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暗夜行者 >

第208章

暗夜行者-第208章

小说: 暗夜行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饥肠辘辘地灾民正如陈无咎所预计的那样,开始如潮水般涌入两省。



忙得昏天黑地地陈无咎算是好生体会了一把。到底什么叫做樱桃好吃,树难栽。



信徒滚滚而来固然是个好消息,可要安排好几万人的衣食住行,同时确保不会爆发传染病,以及防范抢劫、偷窃之类的犯罪行为,这活简直不是人干的。



若非陈无咎已经超越了人类自然体能和精力的限制,活活累死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幸好此时卓尔精灵温丽莎及时出现。否则陈无咎真是快连杀人的心都有了。



前些时候接到陈无咎地指令,卓尔精灵温丽莎带着布拉挈狼赫拉德和一干雇员,从洛桑赶回奥拉迪亚新城。中途在格拉茨短暂停留的期间,温丽莎顺便从老家拐带了一百多个卓尔精灵前来投奔陈无咎,暂时缓解了困扰陈无咎多时的西斯武士后备人选问题。



那些忍饥挨饿一直挺到春天积雪消融时节的灾民,无一例外都是身体素质很好的青壮年男女。初步安顿好这些灾民的衣食住行之后,陈无咎开始打起了自己地小算盘。即使这些人日后能够成为信徒,为陈无咎提供大量信仰原力。但是从目前来说他们仍然是单纯的负担。



陈无咎感觉应该给这些人找点正经事做,不然的话,迟早会出问题。想到这一点,陈无咎又回想起了曾经地宏伟蓝图,治理从东到西横贯整个阿拉德省的伯尔扎瓦河,以及流域面积涵盖奥拉迪亚和阿拉德两省的穆列什河。



伯尔扎瓦河是基利亚河的一条支流,以达条水流湍急,且遍布浅滩、暗礁的河流为边界,地处西南部边境的阿拉德省舆南方的摩达维亚公国隔水相望。而基利亚河在特兰斯瓦尼亚西南部另外一条主要的支流穆列什河,则几乎是与伯尔扎瓦河几乎处于平行的位置。



从前由于本地社会发展和经济条件限制的只重因素,从未进行过系统疏浚的伯两扎瓦河,虽然大部分河段的主航道水深都要超过四米,但是除了少数几个水流和缓适宜捕鱼的开阔水面之外,没有哪个水手敢在这条野性难驯的河流上面贸然行船。



流域面积稍逊一筹的穆列什河,情况也与前者相类似。这两条相距不远的河流明需通过一小段基利亚河的干流转运,便能够相互连通。



可以预期将来航道疏浚完毕之后,巨大的水运便利将极大加速奥拉迪亚和阿拉德西省的经济发展。从新建的河口港驶出的航船,可以一路通航基利亚河全流域的港口,困扰发展的交通问题会迎刃而解。



近日来,涌入陈无咎名下领地寻找生存希望的灾民全部加起来足有数万之众,整天就这么让他们干吃饭不干活,明显属于资源浪费的行为。



陈无咎于是琢磨着利用这些廉价劳动力来作些正经事。经过一番准备之后,陈无咎颁布了一则领主手令,宣布任何接受本地粮食账济,而又没有找到一份固定工作的人,即日起都必须在民政署登记,逾期不予合作者将被视为暴民抓起来服苦役。



在领主大人披着合法外衣的赤裸裸暴力威胁下,蓄谋已久的伯尔扎瓦河与穆列什河两河整治工程,在这个春天艰难上马了。



卓尔精灵温丽莎回到陈无咎的身边,捎带着为他领回了一批商业合作者哈斯廷司家族从伊特鲁里亚联邦招募的文职人员。这些实践经验丰富的抄写员、文书和税吏,帮助缺乏有效行政管理的领地走上正执,同时他们在这次两河治理项目中也承担了重要角色。



