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锦衣杀明 >

第581章

锦衣杀明-第581章

小说: 锦衣杀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K弥煲岳兜奈ㄒ豢赡埽褪墙煨讼膟in*出来,为东厂和锦衣卫的杀手,制造暗杀徐兴夏的机会。

要是没有猜错的话,老头子说不定还想将朱以蓝一起干掉。估计在老头子的心目中,朱以蓝身为朝廷的郡主,太子殿下的女儿,怎么能跟反贼混在一起呢?太给朝廷丢脸了这个事情,是万万不能传出去的否则,朝廷将无法自圆其说。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杀人灭口。凡是有关的人员,都统统干掉

有几个大臣,悄悄的窃窃私语起来。很快,其他的大臣,也纷纷加入窃窃私语的行列。龙座上的万历皇帝,昏昏欲睡,暂时管不到他们,他们就肆无忌惮了。殿中太监王体乾想要显示一下自己的权威,呵斥一下好像是菜市场一样的朝堂,却偏偏万历皇帝又没有任何的旨意。无奈之下,只好暂时忍着。

对于朱以蓝和徐兴夏的事情,有些官员也是略知一二的,只是没有赵南星详细罢了。对于干掉徐兴夏,他们自然一点意见都没有。白衣军的分田分地的政策,也深深的让他们忌讳。乾清宫里面的每个人,哪个家里不是富有良田的?就是殿中太监王体乾,家里也有上千亩的良田。他们怎么舍得将这些良田都分出去?

但是,他们绝对不赞成采用这样的激烈的手段,来解决徐兴夏和他的白衣军。不是因为这样的手段不好,又或者是觉得这样的手段太卑鄙,而是他们感觉,这样的手段,根本没有成功的可能性。万一将徐兴夏真的惹火了,后果会更加的严重。事实上,根本没有人会相信,徐兴夏会真的因为朱以蓝而止步。

说到底,朱以蓝也就是一个女人而已。郡主的身份,在徐兴夏的面前,根本没有任何的价值。无论多么美丽的女人,对于男人的吸引力,都是有限的。没有哪个男人,会愿意为了一个女人,而放弃自己的一切。特别是在强大的权力的面前,女色几乎没有战胜权力的可能。好像徐兴夏这样的从底层爬起来的人,是最懂得权力的珍贵的。为了一个女人,不要自己的权力,根本不可能。

至于谋杀徐兴夏,老实说,难度很大。在场的各个官员,多多少少都从东厂和锦衣卫的嘴里,得到一些消息。现在的延绥镇等地,可是水泄不通啊,探子几乎没有渗透的可能,更不要说派遣杀手了。此外,徐兴夏的变态箭术,估计很多人也有印象。即使杀手有机会接近徐兴夏,也很难有彻底杀死对方的机会啊

杨东明忽然说道:“这是陛下的家事,有何不妥?”

那些内心正在纷纷琢磨的大臣们,听到杨东明的这句话,立刻停止了窃窃私语,好像十分听讲的样子。杨东明的这句话,含义可是很丰富的,他们理解到了其中的含义,自然要积极配合的。如果在这个时候,谁傻乎乎的反驳杨东明,那就真是傻子了。杨东明这是要将整个事情,都化作是万历皇帝的事情,撇清和群臣们的关系呢。

万历皇帝可不是傻蛋。傻蛋怎么可能做几十年的皇帝?尽管他年纪大了,身体不好,精神不好,昏昏欲睡的,连眼睛都无法睁开。刚才超沉闷的窃窃私语,就是因为发现万历皇帝精神不济,管不到他们。否则,严肃的朝堂之上,怎么可能像菜市场一样的混乱?但是,杨东明这么一说,万历皇帝的内心,顿时就不爽了。

这些王八蛋,一个个都以为朕老糊涂了呢。以前每次召开朝会,他们都是这样子联合起来欺负朕,这一次也不例外。他们没有能力处理这个徐兴夏,就将这件事尽可能的往朕的家事上面靠。既然是家事,那就是朕自己的事了,和他们就没有关系了。都说这群人推卸责任的能力强到无法形容,果然如此。

