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清宫妾妃 >

第323章

清宫妾妃-第323章

小说: 清宫妾妃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这本是繁简体字对照表。你得学会看简体字才行哦~”嘤鸣笑着眨了眨眼睛,顺手把那本清朝史从婧欢手里抽了出来。接下来,她也得好好看一看历史到底改变了多少……
  唔——顺康雍三朝都跳过,直接看乾隆王朝部分。
  果然!
  乾隆皇帝的生母,变成了雍正元后乌拉那拉氏——史称孝敬宪皇后。薨于乾隆十六年二月初五。
  嘤鸣不由一愣,这么晚??竟是迟了快三年才死?
  是她埋下的最后一计出了什么问题吗?
  罢了,反正太后的身子骨,乾隆十六年死,想来也不是寿终正寝。或许是皇帝太能忍耐了?竟是足足等了三年才下手报杀母之仇?
  继续往下看,孝敬宪皇后往下,就是敦肃皇贵妃年氏和……熹圣皇贵妃钮祜禄氏?三人俱附葬雍正泰陵??
  嘤鸣瞬间明白了。熹圣皇贵妃钮祜禄氏。可不就是熹太妃钮祜禄氏吗?被皇帝追尊为皇考皇贵妃,还附葬雍正帝陵?便足以说明,皇帝已经确信这位就是他的生母!!如此也更足以说明。太后是死在皇帝手上的。
  可惜,她没能亲眼看到皇帝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弄死太后的。
  再往下,乾隆元后孝显纯皇后富察氏——嗯,果然是孝显皇后。上头还写了。孝显皇后生性嫉妒,喜好奢靡。为乾隆所厌,然念及结发之情,故而未加废黜,然死后仅葬妃陵。可见乾隆帝深恶之,不欲与之死后相见。除了“喜好奢靡”有点言过其实,其他倒也不算冤枉。
  继后乌拉那拉氏……
  嘤鸣一怔。继后??娴妃还是当了继后?!
  而且立后的时间是……乾隆十六年……正月十九?!
  就在太后死前不久??
  这么巧合??
  嘤鸣的脑袋有些发涨了,算了算了。娴妃当不当皇后关她屁事?
  然后下头就是一连串的嫔妃,哲悯贵妃富察氏、慧贤贵妃高氏、还有她这个舒贵妃纳兰氏——唔,“纳兰氏,侍郎永绶之女,乾隆三年入宫,诞皇四女,深得帝宠,卒年不详。”
  “卒年不详??”嘤鸣郁闷了,怎么会卒年不详??她明明叫青儿从义庄偷了一具和她身量差不多的女尸,还穿上了她的吉服,她应该被记载成死于乾隆十三年才对啊!
  还有婧欢也是,只有生年,卒年也是不详,不过却标注了是早夭。
  “唉……估计在大历史中,自己终究是是个小人物啊……”嘤鸣不免稍稍有点郁闷。
  除了以上这些不同之外,其余的与原本历史都吻合……咦?在她走后第二年,封了妃的怡嫔就生了十阿哥?康妃的九阿哥也在那一年夭折了?
  后头的十一到十七阿哥,倒是生母都没变,跟原定历史一样。
  嘤鸣点了点头,继续往下看。
  这时候,婧欢凑了过来,低声问:“额……妈妈,令皇贵妃魏佳氏是谁啊?我怎么不记得有这么个人?”
  嘤鸣扯了扯嘴角,她不记得宫中嫔妃里有姓魏的,想来是在她死后才突然冒出来的。这本书上记载得并不详尽,只写了乾隆二十几年的时候,魏氏封为令嫔,然后令嫔连生三子,位份也累晋成皇贵妃,她生的十五阿哥永琰,也就是后来的嘉庆皇帝。
  兜兜转转一圈,果然她才是最大的赢家。
  继后乌拉那拉氏,也只是继后,下场比孝显皇后害惨,起码人家富察氏还有个谥号呢,这位连谥号都没有,也还是被乾隆皇帝丢去妃陵跟富察氏作伴了,估摸着在底下也得继续斗法呢。这二位,活着的时候斗了一辈子,死了居然凑一块去了。
  而令皇贵妃……虽然也死在了乾渣龙前头,可人家以皇贵妃的身份入葬了帝陵,这死后待遇,可比乾渣龙的两任皇后好多了。这渣龙,绝壁是克后啊!谁当他的皇后,谁倒霉!
  “管她呢,反正跟咱们没关系。”嘤鸣撇嘴道。
  不过有一点她很是不解,皇帝为什么要立娴妃为后,而且娴妃当了皇后之后不久就给皇帝生了儿子,也就是十二阿哥永璂,几年后,又老蚌怀珠生了十三阿哥永璟……连生两个儿子,这表示乾渣龙挺喜欢她的??
  嘤鸣忍不住摇头,这怎么可能?想到之前皇帝罚娴妃跪在储秀宫殿外,当着六宫嫔妃的面那样羞辱她,哪里有丁点喜欢她?何况娴妃也早已不在韶华,宫里又多得是年轻美人。皇帝没道理会喜欢徐娘半老的女人啊!渣龙的花心程度,她可是再清楚不过了。
  可若是不喜欢,十二阿哥和十三阿哥又是怎么出生的?没皇帝配合,她也生不出来啊!她乌拉那拉氏又不是圣母玛利亚!还感应怀孕不成?
  头疼!看样子她走之后,发生了很多曲折故事啊……
  婧欢抻着脖子瞅着,不住地撇嘴,“阿玛真胡闹,怎么能立一个包衣嫔妃做皇贵妃呢?”——额娘都才只是贵妃好不好呀!!婧欢瞬间心里不平衡了。
  “他脑袋被钳住了呗!”嘤鸣耸了耸肩膀。谁知道那渣龙又犯什么抽了?指不定是怎么鬼迷心窍了呢!
  “哈?”婧欢瞪大了眼睛。

