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幸福没有味道 >

第22章

幸福没有味道-第22章

小说: 幸福没有味道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款,我退!”
刘校长把我叫到跟前,当着记者的面,让我叫各班班主任造花名册,逐一退款,并让学生签字。我就赶紧下去安排。
记者也要走,刘校长说:“记者同志,既然这么远的来了,咱出去吃个饭。”
记者说:“不了,校长,学校也不是盈利单位,你的好意我领了。”
刘校长说:“盈利不盈利都是个单位,咱不打不相识,说不定,以后还要用兄弟你呢。这饭,一定要吃。”
记者连连推辞,校长一再坚持。记者最后拗不过校长,就坐着校长的摩托和校长去吃饭了。
事情到了这儿,按说算是平息了。各班班主任按要求退了钱,把名单都交给了我,我把名单送到学区,学区再派人送到教育局,算是逐级都有了个交代。私下里就有人说:这不是干丢人吗?害得我们也跟着丢人。这么一折腾,以后想收钱连门都没了。领导们,都是爱钱不要脸。大家听了,有的苦巴巴的笑,有的事不关己的笑,有的不怀好意的笑,有的同病相怜的笑,真是众生百相,风情万种。
第三天,学校又恢复了平静,工作依然按部就班的进行着,学生依然在懵懂中纯真的体验着学习的枯燥和成长的快乐,各位同仁一个个都有一种灾后重生或大难临头的庄重感和使命感,比往日严肃了好多,工作态度也好的没法说。可这平静的背后,谁又知道隐藏着多少波澜,谁心里没有个小九九,包括我都在恬不知耻的想:这样一闹,是不是还真给我制造了一个当校长的机会?可我还是被自己的想法弄得笑了一下,要是有人看到我一个人坐在学生面前不可置否的笑,一定以为我哪根弦不正。可我又想:说不定造谣的人又把检举收考试费的事安在我头上,如果按级别提拔领导,我这个副校长当然是第一人选,按常理,我也是第一个希望校长倒台的人,最有利可图的人。想到这儿,我不由一阵后怕,这戛然而止的波澜,这异常平静的背后,生活又在制造着多少悬念,多少不可思议。
平静是午饭后结束的。刘校长被通知去教育局开会,之后,就传来消息,说是刘校长被免职了。临放晚学时,我接到了区长的电话,说是刘校长已经被免去校长职务,工作另作安排,原北完小的工作暂时由我负责。




