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脊梁 >

第12章

脊梁-第12章

小说: 脊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总工指着图纸说:“首先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是腐殖酸,腐殖酸是一种天然有机质,它是亿万年远古时期森林、草原、沼泽等动植物遗骸,经过地壳的变化和植物,微生物分解,以及一系列转化积累起来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它是氮肥的缓释剂,磷肥的增效剂,钾肥的增肥剂,腐殖酸还有保水、保肥、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作用,可用于对板结地,盐碱地的土地改良和进行沙漠化治理。
腐殖酸的主要原料为褐煤,风化煤和泥碳等采煤废弃物,原料成本低廉,生产工艺也相对简单。腐殖酸肥料的功效主要受原材料有机质含量的影响。2002年在离我们400公里的贵州某县发现了储藏量非常大煤炭资源,在开采过程中发现非常适合用于腐殖酸肥料的生产的泥炭和风化煤,其有机质含量达到68%。
腐殖酸肥料的生产工艺为:粉碎、活化。。。。。。”。
听着于总工的介绍,尹扬慢慢兴奋起来。
于总工一说完,尹扬就站了起来,亲自把他拉到自己身边坐下。回头对何主任说:“叫服务员再上几个菜,要四菜一汤。我要专门犒劳我们的大功臣,他救活了8000人啊!”
老周在旁边也乐呵呵地说:“应该应该,于总工是贵州人,厂子停产后回到老家发现那里风化煤和泥炭非常丰富。就一个人查资料化验矿石,终于找到了最合适的原材料。第一功臣非他莫属。”
于总工现在却有点腼腆,有点局促不安地把两只手在大腿上不停地搽来搽去。
尹扬等服务员拿来新的碗筷,亲手帮于总工把酒倒上,然后站起来说:“来,同志们,让我为你们壮行!”
喝了酒以后,尹扬问:“腐殖酸肥料生产技术上没有什么难关吧?”
于总工说:“没有,只是国家对腐殖酸肥料生产要求很严格,我们需要先报批。”
尹扬说:“那老周先跑起来,明天到县财政上先支点钱。腐殖酸肥料市场前景怎么样?当然你们不能够只放眼古川啊?
老周说:“这个我调查过,目前腐殖酸肥料还是一种新型肥料,在全国的应用和推广主要集中在东北和中原地区,长江以南和西南还有大片空白。”
尹扬说:“恩,那这是个发展的机会。腐殖酸肥料不仅对古川,对西南以后将要发展地蔬菜大棚,果园种植都会有很大帮助,它可以帮助我们改良土壤,充分降解和利用化肥,保水保肥,对我们这样一个贫水的农业大国来说,意义是非同一般的。而且对我们改良板结地与盐碱地、沙漠化治理也具有积极意义啊!上午我还在为青崖退耕还林的事发愁,现在就看到了希望,真是让人振奋啊。来,我们再喝一杯。”尹扬又举起了杯。
放下酒杯,尹扬对老周和于总工说“目前有三个工作需要马上进行,一是抓紧设备,人力,原材料和相关配套措施的准备,我们要尽快把样品做出来。二是生产报批等手续的办理,老周你要亲自跑,有什么困难你找何主任联系。三是要成立古川县腐殖酸化工有限公司,让企业从财政和行政上独立出去,避免再走以前的弯路。”
老周和于总工纷纷点头,尹扬又说:“当然,我这只是个意见还不完善,你们先讨论研究一下,但时不我待你们一定要抓紧。”
