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从校园到职场 >

第8章

从校园到职场-第8章

小说: 从校园到职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存在,自己是和外部不一样的。
所以人的自我意识是逐步形成的,或者说是逐步觉醒和丰富起来的。随着年纪越长越大,自我意识会越来越复杂。开始的时候自我主要与肉体相关联,长大了就不一样了。慢慢地,你的声誉也是你自我的一部分,所以开始要面子。甚至有人把财产也当成自我的组成部分,而成为了守财奴。所以随着人的成长,自我包含的内容会越来越多。这也体现了人性中贪婪的一面。
自我意识也是同时存在于显意识和潜意识之中的。关于自我意识,我下面主要分析一下它的强弱对人的不同影响。
自我意识很强的人,也就是我们通常讲个性比较强的人。这种人通常比较固执,容易和别人发生冲突。因为他的自我边界非常清晰,而且经常容易感到别人在冒犯他,其实别人可能并没有这个意思。社会上的“成功人士”,那些“牛人”,基本都是自我意识很强的人。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种人比较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容易有野心或者说有理想,有比较明确的追求。
自我意识淡漠的人,通常比较随和,大大咧咧。这种人走到哪儿都比较受欢迎。但这种人通常不容易有出息,因为他们对很多事情会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甚至他们有时自己都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自我意识太强,会有问题,太弱也有问题。自我意识强,通常有领导力,但是不容易合作;自我意识弱,易于合作,却难当大任,容易知难而退。
所以凡事不可简单抽象地用好坏去区分,常常需要两面来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同事物之间没有区别。
如何才能恰到好处地处理好这些问题?本质上需要超越自我,这个放在后面再谈。
提问:如果自我意识不是很强的话要想做Leader的话是不是就很难?
对,很难,因为他很难坚持一些原则。做Leader是要坚持原则的。
为什么皇帝有时候要杀人?他必须要坚持一些原则,甚至为了维护这个原则必须用鲜血和生命去警示他人不能破坏这些原则,因为他管理的是一个国家。当然这不是说那些皇帝杀人都是对的。你们可以研究一下,在历史上,一个皇帝如果自我意识很弱,基本都是败家的皇帝。中国那些伟大的一把手们,大都是自我意识非常强的人。从秦始皇开始算起,李世民、朱元璋到毛泽东,都是自我意识非常强的人。这是一个成为一把手的必要条件。当然如果他已经超凡入圣,那就另当别论了。
如果你说我也不想那么强,那你就不要给自己的人生目标定成做一个领导者,否则你会觉得很痛苦的。
自我意识需要去调整。怎么把握这事确实很难。因为这些事不是按照一个逻辑能够说清楚的。它是一个人的人生体验、人生的过程。它没有办法完全用语言来描述,属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那一个类别。
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受的培训大都是逻辑思维的培训。而逻辑思维仅能解决这个世界的问题中的很少一部分。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问题是非逻辑的,包括自我认识、自我意识的调整等。这些问题处理起来会很复杂。我后面会再来谈谈这个话题,专门讲讲大家怎么转换思维。其中有些东西还是可以学的,但它不像一些逻辑工具和方法;拿来就能解决问题,它更多的是给你一些原则上的指导。
提问:认清自己的潜意识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不可以理解为就是说我在性格或其他方面有一些缺陷,可以通过这种途径来进行完善?
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潜意识,是改进提高的前提。真正的长进,是要在现实生活中长期磨炼才行的。秉性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以为一朝顿悟,便万事大吉,那是白日做梦。
提问:一个人很难改变自己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或是习惯。可能做着做着不知不觉中就又回到原来的习惯上了。所以是否是说你也许能认清自己,但是很难改变自己?
秉性确实很难改变,但不是不能改变。首先是你是否真的想改。这与企业管理中的执行力有点像。前两年有人找我,问我是否可以讲讲执行力的问题。我说执行力有什么好培训的?我一句话就解决了。
为什么?你之所以没有执行力,本质上还是因为你认为这事不重要。同意么?举个例子:你屁股后面如果有一只老虎,你会说:“哎呀对不起老虎,我百米只能跑20秒,1 500米我6分钟才能跑完,你追我别太急好吗?”你会这样说吗?不会,除非你脑子进了水,或者被吓破了胆。你想都不会想,撒腿就跑。为什么?生死攸关。很多事情我们不去做,是因为我们不觉得它有那么重要。至少没有重要到我们拼死也要想办法去做的程度。没有压力,我们是不会去做那些很难的事情的。
所以,要想改变,首先要真正重视。重视了,具体的手段方法你自然会去学习,能够找到。所以,不是不需要方法上的培训,而是核心在于是否重视。不从根本上解决重视的问题,只局限于表面去谈一些细枝末节的手段和技巧,没有太大的意义。
提问:为什么您认为执行力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高呢?
不是训练执行力,而是你一定要问这东西对你重不重要。如果对你生死攸关,你一定会想尽办法去做,那些技巧上的东西,你一定会学到手的。如果不重要,很费劲的事情我们就不会去做了,再如何进行方法上的训练也没有用。当然对于轻而易举的事另当别论。
