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天行者 >

第12章

天行者-第12章

小说: 天行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站长说:“你把这表填了,快点的话,下个月就可以批下来。”
张英才简直不相信这是事实,看了半天才说:“没搞错吧?”
万站长将登记表摊在他面前:“白纸黑字,还错得了!”
张英才终于拿起笔,正要填写,又止住了:“这表我不能填。应该给余校长他们。事情都是他们做的,我只不过写了篇文章。”
“你别像个男苕!李芳为了她表弟转正的事,都和我闹了几次离婚。这样的机会一生不会有第二次。”万站长迟疑了一下,又说:“还有蓝飞,那也是我的一块心病。暂时也顾不上了。”
“如果在_个月以前。我是不会谦让的。”张英才十分坚决地说,“现在我的想法不同了,这样的机会应该优先给他们。我比他们年轻二十多岁,就算像你一样十年遇到一次,也还有两次机会呢!”
万站长沉默一阵才说:“其实,我也想将他们转正,只是没有这个权力。”
张英才说:“你可以找领导做做工作。”
万站长想了想,态度又坚决起来:“不行,姐姐把你交给我,我要替你的一生负责。你想想,转正后得马上到省教育学院进修一到两年,那时就快二十一岁了,然后干上三五年,手里有了点积蓄正好可以结婚成家。”
“你这样做。我是不会同意的。”
“你这样说,哪像亲外甥!早知这样,还不如当初让蓝飞去界岭,把这个机会给他!”
“这是你自己说的,我可是没向舅妈漏一点风声!”
万站长气得往门外走:“你倒要挟起我来了!好好,你的事我不管了,自己看着办去!”过了几分钟。他又从门外转回来,“外甥风格高,舅舅当然不能拉后腿。不过你得回去问你父母同意不同意,免得到时弄得我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张英才坐在万站长的自行车后面,半个钟头不到,就进了家门。
万站长先说。张英才补充。
张英才刚说完,父亲就表态:“英才我儿,这一年复读。的确没白读,你思想也提高了。做人就得这样,该让的就要舍得让!”
母亲还没开口,眼泪先流出来:“这样做,对是对,只是你自己不知要多吃多少苦。”
万站长叹口气:“你们都这样想,倒是我先前不对了。”
张英才一边给母亲擦眼泪,一边对万站长说:“我也是为你做牺牲。你想想,堂堂的万站长,不将转正名额给自己那个能写一手好文章的外甥,反而给了条件差很多的别人,说出去就等于给你脸上添光彩,说不定还有机会将你提拔到县里当局长呢!”
一家人全都笑了起来。
在去界岭小学的路上,万站长几次说。到学校后,名额肯定不好分,只能搞无记名投票。他搞过许多次这类投票,一百人参加,如果只一个名额,就会是一百个人,人人都能得到一票,因为参加投票的都是自己投自己的票。所以,这一次,张英才的票千万不能投给别人,投给谁,谁就是两票,就是多数。万站长要他给自己也留一点机会,同时也可以检查一下别人的风格如何。
一百套桌椅板凳加一个转正名额,让界岭小学的民办教师们欣喜若狂。
投票时,万站长坐在张英才身边,眼睁睁看着张英才在纸上写下余校长的名字,气得恨不能当场给他一个耳光。万站长以为这个名额非余校长莫属了。不料唱票的结果,仍是一人一票。
张英才马上明白,余校长的票投给了他。
万站长也明白是怎么回事,情不自禁地说:“看来我还没能力将每个人都看透。”
按照规定,投票无效时,就进行公开评议。
大家坐在一起。半天无话。
张英才忍不住先说:“我看这次的名额,大家就让给余校长吧!”过了好久仍没响应,他又说:“不谈别的理由,余校长是学校元老,吃的苦最多。”
过了好久,孙四海低声说:“给余校长我没意见。”
邓有米只好也表态:“我也无话可说。”
一直耷着眼皮的余校长,抬起头来,张英才以为他会说几句感激话,没料到余校长还有别的要求。
余校长说:“万站长,我有几句话,想单独和你谈一谈。”
听到这话,邓有米、孙四海和张英才起身要往外走。万站长忙说:“你们人多,还是我和老余到外面去说话。”
余校长也说:“我们到外面去说话方便一些。”
他俩起身出去,站在操场边上,面对面说了一会儿。余校长像是在揉眼睛。万站长嘴唇动也没动,只是在最后时刻点了点头。
万站长招手叫张英才他们出来,大家站成了一圈。
万站长沉重地说:“余校长有件事想和大家商量一下。老余,你说吧!你说了,我再说。”
余校长不安地扫了大家一眼:“刚才大家投票时忘了一个人,就是明爱芬、我妻子,她也是我校的民办教师。那年腊月,她刚生下余志,就去县里参加民办教师转正考试,为了赶车,她从没有桥的冷水河中蹚了过去,还没进考场,人就病倒了。抬回来后,整个人就成了现在这种样子。拖了多年,她的心还不死,夜里做梦都念着转正。正是还没转为公办教师这口气憋在心里没有散开,她到死亡线上去了好几次,又依依不舍地返回来。我想,若是真给她转正,过不了几天,她就会死的。现在这个样子,她难受,我也难受,连带着国家、集体和大家都不好办。我想和大家商量一下,让她将这几步路走快点,走舒服点,让她这一生多少有点高兴的事。大家刚才的好意我心领了,转正的名额我不要。能不能把它给——给——明爱芬呢?”
余校长话没说完,就低下了头,不敢看大家的神色。
