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 >

第20章

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第20章

小说: 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6章 以爱为名 哈洛与亲子依恋关系

引言

哈洛(Harry Harlow)原名哈利·以色列,1905年出生在艾奥瓦州,父亲是一名不太成功的发明家,而他的母亲,根据哈洛在一本没有完成的自传中回忆,也不是那么和蔼可亲。

在学校,他不合群,所以在10岁之前,他把他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来画画。在他的图画世界里,哈洛创造了一个叫做雅族园(Yazoo)的地方。

哈洛在斯坦福大学跟随著名的智商研究专家特曼(Lewis Terman)念完了本科和研究生。在特曼的建议下,他把自己带有浓厚犹太色彩的名字改为了哈利·哈洛。

哈洛的猴子实验,堪称心理学依恋(attachment)理论最具代表性的实证。哈洛的实验过程以影片方式记录下来,呈现的景象虽然令人心寒惊恐,却也凸显了亲密情感对生命的重要。

顺从、服从、认知、暗示,这些主题哈洛都不喜欢。他想探究“爱”。他在一场研讨会中谈到爱,他一讲到“爱”这个字,在场一位学者就插嘴:“你是指亲近(proximity)吧?”到最后哈洛按捺不住,毫不客气地反击:“你显然不知道,亲近只是爱的一部分。感谢上帝,还好我不像你这么无知。”

这确实是哈洛的说话风格,即使在公开场合,他也不改其直率。他言词尖锐,毫不客气。有人打从心里讨厌他,也有人就是喜欢他这调调。他儿子詹姆斯说:“父亲带我到处旅游。他带我搭双层客舱的飞机去夏威夷,我们拜访知名人类学家贝特森(Gregory Bateson),还和他的长臂猿共进晚餐。我记得他给我买了冰激凌。”不过要找到相反的言论也不难。他以前的某位学生说:“哈洛是个混蛋,他差点毁了我。”另一名学生说:“他讨厌女性,他是头沙文主义猪。”不过这头猪于1959年站在讲台上,以突破性的、前卫的方式谈论科学,在冰冷的统计数据中加入耸动的情节与浓烈的情感,堪称心理学界的李安。

灰暗阴沉、抑郁、拙于言词

哈洛的童年鲜为人知。哈洛曾在传记中提到印象中的母亲。他回想起母亲站在客厅落地窗前,低头注视外头街道的神情。屋外终年寒冷,天空总是灰暗阴沉,大地一片空旷凄凉,厚重的积雪从纠结的枯枝上掉落,她给人的感觉也一样冷冰。

哈洛一生中多次发作抑郁症,这从他的童年可略窥端倪。小镇的冬天漫长难熬,白天特别短暂,下午4点一过,天色就暗了,让人不忧郁也难。此外,冷淡疏离的亲子关系也可能是原因之一。缺乏母爱的哈洛必定非常渴望能有填补空虚的慰藉力量。在学校上学时,他也无法融入同学之中。为他的传记执笔的作家布鲁姆(Deborah Blum)说:“古怪瘦小的他,和整个环境格格不入。”哈洛喜欢写诗、画画,但学校却开设类似于“农场管理与作物轮种”、“如何以厨艺取悦丈夫”的课程。

四年级时,有位老师让他们练习写诗,哈洛跃跃欲试,打算一展才华,结果老师宣布的题目竟是“刷牙的好处”。还不到10岁的他相当热爱绘画,一有空就拼命画画。哈洛低头注视庞大的画板,专注构思画面,描绘出一个奇异却美丽的国度,他称之为雅族园。这里聚集了各式各样的珍禽异兽,只要会飞、会游、会跑、会变形的动物,几乎都包括其中。他好不容易完成了作品,却拿起黑笔,在所画的动物身上随意画下数道黑线,仿佛要将它们一一肢解。一阵杀戮之后,画中的动物仿佛受伤流血,但依稀可见原先的美丽生动。

哈洛从费尔菲尔德郡立高中毕业,进入里德学院(Reed College)就读,一年后转到斯坦福大学,取得学士及硕士学位。斯坦福大学的学生个个能言善道,拙于言词的哈洛在那里更显自卑,更不敢开口。他常说,世界上最让他害怕的地方就是斯坦福大学。

