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老宅鸟事 >

第25章

老宅鸟事-第25章

小说: 老宅鸟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主任刚来黄埔没多久,只是突然来巡视而已,这原本没什么要紧,可怪就怪在杜教官一见周主任来了,居然像学员一样‘噌’的跳起来,规规矩矩的立正敬礼。直到大家都好奇的瞄过去,杜教官好像才注意到自己的不妥,一张俊脸顿时血红血红的,尴尬的放下手,一副手足无措的样子。

好在周主任厚道,笑呵呵的说:“咦,原来杜教员在这里,你们老师学生的感情不错啊,呵呵。”

襄湘赶紧接下台阶:“周主任,您好,您好。”只是他当时的心情真可以用‘风化了’来形容……

 
作者有话要说:由于脂肪不甘寂寞,于是YD的勾搭了编辑,编辑把俺纳入后宫,于是要入V了,入V后连更三章,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

本文黄埔剧情快结束了,后面继续是东征北伐,直到‘西安事变’后完结。CP已经定位给萧烈,咱的心太软,不喜欢虐主角,萧童鞋你小心了。




论亲(一)

跟美男子单独相处一定是这个世上最令人暗爽的事情了。

都说穿军装的男人帅,如今看来果然如此,一身挺拔的军装,长长的军靴,束紧的腰带。哎呀呀,年轻时的周总理不光长得俊,气质佳,有学问,而且人又温和,平易近人,真是男人中的好男人,好男人中的优质男人,瞅了第一眼就想瞅第二眼,瞅了第二眼就想瞅无数眼,呜呜呜,罪过呀。

查房结束后,陪周主任一起离开的路上,襄湘感慨万千。那心情就好像饮了醇香的美酒,让人迷醉的晕乎乎的;又好像在大浪滔滔的海上,心情一起一伏,紧张又兴奋。

一直以来对周总理的了解只是课本上的一些只言片语,而今真正见到了,才了解到一代伟人近乎完美的人格魅力。襄湘曾经去听过他的几堂演讲,他的声音温润却有力,语言幽默而富有活力,内容洋溢热情和感动,让人不自觉地沉迷于其中。

那时候黄埔不光在学生中分派别,在老师中也分派别,有一些G C D员身份的老师很不得党国学员的见待,但是周总理的课却跨越了这种界限,不管你是什么党派,都会毫无例外的被他的风采折服。

“杜教员对马克思主义了解的很多啊,我好像在资料室的档案里见过几篇你写的文章,写的很好,很有见地,一定做过深入的研究吧。”他说。

“研究过一些。”从初中被迫研究到大学毕业还在继续研究。

“我听说你之前给廖先生做秘书?”他轻快地说:“孙先生和廖先生对我们的工作给了很大的支持啊。”

“我以前常听孙中山先生说,那时候革命一次一次失败,他心中失落的时候,是G C D的理念给了他新的希望,还帮助他实现了黄埔的建设工作,所以才有了‘新三民主义’。”

“我刚来学校不久,对很多事情不是很清楚,你现在是蒋校长的秘书,你觉得蒋校长对G C D是个什么看法呢?”他问。 

“我跟在蒋校长身边也只是近一年的事情,蒋校长有什么想法我猜不透,可是去年我随蒋校长的队伍出访苏联的时候,他曾经给孙中山先生和廖先生分别写过信,信中对苏联G C主义颇有微词。”

这个晚上襄湘跟周主任进行了不短的对话,襄湘单纯而诚恳的说了很多,大都是自己在黄埔的见闻和趣事,啰啰嗦嗦一大堆,事后又觉得很难为情,多亏了人家涵养好啊,耐心的听了自己兴奋过度而且前言不搭后语的话,同是二十几岁的青年,自己真是自惭形秽啊。

半月后,军校放假回家的那天下午,溜溜吹来了一天黑云,下起了稀疏的雨,灰蒙蒙的空气中带出点阴森的气象。云升镇到处是一片苍苍的绿色,水稻田里还有人在干农活,披着蓑衣斗笠,静静地世界里似乎只有细雨‘沙沙’的响声。