为了扫除伯尔扎瓦河和穆列什河的河道中遍布的礁石,克服这些人力难以应对的障碍,陈无咎指定御用炼金术士谢拉德提供足够数量的爆炸药剖。



这几年来,谢拉德一直致力于改进爆炸药剂的性能。试验在原本稳定性不佳的液体药剂中,有斜对性地搀入适量黏土和碳粉作为钝化剖,在保证爆炸威力的前提下,改良了爆炸药剂的安全性,这次摧毁礁石是安全炸药第一次正式亮相。



陈无咎知道,新型安全炸药所带来的将不止是一场工程技术领域内的革命,同时也将是一场军事技术的革命,任何一种技术进步的成果总归是要体现在战场上的。



长久以来,陈无咎一向都对使用科学技术干涉这个世界保持这惊人的克制,从不做多余的事情。



引入一个全新的思维方式到底会带来何种结果,陈无咎实在猜不出来。作为一个不大喜欢冒险的人,他选择了一条稳妥的前进道路,以往的所有技术革新都是以这个世界原有的技术为基础,然后稍加改良而成。



唯有这种全新的安全炸药,陈无咎却吃不准究竟这东西应该算是一项科学成果,还是炼金术走上歧途的产物。



既然现实中确实需要这种技术的出现,陈无咎也就放下了心中那一份无谓的执着,随手将一头恐怖的巨兽放出了囚禁它千万年的牢笼。当冰雪尚未化尽的伯两扎瓦河与穆列什河西岸回荡起一阵阵安全炸药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一个属于热兵器的新时代,已经在悄然间来临。



第七十五章 异化 第二节



第七十五章异化第二节



地球上曾经有人总结说,火药的出现终结了属于骑士的时代,随着爆炸的轰鸣,中世纪城堡加骑士的标准战争模式被澈底粉碎。



可是从地球上的火药开始被应用于军事目的,到火药类武器真正把主宰战场几千年的骑兵赶出历史舞台,前后却整整用去了差不多十个世纪的光阴。由此可见,先进的武器未必就是最有效的武器,合用的武器才是最好的武器。



地球的军事科技发展走过了一条怎样曲折艰难的道路,陈无咎心中自然是十分清楚。



在材料技术没有取得重大进展的时候,一枝工艺粗陋,安全性低下的火器,实际作战效能恐怕还及不上一把做工精良的弩弓。若是再计算一下二者的费效比,明眼人都看得出,单兵使用的火器绝对不是什么国之利器,反而是地道的烧钱机器。



在冶金技术尚不成熟的中古时代,惟一比较容易投入实用化的火器,就是曾经被誉为战争之神的大炮。



发射实心金属弹丸的大炮无疑是一种经典的攻城武器,而使用开花弹和散弹的大炮就是骑兵的噩梦了。



全金属大炮无论是用作要塞守备,还是反过来用作摧城拔寨,都是一件极好的利器。在这个奥术文明极度发达的位面,射程与杀伤威力都十分可观的远程大炮,也是少数几种普通人能够用来抗衡高阶奥术的法宝。老实说,祗要一想到法师工会发现那些野心勃勃的世俗君主在手中有了几门大炮撑腰,就敢于和他们这些天之骄子叫板地时候。陈无咎的心中忍不住生出一丝笑意。



虽然已经有了维希。路德这条内线,日后有望从内部瓦解法师工会的威胁,不过一头红心两手准备总是没错的。万一法师工会不识时路,继续找陈无咎的麻烦,某人也不介意把安全炸药扩散出去给对手添堵。



耗费巨资,投入近十万人力的两河治理工程,从积雪尚未化尽的阳春二月底开始动工,一直折腾到接近六月初才算有了一个大致的眉目。



南部的界河伯尔扎瓦河全程达到了通航标准,而需要兼顾农田引水灌溉功能的穆列什河,则要晚几个月方能宣布竣工。



打着验收工程地旗号。陈无咎搭乘一条新近下水的只桅驳船,从奥拉迪亚南部地穆列什河无名港口启程。经由与奥匈帝国划界的基利亚河干流航路,逆流驶入伯尔扎瓦河水系。最终抵达东阿拉德东南部由一座小渔村扩建成地黑山港,完成了这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巡礼。陈无咎宣布自即日起,特兰斯瓦尼亚公国西南部维德子爵领地港口正式对外开放,外来民用船舶均可自由停靠于伯尔扎瓦河与穆列什河的港口。



