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优秀员工必备的18种工作方法 >

第4章

优秀员工必备的18种工作方法-第4章

小说: 优秀员工必备的18种工作方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很多时候,执行中的一点点纰漏,都会导致结果截然不同。正如一位伟人所说:“轻率和疏忽所造成的祸患不相上下。”建筑时小小的误差,可以使整幢建筑物坍塌;不小心掉在地上的烟蒂,可以使整幢房屋,甚至使整个村庄化为灰烬;手术时的小疏忽,可以使一个宝贵的生命凋零。即使你已经为自己的工作付出了99%的努力,却疏忽了最后的1%,最后的结果可能就是失败,因为只有100%才算合格。
 
一旦养成了对任何事都追求完美、善始善终的习惯,你一辈子都会受益无穷,这也是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分水岭。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他们无论做什么,都会力求达到最佳境界,毫不放松;无论从事什么职业,从不轻率。




第16节:第三章尽快进入工作状态(4)

然而遗憾的是,许多初涉职场的年轻人并不明白这个道理,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于马马虎虎、敷衍了事,根本就不能出色地完成任务。这些对工作不负责任的人,怎么可能被委以重任呢?对员工来说,只有把每一件事做到极致,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完美,才能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真正成为老板需要的人,并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主动适应工作
 
职场新人常常会遇到“工作不适应症”,具体表现在不知道自己工作的意义是什么,被各种严格的职业要求压得喘不过气,或者工作中各种信息引起的感觉、情绪、情感等不适应,实际工作和设想相去甚远,等等。每个人进入职场都会经历这样的阶段,只是由于心理承受能力、应变能力、适应能力等不同,每个人持续时间的长短也不同。只要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这种现实,一定能摆脱困境,找到工作的乐趣。
 
那么如何才能尽快地适应工作呢?以下七个方法也许可以给你带来一些帮助:
 
第一,要进行职业角色转换。如何尽快实现角色转换,获得上司的赏识、同事的尊重、事业上的成功,是每一位职场新人必须解决的现实而紧迫的问题。很多新人,或是刚离开勤学多年的象牙塔,或是刚刚远离父母的照顾,一下子难以适应公司上级的严厉要求,这种角色的变化需要快速而准确地适应。
 
要认清自己承担的工作角色,明确工作要求和职责,熟悉企业的工作制度、本职工作的业务程序和要求,弄清楚工作关系中上司赋予自己的职权和自己应尽的义务,把本职工作做到无可挑剔的程度。
 
第二,要把工作置于首要位置。许多人在参加工作前课余时间比较多,可以灵活安排自己的学习和娱乐生活,但参加工作后就要开始过着朝九晚五的刻板生活,这势必会使那些习惯自由散漫的人有被束缚的感觉。
 
一旦产生这种情绪,如果不及时调整,就会对工作产生厌恶,甚至抵触的心理。这时,如果能从内心深处树立“工作第一”的观念,把生活的重心转移到本职工作中,合理安排工作和业余生活,就一定会克服“不适应症”,尽快适应新环境。




第17节:第三章尽快进入工作状态(5)

第三,要主动提高工作技能。有些人不能适应职业工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己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与工作要求不相符。最好的办法是,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业务水平。
 
第四,要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社会和学校相比,无论生活环境、工作条件、人际关系都有很大差距,这难免会使那些胸怀“鸿鹄之志”的毕业生产生强烈的心理落差。他们踌躇满志,希望在社会大舞台上一展抱负,却不受重用,甚至遭到他人的排斥。这时,必须保持一颗平常心,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要尽快克服心理障碍,融入集体,取得他人的认同。
 
第五,要提高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参加工作后,衣、食、住、行等全部事务都要自理、自立,尤其下班后,独自一个人显得无比孤单。这时,必须主动调节生活节奏,改变生活习惯,学会安排自己的业余生活,使自己的生活变得充实,这对适应新环境非常重要。
 
第六,培养人际交往能力,这是适应工作的关键。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往往个性和自尊心都很强,不愿意“放下架子”主动去和同事、上司交流思想感情,时间长了便会被孤立,阻碍个人才华的施展。因此要努力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尊重他人,谦虚谨慎;一视同仁,不拉帮结派;真诚待人,言出必行;亲切随和,心胸宽广;坚决服从,永远与上司“一条心”。
 
第七,要提高应变能力。每个人在实际工作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要使自己胜任工作、适应环境,不仅要不断补充新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还要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理论知识,做一个把理论和实际完美结合的“实用型人才”。
 
在此基础上,如果你能更进一步,真正把使别人愉快地接受你,使别人心情愉悦落到实处,你展现在别人面前的就不再单纯的是出色的工作能力,而是迷人的人格魅力。这就证明,那时的你已经完全融入到新环境中,并且你已经超越了职业化的境界,成就事业对你而言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第18节:第三章尽快进入工作状态(6)

比别人多做一点
 
在美国,有一个卖汽车的业务员总是在他们公司销售成绩排名第一,有人问他:“你为什么总是第一名?”他回答说:“因为我每个月都设法比第二名多卖一台车子。”“比别人多做一点”——这是无数成功者的秘诀。
 
无论你是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比别人多做一点”的工作态度能使你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你的老板、上司和顾客会更加关注你、信赖你,从而给你更多的机会。
 
