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小市民的奋斗 >

第117章

小市民的奋斗-第117章

小说: 小市民的奋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邀请信上许诺如果他们来了一定重谢之类。同时还随邀请信附上路费。有着西北公司这么一家公司的招牌在那,再加上路费和可能的仪金。
    果不其然就有那么几十个医生被这么王平给哄了过来,哄过来之后,王平并不急着带这些人去看病之类,而是成天带着他们在医院里打转,还有公司提供的小洋房。
    总之就是一个目的,就是先让他们自己先动心思留下来。最后王平等人再晓之以情,动之以礼。邀请他们一起把这么一家设备全国最齐完的医院办好。
    如果说这个时代的人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以及和后世人最大地不同是什么。恐怕就是这个时代的大多数知识分子都充满着热血,而不像后世那般。
    不到两月的功夫,王平硬生生用治病这个理由哄来了近百位医生,最后其中的三分之愿意留下来。而公司医院里近百名实习医生,则是王平通过和京城、天津两地的医学院良好地关系,让他们以学校的名义分配到这里实习,当然工资比起他们的同学们一个月八块钱的工资而言,他们一个月二十六块钱的工资,足够他们把汗水洒在附属医院了。
    虽说医院建成了。可是在大多数时候,这里都显得很是清闲,相比与较为繁忙的外科,内科则是再清闲不过,以至于医院里地大多数医生,平日里大都是靠着借读医院里的大量的医学专著来打发时间,同时补充一些新知识。
    在医院的南角,有一间大房间,这里就是医院的图书馆。相比于国内的其它任何一所医院、医学院而言,这个图书馆里存放着数万册医科类书籍,足以让医院成为国内医科藏书最为齐全的地方。
    尤其是上万册英、德原文医科书,甚至于发行时间大都是在左右的最新的专业用书,其实医院之中不少医生都是冲着这里充足地专业书而选择留下来。
    医院图书馆一直都是众多医生打发闲时间的去处,必竟这进而头有着全中国最丰富的医科图书。
    “子玉,你看这本书怎么样,咱们这医院可真够怪的,初办时没有几个医生。可是这医科书,恐怕全国的都加在一起也没有这里的多吧!你看这些原文书。估计办这个图书馆里,光是为找这些书肯定费了不少苦心。”
    站在书柜旁边的王朝梁,从书柜中拿出一本英文原文医科书对身边的李子玉说到,这个时代的大多数院校毕业地西医,大都可以直接看懂原文书,这也是这里有这么多此类书籍的原因。
    王朝梁可还真地说对了一件事,为了找这些书司马可谓是费尽了心机,特意找人到很多从事医学教育的专家那里以写一本书的名义,甚至还求助了一些外国医学院校,以收集从1900到1915之间的医科书的书名资料。
    有了这些书的书名和出版社,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许多,也许在后世的二十一世纪想办收集这些书并不容易,可是在共和四年时收集这些书相对到容易许多。
    司马所用的办就是汇款到中国在美英等国的民间商会,同时用电报发出书名,让他们按书名帮忙购买这些医科书。虽说简单,可是花费是巨大的,别的不说光是发电报、买书、邮费,就是一笔庞大的开支,更何况还需要向这些代购书的商会工作人员支付部分劳务费。
    因为现在的欧洲正处于战争之中的缘故,以至于花费更甚耗时更长,购书至今都过了大半年之入,可是仍旧有大量的书籍并没购齐。
    “我在想,我们能不能从中先挑出一些书,把他给译成中文,给学校送回去,这里的大多数医科书籍,都是欧美最新书籍,如果能译成中文,那就是仅只是我们摹出原文送回学校,相信学校的老师和学弟们也会从中获益菲浅。”
    李子玉拿出一本德文外科类书籍对王朝梁说到。刚从京师大学医学院毕来,被老师推荐到这里实习地李子玉在最初刚来到附属医院的时候,还以为之所以会被推荐到口外的医院实习,是因为自己性格太孤傲的缘故。
    可是自从李子玉来到这家所谓的公司附属医院之后,李子玉才知道自己是大错特错了。设备如此之全、之精良地医院在中国可谓少见,同时还有大量的医科书籍可供医生借阅。与其说是在这里实习,倒还不如是在这里学习更准确。
    “不是吧!子玉,你没犯神经吧!你想翻译这些书?我的个天哪!这些书要是想翻译出来没有几十年那行,等你翻译出来估计也早都落伍了。子玉你是不是闲出毛病来了!”
    听到李子玉说要翻译这些书籍,王朝梁差点没被他的这个想法给吓死,这个设
    伟大了,伟大的跟本不可能实现。
    “我没说我一个人行。医院里来治病的人并不多,来得也大都是外科多些,我是想咱们大家一起做。
    等译出来出之后,大家的母校都可以得到一份。一年一个人译一本的话,咱们一年也就能译出近百本。这里头地书大多数都是学校里没有的。再则在译文的同时还能提高你我的外文水平。朝梁你说是不是?而且翻译出来的书,还可以整理出版,也可以接济你我生活不是吗?怎么样,我们一起干吧!先去劝说别人。”
    李子玉在那劝说着王朝梁一起投入自己认准地翻译大计之中,在李子玉看来,如此利已利人的好事。岂有就此放过的道理。