他为此埋头工作,师从以研究智商而闻名的学者特曼,当时他正进行有关资质优异儿童的研究。不擅言词的哈洛,看着聪明伶俐的孩子到实验室来组合色彩鲜明的积木和拼图。特曼告诉哈洛,他这样下去不会有什么成就的,顶多在社区学院担任教职。最后禁不起哈洛的恳求,特曼对他说:“把姓改掉,以色列这个姓实在太奇怪了……改了再说吧!”所以他把姓改成了哈洛。

1930年,他在特曼的帮助下,取得了威斯康星大学的教职。那里风景宜人,湛蓝的湖泊点缀在群山围绕的平原之中,可惜一到冬天,这里便寒风刺骨。他带着笨拙的口舌,踏着沉重的步伐,离开了阳光普照的加州帕洛阿图市,来到威斯康星州麦迪逊市。他后来和克拉拉(Clara Mears)结婚,克拉拉曾是特曼实验中的资优儿童,智商高达155。特曼写信道贺:“克拉拉天资聪颖,哈洛在心理学界成就斐然,我很高兴看到两人的结合。”

我想特曼是诚心祝福,尽管用词感觉像在讨论动物的配种,而非人类的婚姻。克拉拉拥有优异的天赋,哈洛呢?他到底有什么?这是他终生难以逃避的质疑。不论是在幽暗抑郁的谷底,还是在意气风发、众人瞩目之际,他都会怀疑自己的才华只是昙花一现,如果没有过人的毅力与努力,就无以为继。

爱的初体验

刚到威斯康星大学时,哈洛原本打算以老鼠为研究对象,后来却选择了体型娇小、灵活敏捷的猕猴来做实验。哈洛受特曼的影响,以猴子的智商为研究主题。之前相关研究都认为灵长类动物只会以简单直接的方式处理问题。而哈洛设计的实验让我们知道了猕猴的智商大致介于什么范围,而且也证实了它们是可以处理更复杂精密的问题的。

这项实验让他声名大噪,学生陆续投入哈洛门下,校方也特别为他提供了实验用的场地,那里曾是箱子工厂。因实验需要,哈洛将幼猴与母猴及同伴隔离,而这种做法让他的声誉蒙上了阴影。他不仅研究猿猴的智力,而且也观察到它们的内心,有些现象还让他很纳闷。

被隔离的幼猴的兽笼地上铺了一块毛巾,孤零零的幼猴变得非常喜欢那块毛巾,幼猴躺在上面,细瘦的手掌紧抓毛巾,若有人要强行取走,幼猴会大发脾气。有些小孩如果发现钟爱的破毛毯或填充玩偶不见了,也会出现类似反应。幼猴喜欢毛巾,为什么?这个问题牵涉广泛。

先前心理学界多以获取营养的观点来解释依恋现象。我们喜爱母亲,因为母亲给我们奶喝。婴儿看到母亲丰满的胸部、深色乳晕和突出的乳头,感觉到饥渴,所以会攀附在母亲身上。赫尔(Clark Hull)与斯宾塞(Kenh Spence)认为,人类一切依恋行为都是为了满足欲望。饥饿、口渴、性欲等,都是人类想要满足的主要欲望。1930—1950年,心理学界盛行用满足欲望来解释有关爱的现象。

然而哈洛开始质疑这种说法。他拿塑料奶瓶喂幼猴吃奶,然后把奶瓶拿走,幼猴顶多舔舔嘴唇,用爪子抹去嘴边残留的奶水,但一旦他要把毛巾拿走,小猴子就会尖叫嘶吼,好像遭受酷刑。幼猴用瘦小的身体压住毛巾,双手抓紧毛巾不放,尖叫个不停。

哈洛见状大感惊讶。哈洛看着幼猴尖叫,想到了爱。哈洛想起,小时候看着母亲站在窗前,两人相隔咫尺,但母亲冷淡的神情让人畏惧。他只能在脑子里空想她怀抱里的温暖。什么是爱?其传记作者布鲁姆这样写道:“心碎了,就知道心是什么!”哈洛于是着手进行这项既残忍又美丽的研究。

