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脊梁 >

第175章

脊梁-第175章

小说: 脊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老没有说话,脸上越发阴沉了许多。
过了好些时候,胡老才开口说:“迟痛不如早痛,他迟早会是我们中的一员,而且也是我们中不可或缺的一员,给他点时间就好,不用担心。”
卞奎想了想,也就释然了:“呵呵,对,他是跑不出去,也不会跑出去的,因为他本来就和我们是同一类人,只是他自己还没有发现意识到而已,他的欲望有多么强烈啊!不过,我看我们还是缓着点,别太刺激他了!小弟弟还是需要悉心爱护和耐心培养的。”
“哈哈。”胡老和卞奎也禁不住全都放声笑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胡老止住了笑声说:“不过,你还是要赶紧把钱给运作过来,我们要抓紧时间开工,这条船越早开动,变数就会越小,到时候很多人都是由布得他们去做选择了,会被这条船不由自主的给拉过来的,同舟共济!”最后四个字这位胡老几乎是一字一顿的说出来的,言辞间透出的是丝丝寒意。
卞奎见提到了钱的问题,脸上露出了难色。
 
  
 第一百三十一章 山民
 
尹扬他们是上午九点钟左右到的下湾村,一行人在通往下湾村的那处简陋的机耕路的尽头,远远地就看见了正在山脚下跷脚张望的那位王姓的老人家,他的孙子王宇因为古老的习俗,留在了县城还没有回来,看见了这位老人花白的头发上还顶着山区迟迟没有消去的晨雾,尹扬心里不由的一热。
下了车,老人明显有点激动,虽然他心里相信这位在会上诚恳的县委书记不会欺骗自己,一定会信守承诺如约而来,但他心里多少还是有点忐忑,现在看见了这位全县最大的父母官,老人也忍不住有点激动。
他迈动自小在这片山林锻炼出来的脚力,如同小伙子一般快步迎了上来,老人没有说什么感激的话,他只是把背上的一捆明显经过人粗略加工过的树枝往地上一丢,说:“尹县长,早上山路湿滑,你们走慢点,不要分神!这是几根走山路用的拐杖,你们一人拿一根,跟我走吧!”
语言朴素,但任何人都可以感受到老人的那份真诚和热情。他身后的那些小伙子们也纷纷把背上的那捆翻山越岭背过来的,用来帮助人稳定身体和节省体力的拐杖丢在了地上,并且从背上抽出了山里人出门从不离身的柴刀,根据每个人的手掌和身高,一根根的帮他们细心地削着拐杖。
山里人沉默,但他们却对关心自己的人是那么的真诚,他们可以摸黑就走上了险峭的山路,背着近百斤的连夜砍出来,并在握的把手处精心打磨过的山里最好的杉木,远远地迎了出来,他们用自己地心、自己的眼神、自己的行动默默地表达着自己的感情。
尹扬他接过了老人递过来的拐杖,这根拐杖虽然看着粗糙,但拿在手里才发现其实都是经过挑选和加工的。拐杖的粗细和弯曲的弧度都是恰到好处,并且每根拐杖还用布条在握把处缠了一层软软地布条,粗细适中,握在手里很有手感,杉木又非常的轻巧和富有弹性,这些都饱含着乡亲们那一片真诚的心啦!
要知道,他们都是昨天下午才回来,到家估计已经是天黑了。而他们却来不及洗洗身上的疲惫,连夜又上山去给自己这些人准备爬山用的拐杖,这是怎样的一种感情啊!
尹扬用力的握了握老人的手,大声地说:“王大爷,我们走吧!”然后又招呼了后面的人一声:“同志们,跟上啊!”
后面的人群顿时全部大声地答应了一声,这一声回答是如此的大声和充满感情,回望大家的眼睛里面,全部都燃烧起了一种久违了的情绪,那是贴近脚下这块土地的感情。
司机们本来是不用上山的。但好客的王大爷执意说他们派人在这里守车,一定要开车的“干部们”也到村里去坐坐,说怎么也不能够让大家在家门口干坐着。
最后还是尹扬做主了,让司机们打开最大地那辆面包车,把其他的车锁上,跟大家一起进山。
打开那辆面包车,本来的用意是让在这里守车的村民们有个地方休息,可是当他们爬上了第一座山背。回头望的时候,却发现这些守车的村民全部围坐在路边的一块石头上,没有一个人到车上去。
尹扬对这些山民们感情越加深厚了,他很尊敬这些朴实的山民,从他们身上,他看见了我们这个民族几千年来传承的那份质朴的文化沉淀。
一路上遇到地一些事情,更是让尹扬他们这一行感动不已,在一些比较陡峭地山路地段,他们居然看见了不少山民正在那里用柴刀、锄头和扁担,还有麻绳在拓展和平整着山路。他们用黄土先把比较陡峭的地方全部填上。然后在上面又铺上从山脚一担担挑上来的碎石或树枝,在一些实在工程太大的地方,他们就打上了一根根的树桩,用粗粗的麻绳系在上面,一方面是给人借力,另一方面就是一道防止人摔倒的安全措施。
尹扬心跳了,跳地很厉害。他感觉自己有点无法承受这些山民给予自己地这份感情。他和李书记互相望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里望出了很多。很多。。。。
一路上,本来对走进大山还有些新奇和兴奋感觉地随行工作人员也越来越沉默了,他们小心翼翼的走在山民们用一刀刀、一锄头、一担担而砍出来、挖出来、挑出来的一段段山路,走的是那么的小心,那么的沉默。
在翻过了最后一道山梁,远远地望见了下湾村的时候,李书记停住了脚步。
他站到了一块大石头上,挥着手,大声的说:“同志们,你们爬这些山,走这些山道有什么体会没有?你们还感觉你们的工作做的不错?待遇很差吗?”
山风中,李书记的声音在群峰中不断的回荡,冲击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的心灵,不停的问着每一个人的心。
“想想你们刚参加工作时的热情、抱负、理想,这些曾经让你们青春飞扬的东西,在今天你们还有几个人记得?珍惜?”
李书记的话饱含感情,他停顿了好一会儿,才又说:“把路修进大山,我们喊了多少年?可直到今天,我们山里的这些从革命根据地开始就默默帮助和跟随着我们的,住在深山里的乡亲们,他们还是用脚在翻越着大山,这是我们失职,我们的耻辱!
今天,当我们再次走进大山的时候,我很羞愧!我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勇气再翻一次这些见证着我们过去和现在,以及将来的大山?”
所有的人沉默了。
有一个随行的干部默默地走到了李书记面前,他把自己的钱包掏了出来,把里面所有的钱都放在了李书记面前,说:“以后我每月工资的三分之一交上党费,用作给山民修路,一直交到路修好了为止。”
其他人也准备表态,李书记按住了他们,他反问道:“你们这是做什么?施舍?怜悯?内疚?想用这些钱买个心安?
那你们的心安或者说在你们心中我们山里的这些群众们也太廉价了!
你问问他们,问问王大爷,他们需要你们这样施舍吗?”最后一句李书记几乎是咆哮着吼出来的,他真的很生气。
李书记满脸通红,右手挥动的幅度非常的大:“党和国家把你们安排在这个职务上,难道就是希望你为这些乡亲们做这些吗?如果是这样,那么不如干脆把我们这些人全部裁掉,把我们的工资全部支援给山区不是更好?
同志们,干好你们的工作,认真的履行你们每个人肩膀上都必须承担的职责和义务,用心地为这些可敬地、可爱的山民们谋点福利,为人民服务!
我就替这些乡亲们谢谢你们了!”说完,李书记抹了一把眼里涌出来的热泪。工作人员们不分垭口镇还是县委县政府的,大家眼里都有了点触动,所有的人越发地沉默了。
在后续的检查工作,确认事实的过程中,大家出现了一种非常默契和努力的工作局面,所有的人都非常耐心和细致,对待乡亲们也很和蔼。
他们的付出也得到了下湾村村民的回报,在尹扬他们调查完离开的时候,山民们不分老老少少全部把他们送了一程又一程。
所有的这些,都被随行跟来的电视台的记者们如实记录了下来,当晚就在县电视台播出了,李书记站在山背上的那激烈的吼声,让很多人为之惊动。
此后三个月里,古川县山区农村的建设速度一直没有慢下来,很多人都在自觉的,努力的为这些大山里的人们在做点事情,而下湾村问题的处理反而变的不是那么重要了,按照相关的规定和纪律,根据查实的事实根据,该撤的撤,该处分的处分,该追究责任的追究责任,对于几个为首的盗伐林木的人也依法追究了其刑事责任,在强大的政府机关和各职能部门被开动起来以后,这些问题全部都快速的迎刃而解,得到了有效的处理。
全县一百二十三个山区自然村落四个月后全部通了电。
为了让山区通电通路,全县干部群众自愿捐款达到一百二十万,其中古川化工捐款二十万;云龙水泥捐款八万;下许庄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捐款三十六万余元,其中有八万来自职工和旅游人员的捐款,因为他们把这段录像在景区很多地方进行了播放,得到了前来旅游的客人们的热情回应,很多客人都纷纷慷慨解囊;那个筹备中的省旅游园区筹备委员会也不甘示弱,在县委当着电视台记者的面,捐赠了五十万元用于支援山区建设,并承诺以后每年旅游园区将拿出营业收入的百分之二用于支援山区各个方面的建设工作。
古川又一次被惊动了,虽然那个时候尹扬已经去了省委党校,但在山区群众心里,这个尹书记却被他们牢牢记住。
 
