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谍影重重 >

第1章

谍影重重-第1章

小说: 谍影重重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书名:谍影重重
作者:(美)约瑟夫·范德尔 著,冯宇 译
出 版 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81
ISBN:9787536679658
所属分类:图书 》 小说 》 财经
图书 》 小说 》 外国小说 》 美国
编辑推荐
若有所谓一出即成经典的作品,就是本书。
——畅销书作家 内·德米勒
过去属于丹·布朗的《达·芬奇密码》,现在属于范德尔的《谍影重重》。
——今日美国
紧张悬疑犹如过山车般迭起,紧扣读者心弦直到最后惊人的大结局,约瑟夫·范德尔的这部石破天惊的新作,可谓达到了商战惊悚小说的最高境界。
——纽约时报
范德尔辟蹊径,用一种新鲜的语调讲述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悬疑故事。再挑剔的评论家都会被主人公奇物的叙述语调和叙述节奏所征服。
——出版家周刊
《谍影重重》几乎囊括了惊悚小说的所有元素:曲折的悬念、生动的人物、高科技的间谍技术,你将从第一页开始深陷其中,无法释手。
——时代周刊
这是一本绝对令人难忘的书,重新书写了惊悚小说的规则。你或许认为自己对惊悚小说已经了然于胸了,但《谍影重重》会告诉你:惊悚永无止境。
——华尔街日报
一部震动全球高科技企业的商战惊悚小说,2006年《纽约时报》虚构类排行榜第一名。“碟中谍”式的惊险,令人惊异的金融诡计。
内容推荐
26岁的亚当·卡西迪供职于顶级高科技企业,职位低微、厌恶自己的工作,因盗用公司银行账号而被迫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要么进监狱,要么到敌对公司做卧底,搜集据称将改变整个电信业的AURORA项目的所有信息。
亚当在新的公司平步青云直抵高层,任CEO执行助理,开保时捷,住豪华公寓,与自己的梦中情人交往,可谓飞黄腾达。AURORA项目究竟是什么?亚当能否顺利取得它的情报?当亚当不得不面对背叛自我的困惑时,他选择了逃离,但新的噩梦却正是由此而悄悄开始……
“碟中谍”式盗取情报的惊险和令人惊异的金融诡计,紧张悬疑犹如过山车般迭起,紧扣读者心弦直到最后惊人的大结局,约瑟夫·范德尔的这部石破天惊的新作,将向读者展现正在众多顶级高科技企业真实上演的一幕幕引人入胜的商业间谋剧。
作者简介
约瑟夫·范德尔,1958年生于芝加哥,在阿富汗和菲律宾度过童年,先后取得野鲁大学学士学位和哈佛大学俄国研究中心硕士学位,目前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和国际政治方面的专家,《时代周刊》和《华盛顿邮报》资深撰稿人,是唯一具备情报专家身份的美国畅销书作家。范德尔的处女作《莫斯科俱乐部》预言苏联解体;六个月后,他的预言成真,顿时全国扬名。范地德尔的第二部作品《非常权力》揭发美国中情局高层官员中的内奸;数日之后,这名内奸被捕。2002年,他的《极度重罪》打入好莱坞,引起轰动。第四部作品《零点时刻》在出版之前就已经有二十几个国家抢购该书版权。《谍影重重》目前正由派拉蒙电影公司斥巨资改拍成电影。
=================
 第一部 棋子
第一章
在捅了这个大娄子之前,我从来都不相信什么“祸福无门,唯人自招”这类老掉牙的格言。

现在,我信了。

现在,我相信所有的警句格言了。我相信“骄傲使人失败”,相信“有其父必有其子”,相信“祸不单行”,相信“发亮的东西不一定都是金子”,也相信“纸包不住火”。伙计,只要你说得出来的,什么我都信。

我本想说这一切都起因于我的慷慨之举,但其实又不是那么回事儿。与其说是慷慨之举,倒不如说是愚蠢之举……求救的呐喊……可能更像是根举起的中指。管它的,总之就是我命运不济,我还是存在着点儿侥幸心理,希望能逃脱处罚,但是我也多多少少料到可能会被炒鱿鱼。我得说,现在再回头想想当初是怎么开始这场闹剧的,我不得不惊叹自己真是个彻头彻尾的傻帽!我并不打算否认自己是自作自受,不过我还真没料到这个结果——话说回来,谁又能料得到这档子破事儿呢?

