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招聘内幕 >

第9章

招聘内幕-第9章

小说: 招聘内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见有陌生人在宿舍,微笑着点了点头算是打招呼了。

方刚见我进来,拎了一罐啤酒递给我说:“来,一起喝两口。”

我赶紧摆摆手:“算了,我酒量不行,一喝就倒,还是你们喝吧!”

方刚不依,硬是将一罐啤酒塞到我手里:“小酌嘛,没事的啦!”

旁边那个我不认识的同事也帮腔说道:“对啊,没事啦,不就是一罐啤酒嘛,你看我和方刚都一人喝了三罐了。”

我拗不过他俩的盛情,只好将啤酒接了过来。这时候我才发现,地上确实有6个空罐子,而我们3个人手上一人一罐,报纸上还有一罐未开的,也就是说他们一下子买了10罐啤酒。老天,喝酒的排场还挺大啊!

“来来来,坐着喝。”方刚拉了一个“高级坐椅”给我——公司提供的宿舍里除了一张空荡荡的床,就什么都没有了,那些“高级坐椅”是我们从外面捡回来的几个装清洁剂的大塑料瓶子,够结实,一坐下去还有点弹性。按照我和方刚革命主义乐观精神的说法是:和老板的大班椅有着异曲同工的味道——并说道,“再吃点花生。”

招聘内幕 第二部分 8。心平气和,真才实学大丈夫(2)

我把员工卡从脖子上取下来,用力地甩到了床上,然后坐了下来,抓起一粒花生剥开往嘴里丢。

“来,先喝一口。”旁边那个陌生的同事拿着酒罐迎着我碰过来,我赶紧迎了上去,再和方刚碰了一下,这才小喝了一口。

正在我犹豫着要不要问问方刚这个人是谁的时候,方刚先开口了:“这位就是我上次和你说过的我以前的同事柳叶平,我很好的朋友,我能够进3W公司还得益于他的帮助呢!”

柳叶平听了“哈哈”一笑说:“哎呀,什么帮不帮助的,大家都是出门在外嘛,能尽点力就尽点力了,这点小事情有什么好说的啊!”

哈,这位老兄还真是仗义啊,要都照你说的,那人与人之间也就没有那么多门道了。最明显的,我肯定不用刚进公司就穿上了一双疑似小鞋的东西,至少可以过得舒服一点儿,不用看人家的脸色行事吧!

我也笑着说:“柳哥真是仗义,我怎么没有早点儿遇上你呢?不过遇到了方刚也非常不错啊!”

柳叶平答道:“遇见这东西呢是要靠缘分的,不是强求就可以得到的嘛!我和方刚是对上头了,所以聊得很投机,要是碰上不投机的,就说不了两句话啦!”

这话没错,不过按照这个逻辑,我和安然就不知道是哪辈子结下仇了,莫非真是冤家路窄?

方刚问我:“怎么样,刚从学校出来,对新的工作还适应吧?”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啊,一提到伤心事我就黯然了。我还指望着能够在这里从丑小鸭变成凤凰呢,没想到还没出壳就被人家摁住了头,连做丑小鸭的机会都不知道有没有。

我还没有回答,方刚已经看出了我的困惑,安慰道:“还不是很适应吧,没关系啦,过一段时间就好了,我刚毕业出来时也是这样。”

看来这小子会错意了,真要是这样我一点儿不担心。我说:“适应其实还算不错啦,时间长了就可以了嘛!就是有点不太习惯那些……也没什么啦,慢慢来。”

柳叶平不愧是老江湖,一听到我前后矛盾的话就知道里面肯定有故事,他点点头对我说:“不用打官腔啦,是不是碰到了什么不公正的事情啊?”

