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决战朝鲜 >

第454章

决战朝鲜-第454章

小说: 决战朝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听着刘顺义的方案,我不由点了点头。
    我想,他的这个方案很有可能就是来自美军游骑兵大胆的抢占我军后方高地这个案例。因为他这个方案里,用于潜伏在敌人前沿阵地的一、两个连队,实际上就是特种部队偷袭、抢占有利位置,等待大部队增援。
    这时我就想到了冷枪部队和际将到来的夜视仪,他们也许可以在这场战斗中发挥类似于美军特种部队的作用。
    但是……冷枪部队的人数实在太少了,现在才只有二十几个,离一到两个连队实在相去甚远。
    不过这问题似乎不是很大,因为538团的战士同样也是精锐,从中抽取一、两个有经验的老兵,然后再与冷枪部队配合,组建一支这样的特种部队并不是很难。
    最困难的,还是这一、两个连队的战士,怎么才能在敌人眼皮底下潜伏一天之久。敌人阵地前沿可不是别的地方,那里可是有伪军的巡逻部队来来回回的走动的……
第二十八章 坑道
    第二十八章坑道
    第二十八章坑道
    虽说潜伏的问题暂时还没能得到解决,但刘顺义提出的方案也许是进攻902。8高地的唯一方法,所以一支专门用于偷袭902。8高地的部队很快就在刘顺义的操作下开始组建了。
    在打仗方面也许我比刘顺义行,但在组织整合部队上,我却是一窍不通。再加上我也很相信刘顺义在这方面的能力,所以也就放手把这件事交给刘顺义去做了。
    刘顺义也并没有让我失望,经过了几天的推选、甑别、政治面貌考察等一系列的动作之后,一份特殊的名单很快就摆在了我的面前。
    我随手翻了翻,只见上面详细的记录了每一名战士的姓、籍贯、战斗经历、特长等,厚厚的一大本看得我头都有些大了。
    于是干脆把这份名单推到一旁,苦笑着对刘顺义说道:“我说刘副团长,还是你跟我说说吧要我看这些名单,就算看个三、五天也看不出啥名堂”
    李平和拿过名单翻了翻,也摇着头说道:“也亏刘副团长的能耐,这才几天的时间就能弄得这么清楚”
    “是这样的……”刘顺义谦虚的笑了笑就说道:“考虑到这支部队的主要任务是先一步攻占敌人阵地并坚守到援军的到来,这无疑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斗,所以每个成员都应该是有丰富战斗经验的老兵,而且政治立场必须十分坚定。否则的话很有可能会拖累整支部队,达不到我们预期的效果。所以,我就从538团各部抽调了两百二十五名战士,他们的情况我全都登记在这份名单里了。原本我们打算在敌人902。8高地上潜伏一、两个连队,但由于我部在上一场战斗中减员严重,也只能凑足这个数了”
    “嗯!”我点了点头,538团的战士本来就是60军的精锐,这时再从538团的战士里取出精锐无疑就是精益求精了。这样的一支部队,人数虽少,但我相信它在任何时候都能发挥出强大的战斗力
    “这个连队的编制是二营七连,因为其中有很多战士来自二营”刘顺义顺手翻开了那份名单,指着第一页排在最前的一个名字说道:“所以这支部队的连长,我觉得让李国强同志担任最合适”
    “什么?李国强也在名单里?而且还是连长?”闻言我不由疑惑的往名单上看去,可不是嘛,那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连长:李国强”,刚才我翻名单的时候竟然没注意……
    李平和不由问了声:“那二营谁来指挥?”
    “暂由副营长王新指挥”刘顺义回答道。
    这支部队的战士大多数来自二营,这是在预料中的事。一营胡彪的部队前几天因为对付范弗里特的进攻而伤亡惨重,三营李伟强的部队有很多刚上来参训的新兵,那主力自然就是李国强的二营了。
    李国强的能力我是相信的,让他来带领这支部队当然合适,只是这么做对二营是不是……
    “这支部队能否攻下敌人阵地,接着再成功的守住阵地等待援军到来,直接关系到这场战斗能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刘顺义解释道:“所以我觉得让李国强同志担任连长是很有必要的,这样一来可以让这支部队更快、更好的进入状态,另一方面,还因为李国强同志的那两把盒子炮……”
    “哦”刘顺义虽没把话说全,但我和刘顺义听着都明白了。
    偷袭战中,特别是以少打多而且在夺下阵地还要坚守几个小时的偷袭战中,与敌人短兵相接是不可避免的。很显然,在这个时候李国强手里的那两把盒子炮就可以发挥出极大的作用。
    李国强那两把盒子炮都是二十响的,两把加起来就可以打四十枪,那交替打起来几乎都要比冲锋枪还要快了,而且绝对要比冲锋枪打得准许多。他在战场时的样子我是见过的,那在近战里就跟一条扑入羊群里的老虎似的,“叭叭叭……”的就放倒一大片这任务如果算上他,成功的机率马上就高了许多
    见我没有意见,刘顺义又接着说道:“冷枪部队那方面,我从538团和其它部队征调了一些神枪手补充,现在也已经有了三十五人的规模,每个班大慨十一人左右,分别配属到连队的三个排里。这样全连共有两百六十人,每个排大约有八十几人,排长分别是张熊、胡祖弟……”
    “等等”闻言我不由打断刘顺义的话道:“胡祖弟是排长?你把冷枪部队的战士跟作战部队混编在一起?”
    “是”刘顺义点了点头,看着我奇怪的表情,不由疑惑的问道:“崔团长的意思是……把他们分开来指挥?那是不是会各自为战,无法统一指挥了?”
    “唔”听着刘顺义的话我不由一愣。
