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太浩 >

第4章

太浩-第4章

小说: 太浩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之极,地之界,此间一应具为自然!”司空长老不假思索,指着亭外风景道:“众生如此,天地如此,无一可在此之外,自然即为道!”

    司空长老到底经过不少年岁,见过不少弟子询问天一筑基之法,故而也很明白姜元辰的问题到底在哪。

    太虚道宗因为几十年前刚刚迎来了一次群魔围山事件,此后闭山门休养生息直到二十八年前才开始收录第一批外门弟子。接着第二批是在十八年前,而姜元辰则是在八年前的第三波外门弟子。

    因为太虚道宗喜欢从小收录弟子,其选择年龄段也就是七岁到十三岁的童男童女们。故而在第一波外门弟子时,虽然有弟子在十年内筑基成功而列入内门,但剩下弟子们仍然可以继续努力在三十岁之前铸就仙基。但是随着第二波弟子同样有人在十年之内筑基后,前面第一波剩下来的那些人便多了几分浮躁。甚至他们在姜元辰开始修行之后已经超过了三十余岁,面临的便是下山归凡或者继续修行两条路,司空长老手中的筑基丹就是为了他们所准备。

    姜元辰如今不外乎是看到这些人想到了自己日后的悲惨场景,万一自己不能在十年内筑基甚至蹉跎到了三十岁之后的可能,因此而杞人忧天罢了。

    看姜元辰苦苦思索自己所言,司空长鸣思忖道:这小子早慧,虽然在很多时候有助于他修行,但正因为他心思太多,所以这种时刻倒不似李文那般赤子心性。

    司空长老思罢,便道:“你上山也有八年,此间鲜少沾染红尘,那既然无法静心参道,不妨下山游历一番顺带回家看看。”明白姜元辰是看到那些失败者故有些兔死狐悲的心态,司空长老便想着让他下山去游历一番。

    师法自然,这自然的涵盖范围太广,那名山大川是自然,红尘百态同样也是自然。既然姜元辰在清净灵山之上不能悟道筑基,说不得姜元辰的机缘便在人间呢。

    随手将一块令牌交给姜元辰:“算算日子,如今也该到了外门下山采办的时间,你就跟着外门的执事长老去人间走一遭吧。之后顺带可以回家看一看,并且在周围陈楚二国游历一下。”

    接过令牌,姜元辰对司空长老道谢后便去了外门庶务堂。

    外门庶务堂是太虚道宗管理外门金泉峰的机构,故而又被称为金泉堂。堂下设五司负责外门子弟的方方面面:有专管洗衣做饭打水砍柴的杂事司;有负责外门戒律的行戒司;有负责识文解字指导修行的教学司;有发布任务外出行走的布行司;还有大到各种法器符箓,小到油盐酱醋负责各种物品放置的储物司。而为了方便,金泉堂五司与外门弟子的住处都建在一起——回风谷。

    回风谷位于金泉峰脚下与灵霞岩,承露台并称“金泉峰三景”。也是金泉峰灵气最浓郁的三个地方之一。灵霞岩是诸多弟子的修行之地,而承露台在金泉峰巅收敛金灵泉水,还在金泉亭之上数里之遥。

    外门庶务堂权利虽然不大,但也都是内门子弟担任各种职位。一般来说都是心动、玉液期的老人。由于修行前路无望且不能下山,所以在外门领个执事任务,指点一下外门弟子混吃等死。指不定就在外门发现什么良材美玉提前投资,待日后其修为又成还能有所回报,说不得日后还有翻身的机会。

    姜元辰来到布行司之后,那正在盘算如何外出采办的李建长老讶异道:“你小子居然来这里了?除了每年年初的法事庆典你下山一次外,那年也不见你出来接任务,这次倒是稀奇啊。”

    李建便是李文的太叔祖,姜元辰因为和李文关系不错,和这位长老更为捻熟,甚至姜元辰能够得知诸多长老们的脾气也是依赖了这位前辈。

    “这是司空长老的意思,说是弟子在深山久居而不沾人气,便借此采办之日下山走一走看一看。”

