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天行者 >

第26章

天行者-第26章

小说: 天行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村长余实盯着蓝飞看,蓝飞也盯着看他。
余校长连忙上前向蓝飞介绍:“这位就是我们村长。”
蓝飞似笑非笑地说:“又不是皇上,怎么连姓都没有?”
村长余实也皮笑肉不笑地说:“我姓余,余校长的余,单名实,不是不打不相识的识,而是老实的实!这些年,在界岭我一直是孤独求败,希望蓝助理能在此地多待些时间。”
村长余实说完扭头就走。
余校长追上去,抢着将自己要去省城的事告诉他。余校长还有意夸张一些,说是万站长安排自己去省城名校上挂学习。
村长余实只顾走路,哼都没有哼一声。
见此情况,余校长决定午饭之前就下山。
他将孙四海和邓有米叫到自己家里,要他们私下与村长余实保持必要的沟通。在余校长家寄宿的孩子,由孙四海负责管理。余校长再三叮嘱,周末下午放学,路程远的孩子回家时,必须是孙四海和邓有米亲自送,千万不能指望蓝飞。在乡初中读书的余志,他也托给了孙四海。无非是请他代领自己的工资后,将其中一部分按需要交给余志。余校长还写了一张纸条给王小兰,请她在照顾李子的同时。顺便关心一下余志。放假回来时,将家里的腊肉割一块,假期吃不完的,用罐头瓶装上,让他带到学校去拌饭吃。余校长这样写的目的,也是为了让王小兰能够光明正大地来学校。
平常总觉得事情太多,一天下来没有不累得够呛的。眼看要离开学校了,余校长却想不起还有什么事情需要交代。差不多要想破头了,才记起来。还有家里养的猪和菜地的事忘了说。他一开口,孙四海就说笑话,听说省城到处都是吃不完的剩饭菜,干脆将猪牵到省城去,养肥了再牵回来。
孙四海这样说话,让大家觉得一定是蓝飞来了。
事实果然如此。余校长便宣布开一个正式会议。
所谓开会。也就是几个人看着余校长将学校大印交给蓝飞。
这件事余校长事先没有同任何人商量。蓝飞毫不客气地将大印接过去锁在自己的抽屉里,邓有米的脸上才出现一些不快的表情。余校长这样做也是有考虑的,邓有米主持工作,印章由蓝飞保管,可以预防大权独揽。
这时候,叶碧秋的父亲和小姨送叶碧秋来学校了。
眼看就要上路了。邓有米还将余校长拖到一旁,提醒他:学校大权旁落,万一蓝飞胆大妄为,将大印乱盖一通,出了问题谁负责?余校长晓得邓有米是担心万一有转正指标下来,蓝飞会不会私下做一些有利于自己的小动作。余校长没有将这层纸捅破,只说留得界岭在,处处有柴烧。
19
从界岭到县城,一路很紧张。出发时,余校长就想,会不会遇上蓝小梅呢。路过细张家寨时,真的在小路上面对面遇上了。蓝小梅大惊失色地问,是不是蓝飞将他挤走的,或者是他不想帮帮蓝飞。余校长讲了半天,才将这事解释清楚。蓝小梅这才告诉他,那个同蓝飞做交换的支教生骆雨,哮喘病又发作了。他自己也灰心不已,只好放弃支教任务,回省城去了。余校长心里难过,嘴上却说,中心小学可是吃亏大了,白白丢了一个老师。
余校长刚走几步,蓝小梅又追上来提醒他,到省城后,先找个地方让叶碧秋洗脸梳头,再去王主任家。女孩子出门,漂漂亮亮的样子,是最好的见面礼。
离开蓝小梅后,剩下的时间,刚好赶上回县城的最后一辆班车,不要说去乡初中同余志话别,就连与站在路边的万站长打声招呼,都没时间了。班车到了县车站,就听去省城的夜行班车的售票员大声嚷嚷:“这是最后一班了!再不走就只有住饭店了!”余校长便拖着叶碧秋和一大包行李挤上去。还没坐稳,客车就开动了。