所以,执行力本质上要看你自己怎么看这件事情,你自己对自己人生的期望是什么。要对照这个期望看这件事情,是不是很重要。如果不改变,你就达不到你人生的期望,而你的人生期望真的非常重要,那就应该没有什么好想的,努力去改变自己吧。反过来,你说不改自己,那目标大概也能实现,改变自己又很费劲,那就不改了,费这劲干吗。是不是这道理?这是我的理解,也许太简单了。我看这个世界,有非常简单的一面,当然也有非常复杂的一面。原理上、本质上,非常简单;具体问题的处理上,有时比较复杂。
基本认知模式(1)
刚才从心理结构讲到了自我意识,接下来就讲一下我们这个自我是如何看外面的世界的。
这在心理学上叫做认知。“认知”讲的是什么?就是我们怎么去看世界,怎么去分析世界。当然这是个非常非常大的话题。不过大家也可能觉得很简单。我们每天不就是这么瞪着眼睛在看这个世界吗?这有什么值得演绎的呢?
心理学研究自然有它的道理。在我们瞪着眼睛看世界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发生了很多事情,有些是我们自己并不了解的,因为是在潜意识里进行的。
在这里只讲两个问题。第一个是比较大的问题,即大脑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外界刺激所做的基本反应模式的变化问题。
从功能上看,人脑和计算机差不多,尽管在物理上功能的划分不是很清晰,但基本上也是分成两个重要部分,一个部分具备存储功能,另一个部分具备处理功能,就像计算机分为存储器和CPU一样(参见图2―2)。当然还有输入输出功能,不过这些不太重要,我们不去讨论它们。
大脑的处理功能就是我们的分析和感悟等功能。大脑存储器里面放的是什么?放的是我们的记忆;我们的经验;甚至是我们的情绪和偏好等这些固化的模式。自然我们学习的知识也都在存储器里。
我们小的时候,大脑里存储的东西很少,里面没有什么经验,知识也不多,就像一张白纸。所以在我们年轻的时候,当我们接受一个外来刺激的时候,我们通常会用我们的CPU去处理这件事情。我们去观察、去分析、去感悟,然后我们会得出一个结论来,用以指导我们的行为。因此,人在年轻的时候,使用分析感悟能力比较多。这个时候,我们充满活力、富于创造。每天看到的太阳、花草,甚至蚂蚁都是不一样的。我们每天都会有很多感悟,很多收获。
当然这个过程本身会产生经验。我们会把总结积累的经验放到存储器当中。随着我们年龄的不断增长,我们的经验会越来越多,知识也会越来越多。上了大学,再像我这样读了博士,满脑子就装了很多知识和经验了。这时候麻烦就来了。
当我们的经验和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再受刺激,大脑的反应模式就变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这个变化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属于潜意识过程。
这个变化导致的结果,就是我们会逐渐越来越依赖知识和经验,甚至是信念和情绪去做判断、下结论,而放弃用分析与感悟去理解这个世界。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的硬件没变,但是软件变了。为什么会发生越来越依赖我们的经验、知识去做判断的这种变化?因为我们有了足够的经验和知识等“本钱”,更重要的是这样做起来比较“省电”。
大家都知道计算机的CPU转起来是很耗电的。我们用大脑去分析、去琢磨、去感悟,同样也是一件很费脑筋、很累的事情。反过来我们拿一个东西和自己的经验或知识比较比较,与内存数据一做匹配比较就得出一个结果,这多省事呀。人就是这样,大家都倾向于用最简单、最省力的方式来做事情。
年轻的时候,缺少经验和知识,我们没有办法只能依靠分析与感悟。一旦有了本钱,偷懒的本性变化导致我们认知模式的变化。
可是这样做会出什么问题呢?这就是人心理上开始走向衰老。太阳在我们的眼里,今天和昨天都是一样的,甚至与几千年前也没有差别。我们不再有兴趣去观察它。有些人年纪大了以后越来越顽固偏执也与此有关。
基本认知模式(2)
刚才提到,人的大脑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生理上没有明显的变化。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测试,测二十几岁的人和六七十岁的人的智商,就是IQ的变化。通过IQ的变化试图来确定人脑在这几十年有没有大的退化。结果是,第一次测,发现有明显的差异。后来一琢磨,这事不对。因为用同样一套方法测你的IQ和你父亲的IQ,当然不一样。因为你与父母成长环境不一样,接受的教育也不一样。后来他们下了很大的工夫,跟踪了一批人,从年轻到年老,他们跟踪测量就发现这些人在70岁以前,IQ没什么变化。(参见墨顿?亨特:《心理学的故事》,下卷,514页,海口,海南出版社,1999。)
西方人严谨较真的态度是很值得我们中国人学习的,只是不要走向极端。
这个测试基本能够说明我们大脑的硬件一直到70岁也没有怎么变,但是软件变了,所以从实际的效用上,大脑的整体表现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了明显的变化。
年纪越大,越没有创造性,就与这反应模式或者叫认知模式的变化有关系。为什么年轻人有创造性?因为他们在思考问题,他们在用心去琢磨事情,他们是在努力去理解这个世界,所以会有新的发现、新的看法。如果一个人只是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去解释这个世界,他只是在做判断,而判断不会增加他对世界的理解,只能强化他自己的信念或情绪,他自然不太会有什么新的创意出来。这种反应模式的变化,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
导致这种变化的,除懒惰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自我意识的作用。
刚才讲过,随着我们的年纪增长,我们会把自己的经验、荣誉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