 第五十二章:家长啊家长

刘校长是学期中途被免的,上边也没有另外安排人,只做了口头指示让我代理校长。区长领着区里的人来原北完小开了个会,对我这个“代理校长”作了正式任命。我就在同事们的一片祝贺声中荣登了代理校长的宝座,之前的谣言破天荒的成为现实。可奇怪的是,关于之前的谣言再没人提起,准确点说,是没人在我面前提起,至于在我背后或私下如何评说,我也不能妄加断言。总之,我得接住刘校长的烂摊子履行我的代理使命,管愿意不愿意,局已定成这样了。对我来说,一切的不合理成了合理,一切的无法预料成了料事如神。是谁在给生活制造着变化无常的迷局,是上帝?是神?还是妖?
晚上,我叫来了肖玲。
肖玲是教导主任,私是私,公是公,学校的事,我必须和肖玲达成共识。
“校长叫我干什么?”肖玲揶揄地笑着。
我说:“别校长校长的了,我是个什么样的人,你还能不知道吗?”
“我知道你什么呀?我什么都不知道。”
“好了,咱说正事。”
“你说,我洗耳恭听。”
我清了清嗓子,说正事,还真的很不习惯:“刘校长走了,我也是鸭子被赶上架了。学校后边的事,总得正常运转,我们两得配合好,我也只能靠你。”
“你放心,你怎么安排我怎么做。”
“不是我安排,是我们商量着安排,合作愉快的那种。”
肖玲没说什么。
我接着说:“代课情况我不想再动。学校除了你、我、文娜年轻些,,其他老师都年纪大了。我代理这个校长也是暂时的,也不想着享受什么特殊待遇,跟同志们一样代课一样工作,免得变来变去,同志们连积极性都没有了。现在才半学期,经费据说已经没有了,后半学期我们的日子不好过,我也是逮了只狼崽子。”
肖玲说:“我知道。”
“刘校长代了一门副课,得让谁兼着。”
“你代的六年级语文,作业量大,还是班主任。其他老师课都安排的满满的,算了,我代上吧。”
“谢谢了。以后我开个会什么的,六年级还得你操心呢。”
“这不用你说。”
肖玲一边跟我说话,一边拿着遥控器反复的换着台,边换边说:“净是广告。”
不停闪烁的电视屏幕把我眼睛都看花了,我揉了揉眼睛说:“还有个事。”
“什么事?”
“刘校长最后给咱们开会,说区上安排各校开家长会,目的就是和家长沟通沟通,建立感情,也希望家长能配合学校工作。”
肖玲按遥控器可能把手按困了,就把遥控器扔在桌子上,回头看了看我说:“你还真要开?”
“听说其他学校都开了。”
“开就开,又不要咱的什么。”
“那就分年级开。先给那个年级开?”
“不论。”
“那就从六年级开始吧。开成功了其他年级继续,开失败了到此为止。”
“农村可比不了城里,家长素质比较低,又不常开,成功的几率不大。”
“试试吧,你下去安排安排,就当完成任务呢。”
“行。”
肖玲看了会电视,就走了。时候已经不早了,我竟然睡意全无,就把教案本拿出来,备了会课。备着备着,越来越心不在焉的,就取来几张党报走马观花。
家长会定在了本周的周三晚上。其实也没什么安排的,无非就是给学生通知一下。为了能让家长尽量都来,我在学生面前可以说软硬兼施,好说歹说的,既让学生一定要把家长请来,又不能让学生心存顾忌。因为是头一次开,学生显得异常激动。在原北完小,这可算是破天荒了,开天辟地啊。六年级教室下午课外活动时已经让学生打扫得干干净净,黑板正中用彩色粉笔写着“欢迎各位家长”几个字,四周还配着花花绿绿一些图案,洋溢着喜庆色彩,让人感觉像是某位重要领导要来光临指导似的。吃过晚饭后,天已慢慢擦黑,几位家长领着学生在学校门口旋着。有的家长进来了,望着校园里边的黑灯瞎火和教师宿舍的微弱灯光就又折了回去,在门口大声说:“学校这是搞啥名堂呢!”
有家长就附和说:“娃说是开家长会哩,就是学校变着法想推卸责任呢么。”
马晓英急急的迈着胖腿来到我房里,热心的说:“李星,家长都来了。”
我便出来喊肖玲,让肖玲把家长招呼到教室去。
有几名家长看来对孩子比较重视,也能跟上形势的,就领着孩子直接来找班主任,也就是我。家长们客气地给我敬烟,我也客气地给家长倒水让座。家长说:“学校这样做很好。娃在学校的表现我们不知道,沟通沟通很好,我也一直想来学校,跟老师坐坐呢。”
我说:“你能这么说我很高兴,孩子就应该是学校和家庭配合着教育,光靠学校单方面根本不行。”
家长说:“这话没错,现在的孩子也难管教。”
我说:“我们也知道家长都忙,咱农村学校比不了城里,有时想和家长见个面,比登天还难。可这也不怪家长,有的学生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家里只有爷爷奶奶照看孩子,给孩子辅导什么的根本不行,孩子作业写得好坏错对都不知道。”
家长说:“是呀,这也是个现实问题。”
我说:“只图挣钱,耽搁了孩子也不行,再怎么的,都要把孩子抓紧,那可是父母的希望啊。”
家长说:“是呀是呀,老师这么一说,我们做家长的,倍感惭愧啊。”
正说着,肖玲进来了,说:“校长,差不多了,开吧。”
我问:“家长来齐了吗?”
肖玲说:“能来齐吗?有的家长不在,只有爷爷奶奶在家,天黑还怕摔了呢。”
我望了望在座的家长们,无奈的笑了笑。
家长们也笑了笑,掏出烟又给我发,说:“那我们先去会场了。”
我说:“好。”
然后我就让肖玲叫各位老师都去六年级教室。学校只有八名教师,管是不是六年级代课老师,跟家长交流交流,也不是坏事。再说,大部分老师都是邻村或本村的,家长里边熟面孔多的是,互相也都不陌生。
家长会隆重而庄严的开始了,肖玲主持会,先由我讲话。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稿子,当看不看的把开家长会的目的和学校的一些情况说了说,接着肖玲把六年级学生情况、代课老师的情况及老师们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采取的种种措施笼统地介绍了一下,最后就是跟家长自由交流环节,希望家长针对学校的工作提提建议,说说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啦等等。刚开始家长们都保持沉默,有的竟在下边“叽里咕噜”说闲话。在我们一再鼓动下,一位家长站起来提了个建议:“我想问一下,学校这个英语课是怎么教的?娃怎么啥都不知道。”
肖玲说:“这个情况我给各位家长说一下,按要求英语课每周上两节,因为学生英语起步晚,基础差,我们学校每周还多安排了一节。另外,我们学校也没有专门的英语老师,都是兼任。但是,我们会想尽一切办法把英语课抓紧。我们的心情跟家长是一样的。”
有家长就在下面说:“没专任教师学校就去要嘛,英语课上不好,书还不是白买了。”
肖玲说:“话也不能这么说,我们一直在努力,想方设法。英语单词和语文课本里的生字,数学课本中的公式都一样,一定要让孩子记下,就没有多大问题。我们每天晚上都有家庭作业,还要求孩子写完了后,家长要检查签字,希望家长能督促、辅导孩子做好家庭作业。”
有家长说:“没见过孩子写呀,就是写了我们也看不懂,顶什么用。”
有的家长还说:“我们能辅导要老师干什么啊!”
。。。。。。
肖玲看看我,有些不满,我便站起来说:“各位家长,这个建议我们知道了,一定根据家长反映上来的情况改进工作。现在,还有什么问题,大家继续谈。”
话音刚落,门外一家长领着孩子姗姗来迟,爷儿俩每人手里拿着一袋“金鸽”瓜子,一边往进走一边嗑着。这位家长在门口环顾了下四方后说:“热闹得很么!”然后拍拍孩子的后脑勺说:“去,到你同学那儿去。”孩子乐颠颠的找同学去了,他也一步三摇的踱到教室后边找“老同学”去了。
刚才的激烈辩论并没有辩出名堂,家长们这会儿又在下边自说自话,嗡声一片。肖玲看着我,我看着其他老师喝茶的、吃烟的,也是嘴对嘴自说自话,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张文娜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溜之大吉了。我于是又站起来对家长们说:“各位家长还有什么话,我们抓紧时间,时候不早了。”
刚来的那位家长四下里瞅了瞅,站起来说:“怎么没人说呀,没人说我就说了。老师,我有个建议,学校能不能给孩子留一定的吃零食的时间。娃一早上不吃饭,拿一包干吃面,几袋零食就来了。就这,还说没时间吃,老师也不让吃。”
我听了哭笑不得,站起来说:“这位家长,我们学校不是寄宿制学校,吃零食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没有好处,孩子不吃饭也是被零食牵着心呢。我希望家长还是劝孩子尽量吃饭为好,定时定量最好。”
家长说:“娃死活不吃饭,我有什么办法。”
底下就有家长拍了这位家长一下,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