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疯狂军火王 >

第237章

疯狂军火王-第237章

小说: 疯狂军火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受到池唐国的邀请,浮云还派了一个团的部队进驻了池唐,而且这还是一支重装团,一辆铁路炮车,再加上一个重装团,驻定池唐外围,帮助他们抵御游牧民族的进攻。



可以说三大国的目地达到了,浮云城真的顶在了抵抗游牧民族进攻的第一线,可是同时他们又很是惊怒,因为池唐国明显已经开始脱离他们的控制,与浮云城越走越近。



若是放在从前,打死唐王都不敢有这种想法,池唐国与吴汉接壤,虽然也向楚国称臣,不过就是每年派个使者,称一下臣就有十几万两银子的好处可拿,这好事哪有不干的道理,反正称一个也是称,称三个也是称。



可是现在池唐到浮云的大路修通,代表着浮云的力量可以用最快的速度,也就是在二十四小时之内赶到池唐进行支援,得到浮云的支持,唐王的腰杆也硬了起来。



虽然浮云可以从池唐国得到不少的好处,最起码在牛羊供应上大大的缓解,也仅仅是各类价格低的罐头食品。



可是仅仅是这些好处,并不能说服浮云上下对池唐的支持,特别是浮云外派的教师、技术员等都是无偿的,他们的费用是由浮云自己承担的。



虽然行政上下没什么问题,可是民众不理解,浮云城暂时还没有开通民意代表阶层,但是却设立了民间询问的途径,一是投诉处,原则上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投诉处将自己的意见送到政务厅,由庞大的秘书团队进行处理,或者直达法律部大法院。



二就是浮云如今已经开通,并且流通颇广,辐射了浮云周边数百公里的报纸和杂志,任何只要认为自己有点文笔,都可以写出稿子来,在报纸和杂志上自由发表,言论是自由的,哪怕指着鼻子骂丁先生都没有问题,不过没有人会干这种事情。



丁君霍需要对民众进行解释,可是总不能挨个告诉,而且还涉及到浮云未来战略,但是暂时只能在报纸和杂志上做出说明,民意代表阶层已经到了要实行的时候,有限的将权力交给民意代表一部分。



丁君霍在报纸和杂志上同时发表了一篇名为《追梦之人》的文章,丁君霍所写的文章一如既往的简单,直白,没有任何官样文章,纯白话文,只要识字的人都可以看得懂,这也是浮云行政方面的一个标准,绝不许出现官话,套话等假大空的话来唬弄老百姓。



在《追梦之人》的文章当中,丁君霍坦言,浮云镇能够在没有王权,在重视尊严、自由、平等的基础上发展到今天,能够像现在这样高速发展,已经证明了浮云模式是一个成功的模式。



丁君霍又说,为什么在东方,会出现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而后乱的局面?就是因为不够团结,我们从来都没有把自己看做是一个整体,权力已经让人迷昏了眼睛。



丁君霍指出,整个东方,应该是一个整体,所以浮云城不立国,永远都是东方这片大地的一份子,我们都有着同样的黑发、黑眼、黄皮肤,我们是同一种族。



而浮云模式,足以可改变这一点,而唐王开明,采用浮云模式,我们自然要去改变他们,去支援他们,千年前,我们本就是一家人,而如今,我们必须要去努力,为了更大的梦想,为了整个东方。



数千年前,我们有绵延时代八百年的王朝,为什么在今天,我们不能创造一个绵延千年的国家?这是一个目标,一个人类梦想的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



一篇《追梦之人》将目标订得好大好大,大得让人叹息,而那些传统读书人则不屑的喷着口水,你以为你是谁?是圣人先贤?还是天上下凡的神仙?



433 推行



丁君霍没有理会那些无聊的口水文,在说服民众之后,池唐国的浮云模式复制正式开始,政务厅联合其它部门派了了团队,与池唐国进行接触,想在一个皇权国家推行尊严、自由、平等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所以目前浮云帮助他们设定法律,主要就是浮云法律的修改版,公孙武甚至亲赴池唐国,他的梦想就是编写出一部最完美的法律,可是在池唐国实行,却需要进行大修大改,因为其中很多法律条文已经侵害到了皇权者的利益。



循序渐进,凡事不可能一蹴而就,先启民智,普及法律,当浮云与池唐的接触的时间稍长,开启了民族的池唐国民自然会对上层形成极大的压力,有的时候也由不得他们,皇权虽然威严,可是民意之下,特别是冷兵器时代,民意代表着极大的威压,若是出现起义的话,甚至有可能推翻一个王朝。



在支援池唐国的时候,浮云内部也开始了新一轮的政策调整,主要就是关于民意代表的调整,浮云做事,一定要得到大多数居民的认可和支持,否则的话就不能实行下去,这是法律赋与他们的权力。



民意代表的推选采用的是全民公推的方式,由于浮云的居民居住区相对稳定,而且更有规律,所以设定的是以区域为限,按着每一千人推选一人,也就是说整浮云城加上海口近五十万人,四十万正式居民,需要推选出四百名民意代表来。



民意代表的推举原则上行政上是不会干涉的,而这些民意代表的权力也有限,或者说属于义务工作者,他们都是最具有威望的人选。



而这些民意代表的工作就当民间对政务厅的某项举措产生了很强的抵制时,政务厅将会召开全体民意代表大会,进行说明,如果民意代表不同意的话,那么将会进行投票,他们的权力就是可以代表推举他们的居民对某项具有异议的举措进行限制。



民意代表并不是一直当选,而是每年选一次,不记名的投票方式,而且民意代表参与大会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一是政务厅主动召开,还有一种就是当四成民意代表要求召开大会,政务厅就必须要召开这种大会。



民意代表的选取,在其它国家引起了宣然大波,很多人都想不明白,这姓丁的想干什么,老百姓这算是真正的参与到了政策当中,这不是无形当中把姓丁的权力又给分散了吗?



