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齐天传 作者:楚阳冬 >

第202章

齐天传 作者:楚阳冬-第202章

小说: 齐天传 作者:楚阳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悟空尴尬笑笑,他确是太想知道答案了。
老君道:“他那时纵横宇内,自然无人能敌。我与元始、灵宝三人本来也是不可一世的人物,在他面前如同孩童一般,只有仰望的份儿了。”
悟空静静听着,忽地蹦了起来:“什么!”
老君愠怒道:“做什么,当心踩坏了我的葫芦!”
悟空哪里还管什么葫芦不葫芦,问道:“你是说,你,你们三个,这——”
这也实在太过震撼,原来三清竟是上个会元中的人物!
老君道:“我三个于那人可谓久闻其名,乍一初见,那是刚踏破太乙散仙门槛,自然心高气盛,便要与他一战!”
“那一战,直至今日,刻骨铭心,他连手指都没动,便将我三人制住,然后他说了一句话,‘你们可愿拜我为师?’”
悟空听了这句话,心里忽然蹦出两个字——“鸿钧”!
听老君前后语意,三清定是拜这人为师无疑,不然他们如何能渡会元之厄,除非这人从中帮忙。
中国上古神话中,除了鸿钧还有哪个能做三清的师父,只是西游之中并无鸿钧其名,莫非是《西游记》全书只是表面人事,触及深处的秘密还未层层剥开?