    “唔——!”李建摸着自己的山羊胡子:“司空长老所言也有几分道理,你下山走走说不得也能筑基成功呢。”李建是玉液修为的长老,距离调和龙虎、黄芽结丹之期已然不远,他的见识自也不弱。

    “姜师兄要下山吗?”李文忽然从柜台下面钻了出来,对着李建长老道:“太叔祖,孩儿如今也到了瓶颈之时,也要下山转一圈!”李文在问道结束前便跑来李建长老这边记录各种账本,听了姜元辰的话立马起了性子。

    李建翻了个白眼:“你凑什么热闹!到你养气大圆满之时才说吧。”刚刚跑这里没多少功夫,就想着偷懒不干活?李建敲击桌案,让李文继续算计这一个月的外堂账本。

    李建因为数十年前的那一场魔劫,他道基受损而前路受阻修行迟缓,故而特意照拂后代从中挑选杰出族人拜入太虚道宗,以求出一位金丹修士好照拂于他。李文是这一代李氏族人中天资最佳之人,所以李建对这个后辈可是宝贝得紧。恨不得时刻盯着他努力修行,不让他有一刻空闲。

    “李老,不妨就让李文跟着走一遭吧。他在山上也不好好修行,不妨去红尘之中看看也好敲打他一番。”姜元辰心中一动,暗中对李建长老传音说。

    修仙机缘是何等珍贵?也就是李文少年心性才不知道珍惜。入世走一遭看人世匆匆百年枯骨,自然也会触动道心而起了长生之念。

    李建想想,倒也是这么回事,当初自己不就是这般而渴望长生吗?

    “罢了,那就带你走一趟吧,只是这一路上你不可惹是生非才是。”李建严肃道,李文小子的活泼性子要是在外惹是生非,便是他也不好回护。

    “孩儿知道了。”李文大乐,连忙拉扯姜元辰去请假。

    在杂事司和教学司,姜元辰和李文也都有自己的功课要做。姜元辰和李文每日都要去劈柴挑水,这出门之后当然也将这些工作交给旁人。而教学司那边几日不露面上课,也要跟那些讲师们报备一句。

    之后,将随身衣物和银钱元宝收拾一下二人才跟着李建下山门走去。不过出山门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也需要他们在山门口那些守山弟子处报备,并且留下大概的回来时间。李建和李文是为了外出采办,也是以往的一贯而为倒还方便。而姜元辰外出游历所需要的时间太多,少则数月,多则一年,幸好有司空长老赐下的令牌,这才按下手印拿到门引顺利过关。

    姜元辰的老家在太虚道宗腹地,距离太虚道宗山门也不过千里路途。有李建长老这位玉液期的修士驾驭飞行法器,从上空飞山跨河,三人不多时便来到了姜元辰的家乡。

    姜元辰金泉问道之后尚不过辰时,三人收拾打点启程外出之时也不过巳时三刻,在李建的飞行法器之下仅仅申时二刻便到了姜元辰的老家——青林镇。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五章游子归乡

    青林镇是楚国的一个偏僻小镇,宗教信仰以太虚道宗为尊。小镇旁边那一座太虚道观将医疗治病、土地信仰、占卜凶吉、吉时忌日等等权能悉数包揽。毕竟此地的土地神也是太虚道宗册封而来,甚至那土地神的祠堂神庙也都存在于道观之中,算是这小镇太虚道观的专属信仰神之一,平日也会保护太虚道观的安全。

    李建带着姜元辰和李文直入太虚道观拜见此观的观主。别小看这些观主,如果是从外门出来的观主,且不曾将观主之位传于旁人,那么单单算计他们的年龄也都不小了。

    太虚道宗近三十年的外门弟子还没有一代弟子外放,换句话说这位郑观主也是在当初魔劫之前就来此地作为观主。魔劫至今也过了五十余载,区区养气境界绝对不可能如此长寿,也就是说他在外放这几十年间必然筑基成功了。