在封建时代当中,他们永远也想不明白,完成了普及教育以后浮云每一项举措都有什么样的深意,也无法明白,为么丁君霍会主动放权。



丁君霍现在对所谓的权力已经没有了什么狂热的追求,一声令下,人头落地固然是痛快了,可是梦想呢?



丁君霍现在已经不再是初来乍到的那个小白领了,在思想上,已经完成了蜕变,从最开始设立五大部长,并且尽可能的将工作交给他们去做的时候,丁君霍就已经开始在为一个梦想而奋斗了,追逐梦想的感觉,比追逐权力更让人迷醉,那是一种开天辟地般的成就感。



深入三大国的大工程在修建过程当中,浮云的思想也一点点的渗透到了其它国家,在那些大国当中,在民间,已经出现了要求普及教育的声音,只是这声音仍然微弱,在一城一县之地就被弹压了下去。



对于那些皇权国家来说,老百姓,只是纳税的工具,体恤爱民,只是做给他们看的,就像是在现代私企中的老板,拍拍员工的肩膀,小子,努力干活,下个月给你涨工资,结果下个月再下个月,最后下没影了。



池唐国已经开始了行政上的改造,很多位置上都有浮云秘书的影子,浮云政务厅的秘书,其实就是后备官员培训基地,庞大到二百人的秘书团长,每天处理的工作量都是一个天文数字,他们在不断的学习进步。



当然,这一次外派的秘书是不可能出现女子的,那些女秘书只能在浮云城找到合适的位置,现在外头还实行的唯女子与小人难养的理论,而对浮云垢病最大的一块就是女子的地位问题,可惜浮云一向是我行我素,毫不理会。



在池唐的基础教育已经开展,第一部教育法正式实施,幸好浮云的投资设厂使得池唐的劳动力运转了起来,不再仅靠种地放牧为生。



在池唐国,设立了一个肉联厂,主要是收购牛羊进行屠宰加工分割等一体化,属于一个大型工厂,用工达到了上万人,主要生产的是肉类罐头还有各种腊肉,肉肠等可以长期保存的食品。



如何将鲜肉保存到浮云城,肉联厂如今最大的问题,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不过池唐国地处北地,有半年都处于秋冬季节,哪怕是在夏季,在一些山洞,或是阴冷的地方,仍然保存着大量的冰块。



有了冰,就有保鲜的可能,那些羊毛之类的派上了用场,大量的毛毡应用了起来,造起了更厚的车厢进行保温,蒙上胶皮,然后再将这些冰块放入车厢内,虽然是在缓慢融化,但是经过试验,这样的车厢,火车在三天之内拖到浮云城,冰块只能融化一半左右,完全可以用来运送冷鲜肉。



而在池唐,第一个大型的地下冷鲜肉保存库也开工了,等待下一个冬季的到来,用来存储大量的冰块。



在池唐国还建起了一个大型的毛纺织厂,生产厚度不同的纯毛面料,用于成衣或是布料,这种布料由于产出有限,被当做高档品来出售,只要一出厂,有大量的商人围堵在厂门口,踢打着车上的金银吼叫着购买。



浮云在池唐设厂是免税的,这点好处还是必须的,但是池唐也不是没有得利,大量的工人都是从池唐国本地雇用,没有哪个地方比在浮云城的工厂里干活更让人满意了,工钱给的高,而且每天只干八个小时活,多一分钟都要付给加班费。



当然,他们的工资还是没有办法与浮云本地工人相比的,相对于浮云本地,这里的工厂已经算是在使用廉价劳动力了。



而且他们工厂设立起来以后,还有各种配套设施,比如道路,甚至一口气把池唐国原本破烂的石板路和泥路都重新翻修了一下。



PS:向往见书评区有人说我写完了,也有人说我太监了,实在是搞不懂,我每天都有更新,何来太监一说,而且完结?怎么可能,没有看到“后记”这两个字之前,绝不是完结的表现。



434 对外影响



而且各大工厂的设立,还要在本地进行采购,一下子就把原本不大的池唐国给搞活了,如今的池唐国,完全不同于往日,随着工厂的设立,各种配套的小作坊也如雨后春笋般的林立而起,大量的人力出现在工业生产上。



而在农业上,人口少的池唐国田地已经快要没有人种了,在工业生产上,他们已经走上了与浮云城差不多的道路,而池唐在针对外来商人的税收当中,可比浮云狠多了,至少是浮云商税的三倍,同样建起了一个自由大市场和大客栈,光这一块收税就收得手软。



而在农业上,由于务农人口的减少,唐王一声令下,浮云城的大农场模式开始推行,在浮云城外售最不好的大型农机搭着火车源源不断的被运来。



在浮云城,大农场的政策是不赚钱,甚至是赔钱,所以才会有个人农田三七分帐的现象,农业部三成,土地所属人七成,而在池唐国,这一政策被修改,变成了四六分帐,行政方收取六成,农民本身保留四成。



别看仅保留四成,但是与从前相比,已经赚得太多了,在从前,以农为主,各种税加起来,每年最后能留下两三成都算是多的,现在不用自己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