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胡雪岩1-平步青云 >

第27章

胡雪岩1-平步青云-第27章

小说: 胡雪岩1-平步青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跟哪个商量?只好跟皇帝老爷商量!”

“皇帝老爷”的称呼,在王有龄颇有新奇之感,特别是出以吴侬软语,更觉别有意趣,便即笑道:“有那么了不起,非要皇帝才能有办法?”

“自然罗!”畹香似乎觉得自己极有理,“除非皇帝老爷有圣旨,让你高升到上海来做官……”

原来千回百折,不过要表明舍不得与王有龄相离这句话。本主儿此时不会有所表示,敲边鼓的开口了。

“畹香!”胡雪岩问道:“你是心里的话?”

“啊呀,胡老爷。”畹香的神色显得很郑重,“是不是要我把心剜出来给你看。”

“我相信,我相信!”王有龄急忙安慰地说。

“我也相信。”胡雪岩笑嘻嘻地接口:“畹香,初七你跟王大老爷一船

回杭州,好不好?“

“怎么不好!只怕王大老爷不肯。”

“千肯万肯,求之不得!只有三天工夫了,你预备起来!”

这话连王有龄都有些诧异,为何胡雪岩这等冒失,替人硬作主纳妾?但以对他发解甚深,暂且不响,静观究竟。王有龄尚县如此,畹香自然格外困惑,而且也有些惊惶,怕弄假成真,变得骑虎难下。

“怎么样?是我们当面锣,对面鼓,直接来谈,还是由我找三阿姨去谈?

或者请尤五哥出面?“

这是谈“身价”,越发象真了!畹香不断眨着眼,神态尴尬,但她到底不是初出道的雏儿,正一正脸色,坐了下来,带些欣慰的口气答道:“蛮好!

我自家的身体,自己来谈好了。我先要请问王大老爷是怎么个意思?“

王有龄怎么说得出来?当然是胡雪岩代答,“王大老爷怎么个意思,你还不明白?”他这样反问,而其实是一句遁词,他最初就是使的一句诈语,目的是要试探畹香对王有龄究有几许感情?经此一番折冲,心中已经有数,这时倒是要问一问王有龄了。

“我当然明白。”畹香接着他的话,“不过我不敢说出来。自己想想没有那么好的福气。”

这一下连王有龄也明白了,如果想把她置于侧室,恐怕未必如愿,他怕谈下去会出现窘境,彼此无趣,便即宕开一句:“慢慢再谈吧!先吃酒。”

这句话与胡雪岩心思正相符,他也觉得畹香的本心已够明白,这方面不须再谈,所以附和着说:“对啊!吃酒,吃酒。有话回头你们到枕上去谈。”

畹香见此光景,知道自己落了下风。看样子王有龄亦并无真心,早知如此,落得把话说漂亮些,如今变得人家在暗处,自己在亮处,想趁这三天工夫敲王有龄一个竹杠,只怕办不到了。

这都是上了胡雪岩的当!畹香委屈在心,化作一脸幽怨,默默无言地,使得王有龄大生怜惜之心。

“怎么?”他轻轻抚着她的肩问:“一下子不高兴了?”

这一向,畹香索性哭了,“嗯哼”一声,用手绢掩着脸,飞快地后后房奔了进去,接着便是很轻的“息率、息率”的声音传了出来。

王有龄听得哭声,心里有些难过,自然更多的是感动,要想有所表示,却让胡雪岩阻止住了,“不要理她!”他轻声说道,“她们的眼泪不值钱,一想起伤心的事就会哭一场,不见得是此刻受了委屈!”

听了他的话,王有龄爽然若失,觉得他的持论过苛,只是为了表示对他信服,便点点头,坐着不动。

“雪公!”胡雪岩问道,“你把你的意思说给我听,我替你办。”

“我的意思……”王有龄沉吟了好半天才说出来:“如果把她弄回家去,怕引起物议。”

他对畹香恋恋之意,已很显然。胡雪岩觉得他为“官声”着想,态度是不错的,不过也不妨进一步点破:“畹香恐怕也未见得肯到杭州去,讨回家去这一层,大可不必想它。照我看,雪公以后总常有到上海来的时候,不妨置作外室。春二三月,或者秋天西湖风景好的时候,把她接到杭州去住一阵子,我另外替雪公安排‘小房子’。你看如何?”