  
 第一百三十二章 关照
 
虽然在表面看起来这些都很热闹和顺利,所有人也很兴奋和满意,但却有一个隐秘的不为大众所知的暗地里的活动却在紧密的进行着;,一切都是悄悄地。
不出胡老的判断,虽然郝方方一直没有再和他直接见面,似乎是在回避了自己,但却从没有抵触过胡老他们的计划和行动,在一些地方,他还以“不知情”的前提给予了他们方便。
卞奎现在最紧张的是资金链的连续,他已经抽空了自己所有的流动资金,也不过是勉强把购地款给凑齐了,主体建筑也可以授意自己的建筑公司接手,也许在他其他营业项目将来几个月收益的支持下可以维持下去,但这些和他们所希望的快速推进的预计是完全相违背的,这样下去会使他们本来就脆弱的资金链更加危险。
去古川他准备和胡老说的就是这件事情,本来以为胡老会对自己有点生气和失望,但没有想到胡老只稍微沉默了几分钟,就对他说:“你先把你能够最大限度筹集到的钱抓紧时间落实到位,其他的我来想办法。”
这让卞奎心里非常奇怪,因为自己凑的还不到启动这个项目所需资金的三分之二,缺口还有近千万左右,胡老早就一身空无,他怎么可能搞到这么多钱呢?如果他能够搞到这么多钱,又为什么要来找自己投资呢?要知道这种事情最好是分钱的人多多益善,但管钱的人最好越少越好。
分钱地人多,那么帮自己的人也就越多。关心这个项目的人也就越积极,这样自己才可能做大做强,直到一般地人连想都不敢想。这样自己就更加安全了;管钱的人越少越好,这样就可以决定时很多不稳定的因素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更主要的是了解内幕的人越少,自己也就越安全,做这些事情,安全才是第一位的。
所以卞奎心里充满了疑问,但也因为胡老这番话,让他也感到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