有奶不一定是娘

猕猴和人类基因相似程度高达94%,换言之,人类等于94%的猕猴加上6%的人。至于其他灵长类的动物,相似程度更高。人类和猩猩的基因相似程度为98%,与黑猩猩的相似程度为99%。因此历来科学家都偏好以灵长类动物进行实验。研究灵长类的学者福茨(Roger Fouts)说:“猿猴具有完整的语言体系及综合多样的智力。然而我们受成见所限,往往不去研究。”福茨也许很了解猿猴的灵性,但哈洛则不然。他说:“我只关心这些猴子有哪些特殊之处可以作为我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我一点都不喜欢猴子,从来都不喜欢。我不喜欢动物,我讨厌猫狗,更不可能喜欢猴子。”

这个实验需要铁丝剪、厚纸圆筒、通电的线圈、钢钉、软布。哈洛先用铁丝差不多缠绕出猴子的轮廓——四四方方的躯干,腹部上方有个形似乳房的物体,尖端嵌着钢制的乳头,上头穿了小洞,可以让奶水流出(如图6—1)。

图6—1 小猴子与两个代理母猴

接着哈洛把厚纸圆筒套上绒毛布巾,做出另一个触感柔软的假猴子。他依据人体工学原理,制作代理母猴……乳房的数目减少为一个,位置移到胸口中央,这可以增进幼猴的肢体动作与感受能力。他所完成的代理母猴,触感柔软温暖,永远不会不耐烦,24小时有求必应……

实验随即开始。哈洛把一群刚出生的猕猴放进笼里,里头有两只代理母猴,一只由铁丝缠绕而成,食物取之不尽;另一只是布做的母猴,乳房里吸不到奶,但笑容可掬。研究助理详细记载了这项实验所造成的创伤。母猴发现幼猴不见了,一边尖叫,一边以头撞击笼子,幼猴各自被丢进封闭的笼子里,看不见其他同伴,不停发出啾啾叫声。

它们害怕极了,一连几个小时都静不下来,实验室里只听见小猴子们此起彼伏的叫声。焦躁恐惧的幼猴蜷缩成一团,尾巴高高抬起,露出屁股,稀软的粪便不断从肛门流出,喷得笼子里到处都是。臭味弥漫,久久不散。哈洛在实验记录中写道,幼猴的这些反应显示其情绪极度不稳定。

后来情况出现重大改变。几天后,幼猴知道母亲不会出现,便把感情转移到布制假母猴。它们爬到布制母猴身上,趴在它胸前,用细瘦的手抚摸它的脸,轻咬它的身体,或在它腹部背部磨蹭好几个小时。不过布猴无法供应奶水,幼猴如果肚子饿了,会跳下布猴,冲向铁丝缠成的哺乳机器,吸取源源不绝的乳汁,吃饱后又回到布猴柔软的怀抱,享受安全感。

哈洛统计幼猴在吸奶和拥抱上所花的时间,并将结果绘成图表。哈洛想必怀着激动的心情,等候结果揭晓,因为这个结果具有前所未有的重大影响。“肢体接触是影响感情或爱的重要因素,这点并不让人意外。我们没想到的是肢体接触可以完全凌驾于吸奶的生理需求之上。两者悬殊之大,让我们几乎可以断定,幼猴吸奶只是为了维持与母猴之间频繁的亲密接触。”

哈洛由此确认,爱源于接触,而非食物。母亲总有一天不再分泌乳汁,孩子依然爱着母亲,因为他们感受到爱,保有被爱的记忆,只是形态改变了。每一次亲子互动,都源自于幼时感受到的温柔抚触。哈洛写道:“只有奶水,人类绝对活不久。”

该亲吻还是握手

1930—1950年,流行冷酷无情的育儿主张。著名小儿科医生斯波克(Benjamin Spock)建议母亲定时喂奶。斯金纳以强化的观点解释幼儿行为,如果我们想让孩子不哭,就不应该去抱他们,这样才不会强化这种行为。心理学家华生宣扬这样的教养方式:“不要溺爱子女。睡前不用亲吻道晚安,如果非要道晚安,宁可向他们鞠躬,握手致意,再熄灯就寝。”

哈洛打算把这些荒诞言论丢进垃圾桶,告诉世人真相是什么。你不该和婴儿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