  第484章、清朝篇(一)

  乾隆十三年初冬。
  北风呼啸,寒雪飘零。
  皇帝站在长春仙馆中,看着那烧毁坍塌的后殿,看着那乌黑冒着青烟的断壁残垣,看着那……从里头扒出来的那一具烧得漆黑的、已经变形的尸体,脑中不断闪现的是嘤鸣令人心怜的憔悴容颜与不再留恋一切似的哀悯双眸,骤然,皇帝只觉得胸口如遭重击!!
  一口腥甜涌了上来,大口的鲜血喷了一地。
  “皇上!!”吴书来等人吓得急忙上去搀扶皇帝,“皇上节哀啊!贵妃娘娘她……已经去了!”
  “胡说八道!!!”皇帝歇斯底里般怒吼,仿佛一瞬间发了狂似的,狠狠将吴书来掼倒在地,他牙齿咬得咯咯作响,用几乎颤抖的声音怒吼:“朕不信!!朕不信鸣儿会死!!”
  皇帝双眼已经充血,他死死瞪着地上那具焦黑的尸体,一寸寸打量那身形,最后——皇帝的目光定格在了女尸的双脚上,也同样烧得漆黑,烧得已经可见骨头!
  突然,皇帝那带血的嘴角扬起了笑容,他指着那焦黑遗体的双足叫嚷:“不是鸣儿!这不是鸣儿!!朕记得真真的,她的脚明明只有七寸,可眼前这双脚足足有七寸半!!哈哈!!”皇帝兴奋地大笑,笑得像个孩子,又像个傻子。
  吴书来有些傻了眼,他懵了一会儿之后,立刻忙不迭地附和点头,“是是是!皇上英明!这指不定是哪个宫女呢!”然后,以目色示意王钦等人。皇上不能再受刺激了,刚才就吐了一口心头血呢!
  王钦也忙点头,“奴才瞧着也不太像呢!”
  吴书来狠狠瞪了王钦一眼。“什么‘不太像’,分明就不是!!”
  皇帝哈哈笑着,旋即他愣了愣,“既然如此,舒贵妃去哪儿了?快,给朕去找!一定要把贵妃找出来!”
  “嗻!”王钦忙打千应了,飞快带着御前侍卫们大搜圆明园。
  可注定是无果的。
  一整日下来。把圆明园搜了个底朝天。可是连贵妃的一根头发都没找到。
  皇帝不高兴了,劈头盖脸训斥:“……一群没用的东西!!咳咳……”吼声太大,倒是惹得皇帝咳嗽连连。
  吴书来忙端了茶水上前。道:“皇上,太医说了,您今日大悲大喜,又吐了一口心头血。伤了根本,得悉心调养一段日子才是啊。”
  皇帝皱了皱眉头。他深深呼吸了几下,半是自语地道:“看样子,舒贵妃只怕不在圆明园中,那她……会去了哪儿呢?”
  吴书来顺着皇帝的话说:“许是趁着大火。圆明园里一团乱的时候,逃出去了?”
  皇帝点了点头,“看样子也只有这一种可能了。朕……得找个稳妥的人去寻贵妃才是……”说着。皇帝心头一亮,立刻吩咐道:“立刻给朕宣召明德进宫来!”——明德。就是修齐的表字。还有比鸣儿的亲兄弟,更让人放心的人吗?
  吴书来看了看九州清晏殿外漆黑的夜色,“皇上,都这个时辰了,不如等明日?”
  皇帝脸色嗖的冷了下来,显然是要雷霆震怒了。
  吴书来赶忙跪下,嗵嗵磕头道:“奴才的意思说,这会子,纳兰大人只怕也歇息下了,皇上在着急,也不急于一时啊。”