    刘顺义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志愿军部队可不像美军部队那样拥有先进的通讯设备互相之间可以随意通话。这在战场上部队一多,特别是在夜战的时候,只怕互相之间识别起来都有困难,就更别说统一指挥了
    但是……如果把冷枪部队和作战部队混编在一起,很明显冷枪部队的战士就会失去机动性。这样一来,那些潜伏在暗处能够敌人造成很大压力的“杀手”,其战斗力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作用也就是一些枪法好的普通战士而已
    “还是把他们分开”想了想,我就决定道:“冷枪部队由胡祖弟指挥,编制不变。至于联系的问题,这段时间着重训练冷枪部队和作战部队这间的配合”
    “是”刘顺义点头应着,但脸上还是有些难色。因为很明显,对于通讯设备落后的志愿军部队来说,无论训练多么充分,无论有多默契,作战部队和冷枪部队的协同还是一个无法解决的大问题
    “报告”这时坑道外传来了一声报告声,接着就有一名后勤部队的志愿军战士走了进来在我面前敬礼道:“报告崔团长,上级分配给我们的装备已经送到了,请示团长该怎么处置”
    “装备?”听着我不由愣了一下,但很快就明白这装备就是庞师长前几天说的带着夜视仪的卡宾枪。上级也许是为了保密,所以并没有让这些运送的战士知道是什么。
    上级的这些担心也是有道理的,这批夜视仪可以说是我军仅有的一批高科技装备啊在这到处都是伪军特务的朝鲜,哪里敢那么明目张胆的说是运送“夜视仪”。
    想到这里我也不敢殆慢,腾的一下从床上坐了起来命令道:“马上送到二号坑道”
    ※※※※※※※※※※※※※※※※※※※※※※※※※※※※※※※※※※※※※※※※※※※※
    冷枪部队的二号坑道里,一个个木箱被战士们抬了进来。胡祖弟等人虽说因为没有我的命令不敢乱动,但两眼全都直勾勾地望着那些被钉得严严实实的箱子。
    等后勤部的战士们把所有的木箱都抬进来,朝我敬了个礼就退出去后,我看了一眼早就等得不耐烦的战士们,笑着点了点头。
    胡祖弟他们哪不知道这是让他们开箱,不由哄的一声就围了上去。但别看他们个个都心急得跟火烧眉毛似的,真到了箱子面前动作马上又变小了,个个都拿着军刺、铁钎小心翼翼地撬着,生怕把里面的宝贝给弄坏了。
    然后随着一声欢呼,一把把带着夜视仪的卡宾枪就出现在战士们的面前。这时候虽说是白天,但坑道里的光线还是很暗的,使用过这玩意的战士们二话不说就为这些步枪接上电池把玩起来。
    这其中有一部份战士从没见过也没用过这些枪,平时从战友那听说过不少关于这枪的性能,早就对这种能在黑暗中看到东西的枪充满了好奇。现在当这些新鲜玩意当真摆在面前了,哪里还会抑制得住那份好奇心,当即三五成群的围着那些有经验的战士面前问这问那的。时不是还这里摸一下,那里敲一敲,就像乡巴佬进城似的啥都觉得奇怪
    “崔团长……”胡祖弟在打开另一个箱子后,把里面的东西取出来抓在手上疑惑地望向我。
    我走上前借着昏暗的光线一看,不由喜出望外,那些东西不是别的,正是我在伪军特工基地缴获的微型对讲机。当时缴获上交之后就不知去向了,没想到这会儿竟然会跟夜视仪一块儿送来,还真是一个意外的惊喜将那些对讲机翻出来数一数,发现一共有四十几个,而且竟然都还配着备用电池。
    突然之间,我就知道该怎么解决冷枪部队和作战部队之间的协同问题了
    “刘副团长”我兴奋地对站在身旁的刘顺义扬了扬手中的微型对讲机道:“把呆会儿让七连的干部一个领上一个这玩意,你刚才担心的问题就解决啦”
    “我担心的问题?”刘顺义不解地看着我手中的微型对讲机说道:“团长是说……冷枪部队和作战部队的统一指挥?就靠这玩意?”
    “没错”我也不多说,熟练地为对讲机装上了电池,打开了开关为自己配上。接着又整了一个随手抛给了刘顺义,示意他也配上。
    刘顺义虽说不明白我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还是按我的意思把耳塞弄进自己的耳朵里。话说志愿军战士个个都戴着盖住耳朵的军帽,而且大多长年没理发,要想找到自己的耳朵并把耳塞弄进去还真是不容易。
    好不容易弄妥当了,我就对着夹在衣领上的话筒“喂喂……”了两声。起初刘顺义还没有反应过来,毕竟我们距离很近,能听到我说的话也不奇怪。但过了一会儿才猛然醒悟般用一副吃惊的眼神看着我。
    “这……这是电话?”刘顺义望着手中那个又轻又小的盒子,实在不敢相信手中这根本就没有线的玩意竟然可以像电话那样通话。虽说步话机也是没线,但哪里有见过这么小的
    刘顺义是个谨慎的人,他似乎是想试试这对讲机的性能,跑开了几步也照着我的样子朝话筒“喂喂”了两声,看着战士们全都笑作一团。
    “真,真是电话”摸了摸耳朵,听着耳塞里的笑声,刘顺义这才不得不相信了。他走到我的面前,受不释手的看着手里的这个小玩意感叹道:“感情这也是从美国佬那缴来的吧还真是个好东西。刚才咱们还在担心无法统一指挥部队作战呢,这会儿有这玩意带在身上,一边打仗一边打电话,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这可不是电话”我笑着回答道:“这叫对讲机不过……就算有这些玩意,也并不能说是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啊”
    “崔团长的意思是……”
    我看了看天色,这时候已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