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锦衣杀明 >

第414章

锦衣杀明-第414章

小说: 锦衣杀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很光宗耀祖的事情啊

特别是后来,又有消息说,一些白衣军战士,甚至娶了一些其他族的姑娘回来。嗯,不知道是娶还是什么,反正,是勾勾搭搭的,好上了。一些吐谷浑人的年轻姑娘,甚至跟着回来了黑山营。这又让很多的年轻人激动了。他们不知道白衣军的纪律,还以为参军以后,可以随便玩别人的姑娘呢。不得不说,这也是巨大的诱惑力之一。哼,在内地找不到老婆,咱们到外面找一个去。

黄小虎就是典型的这种青年,什么样的心思都有,一门心思想要钻入白衣军的队伍里。可惜,他的年纪太小,还不到十八岁,白衣军不接纳。同时,黄天来就两个儿子,大儿子黄飞已经参军,小儿子一般就不允许参军了。当然,例外也是有的。

“黄小虎,你家总共种了多少亩田啊?总共打了多少粮食?忙得过来吗?”徐兴夏翻身下马,饶有兴趣的问道。

“十三亩,估计有三千五百斤吧。”黄小虎本来兴冲冲的,还以为徐兴夏会破例批准他提前参军,没想到,徐兴夏问的,却是他家的耕田种地情况,他顿时就无精打采了,怏怏的回应。

“哦?三千五百斤?”徐兴夏自言自语的点点头。这个数字不错嘛平均下来,每亩也有二百七十斤左右,相当于一石半。这个亩产量差不多了。毕竟,塞上江南并不是真正的江南,在粮食的平均亩产量方面,和真正的江南是无法相比的。真正的江南,水稻的最高亩产量,应该已经去到三石多接近四石了吧。

其实,之前,管事会报上来的估计数字,就是一石半左右。邓林永、林海牛等人都是种田能手,根据各地农田的情况,他俩推断出来的数字,绝对不会相差太远。而陈二福主持的第一农庄,报上来的数字,也差不多是这个数。第一农庄下面,可是有足足上万亩的田地啊。可见,第一年的收获,的确就是这个数了。或许有的农田高点,有点农田低点,但是平均下来,就八九不离十了。

坦白说,这个数字徐兴夏是不满足的。一石半的亩产量,和江南相比,差得太远了。江南的一亩水田,比得上宁夏镇的两亩。如果考虑到江南一年两熟的特征,这个差距更远。但是,饭咬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粮食的亩产量提升,必须循序渐进,按部就班的进行。欲速则不达,太急躁了反而不好。

“你爹忙着送货,你哥哥又在军队里,你们家忙得过来吗?你们家还有几口人?”徐兴夏想了想,又关切的问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管事会和陈二福的报告,都是书面文字,肯定不如自己亲自实地了解来的真实。

【求订阅求保底月票】

正文 【第446章】要带头为民族大融合做贡献

【第446章】要带头为民族大融合做贡献

(0446)

【今天的第二更送到】

黄小虎其实对回答这些问题没有丝毫的兴趣,他一心只想参军。但是,他也知道,如果不老实回答徐兴夏的问题,他的参军梦,绝对是完蛋了。得罪了委员长,你还指望参军?没办法,他只好老老实实的,详详细细的回答徐兴夏的问题。他还有点小心思,或许讨委员长的喜欢,自己就能破例提前参军。

“我家没有几个人……”黄小虎逐条一一解答。

黄小虎的家,种田其实不是大头。他们家只有二十亩田地,其中的五亩,都被黄天来挖掘成了鱼塘,发展桑基鱼塘种植。其余的三四亩,又用来种植枸杞什么的。结果,最后耕种的水田只有十一亩。当然,这是条件最好的十一亩,都是很适合用来种植水稻的。黄天来觉得种植小麦的收成太低,不如种植水稻划算。

