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制胜职场:一开始就要做对(全文) >

第5章

制胜职场:一开始就要做对(全文)-第5章

小说: 制胜职场:一开始就要做对(全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趣。
 
消除了这些疑惑后,接下来你就应该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开始行动了。大部分人总是习惯于根据事情的紧迫感来行动,而置事情的优先程度于不顾,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很难取得什么成就。懂得生活、善于享受生活的人,则会按事情的优先程度开展工作。
 
日本的造船大王坪内寿夫就是一个非常懂得〃先做要事〃的人。他每天上班时,总是会先列出哪些是要事,哪些是急事。由于每天都有很多需要他处理的事,所以他把一切事务都抛开,全神贯注地处理最重要的事情。不需要自己亲自处理的急事,他就交给助手去解决。正是这种井井有条的做事方法,莱岛集团很快跃居日本,乃至全世界最大的造船集团之首。
 
对一名员工来说,精力充沛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你必须把有限的时间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换句话说,只有把要事放在第一位,按照人生的任务和责任,把纷繁复杂的事情按重要性排序,并按轻重缓急付诸行动,才能高效利用时间,把自己的工作落实到位。




第22节:把时间用在刀刃上(1)

把时间用在刀刃上
 
要想成为优秀员工,首先必须学会挤时间。与一个小时相比,一分钟看似微不足道,但细细地算一笔时间账,你会发现,每天多挤出一分钟,累积起来就是一段不短的时间,足够我们成就不凡的人生。成功还是失败,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你挤时间的能力。
 
巴尔扎克说:〃从个人的角度看,一个人拥有最大的财富就是时间。〃没有时间,计划再完美,目标再远大,能力再卓越,也是空的。一个成功的人,善用他的时间,是最大的成功因素之一。
 
我们常常能听到这样的抱怨:〃我这么努力地工作,甚至忙得连喝水、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为什么我还是不能完成自己的工作?〃这是因为他们偷懒吗?是因为他们笨吗?都不是,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利用好自己的时间,没有把时间用在刀刃上。那么怎样才能把时间用在刀刃上呢?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利用最佳状态去办最难和最重要的工作,这将使你的工作效率在无形之中得到提高。生物学家的研究表明,人和其它生物的生理活动都有明显的时间规律,人的智力、体力和情感都显现出一种周期性的变化。一个善于管理自己时间的人,应该是一个能找出自己在一天中,什么时间工作效率最高,并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来处理最重要和最复杂的工作,而把精力稍差的时间,用来处理例行公事的事情上的人。只要你坚持下去,你很快就在你的同事中脱颖而出。
 
加拿大联合航运公司董事长凯特·赵就是一个善用时间的人。8岁时,凯特·赵跟随母亲移民英国。为了适应环境,她每天晚上都坚持和父亲进行英语交流,在父亲的提问下默写单词,有时还在早上起床后大声朗诵英语文章。到16岁时,她不仅讲得一口流利的英语,学业也相当优秀,最终成了加拿大联合航运公司董事长。
 
其次,有效地管理好每一分钟。鲁迅曾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是靠挤出来的。无论工作多么繁忙,时间多么紧凑,只要你会挤,就比别人得到更多的时间。比如,在候车、等人、开会,甚至上厕所的间隙,别人都在无所事事时,你如果能〃挤出海绵〃里的水,利用它看报纸、与人交谈、访问调查,你就比那些白白把时间浪费掉的人有更多的收获。
 
为了解释有效的时间管理对于职业生涯的重要性,老师在桌子上放了一个装水的罐子,然后装满鹅卵石,问他的学生:〃这罐子是不是满的?〃
 
〃是!〃学生们回答。
 
老师又拿出一袋碎石子,从罐口倒进去,问:〃这罐子现在是不是满的?〃学生沉默。
 
老师又从桌下拿出一袋沙子倒进罐子里,再问学生,〃这个罐子满了吗?〃
 
〃好像满了。〃同学回答。
 
老师又从桌底下拿出一大瓶水,把水倒在看起来已经填满了的罐子里……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无论我们的工作多么繁忙,行程安排得多么紧凑,只要督促自己,一定可以挤出很多时间,做许多事情,这就是工作中的时间管理的艺术。




第23节:把时间用在刀刃上(2)

要想成为优秀员工,首先必须学会挤时间。与一个小时相比,一分钟看似微不足道,但细细地算一笔时间账,你会发现,每天多挤出一分钟,累积起来就是一段不短的时间,足够我们成就不凡的人生。成功还是失败,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你挤时间的能力。
 
再次,凡事要分清轻重缓急,一切以要事为先,全力以赴完成最重要的任务。工作一般分为三类:急件,必须马上办;优先件,尽量去办;普通件,有空去办。只有把主要时间花在重要的事情上,抓住最关键的工作,才能有效地提高时间的利用率。
 
此外,很多人快到下班时间就心不在焉了。其实,下班前的10分钟是一天的〃黄金时间〃,用好了,不仅能为你今天的工作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还能为你第二天的工作做一个好的铺垫。比如,整理办公桌和备忘录,检查工作表,拟定第二天的工作计划,只要你能坚持下去,你就会成为一个井井有条的人。
 
最后一点,今天的事必须今天就做完,绝不拖延到明天,这是提高时间利用率的最简单有效的办法。正如日本效率专家桑名一央所说:〃昨天已是无效的支票,而明天是预约的支票,只有今天才是货币,只有此时此刻才具有流动性。〃
 
