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疯狂军火王 >

第256章

疯狂军火王-第256章

小说: 疯狂军火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车大,你已经一个多星期没有好好休息了!”身边的技术员轻声说道。



“值了,值了,我成功了,我成功了……”车顺利甩开身边的技术,大步冲到了桥上,扬着双臂欢呼了起来,只是随着欢呼,泪水更是喷涌而出,成功,对于他来说,这就是一个巨大的成功。



所有的人都跟着他冲到了桥上,扬着双臂又叫又跳,成功,如此有成就感,每一名工人都是如此。



“今天,我们就睡在桥上,哈哈……”车顺利大叫着,调头走下了桥,扯着帐蓬就拖上了桥,然后一头钻进了帐蓬里,向垫子上一躺,几秒钟之内就睡了过去。



微微晃动的索桥,就像婴儿的摇蓝,睡得如此的香。



“车顺利,当得工程师!”丁君霍重重的说道,毫不掩示自己对车顺利的欣赏。



车顺利这种桥梁的新型设计,无疑是路桥上的一次革命,搭桥快速,成本更低,虽然使用的时限远远不如那些石桥,但是它的建设速度和低成本,足以掩盖那些瑕疵,车顺利,成为第一代,也是第一个初级工程师。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车顺利正在赶往吴国的另一道河流,进行第座桥的搭建工作,同时也培养着身边那些资深技术员这种建桥的技术和注意事项,三座桥以后,他们就可以积累足够多的经验,然后再分流,大大的加快桥梁的架设。



通往三国首都的路一开工,桥梁无疑是最头疼的一件事情,而且有些地方为了让过跨度大的桥梁,需要绕道几百里,而车顺利的快速建桥技术使得他可以无视河流的宽度,搭建起足够结实的桥来。



当经验积累得足够多的时候,车顺利已经不再管理五百米以下的桥梁搭建工作,而是专心研究着如何能够建起更长,更加结实,速度也更快的桥梁。



在浮云的主导下,三条足以拖垮任何一个国家经济的大路竟然以每天数十公里的速度修建着,人越多,干得就越快,无论是原料还是人力,供应充足。



由于三大国拒绝修建铁路,但是却同意搭设一条电报线,没服技术更加高一些铁路拖累,建设的速度自然更快,前脚刚刚打下的大路可以通车,蒸汽机车便会拖拽着数百吨的物资源源不断的送到最近的地方。



畜力驱动的大型混凝土搅拌机每隔几百米一个,轮子一支,就可以用水泥混着碎石开始搅拌,一个个的用橡胶轮胎做成的独轮鸡公车来来往往,将一车车的混凝土倾倒在用厚木和木条铺好的框子里。



后面跟着人用铁锹一下下的捅着,用来消除内部的气泡,后面还有人拖着平板一样的厚木将水泥抹平。



稍干一点之后,还有人用大号的泥抹子将粗糙的水泥面抹平,大路修建完毕,静等变得干爽可以承重。



电报的线路铺设变得更加的简单,在路边立起一根根的杆子,用细号的钢丝绳先拽过来,然后再将电线搭在钢丝绳上,每隔几百米就会留出用于检修的线头来,防止哪个地方出问题。



PS:好吧,我承认,在滑翔翼那块实在是欠考虑的说……



467 交通



最先修通的是通往汉国的国都洛宁的大路,浮云至池唐的大路就是沿着吴、汉两国的边境线修通的,而这条大路距离洛宁的距离又最近,又没有太高的山和太险的河流,只用了不到三个月,平坦的水泥大路就已经修到了洛宁城外十几里的地方,在这里就算是完事了,再往前,就是洛宁城自己的事情了。



一条大路的修通,使得汉国的洛宁到边境如果是骑马的话,只要一天多一点,而不像从前那样,至少要七天才能跑到地方。



大路刚刚通车,登时,便迎来的商品的高峰期,池唐的毛料、罐头、肉类产品等等大量的涌入到汉国,而汉国所出产的一些手工艺品、大量的药材、棉花、甚至是烟叶等原料也通过大路不停的涌进浮云和池唐。



联系,一下子就变得简单了起来,特别是外交部,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通过电报与驻汉国的大使馆取得联系,使得双方的高层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沟通。



浮云,在大路修通以后,带给汉国的是最神奇的变化,而交流也变得多了起来,不少权贵都可以乘着浮云出产的四轮马车奔驰在公路上赶往浮云。



浮云的工业发达,生活自然更加的便利,甚至有不少权贵在浮云都买了房子,准备度假或是居住。



只可惜,这些权贵在浮云是没有任何特权的,甚至连侍候的下人数量都不得超过十人,而且还允许他们私人持有武器,浮云公正的法规开始正式与汉国的权贵阶层碰撞,随后通往楚国保封的大路修通,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楚国的权贵阶层。



大路修通了以后,在行政上,浮云接到了第一笔大生意,汉国北方遇灾,粮食不足,出了大笔的资金从浮云购粮。



当其它国家把粮食看成战略物品而非民生用品的时候,浮云却不再缺粮,如今倭国与南洋都是浮云最大的粮产地,大量的优秀稻麦种涌进这两地,给浮云供应了充足了粮食,可以说在浮云最便宜的就是粮食了。



汉国通过电报发来的订单用的单位是石,换算成浮云的计量单位就是吨,数目多达两千吨,这是一个庞大的数目,只怕并不仅仅是用于救灾,不过这对于浮云来说并不是问题。



两千吨的粮食,若是使用原始的运输方式,一车半吨,至少也要四千车,再加上路上的耗损等等,天文数字一样。



这么多的粮食,汉国一下子也拿不出那么多的银钱来,不过却从其它地方进行了补偿,经过浮云大使馆与汉国皇家交流之后,订下了浮云商人进入汉国境内做生意实行一税制,也就是在汉国的国都处交一次税就行了,一次运货,再走到其它的地方就不需要再交税了。