第三卷 途漫漫 第二八六章 渡会元
只听老君道:“我三个已被打得心服口服,那时好学心切,哪里有不同意之理。于是便跪倒拜师,随他云游学道。”老君说到这里,语中悔意毕现,好似拜师便是上了一个大当,吃了天大的亏一样。
“这人所学极杂,堪称浩如烟海,且门门精通。他随意捡了三门叫我三个去学,元始挑的是阵,灵宝选的是技,而我专攻于道经。学了许久,我三个才知,这三门学问原来殊途同归,渐学渐悟,我三人立下宏伟志愿,要建一个无所不包、无所不容的大基业。那时我三人在天地间已难逢敌手,当然那人是不算在内的。”
“我三人搜罗门徒,开始兴建太乙玄门之举,那人知道了,也不反对,只任由我们去做。又过万年,在上个会元之时,天地间无处不是道学所在,也直到那时,道教之道方才奠下根基。”
“那人对我等所为丝毫不加干涉,我们再见到他时,他带回了一个女子,这女子后来成了我们的师妹,她的名字,叫做九天玄女。”
“九天玄女?”悟空跟着应道。
“你也曾听说这名字?”老君见悟空表情有异,便问道。
悟空如实道:“三界中,大禹前辈曾和我说起这个名字,并说玄空法秘诀便是九天玄女所创!”
老君听了“玄空法秘诀”几个字,喃喃念了几遍,似是神游天外的样子,思绪不知飘到哪里去了。
悟空问道:“玄空法秘诀,可有什么不寻常之处?”
老君摇了摇头,道:“九天玄女聪颖不下于那人,这法决号称玄女两生所学之大成,实话实说,我也不知内中奥妙如何。”
悟空问道:“为何称作两生?”
老君道:“自上一会元到此会元,可不就是两生。”
悟空道:“我明白了,定是那人收了你四人为徒,然后在会元之厄到来之时,又以大神通助你们渡厄,但他自己却因此而身殒,故此此天地中不闻那人之名,只知有三清与九天玄女。”
老君笑道:“你倒真是一厢情愿,那人心意神鬼莫测,就连我也不知他究竟要做什么。”
悟空道:“老君只‘那人那人’的称呼,不知这人可有姓名?”
老君想想道:“有,只是我不愿提起。”
悟空见老君不说,也不好强问,只当这是老君隐伤。老君所说虽不多,但这次谈话实在透漏了太重要的信息,悟空将之与先前所知联系起来,一时间头脑里一片混沌,也理不出个头绪来。
二人沉默了一会,老君道:“你不想知道,我们是如何渡过会元之厄的么。”
悟空不答,反问道:“老君为何与我说起这许多?”
老君道:“我行事向来道法自然,从不去过多思虑,觉得你可托可信,便与你说了。”
悟空又问道:“是因我是灵明神猿?灵明神猿与其他几只神猿又有何不同?”
老君道:“混沌之中,你最先孕育,而后有阴阳神猿,有五行神猿。自混沌而灵明为生,自灵明而混沌为灭,或生或灭也只瞬忽之间,你可明白。”
悟空不假思索道:“不明白!”敢情灵明神猿代表着混沌,这论调倒似是无极生太极,然后生阴阳两仪一般,乍听上去似是天地之理如此。但仔细想想,天地之理为何偏偏是如此,为何许多理都暗合规律,为何三清及道教中人只笃信这便是无上至理?悟空越想越是觉得,这看似天经地义的理论,似乎并没那么简单啊。
悟空既然是穿越之身,自然有着旁人无以比拟的优势,那就是——敢于怀疑,怀疑一切!人对万物的认识,从来都是囿于环境,即使是三清也不例外。他们自遇见“那人”之后,便真心实意敬服,敞开求知的大门,接纳了“那人”的本领。而追本溯源,“那人”的思想也从此植入三清心中,并生发萌长,渐渐成了参天大树。
悟空知道,三清心中已完全被道学占据,绝无可能再更改的了。若非要强加改变,恐怕三清都会变成疯子,故此他心中所想,只可自己一人咀嚼消化,不可为旁人道。悟空带着这种眼光再看老君,心中生出了些许悲哀,自然有一个念头凭空升起:三清,恐怕也是被人利用了吧。
老君道:“那时,我等尚不知会元之厄,只每日尽心尽力兴旺道门,到了最后,天下人十之八九尽归于我教,纵三尺孩童亦能出口成章,句句道德真言。”
“说来也怪,自建教之后,我三人修为增长极为迅速,竟隐隐都有了称圣的资格。我三人不知所以,自认兴旺道教乃是第一功德大事,便身心不辍来做此事。”
悟空忍不住道:“这时,九天玄女在做什么?”
老君道:“她虽是我们师妹,与我们交往却不多,似乎再做一件隐秘之事。但当时我们几如狂热一般,哪里顾得上管别人。”
“终于有天,那人将我四个聚在一起,说起了会元之厄的秘密。”老君不自主身子微颤,接着道,“说来也不怕你笑话,你知道我三个当时是如何心情吗?”
悟空沉默不语,他自然能想像得到,三清耗毕生之力建起道教,将全部心血倾注其中,却不想只换来一场空梦。这已经完全与个人生死无关,而是内心深处受了极大的欺骗,而这欺骗不是来自于人,不是来自于物,乃是来自天地。
这是一种怎样的无力感?纵平地落渊、晴空雷殛也难以表述万一。
忽地,悟空听出了老君语中破绽,问道:“只你三人震惊?那九天玄女呢?”
老君道:“当时我已方寸大乱,只见灵宝呆了似的泪如泉涌,元始生出无名之火自百会穴涌出,那九天玄女,却平静异常。”
“她早知道这个结果?”悟空追问道。
“不,她平静至此,那人也略有惊讶,显然并非提前告知,而是……九天玄女自己推测出来的!”老君道。
悟空再度震撼,九天玄女!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存在,三清尚处于懵懂之中,她却早有防备,难道这世上真的存在未卜先知之术吗?
“知道这一噩耗之后,我三人足足过了三天方才恢复平静,那人和九天玄女便只坐着看着我们,一言不发。”
“元始第一个清醒过来,问‘怎么办’。他知道,既然是那人说的,必定已是山穷水尽、再没有逆转的办法,只能尽人事安天命,唯求能得一线生机而已。”
“那人道:‘我早知此事,但唯恐过早言之,尔等心神错乱,坏我大事。’然后他从怀中取出一个炉子,道:‘我奔走五万余载,方将材料集齐,铸成此炉,到了那日,你四人只入此炉中,便可安然无恙!’”
悟空惊道:“造化炉!”
老君看了看悟空,道:“造化炉你也知道。”
悟空点点头,道:“也是听别人说起的。”
老君道:“你既知道,我也不多解释了,所谓造化炉能攒造化,其实乃是最低级的功用。这炉真有夺天之功,会元之厄,天地化作一片混沌,万物皆毁,只此炉安然无恙。”
悟空道:“如此说来,你们真是躲在造化炉中,才渡过这一劫难的?”
老君点了点头。
悟空恍然大悟,他听通风说起,混沌之中除盘古、鲲鹏、神猿外,只有一只造化炉。原来这炉子中还有大玄机在,而这个秘密,连通风都不知,只怕天地间也没有几人知道了。
老君道:“原来那人自得知会元之厄这个秘密后,穷尽毕生,只为造这样一个炉子出来,只是不知他为何对这炉子如何信心十足,但那时我们已心神俱乱,也没空去问这些了。”
悟空又问:“会元之厄来的那天,是怎样光景?”
老君道:“这个……我也不知,早在大难来临的三年之前,我四人便入了炉中。这炉子在外面看去,只平平无奇,内中却玄妙无穷,处处有阵法相护。那人说了,我等进去之后,绝不可乱走,只能居于一室之中,否则有灰飞烟灭之险。”
“一室之中?这炉子并非是空的,还有许多小室?”悟空问道。
老君道:“确实如此,我等虽不敢乱动,但却可以神念相探,只觉室室相连,少说也有几十间,但再远便探不到了。”
悟空追问道:“那便是说,即使别室中再有旁人,你们也不知道了。”
老君赞了句:“你果然机灵,当时确实不知。”
“难道还真有旁人?”悟空又问。
“有!”
“是谁?”
“我等入了炉中,一待便是三年整。到了第三年尾,忽觉炉中巨震,幸亏我等法力高深,否则便是震也震死在里面了。但外面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却一点也不清楚。”
“而当终于这震动停止,我们发现,体内法力修为,居然一点点诡异地消失,身子也完全失了自控,就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只有脑子还是清醒的。这个当口,还真不如什么都不知道好一些。”
“不知过了多久,我们终于能动了……”