    “好了,好了!我说不过,你也别译书了,你要是想不妨把这些中文版的医科书,抄写一份以后给学校送去,我想这些内科、外科、眼科这些诸类书籍对学校的老师还有学弟们的帮助会更大一些。要是想发财地话,还是拿这些去出版吧!真不知道那些书是谁编的,确实不错。”
    听李子玉如此这般劝自己,王朝梁便指着另外几排书柜说到。那几排书柜里摆放的都中文版的病理学、外科学、内科学之类的书。相对于翻译这些外文书出版送给学校,那些配着大量照片的中文医科书,反而更适合送给学校。
    实际上相比这些原文医科书,那些印制精美的中文书反而更吸引像王朝梁这些医生,除了没有文字障碍之外,更重要的其中教授的很多专业知识,都是更新地专业知识,再加上其中还配有大量印制异常精美的图片。
    —
    王朝梁所说不假,这些书如果拿到学校里给他们的那些学弟的确是很有帮助。要知道这些书可都是司马找专职人员在后世的医科书中删解一些太过朝前的知识之后,又配上了大量的图片。然后找打字员一个字一个字重打、重排版、重校对。其后再转换成繁体字,再用快印设备印刷总装定成册。
    毫不犹豫的说,这个图书馆里头的这些中文版地医科书,其上面专授的医学知识至少比外界先进十数年,尤其是关于外科手术和内科病理地资料。
    “哎!行了你!别乱扯了,你有没有感觉,那些像王院长那样从美国霍普金斯医学院毕业的高才生,在这都有一种身在象牙宝塔的感觉。咱们这医院的设备也太先进了一些吧!用王院长的话说,就是美国第一流的医院,估计设备也不会比咱们这医院好多少。”
    李子玉听到王朝梁这么涮到自己,于是开口说到想借此转移一下话题,“象牙宝塔”这个外号是众人口中用来形容医院的代名词。
    在这里些医生的眼中,西北公司附属医院和他的图书馆就像“象牙宝塔”一样,里面的宝贝总是会让人们不时为之一亮。
    医院的各个科室,种类繁多的医疗器械,尤其是像国内所末有的光机、呼吸机、心电图仪以及其它各类的价值昂贵的医用器械,总是会让初来都为之惊叹。
    整个医院的仪器设备,质量在国内绝对是超一流的,就连数量都达到一个让人感觉有些奢侈的地步。图书馆的藏书无论数量或是质量也更是国内第一。正是如此现在地医院,才成了大家口中的象牙宝塔。
    “管他是象牙宝塔,还是别的什么宝塔,最重要的是咱们能在这里接触到这些先进的仪器,还能学到更多东西就行。”
    对这些东西王朝梁根本就没有想过多少。在王朝梁看来与其想这些东西,倒不如利用在这地时间,多学点东西,谁知道以后这医院在自己实习期满以后愿不愿意聘请自己留任。
    就在王朝梁在那里考虑着自己会不会被医院留用的时候,在距离医院并不远的一座红色的三层楼,其建筑特点和医院的那种中西合壁的建筑风格倒是非常之相近,只是规模稍显小不少。
    这座楼和医院一样,都位于一个独立的大院之中。大院内的绿化甚至于不比绿化最好地医院差多少,虽说建筑的规模相比医院小一不少,可是相比之下仍然比公司办公楼还是要大上不少,由此可以见公司对这里的重视程度。
    这个独院就是公司目前唯一的一家研究所,刚刚成立不到两个月的化学工业研究所。说是公司成立。倒也不尽然,准确地来说,这家化学工业研究所是由西北公司和天津的实业家范旭东先生的久大精盐公司两家合作开办的这所中国第一家专职化学工业研究所。
    之所以设立这家研究所,完全出自于司马和范先生两人意外在国货展上相逢,然后司马和其深谈后,知道了范先生想办一家化学工业研究所。以打破欧美化学工业界对华的技术封锁。
    虽说有这么一个好想法,可是却苦于没有资金,当时司马连想都没想就决定两家公司一起合作办这个化工研究所,化工研究所是以久大精盐公司化验室为基础扩建。
    研究所成立以后被称为“西圣‘的孙颖川博士,毅然辞去英办开矿务局总化验师地高职,来到化工研究所出任所长,而学识渊博的张子丰出任副所长。
    除了有这么两位专家投身化式研究所之外,还经两位的介绍和范旭东本人的邀请,不过才一个月的功夫。化学研究所就汇集了国内最优秀的十多名曾留美、德、英、日的化工科博士,以及数十名化工科大学生。
    化工研究所在最早成立时,是设在天津临时租用的房子作为研究所,直到一个月前这座中西合壁的化工大楼建成之后,才从天津搬迁过来,对于搞技术地人而言,在什么地方从事工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试验室里的设备最好齐完,试验的经费要有保障。
    当孙颖川向司马提出试验室的要求时。司马只说一句话:“你们列个清单,需要什么设备都写在上面。只要是你们需要的,我保证购齐所有的设备,经费没有任何问题,只是研究需要,公司在财务上都会尽全力支持。”
    当时见孙颖川对自己话显然有些不大相信,司马当时还补充到一句“如果说你们列出的清单中,有我没买到的设备,你大可把我地办公室砸了泄愤!只管列出需要的设备清单,一切设备,只要是研究所需要地。”
    为了防止研究所因为庞大的购置清单而意外夭折,孙颖川特意准备了两份研究所需要的设备清单,之所以准备两份清单,就是怕司马别到
    一份庞大的采购清单给吓到,然后导致研究所夭折,了一份非常简化的试验设备采购清单。
    当拿着两份试验设备采购清单的孙颖川,把第一份厚达数十页的试验设备采购清单放在司马面前以后,就坐在司马的面前注意着司马的表情,让孙颖川跌破眼镜的是,司马只是翻看了几页之后,就随口说到。
    “就只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