余校长对只顾想心事的叶碧秋说:“这些客车简直是你的专车。”
夜行班车上全是到省城进货的小商小贩。那些人在街上叫喊惯了,声音非常尖锐,而且闲不住,眼睛盯着谁了,就想与谁说话。因为是最后上的车,车上的人又不愿意对号入座,余校长与叶碧秋只能分散坐下。
车上的人越吵,叶碧秋越不说话,眼睛一直盯着窗外。
靠窗边的女人就说:“你这样子像是从界岭来的。”
想不到叶碧秋硬邦邦地进出几个字:“我就是界岭的。”
女人来劲了:“你这样子很机灵,哪像是界岭的女苕。”
叶碧秋说:“我妈就是女苕,长得和你一模一样。”
坐在后排的余校长怕叶碧秋惹事,连忙打圆场。那女人觉得没趣,便主动调换座位,让余校长和叶碧秋坐到一起。
一出县界,夜行客车上就安静下来。
余校长困了,他要仍在盯着车窗看的叶碧秋也睡。也不知过了多久,余校长忽然听见,明爱芬在耳边不停地唠叨。他有些不爱听,又不能不听。明爱芬在说张英才和被张英才拿走的转正指标。她说,张英才一去就是九里雾,十里烟,连人毛都不让你看见一根,早知这样,还不如将转正指标让给孙四海。余校长突然醒过来,哪里是明爱芬,是叶碧秋将头靠在他的肩膀上。
似睡非睡的叶碧秋在问:“到了省城,能见到张老师吗?”
余校长说:“你还记得想张老师?”
叶碧秋说:“那次我掉到水塘里,是张老师救了我。”
余校长说:“好好的路不走,你怎么掉到水塘里?”
叶碧秋说:“我看到张老师与一个漂亮女孩牵着手的样子,心里就发慌,想从旁边绕过,不小心滑进去的。”
此时的叶碧秋像被催眠了一样,迷迷糊糊的,问什么答什么。余校长问她见过张英才几次。
叶碧秋半闭着眼睛说,张英才走后,学校放了三个寒假,两个暑假。估计张英才也放假了,她就悄悄下山,去找张英才借书看。五次当中,只碰上一次。但是,那天张英才的母亲正在骂他不晓得报恩,邓有米那样周密计划,孙四海那样恃才傲物,余校长那样忘我工作,这三个人能一致同意将转正指标让给他,简直是奇迹中的奇迹,否则,他一辈子也进不了大学。她听到张英才像是哭了,哀求母亲不要再说了,本来心里就一直难受,还要天天听她的指责,在家里都没有个人尊严了。叶碧秋不敢进屋,在他家附近的树下坐着等,不一会儿就看到张英才背着背包冲出来,骑上自行车,不知去哪儿了。
下半夜,车上的人都睡着了,叶碧秋的话像梦呓。
余校长明白,叶碧秋恋上张英才了。
余校长想到,再过几年,余志也大了。到县里读高中,自己还能支撑。如果高考落榜,回到界岭,谈恋爱到结婚成家,负担也不算大。真的考上大学了,不说每年的几千元学费,单单每个月要吃要喝的生活费,就算将自己少得可怜的工资全给他,也还相差甚远,这个压力要比界岭小学的担子重许多倍。这么多年,余校长养成了习惯。想不通的事就不去想。可夜行班车像只不倒翁,晃几下,又把他的思绪晃回到原来的位置上。他睡不着,越想越觉得迷茫,还情不自禁地嘟哝,责怪明爱芬,手一摊,脚一伸,一口长气出尽之后,随随便便就将夫妻俩的责任全推给了他一个人。
早上七点,夜行班车到了省城。十年前,余校长曾带着明爱芬的病历来省城求医问药。他以为自己记得路,下车之后才发现当初的记忆毫无用处。余校长不敢大意,按照王主任信上留的电话号码,用公用电话打了过去。王主任一听余校长亲自送人来,并且还是张英才在文章中写到的叶碧秋,非常高兴,要他们在原地不动,他亲自来接。等了大约五十分钟,王主任自己开车,和他那穿着孕妇衫的妻子一起来了。他俩不带他们直接回家,而是去了一家美容院。