第三卷 途漫漫 第二八七章 玄女女
老君说了这许多,脸上现出些许疲惫之意,这些积压在心中的往事,一旦触及,就像翻起陈年旧物中的古物,势必要抖去无数积尘,使得心湖波涛汹涌。
悟空问道:“能动了,是不是已到了这个会元之中。”
老君点了点头:“是的,我们虽过了这个大劫,却几成废人,也不知在造化炉中待了几千几万年。”
“起身之后,我们第一眼便发现,这个炉子发生了异变,竟能提供无数灵力供我们吸取,当时我们四人欣喜若狂,便开始修炼起来。”
“炉中提供灵力充沛纯正,加之我四人心中境界早已超凡入圣,故而修炼极快,如此也坐了几千年,便一直修到了混元金仙境界。”
“忽有一日,那人不知自何处出来,我们看见他时,均大吃一惊。原来一个修为不知到了何种境界的圣人,此时竟然与常人无异,身上也遍体鳞伤,伤的极重。”
“我们四人急忙施法救治,哪知无论什么法术到他身上都无半点效用。他苦笑道,‘会元之厄来时,我急着去救几人,哪知被混沌之力擦了一点边,变成这般模样。怎么救治都是无用的,混沌之力与甚么法力都毫无干系,没用的。’”
“那时在我们心中,他还是那个无所不能的师尊,灵宝便急问道,‘什么能救师尊?’那人道,‘什么都救不了,我在此炉中,尚能苟延残喘,一旦出了此炉,便要灰飞烟灭,连一粒尘埃都难留在世间。’”
“他既然如此说,我们即便不信,也不得不信了。在我心中,那人便是神,便是天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