“好,好,”王有龄深惬所怀,“就拜托你跟她谈一谈,看要花多少钱?”

“那不过每月贴她些开销。至于每趟来,另外送她钱,或是替她打道饰、

做衣裳,那是你们自己的情分,旁人无法过问。“这到这里,胡雪岩向里喊了声:”畹香!“

畹香慢慢走了出来,得新匀过脂粉,但眼圈依旧是红的,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偎坐在王有龄身旁,含颦不语。

“刚才哭什么?”王有龄问道,“哪个得罪你了?”

“嗳!雪公,这话问得多余。”胡雪岩在一边接口,“畹香的心事,你还不明白?要跟你到杭州,舍不得三阿姨,不跟你去,心里又不愿。左右为难,自然要伤心。畹香,我的话说对了没有?”

畹香不答他的话,转脸对王有龄说:“你看你,枉为我们相好了一场,你还不如胡老爷明白。”

“这是旁观者清!”王有龄跟她说着话,却向胡雪岩使了个眼色。

意思是要他把商量好的办法提出来。胡雪岩微一颔首,表示会意,同时还报以眼色,请他避开。

“我有些头晕,到你床上去靠一靠。”

等王有龄歪倒在后房畹香床上,胡雪岩便跟畹香展开了谈判,问她一个月要多少开销?

“过日子是省的,一个月最多二三十两银子。”

“倘或王大老爷一个月帮你三十两银子,你不是就可以关起门来过清静日子了?”

“那是再好都没有。不过……”畹香摇摇头,不肯再说下去。

“说呀!”胡雪岩问道:“是不是有债务?不妨说来听听。”

“真的,再没有比胡老爷更明白的人!”畹香答道:“哪个不想从良?

实在有许多难处,跟别人说了,只以为狮子大开口,说出来反而伤感情,不如不说。“

听这语气,开出口来的数目不会小,如果说有一万八千的债务,是不是替她还呢?胡雪岩也曾听闻过,有所谓“淴浴”一说,负债累累的红倌人,抓住一个冤大头,枕边海誓山盟,非他不嫁,于是花巨万银子替她还债赎身,真个量珠聘去,而此红倌人从了良,早则半载,晚则一年,必定不安于室,想尽花样,下堂求去,原来一开始就是个骗局。

看畹香还不致如此。但依了她的要求,叫她杜门谢客。怕未见得能言行一致,招蜂引蝶之余,说起来还是“王某某的外室”,反例坏了王有龄的名声。这不是太傻了吗?

因此,他笑一笑说:“既然你有许多难处,自然不好勉强,不过你要晓得,王大老爷对你,倒确是真情一片。”

“我也知道,人心都是肉做的。而况有尤五少的面子,我也不敢不巴结,只要王大老爷在这里一天,我一定尽心伺候。”

“到底是见过世面的!说出话来与那些初出道的小姑娘不同。”胡雪岩这样赞她,“我也算是个‘媒人’,说话要替两方面着想。畹香,我看你跟王大老爷,一年做两三次短期夫妻好了。”

她大致懂得他的意思,却故意问一句:“怎么做法?”

“譬如说,王大老爷到上海来,就住在你这里,当然,你要脱空身子来陪他。或者,高兴了,接你到杭州去烧烧香,逛逛西湖,不又是做了一阵短期夫妻。至于平常的开销,一个月贴你二十五两银子,另外总还有些点缀,多多少少,要看你自己的手腕。”

这个办法当然可以接受,“就怕一层,万一王大老爷到上海来,我正好不空。”畹香踌躇着说,“那时候会为难。立了这个门口,来的都是衣食父母,哪个也得罪不起。胡老爷,我这是实话,你不要见气。”

“我就是喜欢听实话。”胡雪岩说,“万一前客不让后客,也有个办法,那时你以王太太的身分,陪王大老爷住栈房,这面只说回乡下去了。掉这样一个枪花行不行?”