我只不过是冒充企业活动部的副总,给承办过所有怀亚特电信公司聚会的那家顶级宴会承办商打了几个电话。我让他们照着上个礼拜为“年度最佳销售奖”而举行的那次聚会的规模,再搞一次带劲儿的狂欢(当然,我压根就不知道那有多奢侈)。我给了他们支付密码,并允许他们事先调动资金。整件事儿就是这么简单。“华食盛宴”的老板跟我说,他还从来没在哪家公司的码头上筹办过聚会,他说从场地布置来说,这实在是个极大的“挑战”。但是,我确信他绝不会拒绝怀亚特电信的巨额支票。

不知怎的,我甚至怀疑“华食盛宴”也从来没为哪个副工头承办过退休聚会。

我想这正是让尼古拉斯·怀亚特抓狂的真正原因。花钱给琼斯——一个码头搬运工——办退休聚会,老天!这简直是违反了自然法则!如果我拿这笔钱去付了法拉利360敞篷车的定金,怀亚特或许还可以理解——他也许会把我的贪婪视为我们之间的共性,就好像贪杯和喜欢“娘们儿”(他总这么称呼女人)一样。

要是我早知道会有这样的结果,我还会这么干吗?该死的,决不会!

不过,我还是得说,真过瘾!因为我知道,支付琼斯聚会的那笔钱是从CEO和他的高级副总裁们的“度假”专用款里拨出来的。那笔款子是用来给他们提供各种福利的,其中包括尽情享受圣巴泰勒米的瓜纳哈尼岛上的宜人风光。

而且我也很乐意看到码头工们终于尝到了高层们的滋润生活。对大多数这样的工人和他们的老婆来说,在红龙虾餐厅吃上一顿虾宴,或者在澳拜客牛排店享用一份烤乳猪排,就已经是件很值得夸耀的事儿了。聚会上有些稀奇古怪的佳肴,如奥西特拉鱼子酱和普罗旺斯小牛里脊,他们甚至都不知道那是什么,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大快朵颐地用面包裹牛肉片、羊排,就着意大利小方饺享用烤龙虾。那些冰雕在聚会上引起了轰动。唐培里侬顶级香槟消耗得很快,不过还是比不上百威(这些酒我可是没点错,以前,每当周五下午我在码头上抽烟晃悠时,总会有某个人,通常是琼斯或者工头吉米·康诺利,拎过一箱冷饮来庆祝又一个礼拜的结束)。

琼斯看上去饱经风霜,总是显得很卑怯,但人们往往一眼就会喜欢上他。今晚,他一直容光焕发。他四十二岁的老婆埃丝特,起先看起来很冷淡,但结果证明她的舞跳得棒极了。我请了一个很好的牙买加瑞格舞蹈团来表演,每个人都跳了起来,包括那些你绝没料到会跳舞的人!

这当然是发生在科技大崩盘之后。眼下所有的公司都在裁员,“节俭政策”也纷纷出台——这意味着连喝杯咖啡都得你自己掏钱,休息室也没了免费的可乐等等——都是些诸如此类的规定。某个周五,琼斯就这么给炒了,公司让他在人力资源部填了几个小时的表格,然后就把他轰回家,去度他的后半生了。没有欢送会,所有的东西都给“节俭”掉了。与此同时,怀亚特电信的人事高层们却正在计划乘坐豪华的“利尔”喷气式飞机前往圣巴特,在他们的私人度假别墅中和老婆或者女友翻云覆雨,往他们腰间的肥膘上抹椰子油,一边享用番木瓜和蜂雀舌这样极其奢侈的自助早餐,一边道貌岸然地讨论公司的节俭政策。琼斯和他的伙计们并没有刨根问底地询问谁会给这次聚会买单,只有我为自己的“侠义之举”暗暗地感到一种莫名的畅快。

