员闻言均是一愣,随即便各自开始转起了心思。礼部侍郎听完康熙所说,立即将炮火转向了胤禩。
“睿贝勒,读书人聆听圣人之训,学习孔孟之道,自古以来皆是如此。如今睿贝勒硬要天下学子学那些个乱七八糟的东西,岂非有污圣训?”
“石大人此言差矣。”胤禩盈盈一笑,道:“何为乱七八糟?何为有污圣训?胤禩只知世间万物皆是学问。农耕经济,医术手工,地理天文,研究起来,皆是一门学问。而学问,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只有有用还是无用之别。有一句话是用来形容读书人的,叫做:百无一用是书生。敢问石大人,为何在世人眼中,读书人会是这等形象?”胤禩笑着将问题抛给了礼部侍郎。
“这——”礼部侍郎一时语塞,支吾着答不上来。
“让我来告诉大人吧!”胤禩清朗的声音在殿中响起。“所谓十年寒窗,苦读半生,所为的,不过是一朝得仕,能够入朝为官。而这十年所学,其内容仅限于四书五经,孔孟之道,针对的也仅仅是那一场科举罢了。然而天下读书人甚多,最终能够鱼跃龙门,入朝为官的却不足千分之一。那些落第的学子枯坐于室,修习半生所得,也不过是个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无用文人罢了。到最后于社稷无用,于家人无用,空余满肚子的大道理,最后说不得还要靠家中的妇人养活。”胤禩说完灿然一笑,看向礼部侍郎,“石大人,胤禩说的可对?”
礼部侍郎面现不忿之色,嘴巴张了又张,却是什么也没能说出来。
“睿贝勒此话不免有失偏颇,”吏部尚书站出来道,“朝廷开科取士,要的就是熟读圣人之言,一心为民的读书人。经过科举考试,有人中选,自然也会有人落选,这都是不可避免的。按照睿贝勒的意思,难道说朝廷举行科举是错的,是将那些学子变成无用之人的根本?”
吏部尚书此言一出,朝中众人纷纷向胤禩看去。吏部尚书这话说的可严重了,若是胤禩答不好,就不仅仅是得罪他们这些通过科举而入仕的官员,恐怕也会令龙椅上的那位心有不满。众人看着那立在殿中不及弱冠的少年,盈盈一笑,端的是温润如玉,让人心旷神怡。只是,若是此次犯了众怒,也不知道他还能不能笑得这般怡然。
“尚书大人想岔了,胤禩可没有这么说。”胤禩笑道,“朝廷开科取士,选拔人才,为的是社稷兴旺,胤禩心中自然赞成的紧。而胤禩的提议,说来,也是对科举取士的一个补充。天下读书人何其多,自然不可能每一个都能入朝为官。而那些落第的举子,不读书又能做什么,他们还会做什么?胤禩的提议便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假如学堂在教授孔孟之道之外,能够教给学生农桑,经济,医术等,让学生了解这些方面的一些基本常识与技巧。这样,即便他们将来不能入朝为官,那么也可以通过其他的途径来谋一份出路。”胤禩侃侃而谈道。
“睿贝勒说得这般天花乱坠,好像学了这些东西,将来就饿不死一般。可是贝勒爷想过没有,让学生一下子学这么多东西,他们能不能接受得了是一回事,耽误了读正经书,将来考不上科举谁来负责?”户部侍中于番开口说道。
胤禩一笑,回道:“于大人似乎并未仔细看胤禩奏折中的条陈,不然,便不会如此说了。农桑,经济,手工,医术,这些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分阶段学习。一年之内学什么,学多少,这些都是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来具体制定,绝对不会让他们觉得学的东西太多,接受不了。而且,学习这些东西,也并不会耽误学生学习四书五经。那些圣人之言,并不是每日挂在嘴边说说就能记忆深刻的。让学生学习农桑,知道稼樯的辛苦;学习医术,能够医治一些常见的病痛;学习手工,能够修桌椅,葺茅屋。这些最基本的生存之道,皆是蕴含着道理与学问的。而这些道理与学问,与孔孟之道并不冲突。相反,能够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学生通过学习这些,才能更好地明白书中的教义,而不是一味地死读书,最终沦为学究书呆之流。”
“不知大人还有何疑问,若有,请尽管提出来,胤禩一定为各位解答。”胤禩视线自众人脸上一一扫过,灿然一笑,开口说道。
众人看着身姿英挺立于殿中的胤禩,一时都想不起要说什么。悄悄看看上头那位,只见康熙神色淡淡,似乎对争论的结果并不关心。众人一时都有些拿不定主意,不知道是该支持,还是该继续反对下去。平心而论,八阿哥的提议其实很好。只是多少年了,学堂都只是教授四书五经,孔孟之道。猛然加入这许多新的内容,众人心里不禁都有些惴惴,不知将来究竟会发展成何种模样。
“睿贝勒所言句句在理,微臣心内甚是赞同。”众人正迟疑着,便见工部尚书达泰出列道。
