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婚姻心理密码:婚姻的烦恼-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去给她倒水、拿东西。有很多女性只相信耳朵,她会认为先生不说话,是个榆木疙瘩,其实先生一直跟她说话,只是不是用嘴,而是用表情、行为,但是有很多女性读不出信息来,她认为先生对她实行冷暴力。其实,哪怕生气不说话也是信息。比如心理学说,其实不说话闭着嘴的男人是一个强交流的男人,他不是没有信息,他有很强的信息——我不想谈这个事。但是你故意不理解,你老问他:“你说啊你说啊?”其实,他的态度很明朗——我不想说。但是你非要让他说,你逼着他说,先生就发怒了。其实不说本身就是一个信息,就是一个语言。
主持人:刚刚我们说的婚外情和家庭暴力,都属于婚姻当中出现了一些突发的情况,如果问题解决了,婚姻可能会迎来第二次生命,可是更多的人面对的婚姻可能是几十年或者更多年的一成不变。
在节目的征集中,我们遇到的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这也是每个婚姻都必须去面对,却又最难以接受的事实,金小姐夫妇也遇到了同样的困扰。
采访金小姐:我们已经结婚十几年了,最近两个月,越来越觉得我们之间好像没有什么可以沟通的,他回家就翻翻报纸,和他说两句话他就忙别的去了。有了孩子以后,我发现和他交流越来越少。这两个月我辞职在家学习,可能以前忙,大家都忽略了感情,这两个月我试图和他走近一点,可是发现我们好像越来越陌生,有时候为了一点小事也会争吵,我实在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主持人:面对这样的情况,又该怎么做?
李子勋:显然这个感觉是被她建构出来的,当她减少了对外界的兴趣,希望从婚姻里面得到更多时,她发现得不到。因为婚姻已经形成一种模式,也就是他们分享的很少,他们更多的是和社会分享,但他们还是一个美好的婚姻。当这个女性想改变时,希望先从先生那儿得到满足和回应,满足她的内心需求,包括信息的需求。但先生还是按照过去的方式,低调地和太太交流,所以就出现了麻烦。
主持人:就是说以前是取得了一个平衡,这两个月当中,这个平衡被打破了才发现。
李子勋:西方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对老夫妻结合六十年,都是丈夫分面包,面包有两层,上面一层较蓬松,老头每次都把蓬松的一层留给老太太,自己留下下面的部分,就这样他们吃了六十年。六十年了,在金婚那天早上,老太太说话了:“威廉,今天能不能变一变?我想吃面包的下面部分。”威廉就问她妻子:“为什么?”妻子说:“六十年来我一直喜欢吃下面部分,但是我觉得你喜欢吃,所以我就一直让你,但是六十年过去了,我也想吃吃下面部分。”威廉当时就大吃一惊,说:“太太,其实我最喜欢吃上面部分,但是六十年来,我都把最好的部分给了你,而把最不喜欢吃的部分留给了自己。”
李子勋:这就是婚姻,婚姻的交流越来越狭窄,因为婚姻就是一直默契,到了晚年的时候没有什么可交流,也没有什么需要交流,这就是婚姻。
主持人:有一个天真的问题,这个世界上究竟有没有完美的婚姻,哪怕不出问题也会走到底,不会感觉到有缺憾?
李子勋:可以说没有,也可以说有。我们做了一个图,婚姻的情感就像正弦波,它总有低潮和高潮的时候,热恋的时候是高潮,但是随着慢慢地进展,它就会陷入低谷,然后又起来,它就像一个周期,形象地讲就像一个钟摆,我们看古老的钟就是一直摆动的。
主持人:所有的婚姻都是这样的吗?
李子勋:都是这样的,但是节律会不一样,有的也许十年才摆动一次,有的可能一年摆动一次,有的甚至一个月就摆动一次,还有的也许一生都没有完成一个摆动。婚姻最生动,就像河水一样,它在流动,它不是僵化的,往往处在婚姻低谷的时候,我们只有等待,因为感情还会再燃烧,还会出现爱的火花。只要珍惜婚姻,珍惜对方,就会赢得这种起伏和情爱的回复。
主持人: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婚姻有波峰波谷的变化,如果不知道,到波底的时候,你就会以为婚姻完了。
李子勋:这是婚姻的一个自然状态,但是我们要坚信,坚信对方是好的,要来维护婚姻,婚姻就会慢慢回到比较好的状态。
开篇的讨论:爱情与婚姻
找一个相爱的人就那么难吗
不知不觉,已过三十,每天独来独往,
形只影单,心里不是不苦的。
我的第一个男朋友是大学同学,谈了五年。
他要出国,我去机场送他。
当时我和他都以为只是暂时分开一段时间,
没想到一年后他和一个留学生同居了。
现在想起来也正常,可当时我很不甘心,想尽一切办法出国。
签证迟迟拿不到手,时间一长,我的心凉了。
凉了的茶只需兑点儿热水,
凉了的心却只有时间才能暖过来。
我拒绝了很多男人。
不是我旧情不断,
只是心灰意懒,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动情。
27岁那年,让我动心的男人突然出现。
女人是感性的动物,我把自己整个扔进了爱情的狂喜中,
我曾以为自己没有爱的能力,但他点燃了我。
从一开始,我就知道和他不会有婚姻,
但我试图说服自己,
没有婚姻的爱情同样是完整的。
后来,我被他的紧张惊醒,他特别怕我怀孕,
他怕麻烦,怕自己的婚姻有麻烦。
但我要我的孩子,我也可以。
然而,我能吗?
爱我的人其实不懂我,我爱的人已经成了家。
不愿做情人,不想钓金龟婿,
我要的不过是个我爱他他也爱我的男人,
可以白头偕老。
我的要求过分吗?