大家正在非常热烈的交相讨论和谈话时,门突然被“砰”地一声推开,一个女孩子出现在门口:“呦,都在这儿呢?我说怎么整个县城找不到我们的县委书记,原来在这里喝着革命小酒呢!要不要我给你们唱点革命小曲呀?”
尹扬一看,是天雅服装城的许艳。正想打招呼,却听老周说:“许艳,你胡闹什么?我们这是在谈工作。”
许艳靠在门框上,带着一丝讽刺地说:“哈,哪个当官的坐在酒桌上不说是在谈工作啊?难不成他说为了喝酒?什么样的工作非要在酒桌上谈啊?如果工作都要到酒桌上谈,那干脆在办公室摆张酒桌得了,还买什么办公桌呀!”
“你。。。。。。”老周脖子一下涨的通红,尹扬赶紧把他按住。他转身问许艳:“许小姐,你有什么事吗?”
“我非要有什么事才可以来啊?我正好路过不可以啊?”许艳挑衅的看着尹扬。
心里微微有点恼怒地尹扬,也语气平静却言辞犀利地说:“如果没有什么事情,许小姐,你可以进来和我们随便吃点东西,这是我的邀请。你也可以继续站在门口或转身离开,那是你的权利。不过如果你要走的话,麻烦你把门带上。”
“你!”许艳被气到了,她一把拉过门外面的一个人:“你可以请我吃饭,你可以请她吃饭吗?你可以请全县百姓吃饭吗?这个小姑娘整整在县委等了你一晚上你知道吗?”
“啊!”尹扬还有在座地几个人都吃惊的望着门口的小姑娘。
小姑娘只穿着一件薄薄地毛衣,外面罩了一件又小又短的外套,胸前紧紧地抱着个书包。浑身瑟瑟地站在那里,低着头不出声。
“许艳,你快把她带进来。”尹扬虽然心里很奇怪,但看到小姑娘冻的难受他还是赶紧招呼她们进来。何主任也赶紧走过去把门关上,并且倒了杯热茶递给许艳和小姑娘。
尹扬等小姑娘捧着茶杯休息了一下稍稍好点了,他就对老李说:“李师傅,你赶紧开车去买件衣服。”
许艳声音缓和了些说:“不用了,我卖衣服的还要你去买,我带了,可这小丫头倔的很。死活不肯穿。好象我要坑她似的。”她从手里的塑料袋里掏出一件鹅黄色的羽绒服,轻轻地披到小姑娘的身上,小姑娘轻轻晃了晃肩膀好象不肯穿。许艳把两只手放在了小姑娘的肩膀上不让衣服掉下来说:“我的小姑奶奶,你眼前这位就是你要找的县委书记。”
尹扬把椅子搬到了小姑娘的身边,他柔和地说:“小姑娘,我就是尹扬!你是找我吗?。”
小姑娘听到他说话就抬头看了他一眼,轻轻点了点头.把怀里的书包打开,从一本笔记本里拿出了三百块钱递给尹扬,小声的说:“我爷爷说您是个好人,他让我把这三百块钱还给你。”
“你爷爷?三百块钱?还给我?”尹扬有点糊涂了。小姑娘抬起头看着尹扬很认真的说:“恩,我爷爷特意带我到电视上看了你的讲话。我又在县委的任命通知书上看了你的照片还有你的简历。”
尹扬想了想问:“你爷爷叫什么名字?他住哪里?”
“我爷爷叫许国柱,是清水集人。爷爷只告诉我说你是个好人!还叫我和你一样要做个好人。”
尹扬明白了,他站了起来对何主任说:“你去给小姑娘叫个饭进来。”又问许艳:“你这衣服多少钱?”
许艳怪叫起来:“你把我当什么人了啊?那天你抢先做好人了,今天轮不到你!”
尹扬把手里的钱递给许艳,看她不接就放到她面前的桌上。把披在小姑娘身上的羽绒服的衣领拉了拉,对小姑娘说:“这件衣服叔叔买了送给你好不好?你要好好读书,向你爷爷说的一样,做个好人,做个有用的好人!”
小姑娘看着尹扬的眼睛,一直绷的紧紧的身体慢慢放松了下来,顺从的点了点头,把书包放到面前的桌上轻轻把衣服穿了起来。并且很爱惜和喜欢的摸了摸衣服的袖子和口袋,眼睛里也充满了喜悦,
许艳在一旁傻了,嘴里喃喃自语:“怪了,奇怪了,一样的衣服啊,怎么我送就没有人要?”