我说:“也没有什么特别不公正的事情……来来来,喝酒,我敬两位大哥一杯。”

三个人“咣”的一声碰了一下,然后各自喝了一口。

方刚才把酒咽下去就追问:“是不是有什么事情啊?说来听听,哥们儿帮你分析分析。”

我犹豫了一下,最终决定将这两天的事情说出来。方刚和柳叶平都是老江湖了,对于这种场面,或许他们能够给我支个一招半式的。要是憋在肚子里,我估摸着不要说自己要花多长时间才能弄明白,光是这样憋着就让人郁闷到家了。

他们听我说完情况后,异口同声地说:“啊,不会吧?怎么会是这样呢?”

我很认真地点了点头,告诉他们我所说的一切都是实话,丝毫没有虚构和夸张。

“其实,这也很正常,我之前也碰到过这种情况。”柳叶平看我似乎有些沮丧,给我讲了一个他的故事。

当年从学校毕业之后,柳叶平凭借一个亲戚的关系,进了当地一家半事业半企业性质的单位上班。刚进去的时候他踌躇满志,典型的一个热血青年的形象,整天都梦想着在新的环境中一展身手,但是等他真正开始上班的时候,才发现现实远不是自己想的那么简单。首先,带他的师傅总是对他不冷不热的,问师傅问题,师傅也是随随便便解答两句就作罢;其次,身边的同事们表面上嘻嘻哈哈关系融洽,可却在暗地里拉帮结派、钩心斗角。作为一个新人,整天不知道干什么,又没人教,柳叶平当时真的是一筹莫展,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他的亲戚——也就是给他介绍这份工作的那位长辈——知道了他的情况后,对柳叶平说了一番话:“这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如果别人教会了你,他便给自己增加了一个对手,所以你遭受冷遇是很正常的。但是,工作的真谛并不在于钩心斗角,而在于你是否想要努力,如果你想,你便拥有了一切。”然后又教他不要在意别人对你怎么样,而要摆正自己的心态,不能太直接地请别人教你什么,而应该从小事做起,注意观察别人,让你的行动感动对方,到最后,即使对方不主动教你,你也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

招聘内幕 第二部分 8。心平气和,真才实学大丈夫(3)

柳叶平按照他亲戚传授的方法,没有直接拿着自己不懂的问题去请教师傅,而是采用了一个迂回战术:每天都很勤快地帮师傅做一些小事,然后非常细心地留意他师傅的所作所为,到后来他师傅过意不去,就传了一些东西给他。而他自己通过细心观察,也学到了很多师傅没有教过的东西。但是柳叶平后来还是离开了那个单位,因为他觉得外面的机会更多。

最后柳叶平说:“谁都不喜欢带新人,尤其是像你们这样刚毕业的学生。就算排除了我刚才说的竞争因素,现在的很多新人一点儿都不踏实,什么都不知道还成天拈轻怕重,想一口吃成一个大胖子。自己不肯努力还不知道尊重别人,被别人晾在一边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可我不是那样的人啊,我还是有自知之明的,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而且我的态度一直都非常端正,不是那种不懂礼貌、不懂规矩的愣头青啊!

方刚也为我说好话:“其实黄山这小子还算不错,还比较上进啦,不至于像你说的那样没有素质。”

柳叶平一听,马上解释道:“当然,我不是说你啊,我说的不过是现在社会上的普遍现象而已。”

说谁我倒无所谓,我最关心的问题是怎样才能摆脱目前的处境。我哈哈一笑:“我也知道不是说我啦,自知之明我还是一直都有的,可现在我该怎么办呢?”

柳叶平抓了抓自己的后脑勺,停了几秒钟后才说道:“这个安然,我也听别人说起过,听说人其实不错,就是经常会耍点小脾气,但是她的脾气来得快去得也快,一会儿就忘记了,是3W公司出了名的马大哈式的人物,按理说不至于有这么深的心机啊?”

一提起马大哈,我就想起了第一天来3W公司报到的时候,安然居然把我的简历漏拿了,害得我以为自己被人家“忽悠”了,结果虚惊一场。我又想到,当天安然在马大宝面前扭捏了一阵后,气鼓鼓地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但是下班的时候居然还和我笑了笑。莫非,她真是传说中的马大哈?