襄湘下了火车后是徒步回去的,因为忘记带伞,西装都湿透了,皮鞋底粘上了乡间小路上的泥巴,剁下去,又再黏上。远远地看到了杜家大院的宅门,黑漆的宅门很宽,门上贴着一对门神,像一部黑白照片。

“哎呦!二少爷!您回来了!”看门的门房一见襄湘满脸笑容,又道:“怎么都淋湿了?这阴天噶及的,您也不晓得带把伞,快进来,说一声让家里去接您也好啊,大冷的天淋着回来。”

“呵呵,走着走着下起来的。”襄湘说。

门房赶紧让一个男仆去通知老爷,自己给襄湘撑了把伞往前厅走。

“良馨小姐出门子的时候,您也没来得及回来,府上晓得您忙,也没敢去叫您。秋分的时候老爷新迎了七姨太,是五姨太娘家那边的闺女。还有,少爷您有喜事了。”门房叨叨家里的琐碎事,临了又兴冲冲的说襄湘有喜事了。

襄湘笑道:“我有什么喜事?”

“这个咱老头不说,不能抢了姨太太的乐子啊,您快进去换衣裳吧,别冻着。”

这个时候已经快摆饭了,襄湘回房间换了身衣服,直接到饭厅里等着众人。二姨太最先奔出来,一脸高兴地上下摸着襄湘,她看上去很滋润,一身水色的新旗袍,还带了条颗颗浑圆的珍珠项链,仿佛年轻了好几岁。

杜老爷随后出来,他一点变化也没有,还是那样干瘦,但是精神头很足,边上跟着他新娶的七姨太陈月林,依然是个才十五六岁的小姑娘,看上去斯文秀气,留着短发,像个女学生。

饭桌上,杜老爷很是关爱的问了襄湘生活上的事情,又建议他带上个丫鬟去照料他的生活。二姨太坐在襄湘身边,不停地往襄湘碗里夹菜,嘴里嘟哝着瘦了、黑了什么的。26岁的杜良默已然娶了三房姨太太,还需起了胡子,对襄湘一派大哥样的关怀。小妹杜良燕坐在其中自己吃饭,刚满5岁的女孩小心翼翼的只夹眼前的一盘菜。

陪着杜老爷喝了几杯酒,杜老爷有些醉了,眼珠子有些红,指着二姨太说:“跟,跟良钰说说,呵呵,我今天高兴。”

二姨太摸着襄湘的后背,有些欣慰的说:“上个月,镇长那边悄悄传了个话,似乎有和咱们家结亲的意思,我见过他们家的姑娘,今年16了,长得又白净,眼睛又大,还在广州师范上学,文文静静的,我挺喜欢。”

杜老爷说:“人家过来问问你是个什么意思,因着你在外头,现在的年轻人都兴什么自由恋爱,说不好你有别的想法,家里也不好随便给你定下来。”

襄湘没想到是这么个事情,听后有点呆呆的,攥了攥拳头,别别扭扭的说:“这事,不着急。”

“你不着急我着急。”杜老爷喝了口酒,看了眼桌上脸色不大好的杜良默说:“早五六年前你大哥就成了亲,这几年女人也收了三四房,可就是连根草都生不出来,还整天在外头花天酒地呢,哼!”

杜老爷的声音过大了,小妹杜良燕吓得放下碗不敢吃饭了,杜老爷似乎还觉得不痛快,指着杜良默骂道:“你这个不成器的东西,叫你管的产地,你赌钱输了一半,叫你去店铺里看帐,你强了人家老掌柜的孙女,你说你还有什么干不出来的。”

一直没说话的大太太眼观鼻,鼻观心,仿佛已经老僧入定。杜良默的媳妇王彩英这几年下来瘦了不少,站在一边规规矩矩的布菜,一句话也不敢说。

杜良默从小就害怕杜老爷,此时当着杜良钰的面丢了脸也不敢反驳,只是小心的说:“父亲教训的是,都是儿子不好,以后一定不敢犯了。”

“哼!有脸说!我这张老脸都替你发烧。”然后杜老爷转向襄湘说:“钰儿瘦了,让厨房给你做些喜欢吃的,至于镇长大人那边的提亲,你自己决定吧,虽说他们家境不错,但是你现在地位不一般了,一个小小的镇长也许你看不在眼里。但是婚事一定要做准备了,你老大不小了,早些年你不听话,在外面东奔西跑的,不然早就该成家了。”