两个女人进去后,王主任和余校长就在旁边的小吃店里吃早饭。王主任问余校长,又不是请他来当小阿姨,怎么也背着一只大包。余校长本来就想尽早与王主任谈心,见他主动问,就将自己的想法如实说了。
王主任立刻露出灿烂的微笑:“这是新生事物,理当帮忙。如果操作得好,这一次真的能让界岭小学上头版头条。”
余校长没料到王主任会如此重视,一连说了七八次感谢。
才两个小时,跟在王主任的妻子身后从美容院里出来的叶碧秋,已经变得让余校长认不出来。原来王主任的妻子带她到美容院,与蓝小梅先前叮嘱的意思一样,是要将叶碧秋身上的寒碜模样去掉。王主任两口子还与叶碧秋约定。回头不管问她是哪儿人,就说是王主任妻子的小表妹。除了抬高叶碧秋的出身,也能避免使用童工之嫌。
余校长说叶碧秋:“你这是从粥锅跳进肉锅里。”
没想到叶碧秋说:“我只做四年,就回界岭!”停了停又补充说:“我也要当民办教师!”
王主任的妻子对余校长说:“想不到下一代也崇拜你!难怪老王逢会就讲,民办教师是当代最伟大的民族英雄!”
见余校长不好意思起来,王主任就说:“我说这话可不是夸张,这三十年来,大半个中国的孩子,全靠你们这些清瘦的民办教师进行精神抚育啊!”
安顿好叶碧秋,王主任两口子就开始张罗余校长的事。
好像没费多大劲,第二天下午,王主任先与省实验小学的汪校长见过面,晚上又带上余校长,在一处茶吧,三人一起面谈。坐下来后,余校长发现他俩像是在发暗号,互相眨了几次眼睛。说来说去,就是不提余校长到学校听课或者实习的事。余校长急得满头大汗,好不容易才听汪校长无奈地答应。让余校长到实验小学当一个学期的门卫,食宿之外,每月工资三百元。余校长觉得很意外,一时没了主意,见王主任不断朝他点头,便答应下来。
回来的路上,王主任也不解释,只说能进实验小学就算成功了,教书的事也是一通百通,只要有心。站在走廊上听几句就能偷师学艺。
虽然当门卫让余校长心里很不好受,他还是老老实实地按学校的要求去做了。刚好一个月,就有人来通知他去领工资,还告诉他,往后每个月的这天,去财会室就可以了。余校长实实在在地拿到工资时,心里有些激动。他一算账,四个月下来,就有一千二百元收入,这在界岭小学是无法想象的。因为没有上讲台,余校长不好意思写信回去。邓有米请王主任转交过一封信,也没多少事,主要是说蓝飞在课堂上将村长余实的儿子罚站三次,还免去其少先队大队长职务,与村长余实彻底闹僵了。村长余实说,这学期结束后,就将儿子转到乡中心小学去读。信的结尾,邓有米问:我们这里没有任何关于民办教师转正的消息,你那里有没有相关消息?余志的信多些,一共来过三封,也是王主任转交的。信中所写多是当时的学习情况,三封信说了三次测验,余志和李子的年级排名都在前十名以内。
余校长只给万站长写过信,让他一并转告大家,自己在省城一切都好。他担心万一别人有事到省城拿着信封找来,发现自己是当门卫的,所以信封上的地址,写的是界岭小学。
期中考试时,王主任的妻子分娩了。
一个学期过去一半,余校长还没进过实验小学的课堂。学校门卫室的电话,只能打进,不能打出。王主任又很少主动联系他。
余校长一开始很着急,慢慢地就找到办法了,他趁清晨或者傍晚学校没人时,用自己掌控的钥匙打开教室的门,将老师们写在黑板上的各类文字全部抄下来,回到门卫室后,再一点点地整理。两个月下来,余校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