万站长把每个人都看了一遍才说:“明爱芬本来是不够条件的,给她挂个民办教师的虚衔,主要是照顾余校长的工作。所以,虽然只有四个人上课,教育站仍给你们学校五个人的补助金。我也不是没有一点人性的人,只要大家同意给明爱芬转正,并且保守秘密不向外说她是个废人,哪怕是犯错误,我也要帮老余这一回。”
孙四海什么也没说,缓缓地将手举起来。
邓有米的手举得更慢,最后却举得很高。
张英才见了,将自己的两只手都举起来。
万站长说:“老余,你抬头看看表决结果。”
余校长抬不起头,泪水哗哗直往外流,喃喃地说:“我晓得,界岭小学的民办教师是天下最好的好人。”
太阳挂在头顶上,地上的影子很清晰。
大家跟着余校长进了明爱芬的房。
张英才第二次进这间屋,觉得气味比以前更难闻。上次是夜晚,加上慌张,没看清。这次不同,能够清楚地分辨出,明爱芬的模样,完全是一张白纸覆盖在一副骨架上。
余校长捧着表格,走到床前说:“爱芬,你终于转正了。”
明爱芬眼珠一动:“你总是对我这么说,没有哪一回是真的。”
余校长说:“万站长刚刚主持开了会。大家都同意让你转为公办教师。”
万站长说:“这一次,县里特别批给界岭小学一个名额。”
邓有米说:“这还得感谢张老师那篇文章将舆论造得好。”
孙四海说:“明老师,你是界岭小学真正的元老!还记得老村长送我到学校来,你正在教室里上课,那样子真美,连老村长都不敢打扰。说实话,一开始我还想宁可四处流浪,也不当民办教师。就因为见到你的样子,我才下定决心当民办教师的。还有,之所以我对王小兰那么痴心,也因为她有好多地方像你。”
明爱芬很灿烂地一笑。她接过表格,从头看到尾。看得脸上逐渐起了一层红晕:“老余,快拿水来,我要洗洗手,不能弄脏了表格。”
张英才连忙到外面去端水,趁机猛吸几口新鲜空气。明爱芬用肥皂细心地洗净了手,擦干,又朝余校长要过一支笔,颤颤悠悠地填上:明爱芬,女,已婚,汉族,共青团员,贫农,一九四九年十月出生。
突然间,那支笔不动了。
邓有米说:“明老师,快写呀!”
明爱芬那里没有一点动静。
在身后扶着她的余校长眼眶一湿,哽咽地说:“我晓得你会这样走的,爱芬,你也是好人,这样走了最好,我们大家都不为难,你也高兴。”
明爱芬死了。
满屋子的人都没有做声。
只有余校长在和她轻轻话别。
张英才忍了一会儿,终于叫出来:“明老师,我去为你下半旗志哀!”
张英才走在前面,孙四海跟在后面。邓有米把
在教室做作文的学生全部集合到操场上,说:“余校长的爱人,明爱芬老师去世了!”再无下文。
张英才拉动旗绳。孙四海吹响笛子,依然是那首《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很旧的国旗徐徐下落,李子和叶碧秋先哭,大家便都哭了。
余校长给明爱芬换上早已准备好的寿衣。点上长明灯,再赶到操场,见国旗真的降了下来。慌张地说:“这半旗可不是随便降的,你们可别犯政治错误。”他伸手去升旗,使劲一拉,旗绳断了。
张英才说:“这是天意。”
余校长急了,对邓有米说:“这是政治问题,不能当儿戏。快找个会爬树的人,上去将绳子系好。”
“老余,你去张罗明老师的后事吧,这些事你就别操心了。”万站长停一停,又说,“明老师这一走。名额的问题还得重新研究一下。”
余校长说:“万站长放心,这事我已考虑好了,保证不误你下山。”
万站长在山上一直待到明爱芬入土为安。
教育站的黄会计来送安葬费时,带来了李芳的口信,要他马上回家,有十万火急的事情。
万站长对张英才说:“屁事,一定是闻到风声了,又想打这个转正名额的主意。”
张英才说:“你就硬气一回,看她能把你生吃了!”
万站长回答说:“我也是这样想的。”
葬礼来了千把人,都是界岭小学的新老学生和他们的家长亲属,操场上站了黑压压一片。
张英才到村长余实家报信,并询问到时候谁给明爱芬老师致悼词比较合适。学校的几个人商量好了,这事最好由村长余实来做,实在不行就由万站长顶上去。张英才去问时,村长余实大咧咧地打几个哼哼,没有明确表示。追悼会开始前几分钟,村长余实才来。村长余实没想到,来参加明老师追悼会的人,比前几天村里开换届选举预备会到得还齐,便从张英才手里要走已经写好的悼词。村长余实念悼词时。还脱稿添了一句:“明爱芬同志是我的启蒙老师,那一年,她才十六岁,她的教育业绩,将垂范千秋。”
张英才对村长余实加的第一句话很反感,在心里说,拉选票都拉到追悼会上了。当他见到村长余实说话时噙着泪花,还是将所有的不快扔在一边,倒了一杯水递过去让他润润嗓子。
来的人都送了礼,有布料、大米,也有送鱼肉和豆腐鲜菜的。孙四海摆个桌子想要登记,送礼的人却都不过去,说这么多的人情,余校长若是一一还礼,如何负担得起?孙四海坐在那儿没事干,就去厨房帮忙,王小兰在,她被请来负责筹办葬礼后的酒席。孙四海还没和王小兰说上话,邓有米就来喊他,余校长要他俩去商量一件事。
张英才和万站长看着他们平静地进了余校长的家,又看着他们平静地从余校长家里出来。见多识广的万站长都没料到。这是在开校务会,专门研究那仅有的一个转正名额问题。
万站长随后进去看了看,见余校长正在那儿填表,就没有打扰,出来对张英才说:“余校长转正后,两年的进修课他怎么上?儿子余志由谁抚养呢?十几个在他家寄宿的学生又该怎么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