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决战朝鲜 >

第553章

决战朝鲜-第553章

小说: 决战朝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着带着战士们就沿着小路摸了上去。
    开打的地方离我们不远,就只有两三百米的距离,沿着小路拐了两个弯就看到了战场。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战士们排着密集的队形往一个小土丘上冲,代理团长竟然也冲上去了,我看到他手里还端着挺机枪边打边冲,嘴里不断地呼喊着。
    战士们也很勇敢,一队队奋不顾身的往上冲,但又一队队的被打倒在地上。在敌人AK47的防御下硬打硬冲,除非是他们没子弹了,否则要冲上去还真不是那么容易。
    看着那些一个个倒在阵地前的战士,我不由恨得直咬牙,大手一挥就下令道:“一、二班从左侧迂回,三班跟我来注意地雷”
    “是”战士们应了声端着枪就冲了上去。
    战斗进行得比我想像的还要轻松得多,不过就是一个小山丘而已,而且让我很吃惊的是他们的左翼和右翼根本就没有任何防御,只是在见到我们包抄时才匆忙之间调了几个人过来防守。但他们在调动的过程中,就把自己暴露在我们的枪口下,于是不过十几分钟的时间我们就攻了上去。
    开始我还在奇怪这批敌人怎么会这么不专业,在攻上去时才知道是怎么回事,不过就是十几个手里拿着AK47的民兵而已。甚至战壕都是完全面对我们所行走的山路的,只要我们从任何一个方向包围这个小山丘都不会遭受到这样的损失,偏偏那个像牛一样的张团长一上来就是面对面的猛冲猛打
    看了看倒在山脚下二十几具战士的尸体和几个正惨叫的伤兵,我不禁有点想打人的感觉。
    “诺空松页”
    “诺空松页”
    “排长,这里还有活的”
    “想跑抓住他们”
    ……
    接着就是几声枪响,看着战士们朝丛林中追去,我赶忙抓起了步枪也跟了上去。
    树林中,一男一女两个越军正依靠着身后树木的掩护,吃力的朝丛林深处逃去。但战士们哪里肯放过他们,一边朝他们开枪一边分散开来包抄了过去。只是由于树木茂密,很多子弹都被树干给挡住了。我想这也是那两名越军敢在这么近的距离上逃跑的原因
    但这些树干能挡住战士们的子弹,却挡不住我的。我举起了步枪朝几棵树干的空隙中瞄去。刚才我观察了一会儿这两名越军的逃跑路线,他们为了不让战士们掌握踪迹,忽左忽右的林子中奔跑。如果他们继续这样跑的话,总会有出现在我枪口下的时候,于是我就这么举着枪等着。
    果然,不一会儿一只脚就出现在我的准星里。虽然只是很小的一部份,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我不假思索地扣动了扳机,只听“砰”的一声,一名越军惨叫一声跪倒在树下。
    是那个男的,在这时候被我打中了脚,也就意味着他完了
    但这时让我意想不到的一件事情发生了,那个女的也停下了脚步,拉着那个男的手艰难地往丛林里拖,似乎是想带着他一起逃离,即使那个男的越军一直挥手呼喝让她快走……更让我没想到的是,我很快就发现了她是个怀着身孕的女兵,身材稍胖,剪着短发,小腹微突,大慨有四、五个月的样子。
    战士们慢慢的围了上去把他们两人围在中间,那个女兵恶狠狠地扫了我们一眼,旁若无人似的继续拖着男兵走。
    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男兵突然举起了手中的AK朝我们指来,但毫无疑问的,随着一片枪响,他身上立时就多了许多血洞,在像发羊颠疯似的颤抖一阵后,他脑袋一歪就再也不动弹了。
    女兵没有惊叫,也没有哭,那张布满了汗水的苍白的脸上似乎是解脱般的一松,然后就坐在了旁边的一块石头上。
    “诺空松页”
    “忠对宽宏毒兵”
    ……
    战士们刷的一下就围了上去,用手中的步枪、冲锋枪指着这名女兵。谁也不愿意开枪或是打她,就连我也希望她能放下背上的枪举起双手,因为我们都不愿意伤害一个怀着小孩的女人。
    可是她非但不投降,反而从衣服里掏出一支手枪放在腿上,既不走也不开枪,就这么坐着不动,瞪大了眼睛、满头大汗的用一双像是要吃人的眼睛盯着我们。
    我想,这时候的明白她是在想什么
    她不愿意死,因为她肚子里有孩子;她也不愿意投降,因为对她来说,我们是侵略者。中国是国家,越南同样也是国家。站在她的立场上,她的所作所为都没有错,错就错在这是一个死结,没办法解开的死结。
    “叫胡少文过来”我下令道。
    “是胡少文……”
    胡少文很快就上来了,一看到那名坐在石头上手里拿着枪的女兵就知道是怎么回事。我们举枪围在周围,胡少文叽哩咕噜的朝她说了一大通话,可是那女兵就是不回答,就像是听不懂似的理也不理。胡少文倒也机灵,一边说还一边把干粮和水壶扔给她,只是她就像是没看见似的。
    “让她想想肚子里的孩子”我对胡少文说了声。
    “是”胡少文应了声就把我的话转告了她。
    但我不说还好,这么一说那女兵就像是打开了话匣子一般的冲着我们大喊大叫,眼泪也跟着哗哗的流了下来。
    “她在说些什么?”我问道。
    “她说……”胡少文迟疑了下,就接着说道:“她说就是为了孩子着想,她不希望孩子有个做叛徒的妈妈,不想孩子一出生就生活在耻辱里……”