其实,万历皇帝对于这个徐兴夏,还真的不是很上心。在皇帝的宝座上呆了四十五年,他老人家什么大风大浪没有见过?日本人,鞑靼人,贵州土蛮子,林林总总,形形色色的人群,都曾经是他的对手,结果,统统都被他打败了。因此,对于军事斗争,万历皇帝还是很自信的。相反的,最难对付的,还是眼前的这些朝臣。

之前提到过,大明朝的西北地区,一向干旱少雨,地脊人贫,入不敷出,对朝廷几乎没有什么好处。相反的,每年还要投入大量的钱粮,以维持该地区的稳定。这个钱粮的负担,是越来越重了。万历皇帝的内心,也有点想放心的意思。因此,对于西北的动乱,万历皇帝只是静观而已。不到最后一刻,绝不发表意见。除非是徐兴夏直接威胁到京城了,万历皇帝才会出手。

【求订阅】

正文 【第622章】来自宣大前线的不好消息

【第622章】来自宣大前线的不好消息

(0622)

【今天的第二更送到】

杨东明不可谓不狡猾。他轻而易举的将西北地区的战火,烧到了万历皇帝的身上。中间的引子,正是郡主朱以蓝。这是迫使万历皇帝不得不亲自处理政事的手段。你丫还想继续躲在深宫里面看热闹?做梦吧你皇帝要是不管这件事,我们更加甩手不管。

万历皇帝端坐在高高的龙椅之上,默默的注视着下面的各位官员。老实说,他很失望。眼前的这些家伙,没有一个,是和他一条心的。无论他提出什么样的建议,都会遭受到他们的反驳。久而久之,万历皇帝对眼前的这些家伙,是越来越痛恨。

刚才被杨东明坑了一把以后,万历皇帝越发坚定,不要继续任命任何的官员了。都是些尸位素餐的家伙,一点小事都做不好。稍微遇到一点困难,就拼命的推卸责任。甚至还将责任推卸到皇帝的头上来,简直是无法无天。如果不是顾忌祖宗家法的影响,他真想让大汉将军立刻将杨东明拉出去,狠狠的揍一顿。

首辅方从哲看到万历皇帝的脸色如此的不好,显然是被杨东明的言语给激怒了。他本来想要说些什么来圆场的,后来想想还是算了。杨东明刚才说的话,对他方从哲也是有好处的。他对万历皇帝的怠政,其实也是相当的抱怨了,只是没有直接表露出来而已。

你身为皇帝,天下都是你们朱家的,西北地区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你也不认真的过问过问,这是皇帝应该有的态度吗?不要以为,你躲在深宫里面,对外面的事情,什么都不知道。事实上,你对外面的事情,清楚得很。西北地区究竟是什么态势,估计你也清楚。既然你都不要自己的天下了,我们做臣子的又何必着急?要是贼军夺取了天下,第一个要死的,就是你万历皇帝。

如果你皇帝老人家是不愿意管事,嫌麻烦,将权力下放给我们,也是可以的。我们就算没有你聪明,没有你厉害,但是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群臣们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总是有办法的。偏偏你又扣着大量的权力不肯放手,各级官员出现了大量的空缺,你都不肯递补,使得朝政运转,几乎瘫痪。你这还是故意在损毁自己的天下。我们就算想要帮你,也没有帮你的能力啊

皇帝不信任自己的臣子,臣子也不爽自己的皇帝,可想而知,乾清宫今天的朝会,会有什么样的尴尬局面了。站在距离万历皇帝比较远的地方,很多大臣们,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不知道如何是好。看来,今天的朝会,是不会有什么建设性的结果了。很多人都在闭目养神,默默的等待宣布朝会结束,也好早点回家。

吏部侍郎张问达悄悄的说道:“崔总督,你们真的没有什么好办法吗?你们真的一点精锐兵力都无法抽调吗?”