  皇帝想到圆明园距纳兰府也颇远,这个时候的确不便。
  “罢了,明日回宫后,立刻去传召!”
  “嗻!”
  翌日清晨,皇帝罢了早朝,却独独叫吴书来去纳兰府传召了修齐入宫,一路上吴书来连番嘱咐,活似个话唠,“纳兰大人,老奴知道您这会子也伤痛得紧,但您也千万别说贵妃没了,只管顺着万岁爷的话,您可记住了,长春仙馆里烧死的不是贵妃,贵妃只是不知所踪了而已。”
  这会子,修齐自然也听闻了圆明园火灾之时,他没有看到当时的场景,同样也无法相信自己二妹已死,便忍不住问:“那烧焦的遗体,真的是贵妃吗?”
  吴书来低声道:“遗体烧焦得不成样子,但体型对的上,那烧毁的衣衫已经能认定就是贵妃的吉服,脚上的花盆底鞋,也是贵妃最喜欢的一双白瓷底缕金云鞋。”
  修齐听了这些话,反倒是更是觉得自己妹妹没死了,便道:“公公,可否先带我去瞧瞧那遗体?”
  吴书来愣住了,旋即道:“这话您跟万岁爷说吧,万岁爷现在可急等着见大人呢。只不过唯独有一点,您若是认了遗体,真认准了是贵妃,也千万忍住了,别哭,更别说出来。”
  修齐肃正了神色点了点头。
  养心殿。
  进了殿中,修齐二话不说甩马蹄袖便跪下请安,可膝盖还没触底,便被皇帝一把扶了起来,皇帝显然一脸的焦急之色,“这个时候,就不必拘着虚礼了!”
  修齐忙躬身道:“谢皇上。”
  皇帝正色道:“明德,朕急召你入宫不为别的,便是想叫你去寻贵妃踪迹。”
  修齐问:“皇上意思,是认定昨夜烧焦的女尸并非贵妃娘娘?”
  皇帝毫不犹豫道:“当然不是,朕与贵妃夫妻十载,朕还不至于认错了枕边人。”——别的女人兴许她会认错了,可若是鸣儿,多年肌肤之亲,他怎么可能认错了?就算化成灰,他也能认出来!!
  修齐暗自打量了一下皇帝的神情,倒十分冷静,丁点也不像是吴书来说得哀毁过度,以至于神智失常的样子。如此修齐倒是更松了一口气,只不过……等等,夫妻十载??她二妹只是贵妃啊,皇后才是皇上的妻子啊!!
  “朕琢磨着,贵妃最喜欢的便是杭州风光,不如你去就哪儿先找找看吧。”皇帝如是说。
  修齐一愣,忙问:“皇上是让奴才外放?”
  皇帝点头,“就浙江巡抚吧!原浙江巡抚朕会另作调任。”
  修齐急忙躬身道:“皇上三思,巡抚乃是正二品的封疆大吏,奴才如今只是五品员外郎,如此骤升数级,实在不合规矩。”
  皇帝脸色一沉,显然有些不悦了。
  修齐又忙道:“既然皇上觉得贵妃可能去往杭州,那奴才去杭州任职既可,完全无需做一声封疆大吏啊。”
  皇帝略一忖,便点了点头,“既然如此,你就暂任杭州知府吧。”
  修齐想,杭州知府可是大大的肥缺,他原是从五品员外郎,一下子便跳任从四品知府,本来就是过蒙拔擢,何况是杭州这种膏腴之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