    李建作为内门之人,虽然对这种被外放之后苦苦修行而成的筑基修士有些佩服,但也仅此而已。一百一十三岁的筑基修士,还有什么潜力可言?日后得不到道宗的帮助也不过是比那些散修待遇好些罢了。

    郑行风原本在观内清点今天的香火油钱,忽然感觉到外面有一股太虚紫气游荡,立时反应过来是太虚道宗有人到了,连忙带着几个道士出来相迎。

    “原来是李师兄!”那郑行风看到李建之后讶然道。他们两个可以说是同一批进入外门的弟子,只可惜两人之后的境遇天差地别。一个进入内门修行仙法了道长生,一个被外放道观蹉跎时间。

    “郑师弟。”李建早早听姜元辰说起过,也稽首道:“师弟在外镇守一方数十载,如今筑基功成跨入仙门可喜可贺。”

    郑行风遥头:“小弟十几年前寿元将尽,便从师门那边讨得两颗下品筑基丹,借此筑基延寿以苟延残喘罢了,日后大道修行实在不敢想啊。”

    筑基被称为仙凡第一关,在筑基之后便可以延绵寿岁,虽然用下品筑基丹同样也会折损部分寿元,但其增进的部分也足够给郑行风带来一些希望,至少让他勉强延续几十年时间。

    李建笑了笑,将身后的姜元辰让了出来。就算自己不能继续修仙,但凭借当初那一段善缘说不得也有一条上进之路呢。

    “居然是你?”郑行风看到李建身后的姜元辰后了然道:“是回来看看父母的?”

    “正是。”姜元辰从李建身后出来,对郑行风施礼道:“这些年多谢郑老照顾弟子的亲眷,才让弟子少缺后顾之忧专心仙道。”

    类似姜元辰这种进入外门修行的弟子,他的父母亲眷也会被周围的太虚道观好好照看,这也是太虚道宗之所以将凡间势力铺开那么大的缘故之一。仙道到底不似魔道那般绝情灭义,仙道修士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亲眷,与其自己一人去了结因果安置亲眷,倒不妨交托宗门一起照看了,顺带还能提升整个宗门的凝聚力。

    仔细打量前面的淡蓝衫少年,郑行风暗叹:果然是修仙之才,区区八载便及得上自己当初几十年的修行。恐怕他这次归来也是为了看看父母亲眷,然后专心筑基以求仙缘吧?

    心中一动,郑行风也琢磨明白李建的言外之意了。没错,如果姜元辰日后修行有成,说不得也能提携一下自己,就算不能在仙路精进也能帮自己讨一个敕命神职,以地神之躯保自身魂魄不灭。

    “无妨,贫道也仅仅是按照宗门规矩对弟子亲眷的照拂。你那父母自有营生,加上你兄长代你尽孝,你也该放心了。”郑行风说着便将三人迎了进去。

    一般而言,外门弟子的家属仅仅可庇佑三个名额,除了父母血亲之外还有一个代自己尽孝的兄弟姐妹。

    青林镇这处的太虚道观虽然规模不比外门庞大,但其正殿肃穆庄严自有一股香火灵光存在。三人进去之后,看正殿中央那三尊庄严神像,便恭敬请了三柱清香对着三尊神像礼拜。

    每一处太虚道观所尊奉的三尊神像都不尽相同。除了中央那一尊是天阳仙君,太虚道宗的仙道传承祖师之外。左面那一尊是太虚道宗的创派祖师紫阳真人,而右面一尊便是根据每一座道观的情况将周围的地神作为祭祀。在青林镇这边,便是此地的土地神荣公。

    姜元辰恭敬将三尊神像一一祭拜后,便对李建和郑行风道:“弟子想先回去看看家中情况,还请两位见谅。”

    “去吧。正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