其实,大部分的百姓,都是这么想的。当时的小麦亩产量,的确比水稻差一点。水稻的亩产量有三百斤左右,小麦的亩产量,一般只有二百斤多一点。水稻要脱皮,小麦也要脱皮。脱皮以后,比例也相差不远。小麦的最大优势,就是消耗的水量没有那么大,一般的灌溉用水就能满足,而水稻没有足够的水,就无法保证收成。因此,在大明朝的长江以北,小麦依然是主要的播种品种。

之前的宁夏镇各地,因为各种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无法保证足够水量灌溉,大家才会选择小麦作为首选的种植作物。徐兴夏的白衣军崛起以后,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修葺各种水利设施,有效的保证了灌溉用水,大家自然就选择水稻作为主要的种植品种了。当然,愿意种植小麦的百姓数量,也是很多的。毕竟,灌溉水渠不能通到所有的地方,旱地的数量也不少。

除了小麦之外,来自江南的红薯、玉米、土豆等,也成了旱地的主要农作物。其实,这些旱地作物,在万历初期就已经传入东南沿海,好像福建、广东、浙江等地,都有小面积的种植。另外,烟草、番茄之类的也引进了。红薯、玉米、土豆之类的,河南、北直隶、山东等地,也都有少量的百姓引进。宁夏镇自身也有小部分。但是,大面积的推广,却始终没有提上日程。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观念的问题。在以农为本的年代,除掉五谷之外的作物,都很容易受到攻讦的。当时,谁也不清楚,这些外来的农作物,到底有什么样的品性,又该如何培育,会不会对现在的农作物造成伤害等等。因为甘蔗的种植问题,一度很掀起不小的风波。连甘蔗都遭受了牵连,更不要说其他的作物了。

再说,当时的红薯、玉米、土豆,在经过品种改良之前,口感的确不咋的。怎么说呢?一般人肯定是吃不惯的。红薯基本上都是用来喂猪的。除非是饿到快要死的地步,否则,是不会吃的。好像徐家当初,那么穷苦,也没有吃红薯度日。这种观念的转变,绝非是一朝一日的,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扭转过来。

徐兴夏来自后世,自然没有那么多的顾忌。他的观念,早就扭转过来了。他自然要大力推广种植红薯、玉米、土豆之类的旱地作物,以增加粮食的产量。就算这些东西,不是用来给人吃的,给牲畜吃也不错啊牲畜的数量越多,市场的肉类才能越丰富啊

宁夏镇最多的肉类,估计就是马、牛、羊三种了,其中,又以牛肉、羊肉的数量最多。各地贩卖的基本上都是牛肉或者羊肉。相对而言,猪肉的分量反而很少。显然,这是要努力改进的。如果就宁夏镇而言,无疑养牛、养羊划算,但是到了内地,绝对是养猪划算。养猪需要的场地,原材料,都很简单,各家各户都能养。

但是,当时,养猪的成本,的确是有点高。因为,猪是不能依靠吃青草过日的,必须吃其他的饲料。这个饲料不好找。现在,有了红薯和红薯叶,养猪的饲料问题就不大了。大部分的猪,光是吃红薯或者红薯叶,就能长膘的,这是后世已经证明了的。如果在红薯或者红薯叶之外,加入一些豆类的话,那就更好了。

黄小虎说完,立刻追上一句:“大人,你批准我参军吧”

徐兴夏正琢磨着粮食生产的问题呢,没想到黄小虎倒率先转了话题。他将思绪拉回来,笑着说道:“你还小,不行”

黄小虎不服气的说道:“我都十五了,不小了换了以前,我都能接替我爹了我就差两岁而已两年的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

徐兴夏笑着说道:“你也知道是以前啊现在不同了在你满十七岁以前,我不能答应你两年的时间,的确是一转眼就过去了,你就安心的等一等吧只要你爹答应,我这里没问题。”

黄小虎的神情,就开始颓废下来了。徐兴夏最后这句话,才是要害的所在。必须他爹答应,他才能参军。可是,他爹会不会答应呢?黄小虎估计不会。他们家,就两个男丁,不可能两人同时参军的。想到这里,黄小虎沮丧的神情,就表露无遗了。

徐兴夏忍不住好奇的问道:“黄小虎,你真的那么想参军吗?”