并且,任何外来的商队明需在秘书处备案,就可以享受在三年内通关税率减半的优惠待遇。



无事一身轻的陈无咎可以守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上头,玩一玩“凯撒大帝”之类地模拟经营游戏。而同为一方领主,行政级别还要高于陈无咎的阿利斯就要可怜多了。



奥匈帝国和法兰克王国这两台全力开动的战争机器,在冬季严寒过去后,再次开始交锋,几乎是毫无花巧地正面撞击在一起。



在刚刚过去的五月,两国的伤亡总人数便突破了五万大关。走在法兰克王国伯根地大区。或者是奥匈帝国奥格斯堡的街头,随处都能见到前线后撤下末地伤兵。



前线快速而大量的失血令两大强国也感觉有些吃不消了,将本国的精华力量浪费在这种纯粹拼消耗地局部战争中。更是任何一个统治者都不能容忍的情况。于是,靠着瘟疫和饥荒为借口,侥幸拖过前一年微召命令的特兰斯瓦尼亚公国有难了。



陈无咎泛舟领地踌躇满志的当口,巴亚马雷城心不甘情不愿地接待了一位来自奥格斯堡的贵宾。“奥古斯丁殿下,您的国家还真是一派和平的景象啊!”



乘坐在一辆由四匹神骏白马拉着缓步行进的马车之上,听到身侧传来的这句看似夸奖和欣赏的话语,阿利斯的心不由得微微向下一沉。



历经多年磨练的阿利斯如今已然是一位甚有城府的老练政治家,他并没有将内心彷徨不安的情绪表露在脸上,反是十分热情地说道:“侯爵大人您太过奖了,我国刚刚经过一场瘟疫和叛乱,现在表面上看起来平静,实际也是一团糟啊!”



坐在阿利斯旁边的正是奥匈帝国皇帝陛下派出的特使,奥匈帝国掌管东方事务的荷布斯。德路易侯爵。



这位今年刚满三十九岁的侯爵大人出身于奥匈帝国的名门德路易家族,早年与陈无咎一样曾就读于洛桑学院。精通会计学、土地测绘和古物鉴定的荷布斯。德路易侯爵,是奥匈帝国皇帝最为宠信的近臣之一,也正因如此,他才会受命前来特兰斯瓦尼亚催促阿利斯出兵。



特兰斯瓦尼亚公园的情况究竟如何,奥匈帝国军械马匹统计局自然会将这个藩属图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呈报给皇帝陛下知晓,某些具体数据恐怕了解得比阿利斯本人更加清楚。



那么明知道这个在内战和瘟疫、饥荒夹击下业已元气大伤的附属国出不了多少力气,这一次荷布斯。德路易侯爵主动登门又是来做什么呢?阿利斯内心的揣测不能诉诸于口,连番的旁敲侧击也找不到要害。



就在阿利斯一筹莫展的时候,荷布斯。德路易侯爵主动开了尊口,说道:“奥古斯丁大公殿下。您听说了北方的事情吗?”



一直埋头处理一团乱麻似地内政,被蝗虫一样席卷城市和乡村的饥民弄得焦头烂额,阿利斯哪里有什么闲心管别人的闲事,即便听过他也是过耳便忘记了。经过荷布斯。德路易有意识地提醒,阿利斯这才联想起北方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



前些时候,北方占据着富饶基利亚河三角洲的沙巴尔王国,举行了一场隆重的国葬,安葬了统治这个古老国家长达四十年之久,德高望重的拉什纳四世国王陛下。



俗称为“蓝水河”的基利亚河,在流经次大陆十几个国家之后。最终折向北方,流入寒冷的白海。而位于基利亚河下游地区的沙巴两王国和地理位置更靠近北方地罗斯公国。则是次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