这对浮云是一个极好的条件,可以极大的促进浮云商业的发展,汉国的手段有点像今天国内对外企的优惠政策。



浮云具有最强大的运输能力,一个电报过去,从倭国和南洋调集的粮食装上巨大的轮船,一次就将两千吨的粮食运送到了海口。



甚至不需要靠岸,直接就在海面上通过滑轮组组装的吊具吊到了内河运输船上,再运回浮云,在城外的港口处,再进行陆地装车。



如今的浮云,城墙的作用已经很小了,甚至丁君霍已经与部下们研究着是不是拆掉柱式城墙的计划。



只不过在这个时代,城墙的作用仍然存在,拆除城墙的计划引起的影响太大,会让居民没有安全感,所以只能暂时做罢。



一条条内河运输船停靠到了码头处,浮云的卸船已经不再是完全依靠人力了,而使用了吊车。



由于吊车的操做过于复杂,以浮云蒸汽机的技术还无法实现复杂的操作,但是科技处却研究出另一处吊车来。



这种吊车虽然使用的是人力,但是大量的应用了绳丝绳,铁管制成的吊架,分有固定吊车还龙门吊。



一般固定吊车应用在海船上,固定在海船上用于上下运送,而在港口使用的则是龙门吊,跨度二十米,完全可以应用于体形较小的内河船。



龙门吊上面有一个可以用于在铁轨上左右移动的操控室,摇动手柄,可以通过滑轮组降下大号的铁勾子,下面船上的人将铁勾子勾在套了绳子的货箱上。



货箱统一使用木制,大小统一,一来可以运输更多的货物,二来便于运输,三来便于吊装,这种货箱也只能应用于浮云这种工业发达的地方,换个地方,每个货箱满货重达一吨的重量足以让人力望而兴叹。



不过为了满足汉国本地运输需求,这种粮食运输采用的是半吨制的货箱,将绳子系在货箱上的吊勾上,一次就可以吊起数吨左右的货物。



操控室上的壮汉摇动滑轮组手柄,将两吨重的货物吊起几米高来,然后放下红旗,挥起绿旗。



龙门吊自重大,原来前后移动的时候使用畜力,不过速度慢,很不方便,现在改成了蒸汽机,蒸汽机带动绞盘,绞动钢丝绳使得龙门吊在铁轨上移动到公路机车的上方,再将货物放下。



来回几趟就可以装满运输力六十吨的公路机车的车厢,速度比人力要快得多了。



十辆公路机车,只要来回三趟,在几天之内就能将货物送到汉国的国都洛宁城。



体形庞大的公路机车汽笛鸣响,数十个胶皮轮子缓缓的转动了起来,速度越来越快,车辆的间隔都在二百米之外,以最快五十公里的时速向汉国开进。



由于公路机车的自重大,再加上运货量也大,每辆车的重量都接近了八十吨,虽然每个轮子一侧都装有厚厚的刹车片,可是仍然需要至少三百米的紧急刹车距离。



通往汉国的公路经过不少村镇,经常会有人上路玩耍看稀奇,甚至是骑走走在机动车路上,这里不是浮云,这里的人并没有浮云那样良好的交通意识。



PS:很多人都说,本书跑题了,距离军火这个题目越来越远了,唉,其实吧,这书写到现在,已经完全放弃了我曾经写好的大纲,只能做参照了,至少在我刚刚写大纲和前六万字的时候,我并没有考虑到思想、理想等等,完全就是那种又黑又黄的东西。



不过随着字数渐多,向往自己也沉浸其中,打造一个理想的国度,一个理想的城市,一个公正,公平而让平民有尊严的城市成了这本书的主题,或许吧,算是跑题,希望这是一种向良好发展的跑题。



468 浮云物流



丁小君,听这个名字似乎与丁君霍有什么亲戚关系,实际上,他只是个孤儿,今年二十三岁,在他十四岁的时候,走进了学校,成为了一名浮云供养的学生。



从学校毕业以后,丁小君并没有走进大学,而是尽快的参加了工作,他不想让浮云,让丁先生为自己操更多的心。



对了,他本来的名字叫狗蛋,没爹没妈的孩子,自然没有名字,不过读了书以后,他给丁君霍写了封信,为了感谢丁君霍,他将名字改成了一个相当于丁君霍儿子的名字,丁君霍并没有做出太多的举动,只是给了他很大的鼓励。



丁小君读过书,而公路机车使用的是新型号的蒸汽机,不像现代的汽车那样,挂个大饼狗都能开跑。



公路机车没有电动的助力转向,甚至是蒸汽机还是高科技玩意,一般人玩不转,不但要有学识,还要有力气,甚至会用望远镜计算距离等等,绝对的高端技术人材。



丁小君从学校走出来,本身又是孤儿,不娇贵,有一把子力气,人又聪明,很快就成为了一名机车司机,甚至他对这种机车型的蒸汽机摸得很透,可以将蒸汽机拆成最零散的零部件,然后在一天之内再组装回去开着就跑,绝对的人材。



这次浮云与汉国的粮食交充,丁小君这个最高明的机车司机担当了领队的责任,驾驶着第一台机车行驶在最前面领路。



“小君,你不能再鸣笛了,我们蒸汽的压力不足啦!”后面操作着锅炉的大胡子探出头来有些恼怒的吼道,不得不再打开一个油料输送阀。



幸好改进以后的蒸汽机车油料罐不再需要人工打压了,蒸汽机用剩余的动力足以完成这个任务。



“胡子叔,你以为我想啊,你看看这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