比别人多做一点,虽然会占用你的时间,但是,你的行为会使你赢得良好的声誉,并增加他人对你的需要。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面对自己的失败和平庸时,大多数人总是找各种冠冕堂皇的借口来搪塞,而不是尽自己所能去成为成功者和卓越者。因为人们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成为卓越者,但如果只是找一个借口来搪塞,一秒钟甚至更短的时间足矣。这样做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养成推卸责任、懒惰散漫的性格,永远也成不了人上人。
 
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区别在于,成功者的字典里从来没有“分外事”,总是乐于比别人多做一点。因为比别人多做一点,就会学习比别人更多的知识,积累比别人更多的经验,得到比别人更多的机会。失败者却拒“分外事”于千里之外,生怕自己吃亏,因此只能流于平庸。
 
一颗普通的小沙粒从进入贝体开始,直到蜕变成一颗外形圆润、色泽饱满的珍珠,其间要经历漫长的年月。同样,一个普通人要想成为一个人人敬重的成功者,仅仅满足于完成任务远远不够,必须做得更多更好。对那些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更是如此。
 
一开始我们也许从事秘书、会计和出纳之类的事务性工作,难道我们要在这样的职位上做一辈子吗?成功者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以外,还会做一些不同寻常的事情来培养自己的能力,引起人们的关注。
 
如果你是一名货物管理员,应该可以在发货清单上发现一个超出自己职责范围的蒙混过关的错误;如果你是一个过磅员,应该可以质疑并纠正磅秤的刻度错误,以免公司遭受损失;如果你是一名邮差,除了保证信件能及时准确到达外,也许可以做一些超出职责范围的事……这些工作也许是专业技术人员的职责,但是如果你做了,就等于播下了成功的种子。




第19节:第三章尽快进入工作状态(7)

付出多少,得到多少,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因果法则。也许你的投入无法立刻得到相应的回报,但不要气馁,应该一如既往地多付出一点。回报可能会在不经意间,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出现,最常见的回报就是晋升和加薪。除老板以外,回报也可能来自他人,以一种间接的方式来实现。
 
有时,你不需要比别人多做许多,只需一点,就可以从众人中脱颖而出,就能成为一个成功者。无论是在商业界、艺术界、体育界,还是其他领域,那些最引人注目、最出类拔萃的人,永远都比其他人多勤奋、多努力一点,这就是他们成为焦点的根源所在。
 
作为一名普通员工,获得成功的秘诀就在于竭尽全力完成自己的工作,并自动自发地比别人多做一点。这能使你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的实力、发挥自己的天赋,成为老板最需要的人。
 
尤其是涉世之初的新员工,更要抱着多学一点,多做一点的心态,多从打水、扫地、接电话这样的琐事做起,很快就能和同事打成一片。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能让周围的人觉得你谦虚有礼,从而耐心地指导你,这样你很快就能进入工作状态。




第20节:第四章怎样开会(1)

第四章怎样开会
 
开会应该坐前排
 
在会议中经常会发生一种现象,那就是诸多与会人员拉拉扯扯,争先恐后地往后排挤。没能坐到后排的还唉声叹气,只好万分不情愿地往前坐。于是乎,会场前面稀稀拉拉,十分空旷,后排则人潮如涌,会议场面极其凌乱。会议的组织者只好费尽心思地动员大家往前坐,央求这个往前挪,央求那个坐前面,得到的回答却往往是“嘿嘿,我坐这里刚好”。无奈之下,会议组织者只能提前编好座号,让大家来的时候“对号入座”,硬性规定某些人必须坐某位置。
 
有的人认为开会坐前排就是讨好领导,引起领导的注意,为了不让别人误解自己,就坐到了后面。有的人认为前面的位置比较重要,理应让给资格老、辈分高的同志,也坐到了后排。还有的人对开会则持有反感态度,参加会议只是出于无奈,应付了事。坐后面为开小差提供了便利,远离领导,可以随意聊聊天,困了还能打个盹。
 
每当开会的时候,有人东张西望、交头接耳,有人鼾声阵阵,有人玩弄手机,或看报纸杂志。诸如此类的现象,在某种层面上折射出人们的“厌会”心态,甚至将开会作为负担。那些在会议期间不好好听讲的人,不但不能准确理解会议的内容,还影响了别人。
 
既然这么多人都讨厌开会,那么能不能不开会?这个不能妄断,但是很多时候开会确实是行之有效的传达方式,甚至说有些时候,开会是必要的。在会议中,与会人员可以掌握很多应该掌握而没有掌握的知识,通过会议这种免费的“课堂”,了解、接触那些自己尚不知道的内容。如果知晓了认真听会的好处,抱定学习的心态,那么就会对参加会议产生兴趣。
 
开会应该坐前排,其中有诸多好处。坐前排,是自信的体现,是态度认真,工作积极的表现。别人不敢坐,你坐了;别人不好意思坐,你坐了。这不仅表现了自信,更培养了自信。把这种自信带到其他工作中,同样也有相当的好处,常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观察一下,不难发现,每次开会坐前排的人,大都是工作积极认真、能力强、不惧怕压力,工作非常出色的人。他们的言谈举止中都充满着自信,有一种敢作敢为、敢于迎接挑战的魄力。
 
坐前排,可以约束自己遵守会议纪律,加强对会议内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