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幻世匪王 >

第8章

幻世匪王-第8章

小说: 幻世匪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是切实提高广告质量。比如发留言式广告时,就得想出勾引人的一句广告词,并把书名嵌入。而这时候,一个简单易记的书名就显得很重要了。在论坛发广告帖时,则需要一小段精彩的介绍性文字,相当于作品简介,但可以比简介更灵活些。

二是精心挑选广告场所。如果是漫无目的地四处乱发广告,那么效率是很低的,因为许多作品人气非常低,总共也没几个人去看,而看书评区进而被广告吸引的读者就更少了,去这种地方广告,纯粹是浪费时间。因此,要发广告的话,就要合理选择目标。主要有两种目标可供选择。一是知名度很高的人气作品,二是正在强推或者封推的作品。如果时间够多,也可以去选择一些稍弱,但总体效果不错的推荐上的作品,比如末页推、三江阁推荐等等。在这种人气作品中广告,效果会好上不少。

可是不管怎么说,主动式广告都是不得已的行为,再怎么精心谋划,广告效益都不会太好,想要好的效果,要看被动式广告。

被动式广告,就是别的作者主动进行的广告。这和偷偷摸摸的牛皮癣广告完全不同,它是经过作者同意的,对于该部作品来说,就是一种官方行为,可以光明正大地把广告在书评区置顶,甚至把广告插在章节中、简介里。这种广告的效果与主动式广告是有天壤之别的。

不过,虽然被动式广告更为有效,但依旧要考虑到效率问题。如果对方是人气太低的作品,那么无论怎么广告,效果都是很差的,并不值得要这样的广告。而且,一般来说,被动式广告是相互的,求别人广告,也意味着自己有义务帮别人广告。正如上文所说,如果广告过多,会影响到自己读者的心情,这样交换广告,其实是吃亏的。同时,如果广告的作品质量普遍较低,也会降低读者对本书的观感,毕竟,物以类聚这一观点早已深入人心。

在被动式广告中,有一种是绝对占便宜的,那就是让大牌作者帮忙广告。这个,就要看作者自身的交际能力的,有关的技巧,会在下文提及。

总体来说,广告在各种宣传中是一种辅助手段,是起到次要作用的,不过,相应的,它也往往能起到关键性作用,尤其是在新书期间,广告的作用是最大的,如果要拉广告,主要也就是在这一时期。

相比广告,各种官方推荐的效果,可就是好到天外了,尤其是三江阁推荐和强推,是让新人出头的最佳武器。至于怎么申请这两个推荐,将在下文说明。

这里主要想说的是推荐其实是和作者互动的一种宣传,这是双方共同的利益,而不是单方面的责任或义务。大部分新人作者,都是被动地等着编辑安排各种推荐,然后被动地安排自己的时间,甚至有些作者等下了推荐,还不知道自己上过什么推荐,这样很容易造成宣传配合不佳,浪费宝贵的推荐机会。

事实上,对于自己的写作情况,作者本人是最了解的,究竟是早点上强推好,还是等字数多些再上好,作者自己是最有发言权的,而这类问题,作者完全可以主动找编辑沟通,在推荐能够安排的范围内,选择一个对自己最有利的时机。否则,如果等编辑安排,那么有可能正写到情节的低潮期,或者作者工作正忙,短期内无法正常更新,从而造成推荐机会的浪费。

此外,有一些推荐,如果作者主动配合会好许多。比如首页的广告词推荐。这个推荐位置并不太起眼,但效果却是很不错的,尤其是广告词设置得很精彩、很勾引人的时候,它的效果是惊人的,不亚于某些封面推荐。现在大部分广告词都是编辑自己想的,但是作者才是对作品最了解的人,也会有更多的时间去设计这个广告词,如果作者能够主动配合想好广告词,提前交给编辑备用,那么既给编辑省了事,又能使推荐的效果变得更好。

类似的,还有作品的简介。这里的简介指的是封面推荐时所用的文字介绍,它们和作品上传时需要填写的简介略有不同,主要是字数上的差异。不同地方的封面推荐,需要的文字介绍的字数是不同的,这就需要提供几个不同版本的简介。目前这个工作也是编辑在做,如果作者能够配合,主动提供几种简介,那么上推荐时效果无疑会更好些。

以上说的,是在内部的正常宣传模式,而在之外,还有一些非常规模式。当然,大部分都是不太现实的。

比如,可以通过QQ进行宣传。最简单的是多加一些QQ群,然后每次更新后到各个群里打广告。如果有些技术含量,可以使用QQ群发软件,对随机用户进行轰炸。这种软件是可以给非好友发送消息的,也就是说能强制对方收到广告。当然,这种行为不太道德,不推荐采用。

如果作者只求成名,不在乎钱,或者有足够信心在成名后把钱赚回来,那么可以花钱在各种媒体上打广告,比如路边的广告牌、地铁的电视广告、门户网站的宣传链接等等。而最简单的,就是花点钱进行手机投票,如果上了榜,一样可以在首页有次封面推荐的机会。

另外,还有些天马行空的手段。比如,作者如果能联系到某位过气明星的话,可以找他合作,一起来写一部,当然,是由该作者主笔,明星只是提供一些资料而已。作品可以选取重生类题材,主角就是那位明星。保证一定的作品质量和吸引力,借着明星的人气进行炒作,走红的可能是极大的。若是明星拒绝,那也没什么损失。而一旦他因为现在收入不好,或者是因为好玩而答应下来,那么作者得到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哪怕稿费由明星抽取大份,以作者的长远发展来说,还是非常有利的。当然,这种想法并不太现实,这里就不多说了。