最可悲的人,不是软弱无能的人,不是穷困潦倒的人,不是一事无成的人,而是不懂得利用时间的人。如今,时间管理能力已经成为企业衡量优秀员工的重要准则,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第24节:一步一个脚印(1)

一步一个脚印
 
〃踏实〃不等于原地踏步、固步自封,它是一种稳中求进的大智慧,是一个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理想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只有那些目标专一、坚忍不拔的人才能一点点进步,直到赢得最后的胜利。
 
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这句话说的是,如果过分追求速度,不讲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不能成功。
 
这本来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却很少有人能明白这个道理,查理也是在吃亏后才明白这个道理的。
 
查理和戴维是大学同学,毕业后一起幸运地进入了英国某大型汽车公司。查理生性活泼好动,遇事容易冲动,戴维则行事稳妥,凡事都非常谨慎小心。虽然他们的性格相差甚远,但作为热血青年,他们都希望尽快做出成绩,得到上司的赞赏。为此,查理从不错过任何表现自己的机会,甚至不惜牺牲同事的利益。虽然他的成绩有目共睹,但他得罪了很多人。与之相反的是,戴维一直脚踏实地地做事,处处与人为善,很快就赢得了同事的好评,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转眼间,半年过去了,查理和戴维迎来了一次升迁的机会。原来的经理助理辞职了,公司领导研究后决定在查理和戴维之间选一个人做经理助理。消息传出来后,求胜心切的查理更加跃跃欲试,并在上司面前大肆诋毁自己的竞争对手戴维。但最后,处心积虑的查理却未能如愿,反倒是一直〃沉默是金〃的戴维赢得了这场无声的战争。
 
这次失败对踌躇满志的查理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经过认真的反省后,他终于想通了:只有踏踏实实地做事,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品尝到成功的甜蜜滋味,否则就会欲速则不达。
 
事实的确是这样。任何人都不会一到新公司就立刻得到重用,任何老板都不会随便把重要的工作交付到一个新人手中,因为他们的经验告诉他们新人只有通过无数历练后才能实现蜕变,这与能力无关。比如医科大学的高材生进入医院后,会沉寂很长一段时间,因为人们认为他〃嘴边无毛,办事不牢〃。但只要沉住气,踏踏实实地把自己的每一个任务都做好,总有一天你这匹〃千里马〃会被伯乐的〃慧眼〃发掘,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只要真正想踏踏实实地做事,无论是谁都可以做到〃一步一个脚印〃。如果你是一颗冉冉升起的职场新星,一步一个脚印的态度将引领你进入成功之门;如果你已经身为职场〃白骨精〃,一步一个脚印的态度将助你铸就更加辉煌的事业。正如李大钊所说:〃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就。〃




第25节:一步一个脚印(2)

但在现实生活中,能坚持不懈地做到〃脚踏实地〃的人少得可怜,因此他们不能一次就把工作做对,总是问题百出。出人意料的是,犯这种重复的错误的人都是所谓的〃聪明人〃,那些忠诚于自己的工作的〃傻瓜〃却将自己的工作完成得滴水不漏。这些和美西战争期间把信带给加西亚的罗文一样的〃傻瓜〃,从不因事小而不做,只是单纯地凭着对工作的一分热忱和忠诚竭尽全力去完成自己任务。
 
也许你会说他们做的事情不需要任何智慧,只是按部就班、稳扎稳打地前进,过多的赞誉有些言过其实。但就是这种看似不值一提的〃一步一个脚印〃,罗文成功地把信送给了加西亚,为美国的战胜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就是那被人嗤之以鼻的〃一步一个脚印〃,那些默默无闻的人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为我们幸福美满的今天奠定了基础,在人类史书上画下了浓重的一笔。
 
〃踏实〃不等于原地踏步、固步自封,它是一种稳中求进的大智慧,是一个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理想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只有那些目标专一、坚忍不拔的人才能一点点进步,直到赢得最后的胜利。
 
一步登天或许很难做到,但每个人都能做到一步一个脚印;一鸣惊人或许难以实现,但每个人都可以做到有始有终地做好一件事;一下就成为天才或许是异想天开,但每个人都可以做到每天都进步一点点。只要你坚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走下去,〃跬步〃终将〃至千里〃,〃小流〃终将〃成江海〃。




第26节:把问题一次性解决(1)

把问题一次性解决
 
将工作负责到底,不仅要求员工不折不扣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还要求他们竭尽所能为他人的工作奠定基础,提供帮助,将工作的效能提高到最大限度。
 
这是一个关于耶稣的故事:
 
一次,耶稣带着他的门徒彼得远行,途中发现一块破烂的马蹄铁,耶稣就让彼得捡起来;不料彼得懒得弯腰假装没听到见;耶酥没说什么,就自己弯腰捡起来,用它在铁匠哪儿换来三文钱,并用这三文钱买了十七八颗樱桃。出了城;两人继续前进,经过的是茫茫荒野,耶稣猜到彼得渴得厉害,就让藏在袖子里的樱桃悄悄地掉出一颗,彼得一见,赶紧捡起来吃。耶稣边走边丢,彼得就狼狈地弯了十几次腰。于是耶稣笑着对他说:〃要是你刚才弯一次腰,就不会在后来没完没了地弯腰。小事不干,将在更小的事情上操劳。〃
 
在工作中,很多人总是埋怨问题多如牛毛,要反复地去解决。但实际上,这些问题都是他们自己造成的,因为他们并没有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而仅仅是把问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