于是我说:“可能她那天正在气头上吧,不过看起来她似乎真的不是有意的,那天下班的时候还对我笑了笑呢!”

方刚听我说完,一拍大腿说道:“那就对了。所以说你不用担心这个问题,过两天就好了。”

我说:“话虽然这么说,可我心里还是有点儿担心的。”

方刚说道:“你担心什么呢?你没听到刚才柳叶平说的嘛,只要你从小事做起,低调做人,细心勤奋地做事,不管是跟什么样的人你都可以学到东西啦。”

柳叶平也说道:“对啊。我教教你,你每天早点儿去办公室,搞搞卫生、换换桶装水啦,主动地干一些公共活儿;每次见到同事要微笑并且礼貌地点点头,早上碰到要说早安;保持乐观的精神,多笑笑,每次说话的时候要给人一种主动自信的感觉,但是不能轻狂草率,等等。这些都是小事,但是细节决定成败,把这些小事情做好了,你在同事当中的印象分就高了,你就因此有了无形的资本,以后要做什么也就容易啦!”

这些都没什么问题,不过我之前好像还真没有系统地想到这么细微的方法呢!

“喏,总之呢,你记住一句话:工作的真谛并不在于钩心斗角,而在于实实在在的努力。”方刚笑着总结了一句,“这是刚才柳叶平说的,哈哈……来,喝酒!”

柳叶平也举起酒罐说道:“对,喝酒喝酒,想那么多干吗呢?”

三罐啤酒再次“咣”的一声碰在一起。

他们两个当然可以不想,我这个当事人就不能不想啦!我要是也不想的话,什么时候被人家清除出局了,自己还不知道呢!不过柳叶平的那句话还是蛮有道理的:工作的真谛并不在于钩心斗角,而在于实实在在的努力。

我感觉自己的实力还算可以啊,也算努力,态度也算端正,心态也算积极乐观,这样一想,难道我还怕那个同样与我一样是初出茅庐的吴晓声啊?我很自信但非常没有底气地默默想,毕竟再怎么宣称奏效的灵丹妙药,也要运用到实际中才能看出效果的啊!

招聘内幕 第二部分 9。早起的鸟儿有虫吃(1)

读大学的时候,为了防止大家赖床,学校规定所有学生每天早上6点多就要跑到指定的地方,在学生会的注视下在考核册上签下自己的姓名。当年绝大部分学生对这一项措施都非常痛恨,不过我还算中立。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不想睡懒觉,而是我把所有的懒觉都集中在周末一次性睡够了。现在上班了,我以为可以松懈一下,能够多睡几分钟了,但想想目前的处境,还是强忍着一百个不愿意,把手机闹钟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往前拨了10分钟。

只要10分钟我就能比别人早一步了。工作之后,人们总是对早上的几分钟耿耿于怀,宁愿慢吞吞地浪费在路上也不愿意免费贡献给老板,所以大部分人都是踩着公司规定的最后时间刷卡的,好像提前刷两分钟自己就吃亏了一样。这种情形似乎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现象,但这恰好成全了我。

其实平时我也算到办公室比较早的一个,因为我很喜欢偌大的办公室里空荡荡的只有我一个人或为数不多的几个人的情形,我觉得在这样安静的环境下大脑可以非常高效地运转,有点儿接近于修行人士宣扬的灵修状态。

现在我再早10分钟,办公室就更空荡荡了,一个人都还没有。我把办公室的一台公用电脑和打印机启动后,看到饮水机空了,就又换了桶水,再打开加热开关,顺手整理了一下桌上摆放得乱七八糟的杯子,然后想了想,似乎也没什么要做的了。我没有去扫地或倒垃圾,这些事情每天有一个阿姨专门负责,我不能抢人家的饭碗啊!而且,真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