    我失去了耐心,看了看她手中的五四式手枪,击锤是张开的,子弹还上了膛。在这种情况下,我不愿意任何一名战士冒着生命危险强行扑上去拿下她。用一名甚至是几名战友的生命,去换取一个如此顽固的俘虏,谁都明白那是个赔本生意。把她放走就更不可能,她已经打死了我们好几个人,放走的话还会有更多的人死在她的枪下
    于是就只有一个选择……
    “最后通碟”我咬了咬牙挤出了这几个字。
    “是”胡少文听我这么说霎时就慌了,赶忙加快语速朝女兵喊了起来。
    但那女兵在这时反而安静了下来,重新坐回到石头上不说话,任胡少文如何苦口婆心、费尽口舌,她就是软硬不吃没有任何反应。
    我叹了一口气,转身走开了。
    战场有战场的规则和底线,既然一个有武装的敌人不肯投降,我们也就只好击毙她。
    “砰”的一声枪响让我情不自禁的停下了脚步。我很想回过头去,但又用意志力强行把这股冲动压了下来。因为我担心,回头看了一眼之后,就会一辈子也忘不了那一幕。
    后来我从别人的嘴里知道,开枪的是李水波,子弹打的是她的头部。
    没有人会愿意打她的胸腹部位……
    当我们从山林出来回到刚才的战场上的时候,发现战场已经打扫完了。越南民兵的枪械、弹药还有手榴弹都被搜了个干净,山脚下战士们的尸体也不知道被抬到什么地方去了,只留下了滩滩的鲜血。部队倒是没有继续前进,也不知道是在等我们还是在休息。
    看着我带着战士们从丛林中走了出来,代理团长就迎了上来,拍了拍我的肩膀说道:“打得不错动作蛮快的嘛,回头我给你报功”
    报功……我不由瞪了张团长一眼,一想到那二十几名枉死的战友心里就有气。但想了想最终还是把这口气咽了下去。
    他虽然没什么军事知识,也不配做这个团长,但却是这个团的凝聚力,至少眼前还是这样。如果不想让我们团成为一盘散沙的话,最好还是不要动粗。
    “报告团长”想到这里我就一个挺身说道:“我认为,敌人已经掌握了我们的行军路线,我们应该更换行军路线才对”
    “什么?更换路线?”张团长想也不想就回答道:“我说崔排长,你怎么仗越打这胆子就越小了?我们是穿插部队,对路线又不熟,更换行军路线还能按时到达目的地吗?还能按时完成任务吗?”
    “我同意更换路线”谢指导员站了出来说道:“敌人已经知道了我们的行军路线,一路上进行阻击偷袭,我们不但要付出很大的伤亡,同样也无法按时到达目的地”
    “我也同意”
    “我也同意更换路线我们部队里有一些熟悉地形的边民,可以让他们带路”
    ……
    几名干部依次站出来对我表示支持。于是我就知道,通过这几场战斗,我虽然还是一个小小的排长,却已经得到了部队里相当多的干部的支持。毕竟他们也知道,战争最重要的是活着取得胜利
第十八章 339高地
    第十八章339高地
    今天和一个在老山上打过仗的朋友多喝了几杯酒,写得可能有点乱,各位书友多多包涵
    ※※※※※※※※※※※※※※※※※※※※※※※※※※※※※※※※※※※※※※※※※※※※
    第十八章339高地
    在众多干部的一致同意下,代理团长也不得不按照我们的意思改变了行军路线。不过我看得出来,他脸上很明显的摆着不高兴。这一点我很容易就能看得出来,三营长张建忠(我心里实在不怎么愿意称他为团长)本来就是一个高兴或是不高兴很快就摆在脸上的人,就像别人说他的一样,就是一根筋的牛。
    我之所以不愿意称之为团长的原因,则是觉得他不能胜任团长这个职务。如果这是在抗美援朝时期,我把这个问题拿出让战士们讨论,这应该是很正常的事,甚至在大多数情况下还会得到上级的认同和赞扬。可是现在……三营长显然已经把我当作眼中钉、肉中刺。说不准……他还会把我当成团长位置的一个威胁。
    不过我也知道,在这个时代的部队里,能胜任自身的职务的已经很少很少了。很多在抗美援朝时打过仗的、有经验的指挥员,还有许许多多的高级人才都在十年动乱时批斗的批斗、撤职的撤职,就连这次反击战的总指挥许世友将军,也曾被囚禁受审,甚至还差点丢了性命。
    许世友将军都有这样的经历,其它人就更是用不着说了,这直接导致了我军很多有能力、有才干的将领批斗的批斗、撤职的撤职。于是乎……现在指挥层当师长、团长的,大多原本都是营长、连长之类的人物。并不是说他们不能当这个师长、团长,而是他们自身的能力与这些职位有较大的出入。这也是反击战的过程中,各军普遍出现指挥混乱以及遭受到很大的伤亡的原因之一。
    比如我们现在的这个代理团长,他的军事素质和战术思想就很不适合担任一团之长。
    部队很快就再次走上了行军的道路,路线是由几个边民共同定下的,这其中也包括还不到十七岁的胡少文。从这一方面来说,也好在部队招了几个熟悉地形的边民做翻译,否则我们还真没有其它的办法了。
    不过我很快就知道边民们定下的这条行军路线并不好走,事实上,这根本就不能算是一条路线,因为这根本就没有路。到处都是麻滕密林,根本就是一个没人走过的深山老林。走在前头的几名战士都必须拿着开山刀开路的。
    据胡少文说,他们也是偶尔上山砍柴才来过这座叫什么什么巴扁山的,对这里的地形也不是很熟悉。但不管怎么样,我觉得与其走那条已经让越军知道的路线去送死,还不如进入这深山老林里搏上一搏。
    事实也证明我的想法是对的,经过了两个多小时的艰难行军后,我们终于在胡少文等人的带领下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