 
作者有话要说:虽然写了论亲,但是湘筒子是不会和女人搞的。
脂肪开学了,宿舍没拉网线,用手机发文,但是评论不能及时回复了。
大家可以到我那个评论文章下看民国美男的照片。



论亲(二)


到了晚上,风大了些,但云已经散开,月亮出来,发着寒光。

一个小丫鬟给襄湘铺好了床,这房间虽然不怎么回来住,但是二姨太却总让人收拾的干干净净的,一丝灰也不见。

襄湘洗了个澡,坐在桌前看一本闲书,二姨太淑惠端着一碗甜汤进来。

淑惠摸了摸襄湘的脑袋笑着说:“儿子大了,该娶媳妇了。”

襄湘咽了口唾沫,讨好的朝淑惠笑笑说:“我现在干革命,你知道现在的革命青年流行‘革命不成功就不结婚’。”

淑惠呵呵笑个不停,打趣道:“少来了,臭小子心里指不定多想娶媳妇呢,还在这里装样。老爷说让你自己看着办的意思,是万一有比镇长家条件好的,你推了镇长家也无所谓。可是你自己得把好关,别说些革命青年不看门第这种傻话,你看良默娶的媳妇,带的那些嫁妆多撑门面,现在老爷不让良默管产业了,可他就吃他媳妇的嫁妆也够了。”

襄湘眼角抽了抽说:“这可真是……难道咱也要吃媳妇嫁妆……”

淑惠伸出手戳了襄湘脑门一下说:“我就是说说,让你看好了再领回家,别再弄一些……咳,总之啊,等你娶了媳妇,生了儿子,我也就放下心来了,在家帮你看孩子。”

襄湘说:“其实我不怎么想……这么早结婚。”

淑惠站起来,抱着襄湘的肩膀说:“哎呀,我的儿子啊,等结了婚生了儿子,你就知道好处了。身边无论何时总有个贴心的人,就像我有了你一样,老了老了还有人疼有人照顾。”

这一夜,襄湘睡的颇不平静,淑惠的一句话萦绕在耳边,‘就像我有了你一样,老了老了还有人疼有人照顾。

半夜,襄湘忽的坐起身来,擦擦额头上的冷汗,心里有个声音在呐喊:“不行!不行!我得生个儿子!”

于是非常现实的小市民襄湘觉得,前世是女人什么的根本比不上有个儿子防老来的重要。第二天,襄湘一脸憔悴的跟二姨太说:“那啥,我想有机会先见见镇长家那个姑娘,然后再决定。”

二姨太打趣道:“行,行,行,我儿子长得这么俊,生怕自己娶个丑媳妇,还得亲自相看相看。”

清晨,微微有些小风,吹动树叶,发出‘哗哗’的声响。

襄湘在门口刷了牙,深吸了几口气,老家的床果然舒服又暖和,睡了两夜后都不想再回黄埔了。一旁的小丫鬟踮起脚给襄湘擦了擦脸上的牙粉沫,看着襄湘英俊的侧脸有些羞涩的问:“二少爷,早上想吃点什么?我去厨房给您要。”

“嗯,随便拿点就行。”襄湘说。

坐在花园里等早餐的时候,听到一个脆生生的童音在数:“一个,两个,三个……一个,两个……一个……”

襄湘好奇的起身去寻找,看到葡萄架下,一个一身粉红的小女孩在踢毽子,不过踢得不太好,最多只能踢三个,一张小脸兴奋地红彤彤的,煞是可爱。

“燕燕。”襄湘叫她。

这是六姨太的女儿杜良燕,她看到了襄湘,毽子掉到了地上,似乎有些怕生,一转身就往屋子里跑,边跑边喊‘娘’。

六姨太青莲端着一个脸盆从屋里走出来,看到了襄湘,福了福身说:“二少爷。”

这声‘二少爷’声音低柔,带着温柔亲切,听得襄湘心里头颤了颤。

“姨太太早。”襄湘说。

青莲瞭了襄湘一眼,眼里带了种挑逗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