站在他前面不远的,正是宣大总督崔景荣。闻言,他回过头来,愁眉苦脸的回答说道:“我们有什么办法?我正要向皇帝报告一件急事呢,可是看现在的样子,我都不敢说话。”

他周围的官员,都纷纷的扭头看着他,脸上很是好奇的样子。崔景荣身为宣府总督,乃是在场的官员中,掌握兵权的几个实权人物之一。大同镇、宣府镇,乃是拱卫京师的最直接的前线,军事地位非常的重要。崔景荣有急事向万历皇帝汇报,却又不敢开口,显然是不太好的事情。难道说,大同镇和宣府镇,发生了什么不妙的事情?甚至,是有外敌入侵?

“不会吧?”

“又有外敌入侵?”

众人的内心,都忍不住紧张起来。

须知道,宣大前线,和徐兴夏的贼军,可是完全不同。

无论徐兴夏在西北地区如何的折腾,暂时来说,都是威胁不到京师的。因为陕西和北直隶之间,还相隔着一个山西呢。只要山西没事,京师就不会有事。但是,宣大前线就不同了。宣大前线乃是京师的大门,一旦大门被打开,后果不堪设想。如果宣大前线出现意外,敌人就要直接兵临京师的城下了。

乔允升忍不住问道:“崔总督,蒙古人南下了?”

毕自严也忍不住问道:“崔总督,应该不是前线出问题了吧?”

其他的诸位大臣,也都顾不得扰乱朝堂,纷纷关切的询问起来。对于徐兴夏的贼军,或许他们不需要过分的担心,简单的敷衍一下就是了。毕竟,陕西省的事情,和他们是没有太直接的关系的。可是,对于宣大前线,却是没有一个朝臣不担心的。

因为,一旦敌人从这里突破,他们想要逃,都没有机会逃掉。北直隶都是一马平川,敌人的骑兵,正好肆无忌惮的四散烧杀抢掠。万一京师被打破,这里的全部人,都要一起完蛋。当初的鞑靼首领俺答汗南下,就是突破宣大防线,围困京师的。幸好他最后没有将京师攻破,否则,明王朝就要陷入一片黑暗当中了。

自从俺答汗以后,大明朝的各位权臣,都已经学聪明了。他们不断的加强宣大防线的守备力量,力求保证京师的安全。现在,崔景荣说宣大前线发生了不好的事情,他们当然显得很紧张。按照大明朝官场的潜规则,如果是一般的事情,崔景荣绝对不会捅到朝堂上面来,免得给自己找不自在。既然他要公开向万历皇帝禀告,说明此事一定非常的严重,超出正常人想象力的严重。

由于崔景荣身边聚集的大臣,是越来越多,说话的声音也越来越大。宣大前线极有可能出事,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每个人,都试图从崔景荣的嘴巴里,得到准确的答案。但是,崔景荣又怎么可能将真相告诉他们?自然是无奈的苦笑,连连摆手。结果,又有更多的朝臣,被他们说话的声音给吸引了过去。他们一群人聚集在一起说话,反而将前面的各位权臣们给冷落了。

王体乾乃是殿中太监,专职维护乾清宫的秩序,眼看后面的大臣们,正在窃窃私语,乱作一团,简直是根本没有将他这个殿中太监放在眼里。他顿时就怒了,也没有请旨,就直接大声喝道:“殿内不得喧哗你看你们,成何体统?大汉将军”

八名大汉将军从殿外进来,往大臣们的中间一站,就好像是八座盔甲鲜明的铁塔一般。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也来到了崔景荣的身边,用严厉的眼神警告崔景荣不要乱来。他判断错误,将崔景荣当做是罪魁祸首了。事实上,张问达才是最先挑起事端的。当然,这这个时候,是没有机会解释的。八个大汉将军都盯着他呢。

大汉将军乃是属于锦衣卫的管辖,都是牛高马大的家伙,四肢粗壮,孔武有力,随便一个人,都能将一个文官好像老鹰抓小鸡一样的提出去。对于这些粗鲁的家伙,文官们可不想吃眼前亏。于是,仿佛是在菜市场买菜一般的大臣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