怎么不行?畹香的难题解决,颇为高兴,娇声笑道:“真正的,胡老爷,你倒象是吃过我们这一行的饭,真会掉枪花!”

“那我替你做‘相帮,好不好?”

妓家的规矩,女仆未婚的称“大姐”,已婚的称“娘姨”,男仆则叫做“相帮”。听胡雪岩这一说,畹香才发觉自己大大失言了,哪一行的饭都好吃,说吃这一行饭,无异辱人妻女,遇到脾气不好的客人,尤其是北方人,开到这样的玩笑,当时就可以翻脸,所以她涨得满脸通红,赶紧道歉。

“胡老爷,大人不记小人过,我说错了话,真正该打。”她握着他的手,拼命推着揉着,不断他说,“胡老爷,你千万不能见气,你要如何罚我都可以,只不能生气。”

声音太大,把王有龄惊动了,忍不住走出来张望,只见胡雪岩微笑不语,畹香惶恐满面地在赔罪,越觉诧异。

等到说明经过,彼此一笑而罢。这时畹香的态度又不同了,自觉别具身分,对王胡之间,主客之分,更加明显。王有龄当然能够感觉得到,仿佛在自己家里那样,丝毫不觉拘束,因而洗杯更酌,酒兴越发好了。

“雪岩,我也要问你句话,”他兴味盎然地说,“听说阿珠一颗心都在你身上。到底怎么回事?”

胡雪岩还未开口,畹香抢着问道:阿珠是谁?“

“你问他自己。”王有龄指着胡雪岩说。

“船家的一个小姑娘。”他说,“我现在没有心思搞这些花样。”

语焉不详,未能满足畹香的好奇心,她磨着王有龄细说根由。他也就把听来的话,加油加酱地说了给她听。中间有说得太离谱的,胡雪岩才补充一两句,作为纠正,小小的出入就不去管他了。

“这好啊!”畹香十分好事,“胡老爷我来替你做媒,好不好?”

此言一出,不独胡雪岩,连王有龄亦颇有匪夷所思之感,“你跟人家又不认识,”他说,“这个媒怎么做法?”

“不认识怕什么?”畹香答道,“看样子,这件好事要阿珠的娘点头,才会成功,而且阿珠好象也有心理,对你们爷们,她是不肯说的,只有我去,才能弄得清楚。”

王有龄觉得她的话很有理,点点头问:“雪岩,你看如何?就让畹香来试一试吧!”

“多谢,多谢!”胡雪岩说,“慢慢再看。”

“我知道了。”畹香故意激他,“ ‘痴心女子负心汉’,胡老爷一定不喜欢她!”

“这你可是冤枉他了。”王有龄笑着说,“胡老爷一有空就躲在船上,与阿珠有说不完的话。”

“既如此还不接回家去?莫非大太太厉害?”

“那可以另外租房子,住在外面。”

“对啊!”畹香逼视着胡雪岩问:“胡老爷,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人!”

“我也这么想。”王有龄接着便提高了声音念道:“ ‘是前生注定事,莫错过姻缘’!”

两个人一吹一唱,交替着劝他,他已打定了主意,但有许多话不便当着畹香说,所以只是含笑摇头。看他既不受劝,畹香也只好废然而罢。

五船到杭州,王有龄回家歇得一歇,随即换了官服,去谒见抚台,当面禀报了此行的经过,同时呈上一封信:黄宗汉老家的回信,两万两银子业经妥收。这趟差使,公私两方面都办得极其漂亮,黄宗汉异常满意。

“你辛苦了!我心里有数。”他说,“我自有打算,几天以内,就有信息。”

“是!”王有龄不敢多问,辞出抚署,接着又去谒见藩司麟桂。

麟桂对王有龄,因为顾忌着黄宗汉难惹的缘故,本来抱的是敬鬼神而远之的态度,好也罢,歹也罢,反正天塌下来有长人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