爱情要容忍遗憾
子木夫人:
读西西的故事,让我感觉人类的情感历程总像是一种苦难的过程。情爱中的欢乐犹如朝露夕云,转瞬随风飘去,而对情爱的怀念和渴求却是一种永远的伤感,让人抓不住也赶不走。
我在一本类似《圣经》的书中读到过:“人本无男女,整日无忧无虑,逍遥自在地在这个世界中游荡,除了吃和睡,他们没有任何愁苦。这让上帝心生嫉妒,于是把人分为男女,让他和她不得不因为分离而整日生活在不完整感和孤独感中,寻找各自的另一半成了终其一生的追求。”果真如此,爱的过程就是弥合分离,回归一体的过程。
子木先生:
我愿意把相爱看成是一种复杂系统,有生物学的因素、个性特征,有潜意识的重现和社会价值观的制约,等等。它们在同一时刻共同产生了一种“化学作用”,很难说哪一种因素是决定性的。“爱我的人其实不懂我,我爱的人已经成了家”这句话何尝不是一些单身女子的内心独白?换一种说法是:“得不到的总是美好的。”
子木夫人:
西西的痛苦来源于对自己内心情感的不确定性,每一次坠入爱情似乎都没有竭尽全力,只是一种随遇而安。第一段爱情,距离和时间让爱情的茶凉了;第二段爱情,又被想有Baby搞得面目全非。爱的确很古怪,得陇望蜀,爱的付出没有止境,爱的索取也无止境。
子木先生:
不少人认为坠入情网是一种自我的解体,一种非理性癫狂。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会变得毫无约束力。西西的情感生活是在全身心地投情和内心全面退缩中保持一种摇摆,要么是昏了头地爱着,要么就是被悔恨咬噬着心。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有谁的心不经受情爱的自由性和婚姻的所属性之间不可协调的冲突?究竟是服从于婚姻恒久,还是服从情爱的更新?这一直是人类的伦理课题。
子木夫人:
西西应该在婚姻与爱情之间选择一种中庸之道,在忠实于爱情和渴求婚姻之间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路。人是可以带着遗憾来培植爱情、带着遗憾去摘取婚姻的,不能容忍遗憾的情感一定是不完整的。
应该在生活中慢慢学会做不太完美的抉择,容忍不完美的人才能真正去品尝爱情。
有爱的人是孤独的
子木夫人:读西西的东西有一种孤凉凄清的感觉。有本心理学书说:“孤独的人,内心爱的动力较弱,情感易于受创伤,恢复起来也难。”西西在很长的时间里心灰意懒,拒绝了许多不错的男子,没有精力去动情,正说明她是一个比较孤独的,不太合群和合潮流的人。
子木先生:我不这样看!孤独的人恰恰是情感过于丰富,爱的欲望过强的人,孤独可以让感觉变得敏锐。我有一个朋友,是当代先锋派的女作家,她嫁过一次,爱过两次,但爱过她的人事后都说此人无情无趣。读她的小说,你会感觉文章里充满了激情、梦幻、细腻入微的感触和强烈的感官体验,个中温度热得让你耳红心跳,恨不能与她共情共舞。你绝不会想到她在生活中恰巧是个冷性的人。
子木夫人:哦!我也见过这样的人,看起来很冷,但爱起来就不要命。表面上看,孤独的人常常活在自己的内心独白和幻想中,现实中走动的只是一个不被自己喜欢的躯壳。深入地看,孤独的人常常是自恋的不愿意与人分享情感的人。
子木先生:孤独更像是一种内心决定。人的个性有两个层次:一是内在自我(真实);二是外在自我(虚假)。成熟的人可以在两者之间从容变换,游刃有余以适合所处的场景。假如你拘泥于这种自我内涵和外延的是非差异,孤独就会油然而生。
子木夫人:一般而论,孤独的人很难被他人理解,被他人理解的过程其实是一个被逐步曲解的过程。孤独的人在相爱中得不到相似水平的内心呼应,被呼应的过程正好是自由的爱被一步步磨灭和压抑的过程。那么,西西应该怎样来解脱自身的孤独呢?
子木先生:古人言“游戏人生”,我看用来描述情爱非常贴切。在情爱中你不能太认真,太执著;也不能不认真,不执著。太认真你就变得孤独,得不到生动的情感体验,认真可以让你得到一种爱的形式,却失去了情爱中的魂,被称为“形似而神移”。不认真的随意看起来潇洒,其实,“形之不存,魂将安附?”到头来还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女子的独身看起来很美
子木夫人:我比较相信人的情感需求是有阶段性的。青春少女时,对爱憧憬,内心感觉超越了现实的体验,爱得很纯真。大一点后,情感的需求与现实需求就需要和谐,那时的爱已经不自由。到更成熟的时候,爱就需要有结果,有婚姻的承诺。到最后,家庭成了情感的归属。
人需要按部就班地完成情爱成长过程,这个过程其实是学习用现实的眼睛来审视情感的过程,是把爱变成一种交易的过程。不现实的人,不会对爱情论斤计两。
子木先生:情感的阶段性更像是一种自然的生命力,不用教导自己就会长大。像西西这样的饮食男女——已过三十,独来独往,不同的人对此有不同的描述。西西像当代日夜兴起的女性主义者,她喜欢独立自主的生活,她的情感像风一样自由自在,但对真爱的追求却是执著而坚定。我接触过不少单身女子,她们并不排斥婚姻,但绝不为婚姻而婚姻,只能为爱情而婚姻,这样的女子应该是人见人爱的。
子木夫人:独身的人,对情爱永远都不满足,不满足恰好是她情感可以保持时时生动和更新的动力。这很像是一种网络时代的虚拟,独处的人内心有个情感的虚拟社区。
子木先生:独处的人的确可以到网上去玩味家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