“为人做事本就当不拘成法。睿贝勒的提议于江山社稷都是大有裨益的。这么好的提议,若是只因为以前从未听说过便将之摒弃,岂不是太过可惜!”达泰同胤禩也相处了三年多。这三年多来胤禩的所作所为,他都是看在眼里的。对于八阿哥,达泰觉得唯有用惊才绝艳,大智大慧这样的词方可形容。而更为难得的是,身为天家子,八阿哥身上不仅没有自觉处处高人一等的骄矜与傲慢,反而性子温和亲切,让人如沐春风。这样一个生着一颗七窍玲珑心思的人,真是让人想不喜欢都难。
达泰开了一个头,顿时开口支持胤禩的便多了。那些本来就有意于此的,自是纷纷开口赞成。而那些举棋不定的,也有不少纷纷投向了胤禩这边。
冷眼旁观了整个过程的康熙,望着殿中那个盈然而立,面带微笑的少年,突然生出一种感觉来:仿佛在这个世上,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将眼前的少年击垮。康熙想,他的这个八阿哥还真是一个怪胎。
“既然诸位爱卿已没有异议,那么此事便这么定了。”等朝上的人都说的差不多了之后,康熙开口道。“就按照胤禩折中所奏,先在山东一地试行三年。三年之后,以观成效。”
“圣上英明。”朝上官员齐齐跪下山呼万岁。
作者有话要说:半夏想要写出那种激烈精彩的感觉来,但奈何笔力有限,只能到这种程度了,大家凑合着看吧~~~~~~


、春梦

“四阿哥,您接旨吧。”传旨的公公读完圣旨,神色恭敬地将圣旨递给胤禛。
胤禛接过圣旨,一旁的苏培盛从袖子里掏出一枚荷包递给传旨的公公。
“公公辛苦了,留下来喝杯茶水再走不迟。”
传旨的太监收下荷包,笑道:“不了,奴才还得出宫一趟,去一趟睿贝勒府上,就不多留了。”说完,冲胤禛打了个千儿,退了出去。
胤禛手里握着圣旨,脸上神情莫测。良久,才对苏培盛道:“下去准备吧。”苏培盛应声下去收拾行李,心里却微微有些纳闷,心想他们主子这到底是乐意呢,还是不乐意呢?
胤禛自然是乐意的。能够跟胤禩一起去山东,胤禛求之不得。只是——胤禛脑海里浮现出这一阵子晚上做的梦来——春梦,香艳无比。梦里面的人有着纤细柔韧的身体,秀致如玉的面庞,更有一双仿佛氤氲着三月江南水气的桃花眼。那双美丽的桃花眼里总是含着温柔的情意,引得人不禁想要溺毙在其中。情动时,那双眼里会露出炽热的爱意,白皙修长的四肢紧紧攀附着自己,漂亮的唇瓣轻启,吐出一声“四哥”……
胤禛一回想起梦里的情节,身体就忍不住变得燥热起来。无奈之下端起桌上的凉茶猛灌了两口,这才稍稍压□上的热意。
第一次从春梦中醒来时,胤禛是有些慌乱的。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竟然会梦见和自己的亲弟弟做这种事。大脑一片凌乱的胤禛开始想是不是自己年纪到了,有了这方面的需求。他房里早就有康熙指给的宫女,只是他那时年纪不到,欲望淡薄罢了。现如今开始做春梦,而对象竟然还是自己的弟弟。胤禛觉得,他有必要去找女人发泄一下了。
于是到了第二天晚上,胤禛便召了个宫女来侍寝。只是,看着那女子姣好的面庞与发育良好的身材,胤禛却发现自己丝毫提不起兴致来。挥手让那宫女退下,胤禛独自躺在床上,很快便又陷入了那香艳的春梦里……
再次从春梦中醒来,胤禛已没有了初次醒来时的慌乱。默默换下打湿的亵裤,胤禛靠在床头,开始整理那复杂的心情。很明显,他对老八有了欲望,并且这欲望来势汹汹,导致他每晚都要做春梦。而这欲望的起因,不过是源于他对胤禩□肌肤的匆匆一瞥。那一瞥,只来得及看见胤禩吻痕遍布的锁骨,然后,他便接连做了两晚上的春梦。
胤禛之前便知道,胤禩对于他来说是不同的。他每日听人汇报胤禩的一举一动,若是哪日未听,心里便觉如同缺了些什么。之前他只当是看得上眼的兄弟,到了如今才发现,却原来不是这样。他对胤禩有了欲望,有了不该有的心思。
先前他总以为太子不堪下作,竟然对自己的亲弟弟怀着这样龌龊的心思。如今到头来才恍然发现,他又同太子有什么区别,还不是一样对老八有了不该有的念头。
老八是他的亲弟弟,他心里的这种念头注定是悖德乱伦,是见不得光的。他先前唾弃太子的行径,其中便有这一点原因。只是,如今轮到他自己,胤禛却没有办法因为这种原因而放弃。悖德如何?乱伦又如何?他爱新觉罗胤禛想要的人,可不会因为这么不值一文的理由而放弃。温润秀致的老八,智慧灵动的老八,心肠柔软威风侠义的老八,既然教他瞧上装在心里头了,那么他就一定要将之占为己有!
胤禛握紧手中的圣旨,漆黑幽深的眸子里闪着志在必得的光。
胤禩接到圣旨后愣了愣,有些没有想到康熙会派他亲自去山东。但是又联想到八岁那年出使尼布楚谈判,胤禩便又释然了。出巡山东,监察新学的建立,这和跟俄罗斯人谈判比起来,自然不算太大的事。他这个便宜老爹,分明是将他一个未成人的孩子当成大人使唤了,尽管他本质上其实是个成年人。
而一想到老四和他一起去山东,胤禩脑海里第一个反应出的念头便是:太子殿下这回又要吃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