直到大约凌晨一点半,电吉他的乐声、几个喝得酩酊大醉的年轻人的尖叫引起了一个保安的好奇。这是个新来的家伙(眼下保安的工资少得可怜,人员更替很频繁),他不认识我们,也没打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网开一面。

这小子三十岁左右,矮矮胖胖,满脸横肉恁自红光闪闪。他手中握着部对讲机——那架势还真像是握着把格洛克手枪,吼道:“搞什么鬼?”

那一刻,我就明白,我完了。  





 
 第二章
和往常一样,我又迟到了。当我到公司时,已经有语音邮件在等着我了。

实际上,这天我比往常到得还要迟。我觉得恶心反胃,头上好像被谁打了一闷棍。除此之外,在地铁上大口吞下的那一大杯廉价咖啡使我心跳过快,胃里还在不停地泛着酸水。我本打算打个电话请病假的,但是脑子里仅存的一点点理智提醒我,在经过了昨晚那些事情之后,比较明智的做法是照常上班、硬着头皮承担后果。

事实是,我完全做好了被炒鱿鱼的准备——甚至有点急不可待了!补过牙吗?在等着大夫往你的痛牙上钻牙洞时,那种既害怕又期盼的心情就是我此刻的真实写照。我迈出电梯,走向我的工作区。这个巨大的办公区就像一个立方体农场,在通往我办公桌的足有半英里长的路上,不时地有小脑袋探出来——就像土拨鼠那样——偷窥我。哈,我现在可是个名人啦。消息肯定传开了。电子邮件的传播速度的确是惊人啊!

双眼发红,头发蓬乱,此时的我看起来完全就是个活生生的“抵制毒品”公益广告。

IP电话(网络电话——译者注)小小的液晶屏上显示着:“您有十一封语音邮件。”于是我按下免提键,大致听了听。光是听着这些或是疯狂或是真诚或是花言巧语的留言,我就感到头都大了。我从书桌最底层的抽屉里翻出药瓶,倒出两片药,干吞了下去。这天上午我已经吃了六片“爱得卫”(Advil,一种止痛药——译者注)了,早就超过了最大建议服用量,不知道会有什么副作用,会不会在被扫地出门之前就因过量服用异丁苯丙酸(一种镇痛药——译者注)而暴死?

我在事业部工作,是个低端产品线经理,专管路由器系列产品。千万别试图弄明白这个职位到底是干什么的,因为它实在是令人瞠目结舌的——没劲。我的青春就被诸如“动态带宽电路仿真业务”、“综合接入设备”、“ATM(异步传输模式——译者注)主干网”和“IP安全通道协议”等等我完全不知所云的术语给耗费了。

销售部一个叫格里芬的家伙给我留了言,口口声声称我为“牛人”。他刚刚哄骗客户买下了几十个由我负责的路由器,这不,他正得意洋洋地跟我吹嘘他的高明手段:他骗客户说这批路由器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新特点——额外的在线视频媒体多播协议——这家伙明明知道它根本没有这个功能!话说回来,如果真能加上这个功能也不失为一件美事,最好是能在两周内搞定,赶在这批货物出仓前完成……嗯,不错的青天白日梦!

格里芬所在部门的经理在他留言五分钟之后就打电话过来,也正是因为“我们听说你正在开发多播协议,所以想了解工作进展如何”。说得跟我真的在做什么技术活儿似的!

再就是有个叫阿诺德·米查姆的,自称是企业安全部部长,他字正腔圆、极有气势地留言给我,请我一到公司就“顺道”去一下他的办公室。

除了头衔,我根本不知道这个阿诺德·米查姆是谁。我从来就没听说过这个名字,也根本不知道“企业安全部”在哪儿。

真逗!——当我听到这条留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