五、作品该留多少存稿

这个问题,没有确切的答案,因为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写作速度,需要的存稿量是不同的。

对于单部作品的发展而言,存稿是多多益善的。如果手上有大量的存稿,那么对于冲榜、拉票,以及应付各种突发事件,都是大有帮助的。然而,对于新人来说,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写的书是否卖座,会不会写的全部没用。这是一个很令人头痛的问题。存稿少了,对新书的发展很不利,而存稿一天天积累下去,却也是种很大的冒险。万一作品仆街,那写了这么多天,岂不全是无用功?对于新人来说,首先应该想办法判断自己的作品是否卖座,若是实在无法判断,那就只能少存点稿了,毕竟,写书也不容易,辛苦码了许多天的东西一夜间成为废品,这种打击是相当大的。

判断作品是否卖座,主要有三种办法。最好的一种是在写了一个开头以后,想办法找到编辑,把开头部分和自己的创作思路给编辑看看,让他判断作品是否有前途。

第二种办法是找一个朋友,让他们来读一读作品的开头,听听他们的意见。毕竟,这些人也是读者的一部分,他们的意见多少能代表一部分读者的想法。只不过这种方式未必会准确,尤其当朋友知道是谁的作品以后,心理上会产生微妙的变化,影响他们的判断。所以,如果给朋友看,意见只能作为一种参考,而且,事先尽量不要让他们知道是谁的作品。

第三种办法就是切实提高自己的眼光,结合上文说的YY要点,结合自己对热门作品的观后感,进行对比和比较,从而判断自己的作品水准。当然,这种办法更容易产生偏差,最好不要作为判断的主要依据。

以上这三种方法,最好能结合使用,综合判断作品的前景。之后,如果对自己的作品很有信心,存稿可以多一些。如果大多人说不好看,那么就要早日上传,先看看读者反应了。

除此之外,写作速度也是决定存稿多少的一个重要依据。如果写得快,自然可以少存点稿。如果既能保证速度,又能稳定写作,甚至可以不用存稿——当然,如果有一些,还是好的。

在某种意义上说,存稿其实是对写作速度的一种调节、一种补充。经常听到有作者抱怨,说就是快枪手的天下,自己作品热不起来就是因为速度不够。看到这类言论,编辑都是一笑置之,事实上,真正影响作品人气的还是作品本身的质量。写作速度,以及这里说的存稿量,都只是一种辅助性的东西,并不占主要地位。更新飞快的作品仆街到渣,更新龟速的作品订阅破万,这都不罕见。而且,有存稿一说后,速度更不该成为借口了,不管你写得有多慢,多存点稿不就行了?等你全书写完后再发,不是要多少速度有多少速度?所以,即使你人气不够真的是因为速度的问题,那也只能怪你自己经营策略不当了。

下面再说说在各种阶段需要的存稿数量。注意,现在提到的数量,是在写作速度极慢的前提下的,并没有把作者新写的部分加进去,如果你写得够快,这些数字就能相应减少。

在新书入库后,首先得有三万字的存稿,以便让自己的作品快速进入编辑后台,早日被编辑审核到。然后在冲榜时,总字数应该在五万以上,这样才符合上榜条件,另外,七万字是申请三江推荐的一个标准。如果字数够了,可以先申请三江推荐,能上的话,要能保证一天二更以上,最好是一天三更,这样,一周下来,需要三万到四万字的存稿。之后,就是强推的七天,这七天里,最好能做到一天三更,那就是四万五的存稿量。之后就是上架,在上架初期有个快速的更新速度是很有利的,一是可以尽快在vip内凑够六万字,恢复公众版更新,二是可以让vip内章节看起来不那么寒碜,取悦读者。这部分存稿,二到五万字,是比较合适的。

因此,综合考虑一下,在上传新书前,有十万字的存稿,就基本够用了。如果想要保险一点,那就存上十五万字。而如果对自己实在没有信心,那么五万字时开始上传吧,这个数字是底线了。

存稿在新书期间是必要的,另外,在以下三个时期,也是比较重要的。一是上很强的推荐比如上封推时。那两天更新少了,是一种极大的浪费。二是外出旅游或是什么计划中的活动时期。在那之前,最好能有少量的存稿,然后在外出期间让编辑代为更新。这时候的更新可以稍微放慢点速度,但绝对不要停下,否则,对订阅是非常不利的。三是作品即将结束的时候。这个时期有点存稿可以让作者一边写新书,一边把旧作拖下去,等旧作发完,新书也该有一定数量的存稿了,可以入库上传,避免了中间的时间差,对稳定读者很有帮助。

六、作品仆街该怎么办

这是所有作者都不愿意面对的,但无论是谁都是必须考虑到的一种情况。如果作品仆街了,该怎么办?是坚持写下去,还是直接太监?

这两种办法都不可取。本文谈论的主要是如何写书赚钱,因此,如果确定作品已经没戏,还要坚持写下去,固然值得敬佩,但并不是很明智的行为。有些豁达的作者会说,我就当它是练笔了。能这么想,自然是好的,但哪怕是新人,也完全可以把练笔和赚钱结合起来。

和坚持写下去相比,直接太监就是另一个极端了。从长期发展来看,太监更加不明智,一来这会给读者留下不好的印象,减少读者对作者下一部作品的信心,二来这多少是个“污点”,以后申请签约或是别的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