 
  
 第十二章 解惑
 
晚上8点过5分,尹扬已经坐在了自己的办公室里,今天氮肥厂的事情和小姑娘的突然到访,打乱了尹扬的工作计划也让他的心情变的低落。几分焦虑几分恼火还有点无力。
虽然来古川的几天,表面上的他很平静,工作上有条不紊,接人待物平和谦虚,但他自己知道自己内心的躁动,到古川来根本不在他起初的预料中,他是带着一颗民族复兴的心投入官场的。
他对农业非常陌生,虽然不至于五谷不分,但也确实不懂农时。在组织部找他谈话的时候,他很惊讶。
虽然他最后也没有说什么,而是服从了组织安排,却并不代表他心理没有想法。他服从组织安排一方面是出于个人服从集体,遵守我党的组织原则。尹扬他从不认为自己入党时间短,才一年半,自己这个党员就有什么不一样。他谨记着自己在党旗下的誓言!尹扬一般很少立下誓言,基本上好象就没有过。他看不起也不相信那些动不动就发誓的人,他认为越经常用发誓来作为前提的人,他们自己的信念往往越不坚定,他们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说的话,所以他们只有用誓言来掩饰自己的心虚。对尹扬这种连自己诺言都一诺千金的人,对自己的誓言是非常忠诚地。
其次,尹扬也想离开省城。在这里他位卑言轻,说话做事有太多的挚肘,很难真正把自己的意见落到实处。尹扬是来做点事情的,他不是来当官的,他当官是为了做事,但他做事不是为了当官。所以他自己在省城的一年心里其实非常憋屈。
从这两个方面考虑,他在组织找他谈话的时候并没有提出异议,到最后甚至还有点豪情。新中国从一开始就是在在一穷二白的基础成长起来的,那么自己为什么不可以在古川也有所作为呢?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啊!
尹扬在组织谈话之后他就找来了很多农科方面的书籍阅读,也用他扎实的经济理论基础和在商场历练出来的眼光,帮古川考察和选择了一个个有前景的发展项目。所以他到古川一方面是做了打苦仗的心理准备的;另一方面对古川也是满怀希望。
可古川贫穷至此是他没有想象到的;这颠覆了他以前生活给他的印象。从小生活在城市的他从没有想象过;像吃不饱饭;穿不暖衣居然会发生在自己身边,。今天那个姓许的小姑娘给了他很大的震动。
可就是从他们身上,也让尹扬非常想为他们做点事情,能够给他们一点帮助,帮助他们改变目前这种贫穷的状况。
那个许大爷在贫穷如斯的情况下;居然还能够坚持不接受别人的帮助或怜悯。有这样的爷爷,也难怪有被冻的瑟瑟发抖,却仍然倔强地不要许艳衣服的孙女。这也恰恰是中国五千年道德文化造就的民族尊严与气节;小到不受嗟来之食;大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
还有氮肥厂的周书记也给了他很大的感触,可以放弃更通畅的政治前途,而为氮肥厂8000职工甘守艰苦,甚至忍受被冷遇的委屈。尹扬心里虽然有点对周书记昨天的做法不以为然,但这不妨碍他对他的尊敬。
另外那位可敬的于总工,他凭借自己在化工上的学识,完全可以找到一份高薪资的工作。尹扬知道现在化工是一个利润非常高的行业,而这个行业最缺的就是高素质和高学识的人才。但于总工却能够耐的住诱惑,一个人艰难地为氮肥厂寻找重新发展的机会。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操啊?
这些都是给尹扬工作信心与感动的地方,但让他失望和生气的东西更多。
从杨姬那里知道,东崖并没有停止对木材的砍伐和加工。农民对尹扬他们发展经济农业也不太感兴趣,一天下来宣传资料发出去不少,但没有什么人看。很多人到杨姬他们那里拿了很多,却告诉他的熟人也赶快去拿,因为资料不要钱,拿回家去可以包东西或者做别的什么。
还有联合调查组现在查的很不顺利,很多知情人现在都不愿意配合调查,许多协查的通知发出去根本没有人理睬。刘建设还告诉尹扬今天下午,原来向干警反映情况的几个市场的个体户全到局里翻供了。
晚上打电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