黄小虎不假思索的说道:“当然我做梦都想大人,你就批准我吧我现在就换了衣服跟你走不给我爹知道”

徐兴夏摇头说道:“胡闹”

黄小虎眼巴巴的看着徐兴夏,一脸的期待。

徐兴夏心思微微一动,脸色缓和下来,缓缓的说道:“黄小虎,你为什么那么想参军?参军对你来说,有什么好处?”

黄小虎才十五岁,自然没有什么脑筋,也没有什么城府,被徐兴夏这么一问,立刻就竹筒倒豆子一样,全部都西里呱啦的说出来了。他满脸期待的说道:“好处很多啊可以给亲人报仇雪恨,可以从鞑子的手里抢东西,可以娶到吐谷浑人的姑娘……”

徐兴夏顿时哭笑不得。白衣军的宣传,看来是出现了一点偏差,怎么加入白衣军,就成了抢东西抢妹子了?后来想一想,似乎也明白了。你跟这个年代的人讲理想,讲信念,讲信仰,这不是扯淡吗?相反的,你要是跟他们说,加入白衣军,可以杀鞑子,抢鞑子,抢妹子,他们就容易理解多了,参军的积极性也高多了。

黄小虎眼睛熠熠生辉,一脸期待的说下去:“我要杀几个鞑子,将他们的腰刀、皮衣、皮帽什么的,都全部抢回来,挂在我们家的墙上。谁来都能看到。要是可以抢一把鞑子的黄金军刀回来,那就更好了。有机会的话,还要抢几个美丽的姑娘回来……”

“咳咳”徐兴夏不得不咳嗽两声,打断黄小虎的话,沉声说道:“黄小虎,姑娘是不能抢的……”

没想到,黄小虎有点茫然的样子,大眼睛泛白,下意识的说道:“为什么姑娘不能抢?大人不是也抢了一个回来吗?为什么大人可以抢,我们就不可以?这不公平啊”

徐兴夏顿时语塞。这小子,童言无忌啊当真是什么都敢说。刘闯等人,则是暗自偷笑。是啊,为什么你大人就可以抢,我们就不能抢?这不公平啊对于鞑子的年轻美貌的女子,咱们也要多加关心爱护啊以后她们生下来的孩子,也是大明帝国的一员啊你徐兴夏和苔丝娜的孩子,不可能算是鞑子吧?

“咳咳你还小”徐兴夏只好委婉的说道,“等你长大了,你就会知道,这个姑娘啊,不是抢回来就能了事的。”

至于为什么抢回来不能了事,委员长大人无法解释。没办法,他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啊他将苔丝娜给抢回来了,还收在了闺房里面了,还生米煮成了熟饭,不知道什么时候,小徐兴夏都要生出来了。委员长如此威武,下面的白衣军,想要不效仿,那是不可能的啊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很不公平啊,会引起大家的不满的。某些时候,徐兴夏也只能是装作没有看到。

当初从海勒金部落抢回来的三千鞑子年轻女子,最后花落谁家,徐兴夏懒得过问。那么具体的事情,他没有必要过问,都交给管事会去处理就行了。但是,他知道,其中有不少,都被白衣军的各级军官给挑走了。他们也是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啊,也需要女人来调剂一下阴阳的。孤阴不生,孤阳不长啊

再说,每次战斗,都是这些小伙子冲在最前面,随时提着脑袋的干活。战斗胜利了,他们理所当然应该获得属于自己的奖赏。在这个年头,奖赏无非就是三个:权力,金钱,女人。他们的权力,暂时不会发生大的变化,金钱的奖励也是有限的,在女色上奖励一下,似乎也是可行的。好像成吉思汗南征北战的,对自己的奖励,不就是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肤色的美女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